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宠妻 第31章

作者:录仙 标签: 布衣生活 甜文 穿越重生

  王管事面色动容,也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摸了泪:“大小姐一片孝心,小的一定带给老爷。”

  “只是有一事需拜托您。”杜秋蔓拍了拍手,大妞端上一个木匣。

  “原本昌平这边每半年都会将账交给姚管事带回京城的,姚管事……”杜秋蔓苦笑,“就不提了。但这事儿还得办下去。我觉得一事不烦二主,王管事能者多劳,这账您看……”

  说着,大妞将木匣递给王管事。王管事手一接,就觉得有点沉,大妞将木匣微微打开,王管事看着里面的露出一角的白银,顿时道:“自然是小人带回京城最好!”

  杜秋蔓道:“昌平是个小地方,王管事你也知道。今年又遭了灾,我也是靠着父亲带来的五百两银子才能勉强度日,像姚管事那种背主之人以后最好就不要来了,再来几个他那样的,我怕是连老宅都得卖了才能填了他的肚子。”

  王管事连连点头。

  “但王管事就不一样了,这几日您在老宅帮着忙前忙后,又得县令大人的欢心……”

  王管事连忙道:“大小姐您放心,若是以后昌平有什么事,小人一定来。”

  杜秋蔓笑了笑:“那就麻烦你了。”

  王管事抱着这沉沉的木匣回到房间,刚一进门,就将房门紧锁。小心翼翼的打开,差点被闪瞎了眼。十两一锭的官银,装了整整二十个!

  杜府并不富裕,他身为杜英身边的一等管事一月也就一两银子,哪怕赚些油水,一年下来勉强也只能赚个五十两罢了。

  来到昌平后,知道先夫人留给大小姐的那几个铺子赚钱,但没想到大小姐一出手竟然就是二百两!要是米氏来插手昌平,最后的好处只会落在米氏和米氏身边的人,他们这些老爷手底下的,纵然会涨点月钱,也涨不了多少。

  王管事抚着胸口,大小姐对老爷恭敬,给的他的好处比米氏要多多了,他何苦要替米氏做嫁衣!他可是替老爷办事的!

  “大小姐,王管事真的不会将咱们这边的事与京城说吗?”大妞还是有些担忧。

  杜秋蔓笑道:“他不会的。无论是替谁办差,他是奴籍,又不能科考,顶天了也只是一个管事。而现在他已经是府里的一等管事了,杜英和米氏还能给他什么呢?更别说,这世上谁有会跟银子过不去?能单独出来办差,证明他脑子不差,这么肥的差事,怎么可能会让给其他人。而他这次来昌平抢占了先机,回京后大可对杜英说他在昌平多么不容易,上上下下都打下了交情。杜英用生不如用熟,只要王管事不出错,自然还会继续让他来昌平。”

  杜秋蔓将王管事的心里模拟的分毫不差。

  到了秋收时,又是王管事风尘仆仆的来了,吴春替杜秋蔓好好招待了他,王管事依着以前米氏定下来的规矩,从书坊提了二十两银子,酒楼提了五十两,绸缎庄提了一百两后,清账交差。临走时,吴春送了些土物给王管事,酬谢他此番辛劳,王管事连道不敢。坐上马车后,那一袋子土物里夹着一张一百两银票,王管事小心翼翼的贴身放好,再次返回京城。

  自此京城想要知道昌平的消息,渐渐彻底被杜秋蔓掐在了手中,反客为主。

第四十四章 过冬

  忙过秋收, 昌平的第一个冬天也渐渐来临。

  杜秋蔓站在窗前哈了一口气,白气在空气中渐渐消散, 在接连下了三场雨后,便冷成这样。院子里的那棵银杏被吹落了最后一片叶子,只有枝干上还残留着雨水,湿漉漉的。

  杜秋蔓搓了搓脸, 大妞连忙将披风给她围上:“方才连翘来说, 姨娘屋里的碳火是够的。因前日晚上在厅堂用完饭回屋时吹了些冷风,这才着凉了。”

  杜秋蔓道:“冬日来了,姨娘身子弱便不要再出门了, 饭食都送到屋里去。今儿再去请郎中来, 让他多备些药。”

