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科举路 第45章

作者:无根的蓬莱 标签: 重生 升级流 穿越重生

  季兴邦闻言终于将心中的大石头放下了。那刘振乾的险恶面目已经被揭开,人已经被流放三千里了,日后恐怕掀不起什么浪了,李思齐这一世里算是安全了,他也算是放心了。

  于是他安心地在京城一边上学一边看房三个月,心中有些几处满意的选择,只等下次时晗雪休沐的时候再带她去看看就能定下来了。

  他惊讶的是竟然见到了一同来京城的闵宏泰以及闵家父母、妹子,还有桃花姐、杨姐夫、小侄女一家人!

第98章 桃花进京

  季兴邦惊喜地问季桃花道:“桃花姐, 你们怎么到京城来了?好久没有看到你们了,可想死我了!”

  季桃花爽朗地哈哈大笑,伸手摸了摸季兴邦的头, 对他说道:“兴邦, 你和大堂兄现在可出息了, 一个是探花郎, 一个是解元郎!

  你不知道啊,我们开在魏县县学门口的那个山货铺子都卖疯了,好些人闻名过来那儿吃上一碗馄炖,就是为了沾一沾你们兄弟两个的文气呢!”

  季兴邦乐呵呵地打趣她, 说道:“那感情好啊,当时我在你那儿白吃了那么多碗馄,现在可都还清了啊!”

  季桃花白了他一眼,说道:“ 你这个狭促鬼!说什么呢?一家人哪儿能说这种话?

  我现下来京城就是听闵兄弟说京城里这边吃食的生意还是挺好做的,便带着你姐夫和小侄女过来碰碰运气, 若是我们也能如闵兄弟一般在京城里站稳脚跟, 日后便也留在京城这边讨生活。

  我们还是让周家夫妇两照看着我们的山货铺子,没有将那边关了, 若是京城这边生存不易, 我们一家人就当来京城走走亲戚、涨涨见识, 再回魏县那边去谋生便是了。”

  季兴邦闻言十分开心, 说道:“真的?桃花姐你们准备常留京城了。太好了,日后我们便可以做伴了。

  你放心,以你这么好的手艺,在京城里开个铺子谋生定然不是什么难事, 说不得还能赚的比在魏县那边多呢!”

  同时季兴邦想到了他是家中独子, 日后若是请了父母过来京城这边生活, 万一自己和时晗雪事情忙,父母还可以找一找大堂嫂所在的李家或者说桃花姐帮衬着,挺好的。

  看来他也要更努力一些,为了能有能力将父母接到身边就近照顾。

  于是他赶紧向桃花姐介绍了京城这边的风土人情,惯常的吃食等等,给季桃花夫妇二人做参考。

  季桃花听得频频点头,虽然她在来京城之前就已经和闵宏泰详细地问过了这些事情,但是多听一听总是没有坏处的。

  闵宏泰带了自己父母和妹子来之后在码头与大家别过,之后便往他在城东太学旁边租的那个房子里面去了,没有多逗留,有关他们一家的事情还是季桃花等人告诉大家的。

  原来闵家在魏县亲族势力不算很强,虽然闵宏达考中了举人,但是他毕竟只身一人去了京城太学念书,老大闵宏泰也不在身边,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闵家父母都是老实种地的人,难免被人欺负。

  再加上闵宏泰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了,父母急着给他说亲,以现在的他来说魏县家里的小姑娘他有些看不上,京城这边的又没有长辈做主,很是尴尬。

  日后闵宏达一天天长大,说亲、成亲的事情也要提上议程,像他这般有举人身份的人,在说亲的时候肯定比闵宏泰简单很多,但是也需要父母高堂做主才好走各种的程序。

  他们的小妹年纪日长,若是长期不在两个兄长身边,也不利于说亲。因此最后闵宏泰一咬牙便将父母和妹妹一同接到京城里面来,一家人互相之间也能有个照应,总比之前要强一些。

  大家听了之后心中纷纷若有所思,李思微问了问季桃花:“桃花,爷爷是如何想的?爹和娘是如何想的?现下兴杰和兴邦二人都在京城了,魏县老家那边没有顶门立户的男子,是否也要将他们接到京城里来居住。”

