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宠妻 第51章

作者:录仙 标签: 布衣生活 甜文 穿越重生

  自杨明昭离开后,他们已有两年没见了。中间虽有书信往来,但路途遥远,并没有写多少。最后一次通信还是半年前,杨明昭说他大哥成亲了,娶的竟然是崔静珠……她堂妹。

  杜秋蔓将那封信从头到尾看了两遍,总觉得有一股幸灾乐祸的味道在里面。

  从昌平到京城,众人走了二十多天。

  入了城,鼎沸的人声渐渐入耳,不愧是京城,比起金州州府宁云要繁华无数倍!杜秋蔓还是第一次来到这里,街上的行人都与别的地方不同,很少有满脸的菜色的。道路两旁的铺子一个挨着一个,就一会儿功夫,已经有三辆马车从他们身边跑过。

  “崇光门这边的路是四排马车并行,到了中午门,可以容纳足足八辆马车并行。”周达自豪道,“这就是我大梁的京城,天下最繁华之地!”

  王管事一早就在这边等着了,见到人后,连忙垫脚挥手。周达朝着那边看了一眼,不悦道:“时隔三年才回府,就只派了几个下人来?”

  正说着,王管事已经走到马车前,殷勤道:“大小姐,您可算是回来了,您的院子小的已经收拾妥当了,因知道您会带人回来,那边的下人便只留了几个使粗的丫鬟,剩下的等您回去安排。”

  周达听了这话才勉强满了几分。杜家大人不懂事,这个下人还算是懂事。正想敲打几句,墨书突然道:“大公子来了!”

  周达抬头望去,喜笑颜开:“大哥!!”

  周宴与他碰了个拳:“你这小子,可算是来京城了。幸好我今儿休沐,不然你就自己回去吧!”

  周达傻嘿嘿笑着,周宴看着马车里的人,好奇道:“这位就是杜家小娘子?”

  杜秋蔓笑道:“您就是大周大人吧?我常常听周大人说起您。”

  周宴被这个称呼逗乐了:“他怎么说的?是不是说我这个兄长成日凶巴巴?”

  周达:“大哥,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作甚。”当他不要面子啊!

  杜秋蔓道:“周大人说您是长兄如父。也多亏了您每年送给他的烟火,真的很好看,昌平的老百姓们都很喜欢呢。”

  周宴挑眉。很早就听七弟说起杜家这个小姑娘,如今见到,果然是个大方不扭捏的,笑道:“你若是喜欢,京城每年元宵时也会放,比起我送去的还要盛大好看。而今年圣上五十大寿时,也会燃放,杜家姑娘这次回来有眼福了。”

  几人闲聊了几句,这时杜英竟然骑马赶来了,见到周宴后,当即道:“下管拜见周大人。”

  周达朝他看了好几眼,啧啧,这爹当得……又瞅了瞅他亲大哥,周宴如今是官拜从三品御史大夫,管的是言路,杜英还真不怕他哥参他帏薄不修啊!

  周宴点点头:“好巧啊,遇到杜大人了。我来接舍弟,您是来……?”

  杜英赶紧道:“下官闺女正巧也从昌平回来,没想到与小周大人是同路了,也多谢了小周大人路上多加照顾,下官改日定当登门道谢。”

  “这就不用了。”周达道,“令千金也算是我昌平百姓,我这个当县令的送一程也是情理之中。”

  “小周大人爱民之心,下官自愧不如!”杜英还想再拍几句马屁,周氏兄弟已经听得不耐烦了,简单寒暄了几句便拱手告辞。

  杜英还在原地看了好久,直到王管事提醒他大小姐和姨娘都还在马车里,这才回过神,“哦……那就回去吧。你也是!周大人亲自来接,你怎么不早点说!”

  王管事委屈道:“小的来时也没见到御史大人啊。”

  杜英扫了一眼马车内,撩起帘子后,见杜秋蔓规规矩矩的坐在里面,还冲他道:“父亲您看起来清减了。”

  杜英咳了声:“既然回来了,就回府好好歇息吧。”

  此时府里已经炸锅了。

  杜英匆匆忙忙去崇光门接杜秋蔓的事已传开,杜雪娇气的来找米氏:“回来就回来了呗,京城她又不是没住过,父亲还怕她人丢了吗?!”

  米氏连忙安抚道:“娇儿莫气。她也有三年没回来了,你爹去接一趟也是常理。”

  这时一个婆子偷偷走来,附在米氏耳边说了几句,米氏顿时开怀起来。杜雪娇更气了:“娘你还乐?那个女人的女儿回来了,她又该冲着您摆什么嫡女架子了!”

