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科举路 第40章

作者:无根的蓬莱 标签: 重生 升级流 穿越重生

  于是他在当时狠狠口头训斥了张伯爷一番,但是也召来了太医给他治伤。再加上张家主动提出将张语棠远嫁,日后不回京,再将张长栋、张广文、张广威父子三人都外放出京,不再留在京城扎皇上的眼,让皇上能够下得来台阶,也让其他勋贵们对此有个恐惧。

  皇上便与他二人之间“心知肚明”地谈成了这笔交易,将此事高高抬起、轻轻放下,让张家暂时蛰伏,吃个教训,但是又不伤其根本,依然享受“听话勋贵”的福利。

  想到此节,皇上脸上一红,当时他让张家给这个受委屈的贡士高额的赔偿,可是后来听闻这个贡士和他的家人并没有收张家一分钱,端的是绝不原谅张家的意思。后来他也想过要赏赐一些东西给这个贡士和他的家人,可是好像没有适合的理由,结果年底事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皇上心中夹杂着对季兴杰的欣赏和对他的一丢丢愧疚,对他印象更加深刻了。

  之后有好几个名次排在后面的年轻贡士们提前写完策论交了卷,皇上在龙椅上随意翻看了一番,都没有太让他眼前一亮的文章,没有对那几个年轻贡士太过于赏识。再后来,皇上便离开了金銮殿到其他地方处理公事去了,留下主考官、太监、御前侍卫们一同盯着剩下的贡士们答题,避免作弊。

  季兴杰对周遭的一切浑然不在意,他也不在意有多少人在他前面交卷。他只是认真地检查了他所写的策论,纠正了几个文法错误,以及几个错别字,或者是转化了几个不适当的用法,便认认真真将自己的策论誊写到试卷上,按部就班地交了卷。

  季兴杰交卷的时候皇上已经离开了,他只是在交卷的时候奇怪收卷的太监对他态度特别好,笑脸相迎的,觉得皇上眼前的人果然不一样,却没有多想,之后就离开了金銮殿。

  等他一出宫门,就见到李家的马车在宫门口等着了,季兴邦和李思齐二人以及车夫三人眼巴巴地看着他。

  季兴杰笑着上了车,一路上吃了些瓜果、糕饼垫了垫肚子,和季兴邦、李思齐二人说了说今日里在金銮殿的一些见闻,以及见到皇上之后心中的喜悦之情,让季兴邦、李思齐二人甚至羡慕。

  当二人问道考试情况的时候,季兴杰将自己所做的文章背诵了一遍给二人听,之后便叹了口气说道:“今年的策论出乎大家的预料,是‘论民生’,题目相当大,不好写。我选取的点很特别、刁钻。我觉得这篇文章不是那种四平八稳可以让我稳中二甲进士的文章,而是爱着越爱,恨者极恨的那种极短的文章。

  像我这般剑走偏锋其实不算很好的,要么就搏一搏得个前几名,甚至连一甲都可以妄想一下,要么名次就会被掉到三十名开外,成为一个尴尬的‘同进士’,丧失掉之前贡士第十名的大好基础,很险啊!”

  李思齐感叹道:“姐夫,你的想法变化很大啊。之前你教我的时候一直都在说科举应试的文章还是要求稳为主,不要太剑走偏锋,宁愿磨平一些棱角,得到大多数考官的喜爱,争取能考中,不争取考得名次有多好。但是这一次却是你自己选择了在殿试之中剑走偏锋,我是真真没有想到的。”

  季兴邦笑着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我举得大堂兄这般写文章挺对的。在会试之前,虽然主考官有不同的喜好,但是参与批卷的考官众多,写文章当然是更加求稳的。但是殿试不同,考官已经定了,就是皇上一人而已。

  我从皇上这些年的做法以及他和皇后娘娘二人还要选拔女官这件事情上看得出来今上还是一个有心改革的明主,大堂兄这番文章肯定说道了他的心坎里去,我看大堂兄今科殿试的成绩不但不会比会试的时候差,说不得还要前进好几名,名列一甲呢!”