  大妞点头应下。

  如今她不仅是杜秋蔓的贴身丫鬟,更多时候像是一个管事娘子。杜秋蔓很少需要她贴身陪伴, 反而会有许多差事让她去做。

  大妞是见过楚成月身边刘妈妈的作风的,因楚成月不管事, 所以楚府一应安排都是刘妈妈来做。当初杜秋蔓问她以后想要做什么时,大妞便说起了刘妈妈。杜秋蔓当即点头同意了,很欣赏大妞能有这样的事业心。

  待杜秋蔓梳洗完后, 小桃便过来与大妞做一个交接。如今陪伴杜秋蔓身边最多的还是小桃, 大妞要去府里各处巡视。刚入冬,府里各处要备不少柴碳,还要看太平缸里的水是否盛满,地窖里的菜需要储备什么品种,储备多少。像这样的主人家顾及不到的事情, 大妞都得一一学会安排。

  杜秋蔓知道她忙,也不拦着她,只是嘱咐道:“不要忘了用午饭,上次狗子回来还说你瘦了。”

  大妞脸一红:“那小子就是个大嘴巴。”

  比起大妞,小桃就活泼多了。如今连翘在江氏身边伺候,就有些担心她。好在杜秋蔓大度,也不像其他主家那样看中规矩,见小桃没有被杜秋蔓训斥,连翘这才放下心,但私下里还是少不得叮嘱和敲打。

  小桃将烧好的小块银碳小心翼翼地放在手炉里,“大小姐,您今儿用这个鎏金手炉吧,配那一身红色大氅,可好看了。”

  “好啊。”杜秋蔓双手接过,顿时觉得手里一暖,脸上也带出了一丝笑意。

  穿戴整齐后,杜秋蔓便去了江氏屋子。玲珑赶紧撩起帘子,福了一身:“昨夜喝了药后,姨娘睡得比前日香了些。”

  杜秋蔓走到一旁的炭盆处烤了烤,确定身上没有寒意后,这才走到里屋。这份贴心玲珑看在眼里,都有些羡慕江氏了。

  “我就说只是一些小风寒,哪里就值得这样大张旗鼓了。”江氏在与连翘小声抱怨,“喝两天药也就好了,快过年了,也别为了我而晦气。”

  “姨娘说什么呢。”杜秋蔓走来,“什么晦气不晦气的。病了就该休息,就要好好吃药,这还是您之前对我说的呢。”

  江氏见着她赶紧道:“蔓姐儿怎么来了,快出去!免得过了病气,出去出去!”

  杜秋蔓哭笑不得:“那姨娘要好好吃药,乖乖让大夫过来问诊,可不准再擅自跑出去了。那些秀活儿也不要做太久,一天半个时辰就好了,费眼睛。等会儿吴春会请说书的女先生过来,您要是闷了,就让她隔着帘子给您说一段。”

  江氏正要推辞,杜秋蔓挑眉:“您要是不听话,我可就过来了啊,这病气……”

  “好好好,姨娘都依着你。”江氏心里熨帖。蔓姐儿待她这样,不是亲生的也胜似亲生的了。

  杜秋蔓也不得闲,好在连翘一向稳重,叮嘱她好生照顾姨娘后,便套了马车出门。

  这是她来到这个世界过的第一个冬天,但此前冬春之交的流民之乱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如今朝廷式微,指望着朝廷能有什么章法那就是异想天开,杜秋蔓没什么远大抱负,她只想自己身边的人都能平安度过这个冬天。

  依着以往,田庄已进入农闲时分,但现在庄子上还有不少人在干活儿。蒋老汉见到杜家马车,顿时擦了把汗,揣着手走来:“大小姐,今儿庄子上又招了二十个旁村的壮劳力过来,您放心都是老实本分的。每日管一顿饭,十五文钱,他们都想赶在过年前捞个进项。今儿还有人过来问咱们还要不要人?”