  季桃花闻言看了看自己的哥哥,季兴杰见状解释道:“娘子,之前我回乡的时候见过爷爷、爹娘以及二叔、三叔他们另外两房的人,当时我就问过他们这个问题了,他们都觉得在西甲庄生活得很好,不愿意到京城来,这个问题日后再说吧。”

  李思微白了他一眼,说道:“我自然知道你当初问过老人这件事了,可是当时和现在的情况能一样么?当时桃花妹妹和杨妹夫还在魏县那儿能就近照顾着老人,可是现在你们两兄妹都过来了,自然要再问一问老人的。”

  季兴杰咳嗽了两声,他知道自家人的意思,在他还住在李家,没有独立买房之前他们是不可能到京城里面来投奔自己的,但是这种话只能在季家内部说一说,是万万不能告诉李思微的,免得她多心,觉得季家人将她当作外人。

  兄妹二人有些支支吾吾地解释了一番,避开了这件事,季桃花赶紧让自己丈夫将路过长治府多时候李思齐交给他们的那封信拿给李家人看。

  到了此时,季兴邦才发现他刚刚见到亲人太过于开心了,竟然没有注意李思齐并没有跟着大家一起赴京。

  季兴杰看了信之后一边交给妻子一边感叹着对季兴邦说道:“思齐说他还是放不下青山先生,觉得先生太可怜了,准备放弃回京在私塾之中念书,转而拜入青山先生门下,作为他的入室弟子,日后不但好好和他学习学问,还要好好地侍奉他至少三年,等三年后再进京赴考。

  思齐觉得他这么做不能就近照顾父母和姐姐,有些不孝,所以写信给我和她姐姐,让我们二人不要见怪,这些年里多照顾一下李家二老,同时也帮他和岳父大人解释一番,让他不要生气。”

  季兴邦闻言不禁唏嘘,李思齐果然是个心思柔软很会照顾别人的人,他作出这样的选择虽然在意料之外,但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之后几人从码头接了人回了李家,李老爷和李夫人看了信之后也是说不出什么埋怨李思齐的话来,毕竟这一次青山先生真的有些太惨了,希望李思齐这几年的陪伴和照料能让他走出心理的阴影,身体也慢慢好起来吧。

  之后季桃花一家三口先是在李家暂住,他们两家是正经的姻亲关系,与闵家那样还不一样,所以闵宏泰当日非得出去租房子住,但是季桃花他们却可以多叨扰几天也没有关系。

  不过季桃花也知道若是她们常住京城的话,不可能常住李家的,便也在积极地逛市场找房子,找可以谋生的地段开店。

  经过了这几年,杨荣正已经知道他们家赚钱的营生不是他做山货生意,而是妻子做吃食的好手艺,因此来了京城之后她们也并未想其他的营生,还是准备做已经熟练的这门吃食铺子的生意。

  季兴邦在时晗雪休沐的时候带着她看了几处自己看好的房屋。因为他们人口简单,日后能想见的居住人选便是他、时晗雪二人,过上几年最多再家自己小孩和季家三房的老人,再不会有别人了。

  时家这边在京城是自己有跟脚的,时征道、广思斯、方姨娘等人是不可能和他们居住在一起的。

  爷爷季朝忠更看重大房和大堂兄,之前便多次说过要么不分家,若是分家的话他说会和大房一块儿住的。

  所以季兴邦考虑的宅子多是东城这边地段比较好、环境比较清幽,但是面积相对较小一些的宅子。

  这样一来日后时晗学进宫里去做女官是极方便的,而他自己不管是念书、做官、亦或者进翰林院做庶吉士都是极好的,也是极方便的,算是对二人很有利的。

  时晗雪对季兴邦挑选的几个宅子都很满意,最后再三取舍之下挑选了其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因为她私心里还是觉得若是日后他们小夫妻二人发达了,后院和房屋可以再自行改造,但是土地的面积日后确是难以再扩大了。