  季兴杰听闻小堂弟如此说心中很开心,一来是因为小堂弟这个新出炉的“解元”对自己文章的认可,二来则是因为小堂弟在易经上那几分神鬼莫测的天分,让他觉得小堂弟说得就是天命所归,他真的有可能成为一甲进士跨马游街。

  作为读书人,有哪一个没有幻想过考中状元或者榜眼、探花跨马游街,受众人敬仰,在琼林宴上大放光彩呢?

  转眼间便会到了李家,此时的季兴杰已经因为季兴邦的一番话一扫之前的不确定和忐忑,变得自信而开心了。李思微等人看见他这个样子也觉得他考得挺好,此番殿试定然稳了,也很开心。

  季兴邦猜得不错的,虽然主考官们想法不一样,但是因为季兴杰这篇策论写得很好,他们也不敢藏着掖着,还是将他定在了第十名,最后拿着他的文章和另外十人的一起给皇上看,定下最终的名次。

  皇上很看重季兴杰的文章,同时又有着对他本人的欣赏和一些愧疚,因为补偿心理,便说道:“这位季兴杰贡士所写的文章非常好,放在第十名有些屈才了,朕想要将他的名次往前面提一提,不知众爱卿是何意啊?”

  皇上这句话问出来之后,大家都知道了皇上的心思,于是便有那机灵的考官跳出来说道:“季贡士仪表堂堂,文采也很好,定个探花郎正是合适。况且之后还有那跨马游街,也好让百姓们看看我大景朝年轻英俊的探花郎,而不是那等垂垂老矣的探花郎。”

  其他人纷纷点了头,主考官文春生叹了口气,觉得季兴杰的才华确实只能排在第十名,比之前的那些浸淫四书五经几十载的人还是差了些底蕴,但是探花郎又确实是个需要考虑形象的名次,生怕自己若是不同意这个季兴杰做探花郎,惹怒了皇上,皇上最后下不来台硬要推着季兴杰做状元,那就更让其他人意难平了。

  于是文春生也在当场向皇上表明了态度,同意让季兴杰做探花郎。

  皇上思考了一番,觉得将季兴杰从第十名这个名词之上将其推到第三名探花郎已经很不错了,对得起他对季兴杰的赏识,也对得起他对季兴杰的愧疚了。于是他笑着点了点头,用朱笔点了状元、榜眼、探花,其他几人依次往下排。

  殿试的名次宣布的那一天,季兴杰等一众贡士还是早早就等候在皇宫门前等着召见,众人身上还是穿着之前那种统一的贡士服装。

  不多时,皇上和百官到了金銮殿外,由太监高声唱名了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的名字,考中的三人依次来到皇上面前跪听旨意,再由太监们给换上了新制的状元、榜眼、探花服饰。

  之后太监念了第四名传胪的名字,稍后的名次便都由第四名传胪大声念出来,定下来今年殿试的一甲三人,二甲三十人,三甲三十余人。

  之后,皇上勉励了一番大家,一甲的三人便由太监引领着到京城宫门前骑马,从宫门开始一直骑马经过正街走到钟鼓楼那边,各自在御花园之中选择一朵花簪花,之后再在那里参加琼林宴。

  其他人便都跟着太监、御前侍卫们坐车前往琼林宴的地点,没有跨马游街的福气了。

  为了更方便地看到状元郎、榜眼、探花郎跨马游街,今日正街两边的铺子全都被人出了高额的价钱租下,不少女子准备了好些花,准备给他们掷呢!

  李家、季家以及曾家众人也一同出钱租了一个雅间准备着,不多时看见三人过来之后,眼尖的小厮叫到:“快看!快看,季老爷穿着探花郎的服饰呢,他考中了探花郎啦!”

