看到弹幕后和病弱太子HE了 第27章

作者:甜心菜 标签: 女配 甜文 穿越重生

  -

  顾休休在华英殿听了半个多时辰的诵经,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得到了升华。

  华英殿内摆放了几十余个软垫,但跪坐时间久了,双腿还是止不住酸麻。她右边有个挺着肚子的女子,瞧那圆滚滚的弧度,怕是已经有七、八个月了。

  这女子似乎困极了,一边扶着腰,一边盘腿打着瞌睡,这样高难度的动作,令顾休休有些惊奇。

  待诵经结束后,听到诵经的和尚说到了用斋饭的时间,那女子第一时间就睁开了眼。

  许是起身不便,左右环顾后,女子将视线落在了顾休休身上:“美人,可否帮我起一下身?”

  北魏都称女子为女郎,顾休休这么些年,还是第一次被一个女子叫作美人。

  她朝女子仔细打量了两眼,这才发现,女子长得跟北魏人不同,鼻梁挺,眼窝深,皮肤白皙,头发乌黑长直,像是西域或苗疆来的女子。

  顾休休没有多说,上前小心地扶起女子,那女子顶着孕肚,道了声谢后,竟是健步如飞地离开华英殿。

  她转身也想离开,却有一个小沙弥从侧殿走了出来,喊住了她:“女施主请留步,津渡王子让小僧将此物交给施主。”

  顾休休看着小沙弥双手递上来的同心玉佩,愣了一下:“……津渡?”

  这同心玉佩是顾月的,在顾休休的印象中,阿姐从十几年前,就一直将此物佩戴在身上。

  直到入宫后,她便再也没见过这枚玉佩了。她还以为是收了起来,原来是阿姐送给了津渡……所以,津渡为何要将玉佩归还给阿姐?

  “津渡王子要小僧转告施主,苗疆王病危,他三日后要回苗疆去了。”

  说罢,小沙弥施了一礼,将同心玉佩递到她手上,便转身离开了。

  顾休休看着小沙弥离开的背影,恍惚了一瞬,回过神来,便看到眼前的弹幕中闪过一条关于津渡的内容。

  【津渡好惨啊!我记得原文中,宸妃被贞贵妃陷害后,为证清白,服毒自尽。津渡悲痛欲绝,回去苗疆本来想为宸妃报仇,却死在了回苗疆的途中(好像是被人暗杀,记不清了)】

  虽然顾休休改变了姐姐顾月被陷害的命运,但津渡这条线,似乎轨迹并未受到什么影响和改变。

  假设弹幕没有记错,那么津渡回苗疆,除了想为顾月报仇外,最重要的原因,应该还是苗疆王病危,召他回去继位。

  也就是说,即便顾月的人生轨迹被改变了,津渡只要回去,那就还是会被暗杀在回苗疆的途中。

  就算她提醒了津渡,津渡也不一定会相信,就算津渡相信了,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就能确定他一定可以躲过暗杀。

  总之,津渡在明,敌人在暗,只要津渡回苗疆,就定是会有危险。

  顾休休握着手中的同心玉佩,思量起来。

  津渡是苗疆王的第三子,在北魏待了那么些年,苗疆王都不曾将他召回,约莫也只有两个原因:一是让他避祸,远离苗疆朝堂上的纷争;二是不喜津渡,便将他远远外放,省得在眼前碍事。

  倘若是第一种,那说明苗疆王看重津渡,苗疆王病危前,就应该已经清楚朝堂上有人看津渡不顺眼,想除之而后快。他若是想让津渡继位,就该小心再小心,不会让津渡身处险境。

  倘若是第二种,那说明苗疆王根本不在意津渡,有他没他都一样。若是如此,皇位纷争与津渡定是无缘,苗疆王自然也不会在病危前急着召回津渡,敌人更是不会将精力浪费在一个无用的皇子身上。

  这样想来,似乎不管是第一种推断还是第二种推断,渡津的死都于理不合。

  但若是换一种推断方式——假设苗疆王根本就没有病危,那前来召津渡回去的人,是津渡的仇敌派来的。

  似乎这样推断起来,津渡在回去的途中被暗杀,就变得合情合理了起来。

  可到底是猜想,没有证据,顾休休也不敢信口开河。她掌心微拢,将同心玉佩攥了起来,眼底含着些迷茫。

  顾月在进宫前,将同心玉佩交给津渡,大抵是她最后的任性。她在宫中苦熬这些年,为了顾家,再没有与津渡见过,可即便她装作浑然不在意的样子,却将津渡送的尺素琵琶当作性命似的带在身侧。

  如今津渡将玉佩交给顾休休,让她代为转交顾月,像是在与顾月划清关系似的,令她着实不知道该如何向顾月开口。

  “女郎……”朱玉在殿外候了许久,见她迟迟没有出来,耐不住探过头唤了一声:“女郎可去用斋饭?宸妃娘娘今日也来了永宁寺。”

  顾休休怔了一下:“阿姐也来了?”

