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退休回家种田了 第14章

作者:梦里醉 标签: 随身空间 穿越重生

  一排排油绿油绿的菜苗在盆里昂首挺胸,那精气神很快就吸引来一大批农民伯伯。

  “小伙,你这菜苗怎么卖?”

  “这是丝瓜苗吧?长得可真不赖!”

  林斐笑着回应他们:“是丝瓜苗。每株苗9块,不论品种。”

  话音刚落,围着的人便嚷嚷起来:“怎么贵?”“比种苗公司的都贵哦!”

  随即,流失一小部分人。

  也有没走的,他们摆着手直说:“九块钱一棵苗,你怎么不去抢啊!”

  林斐也没脾气似的,耐心解释:“我这苗好,你们去市场上尽管瞧,谁家的苗能比我这好?你买别家的菜苗回去还得辛苦照料两三个月才结果,我这苗你们估摸估摸,带回去种上几天就能结果?”

  说着,林斐随便捡起面前一盆黄瓜苗,手托住根系位置将整个育苗盘翻转过来,轻轻一扣,整个植株就脱盆了,他把这株苗的根系往众人面前送去:“你们可瞧仔细了,我这根系都长满了,市场上谁家苗根系能比我这好?”

  围观的农民伯伯们沉默一会儿,随即还是有人硬着脖子:“就是太贵!我们可买不起。”

  说完,那抽着旱烟的老汉就双手背后,晃晃悠悠走了。

  剩余一些农民也只是站着看,原地嚷嚷,他们也嫌贵,但这么壮的苗还真是在集上头一次见。

  “不光集上没有,种苗公司的大苗估计也就这样吧?”

  “感觉比种苗公司的大苗还要再大些。不过价钱也比他们的贵,我外甥去年在种苗公司买的大苗,每株也才七块。”

  “太贵了,上哪儿有人舍得买这么贵的苗啊?”

  嫌贵的声音一直就没停,偶尔也有几个老汉讨价还价,说是五块钱他们就买几棵苗回去试试。

  林斐失笑,他把黄瓜苗还塞回育苗盆里,摇头:“您要是买的多了,我给你抹个五块钱的零头还差不多。九块钱的苗您还价到五块,直接打骨折啊!”

  老汉耳背,听成了打五折:“五折是四块五,甭想着我没上过学啊。”

  见跟这老汉讲不通,林斐干脆去解释其他问题。

  一个模样精神,衣着干净的老太问林斐年纪,问他是不是种苗公司的。

  林斐道:“我是农学院大四学生,下班学期是我们大学实习的时间,我自己创业用学过的专业知识育这些菜苗。”

  老太点点头:“瞧着也不像普通小伙,这样,你每种菜苗给我拿两株,我在院里种个试试。”

  “好嘞!”这是今天出摊的第一单,林斐也不管耳旁仍在嫌他这苗太贵的声音,麻利拣最壮的菜苗脱盆给老太装好。

  看到这,在一旁看热闹的老汉又不满了:“盆不卖吗?这么贵的苗也不送个盆?”

  林斐根本就没管他,把菜苗装到提前准备的瓦楞纸箱中整齐码好,然后冲老太太交代:“苗很结实,您放电动车上随便颠都不用怕,掉地上滚两圈也没碍。一共126元。”

  老太太很干脆,从钱包里摸出126元给林斐递过去,她笑笑:“要是后面结果好吃,就还找你买苗。”

  “好嘞!”林斐笑呵呵应下。

  还不等老太走呢,旁边看热闹的一些老汉又嚷嚷起来:“盆也不送,零也不抹,你这小伙做生意可不地道啊!”

  林斐这次才耐不住脾气,口气带了些火:“育苗盆带回去你们不还是丢掉,我回收再利用相应国家环保宣传怎么了?总嫌我这菜苗贵,你还老贴在这干嘛?育苗土不要钱吗,盆不要钱吗,我去学专业知识不要钱吗,我劳动辛苦育这么大的苗不要钱吗?”