  季兴邦对于时晗雪的选择自然是支持的,带着她到牙行由牙人带着去衙门里落了户,自然只写了时晗雪一个人的名字。

  季桃花她们这一家亲近的亲戚们过来京城里,再加上时晗雪感念之前在魏县时季桃花等人对她的照顾,此时她自然要抓紧这个难得的休沐时间好好招待她们一下,便定了曾家的状元楼一桌席面,好好请他们大吃一顿。

  在听闻了季桃花等人最近在找宅子以及铺子之后,她便笑着说道:“桃花姐,我刚刚买了一所东城的房子,那个房子虽然不带铺面,但是离贡院和太学都是极近的,你若是想要去那两处摆摊,可以直接住在那边,也不用给我什么房租,就当是抵了我请你们帮我看顾家宅的费用了。

  否则我还要担忧我时常在宫中,兴邦也时常住在太学,我要如何请人打扫看顾宅子才能使得宅子不破败下去呢。”

  时晗雪在与人交往方面很有一手,她自然是知道白给桃花姐一家人住房子她们是不会答应了,所以换了种说法,让她们一家人帮忙看顾宅子,两相费用抵销,谁也不占谁的便宜。

  季桃花犹豫了一会儿,想到了她们带来的银钱不算太趁手,难以购买一个带铺面的宅子。再想到宅子若是没有人住、没有人气,确实很快就会破败下去,时晗雪也不算虚言,便还是咬牙答应了这件事。

  但是她在心中是很记着时晗雪对她的好的,知道这么说都是顾全了她的面子,其实买几个下人看顾宅子比借给她们住要便宜得多。

  只是亲人之间不就是这般么?你帮帮我,日后我有能力了也多帮帮你,不能算得这么清楚,但是也不能多占人便宜,等到时晗雪和季兴邦成亲的时候自己家应该也能在京城站稳脚跟了,到时候一定要包一个厚厚的红包送给他们小夫妻二人!

  就这样,一顿饭吃饭之后宾主尽欢,季桃花她们搬进新宅子之后又变成了太学门口的馄炖流动小摊贩,从零开始继续努力奋斗。

  作者有话说:

第99章 柳条进京

  季桃花和杨荣正开在太学门口的馄饨摊子生意很好。因为她们用料十足加上口味很好, 虽然价钱要得不算便宜,但是对于已经在太学里面念书的学子来说,也不缺那一点点打牙祭的钱。

  对于在太学念书的学子来说, 他们都已经有了举人的身份, 免费住在太学, 吃也几乎是象征性的收一点点钱而已, 平日里他们只要不算太懒,随便一个人手上都不可能没有那一点点吃东西的趁手银子。

  当然,季桃花的馄饨铺子生意好也不完全是因为她做馄饨手艺好的原因。

  若说以前季桃花她们开在魏县县学门口的馄饨摊子是因为靠了季兴邦的推荐和后来季兴杰、季兴邦兄弟二人的名气才生意那么好,那么现在在太学门口也是一样的。

  不过名气主要来自于季兴杰这个今科探花郎, 至于季兴邦这个山北省解元的身份在太学里自然就泯然众人矣了,来太学里面念书的各省解元、亚元什么的可不要太多!

  今科探花郎亲妹子的馄饨铺是不是应该去好好尝一尝?季探花是不是就是因为经常吃这种吃食特别聪明,或者说运气特别好呢?若是自己也去吃一碗,说不得就能沾上一点儿文气或者说沾上一点儿运气呢?