  朱玉点头:“便是宸妃娘娘叫奴来催促女郎呢。”

  她看着手里的同心玉佩,犹豫着:“我先回一趟寮房,放些东西,你去斋坊等我。”

  不管是归还同心玉佩,还是津渡将死,她都没有想好怎么开口。左右津渡还有三日才走,待她好好想一想,再将玉佩转交给顾月也不迟。

  顾休休已不是第一年来永宁寺了,往年除了暮秋时跟随太后来礼佛,她跟母亲也是常来此处。

  寮房是永宁寺里待客用的客房,原本多少有些简陋,因每年太后都要来永宁寺礼佛,皇帝便大手一挥,为永宁寺专门建了一处院子,用以皇室贵族的女眷们休息住宿。

  此时正是放斋饭的时间,天边映出红霞,时而掠过几行迁徙的大雁,寮房院内十分安静,连个人影都没有。

  大抵是在途中奔波了数个时辰,又在华英殿内听了一个时辰的诵经,女眷们早已是饥肠辘辘——永宁寺的晚斋只放一次,过了饭点,便只能饿肚子了。

  毕竟是来礼佛而不是来享受的,女眷们便是颇有意见,碍着太后在此,她们也不敢多说闲话。

  顾休休将同心玉佩放回自己的寮房内,便准备去斋坊用晚膳了。

  这寮房院内共有两排房屋,檐角飞翘,鸱吻高张。院中桂花满枝香,放眼望去皆是秋花,没有过多的装饰,瞧着朴实而无华。

  院子有两处出口,顾休休来过无数次了,为图方便,直接走了捷径,从嫔妃住的地方往出口而去。

  长廊中秋花正盛,兰草丛生,金菊吐蕊,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桂花香,好不惬意。

  听着风声蝉鸣,她因津渡之事而微微浮躁的内心,此刻平和下来,不由放缓了步子,享受着难得的平静。

  倏忽,顾休休顿住了脚步,缓缓蹙起眉来,轻抬着足下,动用了几分轻功内力,悄无声息地靠近了身旁的房屋。

  屋外空无一人,房门却紧闭着,时而从寮房内传来若有若无的说话声,又似是嘤咛,那气息不稳,喘得极为暧昧。

  若是顾休休没记错,这好像是贞贵妃的住所?

  皇帝又没跟来永宁寺,那贞贵妃屋子里怎么会有男人的声音?

  她没有过多思忖,左右环顾,确定过周围没有旁人后,行至门旁,伏低了身子,用手指沾了点口水,在窗纸上融开一个小洞。

  顾休休将眼睛对准了洞口,而后看到了大为震撼的一幕——屋子里光线昏暗,永宁寺住持的袈裟洒落一地,床帏左右摇晃着,从层叠的帷帐中横生出一条雪白的小腿。

  他们似乎在说些什么,声音压得很低,她听不清楚,只是能判断出来,屋里的人正在做苟且之事。

  这个认知,多少让顾休休有些匪夷所思了。先不说那住持在佛门重地,却这般行事,便是那贞贵妃——天还没黑,就算给皇帝戴绿帽子,也该寻个更隐蔽的地方。

  这样光明正大的偷欢,是生怕别人看不到吗?

  顾休休正失神着,肩上却倏忽落下了一只手,她的心跳跟着漏了一拍,几乎是下意识转过头去。

第26章 二十六条弹幕

  两人四目相对, 顾休休看到了身后站着的顾佳茴,她神色中含着些迷茫与疑惑:“姐姐,你在这里做什么……”

  几乎是她开口的瞬间, 顾休休便飞快地伸出手去,覆在她的嘴上,令她噤了声。

  可还是晚了一步,寮房内的动静倏忽消失, 变得死寂起来。

  顾休休顿觉不妙,没有时间思考,她抓住顾佳茴的手腕, 迈步施展开轻功,在那寮房内的人走出来, 看到她们之前,已是避出了数十米之远。

  直到带着顾佳茴离开了客院, 躲到了永宁寺内一处僻静的假山后, 她才停住脚步,弯着腰微微吐出一口紧提着的气。

  顾佳茴全程都是一脸懵的状态, 她刚到贞贵妃的寮房外, 根本没来得及听到寮房内偷欢的动静,是以不理解顾休休为何一幅如此紧张失措的模样。

  但想来应是发生了什么——顾佳茴仍处在被山匪打劫的惊恐中, 还未完全冷静下来, 此刻见顾休休这般,便也下意识将心提了起来。

  “姐姐, 发生了什么……到底怎么回事?”顾佳茴小心翼翼扯住她的衣角,眼底沾染上几分焦虑。

  顾休休许久未用轻功了,喘息一阵,平息下错乱的心跳, 若有所思地看着顾佳茴,不答反问:“你不在斋坊用晚膳,来寮房做什么?”

