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科举路 第38章

作者:无根的蓬莱 标签: 重生 升级流 穿越重生

  写完之后季兴邦便出了太学,到附近一家书铺之中找到了在那里抄书赚钱的周平安,让他帮忙送信。

  周平安还是像之前那般好学,他每日都不惜脚力从西城李家走到东城太学这边来,然后在太学边的这家价钱平实的书铺之中抄书,一边学习一边又能赚点儿钱花,更重要的是候着季兴邦有没有什么吩咐,若是又吩咐就可以随时出太学的门口到这里找到他。

  每日下午季兴邦吃过晚饭之后也会到这间书铺找他,与他一同帮老板抄书赚钱,一边给他讲解一下学问,回答一些他的问题,约莫一个时辰左右之后二人分离,季兴邦继续回太学念书、学习,周平安则步行回李家。

  今日也是一样的,季兴邦很容易就找到了周平安,嘱咐完周平安该做的之后,他拿出了坐马车的零钱交给了周平安,让他坐马车送信,免得走路太多伤了脚,之后便走了。周平安此人很有上进心,做事也滴水不漏很让人放心。

  果然,下午放学之后,季兴邦与闵宏达、熊喜来等十余名太学同窗来到状元楼的时候,少东家曾阳夏已经笑眯眯地在门口等着迎客了,说道:“兴邦,季先生、穆宁他们两拨人都到了,在二楼雅间等着大家呢,各位跟我一同往楼上请。”

  季兴邦谢过了曾阳夏,因为曾家与他相熟,肯给他一个优惠价,他才敢在京城宴请这么多朋友、同窗,若是换了一个其他的酒楼,他可就不敢这么托大了。

  上到楼上之后发现这个雅间挺大的,能放得下两张分别坐十人的大圆桌,他们便分两桌坐下,因为没有坐满,所以一点儿都不显得拥挤,一点儿都不影响大家摆开阵势吃饭。

  季兴邦向同窗们引见了自己的大堂兄季兴杰,也就是昨日被“榜下捉婿”的苦主,姻亲李思齐、时穆宁、时穆瑾等人,还有自己的好朋友状元楼少东家曾阳夏,也同时说明了他们贡士、举人的身份。

  能进太学的人自然有傲气,等闲的人是不愿意这节下交的,可是季兴邦介绍的这几个人至少都是举人的身份,且年纪都不大,有一个更是今年考中第十名的贡士,他们便一扫身上的傲气,与几人都热情的打了招呼,介绍了自己。

  其他人对太学生一般也都高看一眼的,与他们相识的时候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不尊重的话,再说季兴邦的朋友、亲戚们都是及其有涵养的人,所以双方认识之后便十分融洽,互相聊了起来。

  其间少不了的自然是昨日那桩轰轰烈烈的事件,苦主季兴杰因为恼恨张家飞扬跋扈地欺负人,所以并未给张家或者张氏女留脸面,将这件事原原本本对这些太学生们和盘托出,并且说到他已经与今天早上正式写了状纸到京兆尹衙门交给裴大人了,正在等候消息。

  太学学子们纷纷拍案而起,大骂张家,为季兴杰鸣不平。还有人气不过要去敲登闻鼓告御状的。

  可是季兴杰和季兴邦却把其他人劝下了,说道季兴邦和李思齐昨日已经去敲过登闻鼓了,裴大人也答应上奏朝廷、上奏皇上此事了,大家要相信朝廷和皇上可以公正处理此事,不用再去闹了。

  众人闻言才不再叫嚣,只不过还是借着酒劲拍着季兴邦、季兴杰的肩膀,说若是这件事朝廷处理不公,需要他们帮忙一同去击鼓鸣冤的话,他们都不会推脱的!

  季兴邦和季兴杰郑重谢过他们,心中都是很暖的。虽然大景朝权贵压人,但是也有这帮热血热心肠的太学生愿意帮他们呐喊、伸冤,血仍未冷啊!

