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退休回家种田了 第29章

作者:梦里醉 标签: 随身空间 穿越重生

  他虽然没说话,但满脸都写着拒绝,张儒赫便道:“我倒是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我想去做个试试,回头去跟你们村书记聊聊,注册个公司折腾一下。”

  林斐可有可无点点头。

  说实话,张儒赫在这儿搞还不如去淮大附近哪个村子搞呢。毕竟淮市是个省会城市,人口超过两千万,比起杨关这种人口不过几百万的地级市市场前景不知好多少倍。

  就在程帅为好友这副不上进样子恨铁不成钢时,胡大海这边惊得差点跌掉下巴!

  他是镇上规模最大的种植户,干了这么多年下来积累的经验自然丰富异常,胡大海对每种植物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了然于胸。

  在他合理控制大棚室内温湿的前提下,他种下去的秋葵已经率先结了果子。

  作为大棚老板,胡大海一家自然最先吃到,不过就是一道很家常的秋葵炒鸡蛋,愣是叫家里三岁多大人正愁他不爱吃青菜的“狗见嫌”,抱起盘子吃个精光!

  吃完,“狗见嫌”还抹抹嘴巴,冲老爸老妈要道:“晚上还要吃秋葵。”

  胡大海妻子也惊呆,问:“大海,你确定这秋葵是咱们家大棚种出来的?”

  “啊!”胡大海也惊呆,但很坚定地还是发出一个特别肯定的声音,这就是自家种出来的大棚菜!

  大棚菜是远不如当季菜好吃的。这一点,专门种大棚好几年的胡家两口子心里门儿清,所以赚钱之后,他们家一般吃的都是超市里最贵的有机菜。

  这些有机菜都是从全国各个有机种植地露天种植采摘的蔬菜,有机是有机了,露天也露天了,但当中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相当一部分菜是不耐放的,菜商为了减少运损,一般都会在菜只有六七成熟的时候就提前采摘下来。也就导致蔬菜是健康了,但味道不好,跟大棚菜也没差多少,都寡淡无味。

  但这次自家的秋葵就不一般了啊,吃起来清香当中带着一丝回甘,黏液滑、不涩口,关键是肉质层也够厚实,吃起来爆汁爆浆。从味道、从口感、从品相,王珍珍是丁点儿都不敢猜,这竟然是今年自家大棚种出来的?

  看妻子这样不可置信的表情,胡大海突然想起来了。

  他道:“这个秋葵品种不一般,是淮大农学院一个学生从他们学校搞的内部种子,说是品种特别特别好,当时我也没敢多买……”

  越说,胡大海就越是后悔,他怎么当时就没把那小子家所有种苗都包全了?

  王珍珍也就是这两年在家照顾小孩,大棚那边去得少,但当初他可是跟胡大海一起建大棚的女人,对于大棚菜和非大棚菜市场的了解她同样认知深刻。

  王珍珍当机立断指挥丈夫:“你现在就叫人把那些秋葵上面的大棚给撤了,咱们现在就拼着上市晚一点,也要做出来个非大棚菜,到时候价钱肯定比早秋葵可以卖更好。”

  胡大海嘴角动了动,跟老婆坦白:“我当初就买了几十棵秋葵苗,不过还有些青椒甜椒番茄这之类的。”

  “一共多少棵?”王珍珍已经对这个过于谨慎的丈夫不想多说什么了,她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止损。

  胡大海:“二百多、不到三百吧。”说时,胡大海自己都想给自己两嘴巴子。

  当初那菜苗瞧着长势那么好,明显就不是普通品种,怎么他当初就那么老鼠胆哩?

  王珍珍:“全部把塑料布揭开!全部露天种植!”