第88章 惊人消息

  李思微定睛一看, 发现自己的丈夫果然穿着探花郎的服饰骑在马上,看起来俊美不凡。

  一向很淡定沉稳的她也忍不住尖叫了一声出来,不止是开心、兴奋, 还有那种将愁情烦绪一扫而空的放松。

  都说“夫荣妻贵, 母凭子贵”, 李思微自然知道她这一辈子就维系在季兴杰身上, 维系在他们二人的孩子季绍楠身上。

  当初在菩提寺里面求了那支签之后,她就一直担忧自己像“李靖归山”一般“难两全”。好不容易得了儿子,夫君却又遭遇劫难,差点被人“榜下捉婿”了去。

  自己的弟弟李思齐和小堂弟季兴邦好不容易去敲了登闻鼓, 抢回了自己的夫君,可是李思微却在心中一直压着一块大石头,生怕自己抢回季兴杰的举动会影响季兴杰的运势,影响他考中科举,影响他的仕途。

  即便殿试出来之后季兴杰一直表现得很自信, 很开心, 但是李思微心中的焦虑和担忧却一直不得排解。

  现在亲眼见到自家丈夫季兴杰考中了一甲探花郎,甚至比他在会试时候第十名的成绩还要好, 李思微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 开心得甚至不顾身份的尖叫了一声。

  幸好正街两边的闺秀们在今日里都可以放肆一把, 她这个尖叫声夹杂在一众闺秀们的尖叫声、喧闹声中倒也不算特别扎眼。

  李思微他们这个包间自然也准备了好些花朵, 此时趁着季兴杰路过自然赶紧向他打招呼,还拼命往他哪儿扔花。

  季兴杰也看见了窗边的李思微,笑着赶紧和他招手,接住了她扔出来的一朵花, 大喊道:“娘子!娘子!我考中了!考中了!”

  这样一来感觉所有的视线都投到了李思微的身上。站在窗边的李思微顿时脸色一红, 不习惯这多人的注视, 但是她心中是骄傲的——这么厉害这么好的男人是她的夫君!

  好些人都纷纷好奇地追问这个给探花郎掷鲜花的女子是谁?这个探花郎姓甚名谁,是哪里人士,可曾婚配?

  怎么这个探花郎之前一路都冷着个脸,一点儿不给路两边闺秀一个好脸色的,忽然对这个女子这么热情洋溢。他口中喊的是“娘子”么?风太大了听不清啊!

  因为季兴杰会试的名次第十名还是很靠前的,再加上他与张家那一处“榜下捉婿”的大戏也被京城的很多人家所熟知了,所以知道他情况的人不少,听见别人问起便会赶紧得意洋洋地将这些八卦如此这般地说上一番。

  这样一来,季兴杰这个有着传奇色彩、传奇经历的探花郎更加的出名的,好些看不清他长相的闺秀们已经在心中将他想象成了一个“貌比潘安、宋玉”的俊美少年郎的形象了,要不然张家怎么会那么不要脸地去“榜下捉婿”呢?

  况且薄情负义的读书人已经那么那么多了,多到俗话都是些“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戏文里唱的都是陈世美中了状元之后要杀发妻秦香莲,自己去做驸马,忽然出来这么一个坚定要和自己发妻李氏在一起的季探花,百姓心中都是很欢喜的。

  这个故事里面的季李氏也被大家想象得貌美如花,而反派张家更是被牢牢地钉在了耻辱柱上。

  幸而几个月前张语棠就已经离京去嫁人了,也幸好张家父子三人都已经离京赴任去了,若是留到今时今日,还不知道会成为多少人口中的话柄,被多少人嘲笑道没有脸呢!