  几日过后的休沐日,季兴邦忍不住还是让大堂嫂带着自己去拜访了一下时家,李思微也不推辞。

  当日季兴杰被“榜下捉婿”之后,时家嫡夫人广思斯不但自己去救人,还请了很有分量的时家主家秦夫人也去帮忙,这个大恩她是没齿难忘。

  之后第二天她便带着重礼去郑重拜谢了广思斯,还在广思斯的引荐下也去时家主家那边郑重拜谢过了时秦氏,说了好些话,送了礼物,也算是被认可了亲戚关系,日后走动了起来。

  所以今日里季兴邦相见时晗雪,她也就笑呵呵地准备见面礼带着他去时家了,一点儿都不觉得尴尬或者不舒服。即便广思斯以前对时晗雪母子三人再如何,现在既然她认了季家这门亲戚,还有恩于她李思微,李思微日后便会一直敬着她。

  季兴邦好不容易见到时晗雪之后,自然是一番互诉衷肠的喜悦,然后二人一同猜测了一番朝廷对张家的处置。

  季兴邦说道:“晗雪,大堂兄的折子上是请求朝廷褫夺张广文举人身份的,还要严惩张家。现在事情闹得这么沸沸扬扬,你说有可能吗?”

  时晗雪皱眉说道:“我觉得不太可能。你们男子在前朝,不知道后院的消息。前几日我听媗妍姐告诉我了一个消息,说是张家将张语棠说给了一个外放广州做将军的武官做填房,不日便要下嫁呢。

  媗妍姐说张语棠这个人她见过,出身、品貌、才华都不错,还是今年选秀的热门人选呢,之前京城人士都觉得是必然入宫做娘娘的,不知道为什么却是落选了。

  当时她求你大堂兄说是做平妻、做妾恐怕是脑子糊涂了的话,说出去都没有其他人肯相信呢,都说她愿意下嫁一个进士都是低嫁了,再没有同意做平妻或者是妾氏这般作践自己的,定然都是他父兄做了糊涂事,她本身就是被牵连的无辜人。

  现在与她说亲的那个广州将军三十多岁,还是个粗鄙的武将,外嫁之后多少年等闲都不能回京城,很是凄惨可怜,好些京城的女子都觉得这已经是她替家人受到了惩罚了,她的家人必定无碍了呢。

  还听说那张伯爷为了抱住自家少有的能考中举人的孙子张广文,亲自到皇上面前负荆请罪,已经得到了皇上的谅解,张家这边张广文的举人身份恐怕也不会被褫夺了。”

  季兴邦恨恨地拍了一下桌子,说道:“真是欺人太甚!这版一来,张家几乎算得上是毫发无伤,日后还都过得好好的,难不成我们家都这般吃了哑巴亏不成?”

  时晗雪说道:“也不是,这件事不几日便传遍了京城,所有权贵、清流、武官家中都知晓了这件事,若是说背后没有人推波助澜我却是不相信的。

  我之前也与媗妍姐姐讨论过这件事,她还说她也问过她母亲,这件事恐怕是皇家在背后支持宣传的。这样一来张家的名声坏了,张语棠远嫁之后离开京城,她的夫家再厉害也是鞭长莫及,帮不了张家了。她哥哥张广文那个举人的身份虽然还保留着,但是日后却断了中进士的可能,算是断了通天的仕途,对京城的人家都是一种震慑。

  日后在京城恐怕没有人家胆敢再榜下捉婿了。”

  季兴邦叹了口气,说道:“也只能这般了,日后想要向张家讨回什么,也只有等我和大堂兄立起来之后了。”

  时晗雪点了点头,然后有些犹豫地思索了一下,最后再对季兴邦说道:“兴邦,我还是决定要和媗妍姐一同参加明年三月底的女官考试,若是能考中的话,我会做至少三年的女官,之后再看情况出宫与你成婚。”

  季兴邦一愣,问道:“晗雪,你想好了吗?一进宫门深似海,有可能会遇到危险的,不一定会想之前我们想象的那般顺遂。”

  时晗雪却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兴邦,我想清楚了。活在世间就没有不凶险的。便是像大堂兄那般惊才绝艳的贡士都能遇到被人当街强抢这般的荒唐事,我们若是自己没有能力,遇到事情又怎能护住自己?