  “暂时不用了,只是挖水渠,现在这些够了。”

  托周达的福,杜秋蔓看过县志。最近几年大旱和大涝几乎是接连上演,又问了不少老人,都说近十年的冬天一年比一年来的早。结合后世的知识,杜秋蔓怀疑现在这个时代正处于小冰河时期。

  昌平靠着水,不怕旱,却怕涝,水利工程就显得格外急迫了。

  原来庄上的水渠挖的太浅,有的地方还堵住了,一旦水势过大,根本起不到疏通的作用,反而会倒灌到田里。蒋老汉是老把式,自然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但米氏一来不懂农事,二来这庄子是杜秋蔓的嫁妆,怎么肯认真打理,自然不会花这个钱。

  杜秋蔓可不想浪费农闲这样的大好时光。与其让人猫在家里不如都出来活动活动。她不缺钱,抓紧冬日农闲赶紧将庄子上的水渠都修复一遍,有些不便利的地方也赶紧做好改动,免得影响来年的春耕。

  庄稼人将田看的比命都要重,主家出钱出粮食来修水渠,哪有不应的。杜秋蔓走在田埂上,便看见王大成婆娘正在生火做饭。一大锅熬的浓浓的粗粮粥,旁边摆着一早就摊好的饼子,还放着三大碗咸菜。

  杜秋蔓一行人正好赶上开饭的点。

  王大成婆娘经过施粥历练,一股子麻利劲儿,每个人盛了一碗粥,又舀了两勺咸菜。旁边的沈氏也手脚爽快,一人包了两个大饼递过去,这便是一顿饭了。

  庄户人家没什么讲究,拿着粥和饼子,蹲在田根上就吃了起来。大饼里是掺和了白面和鸡蛋,吃起来格外软和。

  蒋老汉忍不住说道:“往年这个时候,许多人都会往州府去闯闯,看能不能找到活计。这几年年景不好,能找到的也都是在码头扛包,还不管饭。那地方鱼龙混杂,稍不留意,连命都能丢了。去年曹家老二在码头上瘸了一条腿才回来的。”

  王大成也叹道:“现在好了,大家连城里都不用去,来咱们庄子上就能找到活计。不仅管一顿饭还给月钱,我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像大小姐这样善心的主家。”王大成是最有感慨的,他因姚管事换田,差点被害的家破人亡,家里的娃拢共也没几套衣裳,一个人穿了另一个就只能缩在杯子里。

  但现在,大小姐不仅让他们重新回到庄子上住,还给他找了新活计。因每日都要给知味轩和府里送菜,陶掌柜对他也熟悉了起来,前几日还问他要不要将家里的小子送来当学徒,王大成自然是答应了,过完年大儿子就要去镇子上了,一家人的日子总算是有了希望。

  趁着大家吃饭的时候,杜秋蔓亲自去看了看挖的水渠。见没有偷工减料,这才稍稍放了心,又再三叮嘱道:“大家都要把春种留好,万万不可将春种给煮了吃了,若是庄上缺粮就赶紧与我说。”

  蒋老汉连连点头:“您放心。”

  庄上的事情交代完,杜秋蔓正要登马车回去,突然那些吃饭的汉子们都放了下碗。也不知他们从哪里知道,远处的那个小姑娘就是主家,冲着杜秋蔓弯腰拜了又拜,有一个汉子干脆直接跪下了,哐哐磕头。

  蒋老汉解释道:“那是曹家的老大,家里还有个生病的老娘,弟弟断了一条腿,要不是您招工,这个冬天那家人还不知道要怎么过。”

  杜秋蔓略想了想,调头朝着人群走去。

  那些汉子没想到主家竟然来了,不知所措的站着,头也不敢抬。

  杜秋蔓道:“诸位放心在我这庄子上做活儿,每日管一顿饭并十五文钱,想要日结或者做完活儿后再一起结都可以。”

  曹家老大壮着胆子问:“那……俺今天能拿钱不?俺娘等着吃药。”

  “可以!”杜秋蔓点头,对蒋老汉道,“等会儿你们别忘了。”

  大约是没想到主家这么和气,又有一人问:“以后您还有活计,还能顾我们吗?”

  杜秋蔓:“只要不是偷奸耍滑之辈自然可以来。以后有活计,蒋老叔都会贴在庄子外的石墙上。但来做活儿的都得守着我庄子上的规矩,一是要手脚勤快,二不得长舌生事,若是这两样做不到的,我杜家庄子会将他立刻赶出去!”