  米氏道:“你想知道你爹爹刚才是去做什么了?御史周大人刚刚去了崇光门,你爹是为了他去的。得了,那杜秋蔓也玩不出什么花样的。你要记住,你也是我们杜府的嫡出小姐,你还有你娘我主持着中馈,走出去不比旁家的姑娘差!”

  没多久,杜秋蔓终于来到时隔三年的杜府。这个原主的伤心地在杜秋蔓看来,显得有些狭窄了。说起来是三进房子,但真正算起来也不过是两进。

  杜府里只有长辈们是一人独占一个院子,四个女儿则是两人住在一间院子里,两个儿子也是住在一起。几个姨娘住的地方更小,基本就是个一室一厅,剩下的便是杜英的书房,府里的花园子与小花厅和下人们的几间耳房。

  此刻米氏诸人都坐在厅堂里,见到杜英后齐齐起身,过了一会儿,才看到了杜秋蔓与江氏二人。

  只是粗粗一眼,米氏就愣住了。

  ——这还是当初那个粗鄙不堪的杜秋蔓?!

  她梳着流苏髻,只简单插着一根玉簪,但那玉却是通体透亮,米氏见惯了好东西也知道仅那根簪子最少也要百两!额前坠着一颗红石榴般的宝石,胸前戴着金锁,那一身襦裙乃是蜀锦,裙摆绣着暗花,走起来那花似盛开一样华丽。

  再看她身旁的江氏。

  哪里还有当初后院讨生活那副唯唯诺诺的样子。手里拿着一把缠着金丝的团扇,眉眼温柔,手上带着乃是种老翡翠镯。

  府里的下人们也惊呆了。偷偷看着大小姐和江姨娘,又看了看米氏和杜雪娇。这……就不提小姐们了,江姨娘那个镯子就把夫人今儿戴的首饰给比下去了呢。

  杜英对这些毫不关心,他也没怎么注意女人们的穿戴首饰,反正不是金的就是玉的,对他来说没什么差别。

  米氏努力稳住了心神,拿着帕子掩面哭道:“蔓姐儿可算是回来了,这些日子,可把老爷与我给急坏了,生怕你在路上出什么意外。你不知道,这一个月来,老爷可是忙坏了,大半月都宿在了工部,听说你今儿回来,不顾疲惫特地跑去接你。”

  杜英满意的品了品茶。

  杜秋蔓也很配合:“父亲辛苦了。”

  说罢,拍了拍手,小桃端出一个木盒,缓缓打开,正喝茶的杜英当即停止了动作,眼睛顿时扫了过去。

  比起米氏只会口头表扬,有钱任性的杜秋蔓可实在多了,笑道:“这是白玉纸。女儿听说文人士子们都喜欢用白玉纸来写字,想来父亲也许用得上,只是不知您喜不喜欢。”

  杜英茶也顾不上喝了,直接走了过来,伸手在纸上摸了好几下,喜得合不拢嘴:“为父自然是喜欢的!这可是白玉纸啊,在京城都难买得很,蔓姐儿你是从哪里弄的?”

  杜秋蔓:“在昌平施粥的时候,周大人赏的一盒,女儿就留下来了。”

  “好好好!”杜英刚才还觉得周府人有些淡淡的,估计人家都是那样的性格,外冷内热。

  米氏当然知道白玉纸的价格,刚出来的那阵子堪比黄金,这几年虽然产的多的,但一刀也要数百两,而且还经常供不应求。杜英平日里能买到个几十张都爱惜得不得了,这一盒子怕是有两百多张了。

  这还没完,杜秋蔓还带了其他礼物回来。

  她又拿出了一个盒子,打开一瞧,府里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这人参都快成精了吧,这么大!!

  杜秋蔓腼腆道:“这倒是赶巧了。一个村子的人山上挖的,当时找不到买主。我想着奶奶时常喜欢喝些人参汤进补,就做主买了下来。”

  “这得花多少钱?!”米氏忍不住问道。

  杜秋蔓道:“到不用钱。您不知道,南边那时正缺粮,有时候拿着钱都买不着,所以我是用粮食给那人换的。”

  杜英听到这里,恨不得给自家闺女鼓掌欢呼了!瞧瞧他闺女,多么持家有道啊,这买卖做的,太划算了!

  两个重量级礼物拿出来后,杜秋蔓又送了一套团扇,分给府里的妹妹们,虽然不值什么钱,但做工还挺别致。

  至于米氏……

  抱歉,她财力有限。刚才的人参和白玉纸都是捡的漏,而能入夫人眼睛的东西都很贵,她买不起,庄子上产的麻布十分透气,她带回来了许多,米氏可以拿去裁衣服穿。

  杜英表示理解:“你能想到这么多已经很难得了。大老远的回来,还带了这么多东西,放哪家都找不出第二个。现在回来了,好好休息几日,让你母亲给你接风洗尘。”说完叮嘱米氏一定要好好开个席面,便抱着那盒白玉纸到书房美去了。

  米氏气的发抖,杜秋蔓绝对是故意的!呵,出去三年真是长能耐了啊,刚回府就敢冲她露獠牙,看来还是没有被打怕!