  一连串问题,直接把这群老汉们炮轰得哑口无言。

  这时,一个年纪约五十上下的老头笑呵呵冲林斐道:“他们嫌贵,要真是不想买直接就走了,老在这耽搁时间干嘛。”就是点林斐,告诉他,这些老汉其实是很想买林斐菜苗的。

  “就是就是,也没说不买啊。”

  “做生意嘛,你漫天要价,我坐地还钱,你这小孩就是脾气爆,我们随便说你两句就生气。”

  “……”

  一群老汉七嘴八舌围着林斐絮叨不停。

  他们有的批评林斐经不得说,有的附和刚那老头表示他们想买就是嫌贵希望林斐能便宜点,还有的已经絮叨完了,原地吧嗒吧嗒抽着旱烟。

  自打林斐的菜苗摆出来,这附近就立马被好事者团团围观,本来人多空气就容易不流通,还有人抽烟,空气质量就更差了。

  林斐冲刚那老头道谢:“多谢您提点我,不过我说的也都是实话。育苗土、学习、工作都是您们平常可能注意不到的成本,但这些成本确确实实又都存在,我觉得这九块钱的价钱不贵。”

  接着,林斐又平复下心情,冲其余老汉说:“买卖心不同,你们要是嫌贵大可以走开不买,但刚才你们在我开张做生意时指指点点影响我做生意,难道就很有道理吗?还是说压价不成,就给我扣个脾气爆的帽子很有道理?”

  林斐对上二三十个身体结实的农民伯伯丝毫不怯场,还有理有据逐一反驳,关键是该说的说他们,该谢的也谢过了,要是再有人抓着林斐说他脾气爆,那就显得他自己小家子气。

  “上过学的就是不一样。”刚才说林斐脾气爆的那个老汉,吧嗒着旱烟,从人群里走出去了。

  这一下,原本围着的二三十人也一下走开大半。

  林斐瞧刚提点他的那老头还在,便冲他笑笑:“您瞧着像是也想买的模样,要是哪里不明白我再跟您仔细讲讲,但价钱不能动。我之前卖给胡大海胡老板的苗,也是这个价。”

  一听镇上最大种植户胡大海也在林斐这买苗,便有人好奇问:“真的,胡大海跟你是亲戚?”

  林斐:“一表三千里的亲戚,太远,过年都不走动。他买我这的苗也是看苗情好,就你们现在所见这样。”

  搬出胡大海的名号,当中就有两老汉瞧着像是动摇了。

  “都卖给胡大海了啊,他眼光毒,要真是成了,说明你菜苗确实不错。”老头倒是很理智,并没完全相信林斐的话,他指着其中两株菜苗,道:“把这两棵番茄苗给我装起来,等回头种出来好到时候再多买。”

  林斐飞快把两株番茄苗装到牛皮纸袋里:“收您18元。”

  老头摸出手机,扫地上二维码付账。

  见一连两个人都买了,刚才一直嚷嚷嫌贵的剩余几个农民老汉也忍痛下手,他们各自买的都不多。

  多了五六株,少的就只有一两株罢了,都是回去种着试试看。

  林斐也没嫌他们买的少,一株两株的也剩下当中挑最漂亮的装给他们。虽说收钱时林斐仍旧坚决,一毛都不少,但这个举动还是赢得几个老汉的赞美。

  不过,生意也就这么几个,后面仍有人瞧苗情好过来问的,但一听要九块钱一株,立马就走人。

  林斐又等了一会儿,还是没生意。

  就在林斐琢磨呢,刚才买两株番茄苗的那老头又买菜出来了,他见林斐这边摊子冷清,笑呵呵道:“没卖出去多少吧?”

  林斐没吭声,但点头了。

  老头把手里一兜兜菜放地上,随后走到林斐摊子前面蹲下仔细扒拉瞧了几眼,道:“你苗情好,九块钱是贵但也不算离谱,但就是卖错地方了。”

  嗯?卖错地方了?

  林斐恭恭敬敬的跟老头请教:“请问,为什么说我这是卖错地方了?”

第18章

  老头解释:“这里是农村,农村是下沉市场,这边卖的东西大都比较便宜,毕竟农民收入有限,他们一般也不舍得花太多钱。所以,你这苗情虽然好,但相比九块钱一棵的他们更愿意去买两块的。在你这买苗,一两百也不一定能把家里小菜园种满,但两块的就不一样,一般家里菜园地小的,几十块就能种满了。”

  林斐听他刚开口说下沉市场,就知道这位不是一般的农民。认真听了他的分析,林斐再次恭敬跟人家道谢。

  老头笑了:“不问问接下来去哪摆摊合适吗?”