  众人缩了缩脑袋,再不敢起什么偷懒的心思。

  剩下的事交给蒋老汉去做就可以了。

  小桃拢了拢衣领,在庄子上站了一会儿,她就觉得冷得不行。大小姐却是一直面不改色,手不抖,身不颤,像是一点儿都不畏惧冬日的寒风。她不知,杜秋蔓并非比其他人抗冻,只是前世的经历让她根本就顾不上这些,那是一个活着就很奢侈的世界。

  上了马车,小桃赶紧将手炉塞到杜秋蔓怀里,郁闷道:“您嫌它碍事,在庄子上一直都不肯将它戴在身上,如今手都冰凉了。等会儿大妞姐姐还有连翘姐姐知道了,又要说我不尽心。”

  杜秋蔓伸手轻轻弹了弹她的额头:“马车上捂一路,回家手就暖了。你放心,我不跟她们说。”

  小桃鼓着脸:“那您以后可千万记住了,姨娘病了,您可不能再病了。”

  杜秋蔓笑道:“知道了,管家婆。”

  江氏的病倒是有些缠绵悱恻的味道,但总算是在过年前好了,全府上下都松了一口气。杨明昭也回来了,书院放了假,这次会在府里一直待到过完十五再去。

  府里早早就裁好了红纸。

  杜秋蔓磨好墨,将笔递给他:“之前你在书院里,也没来得及跟我们一起置办年货。现在交给你一个重要任务,这屋前屋后的春联和福字都归你写了哟,正好也让我看看在书院这大半年,你的字练得如何了?”

  杨明昭大方接过笔,认真道:“我都有老实练字的。”又瞧了瞧杜秋蔓,今天的她围了一个兔皮的围脖,白色的毛绒聚在脖子处,屋里烧着碳,两颊略有些红,整个人看起来娇俏无比。一不留神,手抖了抖,墨滴在了红纸上。

  杜秋蔓大笑:“说好的老实练字呢?嗯?手还是不稳啊。要不要阿姐再带带你?”说着,就要握着杨明昭的手去下笔。

  杨明昭瞬间从脸红到了脖子,将杜秋蔓推出门:“我写完你再来!”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下留言送小红包。

  大家元宵节快乐~

第四十五章 新年

  杜秋蔓看着被关上的门, 叹道:“儿大不由娘啊……”背着手,踱步到旁边的小耳房里嗑瓜子去了。

  终于杨明昭将所有的对联和福字都写完后, 略略伸了个腰,屋内早已空无一人。杨明昭将笔搁好,洗净了手,走到耳房中。

  刚才嗑瓜子的人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 呼吸悠长, 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杨明昭轻步走进,舍不得将她叫醒。可惜不等他多看一会儿,杜秋蔓就醒了。

  “走, 贴春联去!”

  杜秋蔓像是永远都不知道疲倦一样, 很快就能找到新的事做。杨明昭收敛好神色,展颜点头。

  两个人先去了大门处, 吴春惊到了,赶紧道:“大小姐, 这里还是小的还贴吧,这太高了。”

  杜秋蔓衡量了下自己与大门的差距,恋恋不舍:“好吧, 这个大的给你, 要贴整齐哟。”

  吴春正要应下,只感觉一阵风,大小姐又拉着昭哥儿跑了。

  江氏大多时候还是在屋里休养,此刻支开窗,见到一红一墨两个小人在回廊下跑, 问道:蔓姐儿又在做什么呢?”

  不等连翘去问,杜秋蔓已经跑到江氏门口了,笑道:“喏,这是昭哥儿写的春联,给您这边贴上。”

  江氏打量着他俩的高度,眼中露出一丝怀疑:“要不……还是让吴春来贴吧?”

  杜秋蔓:“没事儿,我可以踩凳子上。”

  江氏彻底坐不住了,直接从屋里匆匆走出来,拉着杜秋蔓和昭哥儿挨着墙站好,“连翘,去拿小刀来。”

  杜秋蔓吓了一跳:“这是要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