  伴随着“季探花被榜下捉婿”这个传奇经历的广泛流传,张家日后的日子肯定更难过。

  在御花园之中,皇上准许三位一甲进士各自折一朵自己喜欢花,由他为三人簪花。

  状元公刘世贵挑选了一朵唤作“魏紫”的牡丹花,是想要选一个好兆头,不是说“满朝朱紫贵”么?他希望自己可以官运亨通、扶摇直上,日后着朱紫的朝服,成为一、二品的朝廷大员。

  这个刘世贵年四十,长得一张国字脸,看着很老实,说实话与这么一朵艳丽的牡丹十分的不搭调。可是这个时候没有人笑话他的选择,也没有人觉得他这个装束不好看或者帽子上的牡丹花太大太艳丽了之类的,只是对他投过去非常羡慕的目光。

  榜眼赵文成三十余岁,有些虚胖,是个白胖子。虽然今日御花园之中有很多品种的牡丹花,但是既然状元公挑选了牡丹,他便也不再去抢风头,而是挑选了一支迎春花。

  现在正是早春三月,正是黄色的迎春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看起来特别鲜活、喜庆。而且他觉得迎春花的名字意头也挺好的,说明他十年寒窗无人问的漫漫时光已经过完了,日后他将迎来自己生命中的春天,希望一切都能走上正轨。

  而季兴杰则没有选择在御花园里面折一枝花,而是拿出了他之前接到的李思微扔下来的一支白色的玉兰花。

  一来白玉兰代表着冰清玉洁,与他追求高洁的品性十分的搭调,是一个好选择。二来这支花是李思微送给他的,对他而言意义不凡,比起御花园里面那些普通的花来寓意自然更好。

  皇上也没有多问,笑着帮他们簪花。之后让太监念出了旨意,册封状元公刘世贵为翰林院从六品的修撰,榜眼赵文成和探花季兴杰均为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三人今日琼林宴过后便可去翰林院报道上班。

  三人自然跪谢皇恩浩荡,其他进士们也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一甲进士与他们之间的区别就在这里,人家可以直接去做官了,可是他们都还要等待。

  从明日起,翰林院会开始进行考试,招收数名“庶吉士”,二甲和三甲的进士们都可以去参加考试,名次很少,一年最多会有十人,一般都会是二甲进士考中,极少会录取三甲同进士。

  考中“庶吉士”这些人还有机会留在京城翰林院里面学习三年,等到散馆考试的时候拼一把考进翰林院里面来,也算是“入翰林院”了。

  其他没有考中庶吉士的二甲、三家进士们则此生就与翰林院失之交臂了。大景朝“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简而言之,他们已经失去了进入内阁,攀登大景朝权力最高峰的机会了。

  虽然不一定每个入翰林院的人都能爬到那个位置,但是起码人家有机会啊!

  他们只能等着参加吏部的选拔考试,然后安安稳稳去做一个官员了。当然二甲或者三甲的进士在吏部考试之后所获得的官位是不一样的,可能吏部还要考虑一些家庭或者其他的因素,但总之是人人有官做,永不落空的。

  从这里来看,进士们便比举人们好得多。即便是得了“解元”的举人第一名,也不一定能守到一个缺去做官,但是即便是三甲同进士的最后一名也能有个官做,虽然这个官职位置不一定很高,有可能是某个县从七品的县丞或者是同知、通判之类的小官,但起码是实缺!

  琼林宴上皇上与大家欢饮了几杯之后,便离席了。一来是因为他公务繁忙,二来也是因为他在这里进士们不自在。

  今日琼林宴是所有大景朝进士们的高光时刻,所有的人都可以吃着御制美酒佳肴、互相畅聊畅饮,放浪形骸。

  从大景朝立朝以来便有规矩,进士们在琼林宴这一天放浪形骸所说、所做的事情是不会论罪的,所以这些读书人也很能放得开。

  只不过季兴杰因为早早见识过世间险恶,并不会像某些年轻人一般放浪形骸,虽然饮酒但是并不过度,有些酒意但是并未喝醉。当然这种场合不装醉是走不了的,幸好他酒量很好,喝了很多之后才装醉,倒也不算引人注目,别人只会觉得他喝醉之后不吵不闹酒品比较好。

  等到季兴杰回到家之后,众人都心疼他喝了好些酒没有再打扰他。李思微心疼他给他煮了一碗鸡丝面养胃,没有想到正看到了醒来的季兴杰,季兴杰告知她自己是装醉的,不过确实没有吃饱,将一碗面吃得干干净净。

  之后季兴杰拉着李思微的手说了好些话,还给她看了一眼自己帽子上的簪花,让李思微感动不已,觉得自己这辈子不亏!