  林斐也笑了:“可以先去市里老城区的菜市场,那种小区跟小区之间的辅路上自发形成的菜市场。”

  “是个高材生,一点就通。”老头满意的站起走了。

  要不是车里现在还要堆一大堆的盆,林斐还真想直接把老人送回家,也当是他多次提点的感谢。

  林斐把苗都收回到车里,随后一路开车往市里去。

  本来是贪轻松,就近在镇上摆摊卖苗,结果没想到最后还是得到市里。

  路上,林斐还给车加了二百块钱的油钱。92的油都涨到九块八,加油时林斐都是咧着嘴加的。

  到市里,林斐把车开到富康小区附近,找地方停下。

  富康小区是杨关市比较早的商业小区,零几年那会房价才五千块钱一平米,林斐他们家差点就在这儿买。

  而现在,十多年过去,富康小区房价翻了两倍还不止。

  这边地理位置好,附近有公立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不远处还有商贸大厦、城市湿地公园、公立医院等,不论是商业还是公里设施都非常齐全。

  富康小区开发商财力还挺雄厚,当初拿了两块地,中间就隔着一条辅路。一期比较早,都是六层的步梯房,二期要晚上几年,盖的都是18层的小高层,一共12幢。再加上富康小区是商住一体的,小区外围有一圈门店,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周边商业也非常繁华。

  附近人流量大,自然就吸引来不少市郊农民带着自家种的青菜过来摆摊,慢慢的,时间久后,辅路最里侧就形成了一个自发的菜市场。

  林斐本以为这种菜市场在柏油路上,应该没什么摊位费才是,没想到他的摊子刚支起来,就有富康小区的物业过来收摊位费。

  “我们也就收个卫生费,五块钱!”物业大爷倒是挺好说话的样子,他瞧着林斐像是新来的,又是个年轻小伙,怕他不懂,又解释:“收费五块钱对你们摆摊的也不多,关键这菜市场完全就是方便我们业主生活,就没想着从里面赚钱……”

  林斐刚给了卫生费,大爷人都还没走呢,摊子前就来了两个挎着菜篮子的大妈。

  大妈还挺潮,穿着花衬衫花裤子,胳膊里挽着的也是竹编菜篮,一个染着红头发,一个染着紫头发。

  紫头发那位问:“你这是卖的菜苗不?”

  看林斐点头,红头发那位蹲下来看看一盆盆菜苗,问怎么卖。

  “九块钱一株苗,不论什么品种的都是九块。”林斐答。

  正说着呢,摊子前就围了不少来买菜的阿姨大妈,她们对着林斐的菜苗指指点点,有些应该是相互认识,还互相说着话。

  “这是黄瓜苗,这是茄子苗,那个是番茄苗……都多少年没见着这么大的菜苗啦,想想时间过得可真快!”

  “这菜苗长得可真漂亮!之前回老家在镇上的大集也见过有人在卖菜苗,又小又蔫,跟这个一比,那就是大母鸡跟小鸡仔。”

  “多少年没下地了,这是什么苗都认不出咯!”

  林斐忙解释:“这个是秋葵苗,是这两年才进入咱们杨关人餐盘的,我小时候也没见过。”

  “你小时候哪能跟我们小时候比啊。”阿姨大妈们笑起来。

  笑过之后,就有人跃跃欲试了。

  “七个品种的蔬菜各给我来三棵。”

  “我也要每种都包三棵苗。”花衬衫花裤子的两个大妈前后口说道,特别干脆。

  林斐麻利把菜苗脱盆转移到大纸箱中,最后说道:“收您189元,扫码还是现金?”

  两个大妈特别干脆的扫码付账,打电话叫家人骑电动车过来拉菜苗。

  “买这么多苗啊?”

  “还挺贵的。”

  “还是你们能用大露台的阔啊。”

  红头发那大妈笑笑:“我记得胡翠家没封阳台就是为了种花种菜用的,你们在业主群看见她上次照片没?啧,比我家的还精神呢!”

  紫头发:“想不想种是一码事,能不能种好就是另外一码事。我跟小凤都是那种人菜瘾大还差生文具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