  季桃花和自己的夫君杨荣正靠着这个小馄饨摊子赚得盆满钵满,不过半年时间就凑够了银钱, 连同她们过去几年的积蓄一起在太学附近买了一小间带铺面的房子。

  这个房子铺面比较气派、敞亮, 可是住人的地方比较逼仄,位置又位于官员、学子们更加集中的东城内, 很是买不起价格。

  但是却正好完美地符合了季桃花一家人的需求, 无论是价格、位置还是地段都很合适, 他们便买下了宅子搬了过去。

  因为要扩大经营, 她们夫妻二人自然是不够用了,于是写信到了山北省魏县,让周氏夫妇带着女儿一同过来京城投奔她们。

  这样一来她们可以用熟手做馄饨,免了再重新招募人手都麻烦, 用着身契在她们手中又知根知底的人自然更加的放心。而来周平安在京城做季兴邦的书童, 已经与父母妹妹分离很久了, 此番他们进京之后也可以一家团聚,都是好事情。

  而时晗雪的那所新房子则是由季兴邦买了仆役居住在里面照看、洒扫。同时也让他信任的书童周平安搬出李家、搬到时晗雪的宅子里面长住,免去了周平安西城、东城之间的奔波之苦。

  季桃花自己在京城这边过得很好,便想着帮一把自己的堂妹季柳条一家人。于是她写信给留在魏县的季柳条,用了当初时晗雪忽悠她的说辞:

  说是她留在魏县的宅子舍不得卖,长久没有人居住的话又怕房子很快便会腐朽,请季柳条和百宝夫妇二人进魏县县城住在她家宅之中,也能为房子增加一些“人气”,帮她找看房屋。

  季柳条和百宝都是实诚人,看到季桃花写信让他们帮忙便老老实实地进城住在了那个宅子里,帮起了忙。

  馄饨铺子自然是不开了,因为他们两个也不会包馄饨,季柳条还是继续保养她的手,进行她的刺绣大业。现在她慢慢识字增加、绣工变好之后,绣品生意也好了很多。好些有钱人家会花重金让她绣佛经。

  会绣花样子的秀娘在魏县之中不少,但是能将字绣得好的秀娘季柳条确是独一份的,很有核心竞争力。

  而她的丈夫百宝呢,因为离家太远只能将他们之前买的粮田先雇人种,而他原先只不过是在魏县季桃花宅子里做些家务,免得季桃花伤了手,帮她买布、买线、送绣品、收银子等打打杂,夫妻二人倒也过得其乐融融。

  只不过毕竟之前杨荣正“杨氏山货铺”等牌子和名声在那里放着,虽然馄饨摊子停了,还是有好些人习惯性地到那里去卖山货、收山货。

  百宝就是农家出身,对这些山货的好坏和价格也是门清的,便趁着这股东风不知不觉地将山货生意做了起来,一时间夫妻二人简直银子哗哗地往家里进,眼界也比之前在村中生活时开阔了好些。

  此时他们二人才反应过来季桃花和杨荣正对他们二人的提携和帮忙之意,正经写了信到京城去给季桃花,谢过她们夫妇二人,还说日后要交租金给她们二人。

  现在的季柳条与之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起码识字了,那封给季桃花的信便是她自己所写的呢!

  正好此时又临近过年了,季柳条和百宝小两口口袋中有了银子,心中不慌,给老家的长辈们置办了过年的物品之后便起了进京城里面去看一眼的心思。

  正好百宝之前也与杨荣正一同去过京城李家,算是熟门熟路的。他便带着娇妻驾驶马车带着一车年货进京去给季兴杰、季桃花、季兴邦等人拜年了。

  到了京城之后,他们才发现这一年来堂兄、堂姐、堂弟的变化很大。

  季兴杰有着俸禄银子和一些京官能得到的补贴,再加上妻子的嫁妆银子和老丈人的贴补,也自己在京城的东城买了一小所房子独立出来居住,他对季柳条和百宝的到来十分开心,希望二人传信回去西甲庄,让老人们开春后可以过来京城这边住了,他有能力照看家人们了。

  季桃花和杨荣正二人靠着季兴杰探花郎的名声和她们自己的手艺在东城已经站稳了脚跟,将馄饨铺子经营得风生水起,手中的银钱恐怕比季兴杰这个小小的京官还多呢,当然地位上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同时因为季兴杰的关系,她们还能将女儿送进了京城的女学之中去念书,小侄女儿很喜欢上学,嘴里总是说着要像小堂婶时晗雪一般日后做女官呢!