  “我能将你赶出去第一次,就能再赶第二次!别忘了你的婚事在攥在我的手里!”

  米氏心里怒火滔天,面上却是无比温柔和善,看着杜秋蔓的眼神比看杜雪娇还要慈爱:“蔓姐儿先回院子休息吧。老夫人因身体不适,一直在屋里歇息,等会儿我再带你去给她老人家请安。”

  杜秋蔓点点头,正要走,突然转过身,冲着米氏笑道:“对了,有件事刚才忘记与您说。”

  米氏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范妈妈与珍珠两个人在两年前不知道去了哪里,我派人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所以这次也没能将她们带回来。”

  米氏整个人一晃,杜雪娇赶紧上前将她扶住,怒道:“你说这些做什么?!”

  杜秋蔓看着米氏的眼睛,一字一句道:“好歹是母亲派来伺候我的,如今人没了,也得让您知道啊。”

  作者有话要说:  万更再次达成√

  *

  不明真相的杜府众人:大小姐这礼太贵重了!!

  杜秋蔓(抠鼻):就喜欢你们这群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呵。

  白玉纸,自产,不要钱。

  扇子,自家书坊产的,不要钱。

  麻布,庄子上坊的,不要钱。

  人参,捡的漏。

第六十九章 相见

  米氏努力支撑着身体, 挂着勉强的笑:“既然都是你的人,你自己处理就好。”

  杜秋蔓笑了笑, 转身离去。

  米氏再也撑不住,整个人缓缓滑坐在椅上,杜雪娇不解嚷道:“母亲,这是怎么回事?她刚才那样没礼, 她怎么敢那样对您说话!她……”

  “够了!”米氏脸色惨白, “娇儿你先回屋去,这件事不许再讨论。”

  杜秋蔓回到后院,她原与杜雪娇住在一个院子里, 但后来杜雪娇一向是挨着米氏住在主屋里, 这间院子便一直都是她一人住。不少京城夫人小姐们可没少拿这件事来说杜秋蔓骄纵,连亲妹子都容不下。

  刚进了屋, 小桃大妞还有几个昌平来的小丫鬟便忙起来。杜秋蔓干脆坐在院子的秋千架上自己慢慢晃着,免得耽搁她们干活儿。

  几乎是前后脚的功夫, 管着后院丫鬟名册的郑妈妈便来了,见小院里进进出出的人,略微惊讶。——没一个是她认识的。

  郑妈妈略有些尴尬的站在院子外, 她可是府里有头有脸的下人, 都站了好一会儿了,杜秋蔓这边竟然都没有一个丫头来迎迎她。

  郑妈妈无奈,只得自己拉着一个人:“大小姐呢?”

  小桃看了她一眼:“您是何人?”

  “我是府里的郑娘子,你就喊我郑妈妈就行了。你们几个是大小姐从昌平带回来的丫鬟吧,正好我管着后院的名册, 等会儿就给你们重新记上。大小姐在哪儿呢,我有些话要与她说。”

  “您先候着吧,我这就去回大小姐。”

  “诶?你这丫头,就这么把我晾在这里?我与你一道去!”

  “这可不行。咱们大小姐的规矩,来院子的人都得先去通报一声,若是坏了规矩,我是要被挨板子的。”

  郑妈妈只得放手,心道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丫鬟,一样的跋扈蛮横不讲理!她在院子口等啊等,杜秋蔓院子里的丫鬟来来去去的,竟然没一个主动与她说话,都埋头做自己的事。

  好不容易刚才那个丫鬟回来了,郑妈妈的耐性也磨得差不多了,问道:“这下我可以进去了吧?”

  “与我来吧。”

  小桃领着路,绕过一道照壁,守门的小丫鬟见到人来,赶紧起身打帘子。郑婆子没想到杜秋蔓才回来不到两个时辰,院子的规矩都立了起来。

  “老奴见过大小姐。”郑妈妈抖着一身肥肉,笑的两个眼睛都快看不见了,“您才回来,这么大个院子也需要打扫,老奴这就派几个小丫鬟过来伺候。”

  “大妞你觉得呢?”杜秋蔓问道。

  郑妈妈一愣,就看见杜秋蔓身边还站着一个大丫鬟,那姑娘生的一张瓜子脸,身段十分好看,但眉眼间却十分严肃,一开口,竟然是一副管事娘子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