  进宫可能会有危险,但是定然更能学会很多东西。我不要做个懵懂的睁眼瞎,我要做能护住自己、护住家人的能人!”

  作者有话说:

第83章 守望相助

  听闻时晗雪的话之后, 季兴邦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晗雪你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 现在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备考, 其他的一切事情都不用担心。

  你与我已经定亲了, 婚贴也早已到官府里面去备案了。我觉得已经定了亲的女子与其他女子之间便没有太大的冲突, 你若是考上了之后应当也会是别人的眼中钉,可能会顺遂一些。

  要是真遇上什么人、什么事要拆散我们,大不了我就再去敲一次登闻鼓吧,到时候还可以拉着一大群太学的学生和我一起去敲, 太学的学生还是有一些影响力的。”

  时晗雪点了点头,说道:“我这些天和暄妍姐一同复习,跟着她一同去其他小姐妹家中赴宴,也了解了好些本次女官考试的消息。这次选女官是皇后娘娘直接定下来的,皇上也是同意的, 明面上的理由是要多选拔一些有才华、有能力的官家女子, 实际上是帝后二人觉得宦官现在权力太大了,想要培养一些女官与他们夺权, 制衡一下宦官们。

  所以他们这次公开招考女官是想要选一些家世比较好、受过很好的教育, 真正能力强的人。革除之前女官都从底层宫女之中选拔起来的弊端, 还会给新任的女官相应的待遇和尊重, 否则挑选不出来能够与宦官抗衡的女官。

  同时这些女官都是在年纪到了之后可以选择出宫嫁人的,皇后娘娘还亲自传出过风声说可以给适龄的女官赐很好的婚事,不要求女官在宫中终老,而且也保证所赐婚事都会是好婚事。同时女官嫁人之后女官的品级可以直接转为诰命夫人的品级, 日后直接可以入宫朝见皇后娘娘, 也算是能给当官或者权贵的夫家有所帮助, 婚事应当无碍的。

  我的能力和才学我是很相信的,只不过我的家世身份毕竟差了些,到时候不一定会有暄妍姐姐那般有竞争力。也只是先去参考一番,兴邦你也不用太担心,我能不能考中还不一定呢。”

  季兴邦点了点头,他知道前世里这个制度是成功了的,大景朝因此多了好些女官,这些女官在宫中、朝中行走,颇有些权力,比起太监来说还是权势弱一些。

  后来她们有些出宫嫁人了,有些终老宫中,或者是年岁渐长之后出宫立了女户,收养了儿子、女儿,过得也不错。

  不过,季兴邦也知道宫中定然会有危险,因为他也曾听说过谁家的女儿考入宫中做女官之后殒命宫中了,只不过前世里他对这些消息不关心不知道详细的信息而已。

  季兴邦说道:“我们也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反正你既然想要去考那就好好复习好好考试,能不能考得上再说。对了,报名是如何报?需要经过你嫡母的同意吗?”