  倘若贞贵妃屋子里偷欢的两个人,真是贞贵妃与永宁寺的住持。就方才顾佳茴那一声姐姐,即便两人不知道屋外的人是她们,只需要稍作排查,便能轻易查出是哪个女郎在放膳时不在斋坊,而去了寮房客院。

  顾佳茴犹豫了一下,答道:“本是要去用斋饭,但途中遇见了李嬷嬷,她觉得我穿得过于朴素,便叫宫婢带我去温阳公主寮房内借身衣裙去换上……”

  李嬷嬷是四皇子的乳娘,跟在贞贵妃身边已久,说话很有分量,连跋扈任性的温阳公主在其面前都要收敛几分。

  顾佳茴被山匪折腾得一身狼狈,从马车上下来,前去华英殿礼佛诵经前,便已是在婢女引路下,到寮房换过一身干净衣裙,重新梳洗过了。

  但前去斋坊进膳前,正好碰见了李嬷嬷。那李嬷嬷瞧见她身上穿得衣裙,露出些鄙夷的神色,似乎是嫌弃她穿得太过简陋。

  往年太后率众人到永宁寺礼佛,会小住几日,老夫人特意着人提点顾佳茴,记得多带两身衣裙换洗。

  她觉得既然是礼佛,皆是些女眷,倒也没必要太过奢华——就如同那日顾休休带她去谢家赴竹宴,叫她穿得素净些,便受到了一众名士的青睐。

  因此顾佳茴带去换洗的衣裙,都是素色为主,甚少有花纹点缀,青丝绾作流云髻,鬓间钗银花步摇,将她衬得弱柳扶风。

  倒没想到,被名士赞扬的打扮,到了李嬷嬷眼中,就成了寡淡寒酸,淡如白水,总而言之,怎么看怎么上不了台面。

  到底是四皇子的乳娘,虽瞧着顾佳茴哪里都不顺眼,但名义上她已是四皇子的妾室,早晚都要进门的,穿着这样寒酸,是要被旁人瞧不起、说闲话的。

  因此,李嬷嬷便让宫婢带着顾佳茴到了客院内,去温阳公主寮房内换了身衣裙。

  那温阳公主的寮房,与贞贵妃所居之处隔得不远,顾佳茴换好了宫婢取来了的衣裙,待出来时,宫婢已经不见了。

  她第一次来永宁寺的寮房客院,对此处的道路并不熟悉,左右没寻到宫婢,又怕大喊大叫会惊扰了其他住在这里的贵女,便只好像是无头苍蝇似的,漫无目的往前走了走。

  谁料一拐外,顾佳茴就瞧见了俯着身子,趴在门外不知在做什么的顾休休。

  顾佳茴自然不会将自己被李嬷嬷奚落了一顿的事情说出来,便掐头去尾,只说是李嬷嬷叫她到寮房更衣。

  说罢,她不禁又追问了一句:“姐姐为何蹲在旁人的寮房外?”

  虽然顾佳茴一幅势必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但顾休休却并不想理睬她的纠缠。

  待顾佳茴进了四皇子的门,那贞贵妃便是顾佳茴的婆母。她若是将刚刚看到、听到的事情告诉顾佳茴,以顾佳茴的性子,大概无需住持费心排查,顾佳茴自己就跑去贞贵妃那里将她卖了。

  给皇帝戴绿帽子,此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那后宫中那般多失去宠爱的嫔妃,总有一两个耐不住寂寞的,与侍卫、太医,乃至太监私通。

  不被人抓住把柄,自然是相安无事,但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后宫里的女人各个皆是人精,但凡有点什么风吹草动,都恨不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找个由头,寻些错处,弄死几个争宠的对手泄泄火。

  就算贞贵妃娘家势力雄厚,又得皇帝偏宠,与男人私通的事情一旦被捅出去,贞贵妃就是有三头六臂,也不够皇帝杀的。

  因此她不甚理解,那李嬷嬷分明是贞贵妃身边的亲信。若贞贵妃与永宁寺的住持私通,李嬷嬷该帮着贞贵妃打掩护才对,怎么会在两人私通时,叫顾佳茴到温阳公主的寮房内更衣?

  难道就不怕贞贵妃的好事,被顾佳茴无意间撞破吗?

  还是说,连李嬷嬷都不清楚贞贵妃私通之事?

  顾休休思忖着,一时间有些理不清楚头绪,便决定先回斋坊去用膳。

  虽然她现在甚是担忧贞贵妃被撞破奸情,会恼羞成怒下,先下手为强,将她灭口。

  但人是铁饭是钢,她再不去斋坊用晚膳,今晚就得饿着肚子,饥肠辘辘地去佛殿里抄经了——往年暮秋时,向来是如此,总有不明规矩的女郎错过斋坊的放膳,继而在夜里安排抄经时,被饿得头晕眼花,苦不堪言。

  左右住持没看到她的脸,想查出撞破奸情的人是谁,逐一排查也需要时间。

  “没什么大事,不过是鞋里进了石子,硌脚,扶着门框磕一磕石子。先去用膳,莫要错过了放斋饭的时间,夜里还要去佛殿抄经。”

  说罢,顾休休迈步就要走,等了半晌也没等着个结论的顾佳茴,此时更是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