  季兴邦和他的未婚妻时晗雪也在京城有了住处,是个很清幽不已的宅子,让季柳条、百宝二人十分的羡慕。

  时晗雪这个女官做得很好。去年她与季兴杰一同封的官,当时她说从六品,季兴杰是正七品,二人相差了一级。

  可是现在时晗雪已经升到了正六品,而季兴杰却还在正七品上原地踏步,她已经比季兴杰高两级了!

  这样一来日后不管季兴邦能不能考上进士,他们家的日子都不会过得差了,一点儿悬念都没有。

  可是季柳条和百宝夫妻二人心中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亦或者是他们比较胆怯,没有季桃花和杨荣正那般的魄力,不敢动将家搬到京城来过活的念头,总觉得自家若是搬到京城之后怕是无法生活,现在在魏县的生活已经很好了,他们两个很知足了。

  季桃花等人知晓他们夫妇二人的性子,也没有逼着他们硬要他们上京,只是嘱咐他们在家乡多照顾一下老人们,若是有什么事情就及时递信进京来。

  之后季桃花还做主将自己在魏县的宅子以一个很公道实惠的价格卖给了季柳条和百宝夫妇二人,让他们二人感激不已。

  就这样,季柳条和百宝将一车礼物留在了京城各处,带着她们夫妻二人与季桃花夫妻签订的契约文书回了魏县,回程的时候还带了一大车京城亲戚们给西甲庄老人们带回去的礼物。

  小夫妻二人在西甲庄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季朝忠乐呵呵地将小夫妻两人叫来一遍又一遍的听他们二人的京城见闻。每次听的时候他们老季家院子里和四周围墙周围都围满了人,大家都想要多听一听京城的事情。

  京城那可牛气了,可是天子脚下呢!这辈子若是自己也能去一趟京城那该多好啊!

  其实爷爷季朝忠也是如此想的,他吃了一辈子苦可不就是是盼着自己能成为一个体面人,能到京城去涨涨见识,看看自己那探花郎大乖孙的新宅子如何,看看京城到底有多繁华,是个什么模样。

  以前舍不得去京城是因为季兴杰还没有买房子,季爷爷去了没有底气住下,现在可不一样了。再加上自己现在身体还很硬朗,能够承受旅途之苦,若是现下去一趟定然是很好的,若是再等几年自己身体败坏了,能不能熬得过路上的苦还是一个大问题呢!

  于是季爷爷和百宝商议起了开春过后便和三房家人一同进京见识的事情,百宝本来也答应得好好的了,可是谁知道后来大夫诊出来了柳条怀孕了。

  百宝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可开心得很,在他心中柳条自然是最重要的,原先答应的带季爷爷等人去京城的事情也黄了,他情愿出钱给季爷爷等人雇佣一个镖局护送他们去京城,也不愿意将刚刚怀孕的柳条一个人扔在魏县受苦。

  季爷爷无奈地叹了口气,打消了这个进京的念头,想着等到时候柳条生了孩子再说,柳条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之后又要坐月子,又要奶孩子,所以全家人一直一直不能完成京城之行。

  不经意间,时间便到了下一届会试开考的日子了,季家三房夫妇与季爷爷商议,此番季兴邦考试之后无论成绩如何都要与时晗雪成亲了,他们作为双亲要去京城给两个孩子置办婚礼,无论如何都得上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