  时晗雪点了点头,说道:“我还没有和她说,我想着先和你商量一下,先听听你的意见,等你同意了再去找她商量。”

  季兴邦说道:“择日不如撞日,今天我们一同去问你嫡母吧。有我和大堂嫂在着,你也好说话,我们也好帮你撑腰,否则你若是连报名都没有办法,考试更是无从谈起。”

  时晗雪点了点头,她这段时日来与嫡母相处较多,也知道她嫡母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有了季兴邦的同意和劝说之后,确实在嫡母那边更容易通过。

  于是季兴邦、时晗雪二人一同在饭前去拜见了广思斯,当时李思微在场。听完了时晗雪的话之后,广思斯习惯性想要发怒,却有些顾忌地看了一眼在旁边的季兴邦和李思微。既然时晗雪当着季兴杰的面说这些话,自然是季兴邦同意了的。

  于是广思斯忍了忍,将未说出口的话咽了回去,让小丫鬟们叫来了时穆瑾、时穆宁、时暄妍三人,全家人济济一堂之后才再次将时晗雪刚才提出的她也想参加女官考试的话说了一番。

  众人闻言之后面色不一,应对也不一。

  李思微之前已经听过了这个消息,她看了看一旁面色沉稳的季兴邦,知道季兴邦是时晗雪的未婚夫,且季兴邦虽然年岁较小,但是考虑事情比较周到,便没有打算发表什么意见。

  时穆宁是坚决反对自己的亲妹妹参考的,他总觉得进宫不是一件好事,那里权贵云集,说不得什么时候就冒犯了什么贵人,吃了挂落。他希望自己的妹妹一生平顺,无病无灾、顺顺利利地嫁给季兴邦,过一辈子幸福的后宅女子生活。

  时穆瑾沉吟了一番,他心中自然也是不愿意自己的庶妹进宫去考女官的。一来是觉得她已经定了一门好亲事,没有必要再做多余的事情,再起波折。二来则是觉得自家妹妹的文采没有时晗雪好,现在妹妹已经没有了好亲事作为后盾,若是日后再被时晗雪压着考不上女官,岂不是两头都没有讨好,妹妹心里会很伤心很失望的吧。

  虽然时晗雪也是他妹妹,但一来是庶出的,二来远离京城到魏县去了那么多年,与他没有多年来相处的情分,他心中自然是更加偏向时暄妍一些的。

  但是自己若是直接说不同意时暄妍去参加女官考试似乎又有些狭隘了,会不会被季兴邦和时晗雪觉得自己和他们作对,心中不喜自己,让两方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关系更加脆弱,日后更难修复?所以他沉默着不吭声。

  广思斯听闻时穆宁出言激烈的反对时晗雪去参加女官考试,心中是很开心的,因为她也是反对的,时穆宁说出了她的心声!

  广思斯心中吐槽:时晗雪你这个小丫头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我家暄妍若是能有你现在这么一门好亲事,我怎么可能会让她去考女官,让她去进宫搏命?现在你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还想要去考女官,真是吃多了撑的!有本事你把你这门好亲事让给我乖女儿,你自己进宫搏命去啊!

  出乎其他人的意料之外,时暄妍却很支持时晗雪去参加女官考试,她说道:“之前我和晗雪妹妹去了很多人家赴宴,也打听了一些宫中女官考试的情况,以及日后女官的情况,目前看来做女官还是很有前途的,况且朝廷并不制止已经定亲的女子进宫做女官,甚至还说皇后娘娘会给到年龄愿意出宫嫁人的女官指婚,想来晗雪妹妹做几年女官也是无碍的。

  况且深宫之中大家勾心斗角的,难得有一个能够真心信得过的人。若是我和晗雪妹妹都考中了女官,初入宫两眼一抹黑时起码还有彼此可以帮衬、可以依靠,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远的不说,便入今次季贡士与季妹夫的经历一般,若是其中一人被人捉走了,还能有另一人去帮他击鼓鸣冤,救他一救。”

  时媗妍这个理由说出来之后,广思斯、时穆瑾、时穆宁三人都沉默了,他们互视一眼,虽然内心想的不一样,虽然更加在乎的人不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是血脉相连的亲人,若是真在皇宫那种地方能有个信得过的帮手,确实是一件幸事。

  广思斯叹了口气,嘴上还是没有松口,心中确是已经软了下来,同意了一半了,她说道:“这件事兹事体大,我一介妇道人家难以做出决定,还是写信给你爹爹,让他决定吧。”