  季兴邦第二日好好地恭喜了一番季兴杰才离开李家回了太学,却忽然听闻了一个消息——皇上不日便会到太学来讲学,顺便考教一下太学生们的学问,与大家会有一番交流和问答!

  这个消息让所有的太学生们都沸腾了起来了!

  虽然皇上确实可以到太学来讲学,与太学生们交流,但这并不是常事,有时候几年都不会遇到一次,这次他们这些太学生能遇上一次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若是能在与皇上对答的时候入了皇上的眼,日后还不就是青云直上了?虽然一般人都是通过科举晋身之后才能做官的,但是他们这些太学生本身已经是进士了,也有可能入了皇上的眼直接被赐官的!

  就算有野心想要在三年后考中一个进士再入朝为官,现在先给皇上留下一个好印象也是很必要的,因为最后一关殿试就是皇上点的一甲二甲三甲啊!

  所以大家都行动了起来,各方面积极准备,想要在皇上来的时候好好表现一番,季兴邦和闵宏达二人自然也不例外。

  作者有话说:

第89章 御前奏对

  一转眼之间, 便到了皇上来太学讲学的日子。

  那一天的太学所有其他的课都停了,所有的学子、教师们都没有在宿舍或者办公室待着,而是全都簇拥到了太学最大的学馆那边。

  因为太学里面的所有师生都是经过层层审核才能进入太学的, 家底都被查了个底朝天, 大家也不担心这些人之中会混有刺客, 所以对皇上的安全保卫并没有他参加一般民间活动那么严密。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因此大家离皇上还有有一定的距离的。

  太学这个最大的学馆有一个屋顶,四面的空旷的,学馆外面还有一个广场。

  皇上的仪仗自然是放在学馆的最中间的,皇上就坐在那里特制的蒲团上给大家讲课。

  其余学生则按照入太学的时间顺序、考试排名顺序排位, 离皇上近的那些基本上都是入学两三年的,而且成绩很好的学生。

  像季兴邦和闵宏达这种初入太学且因为太学还没有进行过新一届的排名考试,所以才名不显的人就排在后面了,几乎已经被挤出了学馆的范围,坐在露天的广场上了。

  幸而他们所在的这个方向这个点能被学馆的阴影投射不用晒太阳, 否则几个时辰下来怕是有不少人会在春日的暖阳里面中暑呢。

  自然有比他们在更外围的人, 那便是太学里面的祭酒、教谕们了。毕竟皇上主要是来讲课给学生听的,他们这群人全都挤到前面去占了学生的位置是很不合适的, 但是不来又觉得太可惜了, 于是便都索性排在了学生们的后面, 坐在广场里的学馆阴影处。

  即便是离得近在内圈的那些学生也至少离皇上有二十步以上的距离, 能看得清皇上的脸和衣服上的花纹。

  像季兴邦、闵宏达这样离得远的那些学生就只能看见皇上的一个大概轮廓和衣服的颜色了。

  幸而学馆当初的设计就是要将主讲人的声音扩大的,因此在整个设计建造的过程之中就放入了几个精巧的类似回音壁或者是“扩音器”之类的东西。

  当天虽然人多,虽然广场很空旷,但是因为大家都肃穆地在专心听皇上的讲课, 所以声音能够听得很清晰。

  当今皇上现在四十多岁, 刚刚登基没有几年, 还没有完全将整个朝局都掌控住,没有能将权力全都玩弄于自己的鼓掌之中,所以他还是很励精图治的,一直在提拔新人,在寻求自己的政治盟友。

  大家也都觉得出生在这个权力更迭、交替的时代是大家的机会,若是有那种有权有势的人倒下,那么自然需要其他人来填补这个权力真空和权力空白,所以人人机会都很大。

  在听皇上讲学的时候大家都凝神聚气,专心不已,因为他们都知道从皇上的讲学之中可以看到皇上自己的政治主张,知道他想要做什么,知道他需要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