  广思斯将决定权推给了时征道,这样一来日后时晗雪进宫不管是福是货,她这个嫡母也没有沾过手,其他人也不能来怪罪她。时晗雪的命运还是让她亲爹来决定比较妥当。

  之后大家分别给远在另外一省做官的时征道写信,诉说自己的想法,一个月之后时征道回信了,称同意时晗雪和时媗妍一同报名参加明年三月底的女官考试,日后能不能考中女官就看她们自己的才学和运气了。

  时征道的回信可以说是一锤定音,让所有的纷争都止住了,两个女孩子现在可以一同认真努力地复习准备女官考试了。

  男孩子们也因为会试成绩尘埃落定,而找到了自己心仪的书院。

  时穆瑾和时穆宁二人因为已经考中了举人,且有大伯父时政枚这个正三品的户部侍郎写了推荐信,都顺利地进入了国子监念书了。

  本来他们还想要到国子监念书之后好好报复一下张家那个张广文,可惜才进国子监便听闻张广文已经离开国子监不再念书,谋了一个实缺外放去了,更加让人意外的是他谋了一个武官是职位,估计是觉得他在文官这边名声臭了,张家也是武道出身,所以便走了另外一条路线。

  曾阳夏则是得了时穆瑾的推荐,入了之前他就读的那个京城很好的私塾念书,那个私塾里面念书的基本上也都是京城小官的儿子,身份比起曾阳夏这个商户要强一些,但也不到碾压的地步,曾阳夏在那里念书还是很开心的,也能交到一些朋友。

  至于李思齐,他则没有选择进入书院念书,而是留在李家跟着自己的姐夫季兴杰一同念书,同时也帮助姐夫跑腿做一些准备之类的,准备等到季兴杰安稳的殿试之后再寻找一个京城的书院就读。

  这次的事情让他很是警醒,已经放弃了一个人远离家人回长治府青山书院念书的年头,写信给青山先生说过了这件事,无论日后进入哪个书院念书,总之都会留在京城和家人在一起了。

  作者有话说:

第84章 亲人团聚

  今年以来魏县西甲村的季家可是出大风头了, 先是季家三房的独子季兴邦考中了举人不说,还得了整个山北省乡试的头名,被人唤作解元公, 这可是之前季兴杰都没有过的待遇呢!

  好些人听闻县令老爷、府君老爷都来拜会季家, 给季家报喜, 也忙不及地赶紧去季家看热闹, 想着自己家是不是也能巴结上季家,在季家人面前卖个好。

  有不少人家都说莫不是那季兴邦才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比季兴杰竟然还厉害,还考得好, 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时间还没过多久呢,当初季兴邦考中解元时候的盛况还历历在目,在人们口中流传呢,忽然又听闻了季兴杰考过了会试,中了贡士的消息。大景朝可是不罢黜贡士的, 中了贡士那就铁板钉钉在明年可以成为进士老爷了, 那可就真的成了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了啊!

  一时之间百姓们哗然,他们可不知道一甲二甲进士与三甲同进士老爷之间有什么区别, 他们只知道进士就已经是科举能够达到的最大的官儿了, 季兴杰真的跳出农门成了大景朝的官老爷了!

  一时之间季家顿时变得热热闹闹的, 老一辈的人不用说, 从爷爷季朝忠到季家三房的男男女女都能挺直了身子做人,尤其是季爷爷,在村里已经成了说话很有分量的乡老的,便是村长、里长遇到事情都会与他商议呢。他凭着一人之力供出了两个文曲星, 就是有能耐呢!

  季家的小一辈们也因此受惠不少。季桃花、杨荣正二人在魏县县学对面开的那个吃食铺子火爆得不行, 好些人都想去那里沾沾季兴杰、季兴邦两位“文曲星”老爷的才气, 让他们赚了个盆满钵满。

  在乡下老老实实种地的季柳条和百宝也过得很好、很滋润,完全没有任何人敢来欺负他们。他们一出门见到的都是笑脸,听到的都是吉祥话,没有人不识趣地过来刺他们赘婿、无子之类的,仿佛一夜之间他们所住的村子就从人间变成了仙境,里面遇到的所有的人都是好人,再也没有恶人了。

  他们都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虽然季兴杰、季兴邦都写信回来让他们今年进京去过年,全家人在京城团聚,但是季家人围坐在一块儿商量过后还是放弃了。

  现在季家人虽然出头了,但是季家并没有能力在京城置办宅院,季兴杰住的也是李家的房子。虽然李家不说什么,但是季爷爷拉不下这个脸来到李家的房子里面去过年,便决定只是托人捎带些东西进京送给季兴杰、季兴邦以及姻亲李家、时家,进京长见识要等到日后季兴杰、季兴邦在京城站稳脚跟,自己赚钱置地买屋之后再做打算。

  季爷爷既然这般定了,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听着老人的安排了。

  其实托人送东西进京也不容易,那些土特产的东西不值多少钱,更多的是给季兴杰、季兴邦等人一个念想,若是雇了镖局送东西,说不定花费的路费还更比东西值钱呢。季爷爷听了杨荣正和百宝打听来的价格之后撮了搓牙花子,倒吸一口凉气,真是舍不得花这个钱啊!

  幸好曾家在魏县的这个酒楼还再继续营业,并未像李家一般直接关了铺子进京,所以曾家还有伙计会偶尔往返魏县和京城。于是杨荣正和百宝二人又提出他们驾车跟着那个伙计一同进京去送货,这样一来路上有个照应不说,也能便宜很多,东西不值钱便不用担心在路上丢了或者是遇到歹人。

  季爷爷想了很久之后点头同意了,让杨荣正千万好好带着百宝,一路上以安全为主,一定要平平安安地去,平平安安地回来。杨荣正自然是点了头,还拍了胸脯对季爷爷说道路上的花销他都包了,不用季爷爷和百宝妹夫出一文钱,季爷爷笑得更开心了。

  因为闵宏达也留在京城太学念书,而杨荣正与闵宏达的兄长闵宏泰有些联络,便在出发往京里走之前也问了问闵宏泰,结果一拍即合,闵宏泰也带了好些家中的特产赶了自己的车准备跟着杨荣宗、百宝一同进京去。一来可以见见自己的弟弟,三个人路上结伴能有个照应。二来也去京城涨涨见识,看看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可以卖到魏县里面来,或者做一些别的什么赚钱的生意。

  现在的杨荣正和闵宏泰可不再像之前那般赶着牛车、驴车了,他们二人都有钱买起了马,能赶上马车进京了呢。

  就在季家、闵家这边商量着进京去的同时,时政道也收到了家人给自己的信。在他看到自己的女儿时暄妍和时晗雪都想在明年三月底考女官的时候,先是一皱眉头。但是在后来看了看广思斯、时晗雪、时暄妍、时穆瑾、时穆宁、季兴邦等人各自不同的说辞之后,他也了解了一些明年朝廷的女官考试制度,心中有些些底。

  只不过他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定,便先回信说此时暂时搁置,两个女儿可以自行看书复习着,具体明年春天给不给两个女儿女儿报名等他年底回家到京城里打听一番消息之后再具体决定。他现在人在外地,毕竟消息没有京里灵通,且夫人广思斯、女儿时暄妍等毕竟是后宅妇人,所得的消息也与前朝男子们知晓的不一样,还是等他回去之后深思熟虑再做决定。

  时间慢慢地划过,转眼间便到了腊月,时政道从任职的地方回京来了,远在魏县的杨荣正、百宝、闵宏泰三人也千里迢迢赶着马车进京了,众人在京城里汇聚,准备要好好地过个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