第34章

  五月中旬,一些气候比较温暖地区的大棚中,秋葵已经结果了,这个时候秋葵出棚价差不多是五、六块,要是卖到附近地区,市场价少的也要八、九块。要是像淮市这种稍微远点儿的地方,超市基本都是十块往上了。

  淮市这边四季分明, 第一批最贵的菜肯定是赶不上了,胡大海他们基本上都是赶第二茬,差不多市场价在八.九块时卖出,一斤净利润至少也在两块五往上。

  要知道,等时间进入六月,那时候秋葵可是一天一个价了,一些小规模大棚菜也陆续成熟,到时秋葵可能市场价每斤从五块,渐渐跌到三块……等到了盛夏,每斤甚至就只剩下一两块钱。

  市场价一两块,那对于大棚来说,出棚价毛毛钱,连成本都够不着啊!

  眼下,最快出棚的一批秋葵差不多是两天后,这品种产量还挺高。对于胡大海一家来说,价钱贵不贵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想把自家的菜卖去市里最大的那家超市里头去。

  自家秋葵能赶在南方运过来的秋葵之前送到,代表着他们胡家种植园的实力。

  而现在,胡大海面临的问题是速度与品质该如何取舍。要是撤下塑料布露天种植,秋葵结果时间肯定会大幅增加,但相对来说露天种植的味道肯定会更好。

  王珍珍看丈夫还在犹豫呢,她恨铁不成钢拍着丈夫膝盖:“你怎么就还拎不清呢?人家大超市最缺的不是低价商品,缺的是口碑货啊!”

  一语点醒梦中人,胡大海立马起来:“我这就去把那棚拆了去。”

  同样的情景,还在黄三娘和她弟弟两家大棚种植区发生着,不过他们选择的却是加大对大棚温湿度的控制,尽量让秋葵青甜椒这三个品种能最快登陆市场。

  黄三婶的电话只比胡大海快了一分钟,她在电话里提前把林斐家所有的种苗全部预定了,急得她连价钱都没问。

  “一共4000株苗,你确定接下来全部收走?”林斐重复问了声。

  黄三婶忙不迭:“确定确定!现在能出手吗,我随时都可以自己找车过去拉的,还是全款,钱都给你留着呢。”

  林斐笑笑:“现在天气热,下一批苗约莫等下周就能长满150的双色盆了,到时每株苗售价要14元的,4000株苗一共就是56000元,三婶您确定全都要买?”

  黄三婶已经忘记这会她是在打电话了,竟然连连点头:“买的,多少钱都买的。”

  就在跟林斐通话的这功夫,丈夫樊昭也做好了打算:“等这一批早熟的过去,夏季蔬果大量上市,咱们就做生态种植,到时肯定味道更好,价钱估摸着也不会便宜到哪儿去。”

  黄三婶一巴掌拍去打乱她跟林斐通话思路的丈夫,她又嘿嘿笑了声,再三强调亲戚关系,一定一定要林斐把种苗都卖给她。

  直到听林斐表示会把种苗卖给她,挂了电话,黄三娘却仍旧感觉心里不踏实。

  林斐这边,刚跟黄三婶电话时,胡大海的电话就一个劲儿打,等电话刚结束,胡大海的电话再次响起。

  接了电话,胡大海就立马问他手里现在还剩多少种苗。

  林斐是个信守承诺的人:“已经全都卖出去了。”

  “全都?”胡大海瞪大双眼,他再次追问:“不能匀出一份留给大哥一部分吗?或者你们农学院的学生不是会用打下来的侧枝扦插育苗么,能给我育上五六千的菜苗不?”

  林斐笑笑:“确实抱歉,我马上就要毕业了,根据学校规定,学生一旦毕业就不能再购买学校里的种子了。所以我手上这批种苗出手后,就不会再出售学校特供的种苗品种。”

  胡大海闻言,愣了半晌,冷不丁挂断电话。

  “什么人呐!”程帅忍不住翻白眼。

  林斐摇摇头,却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程帅把洗了的番茄扔给林斐一个,他大口大口啃着,吃得他满嘴都沾着番茄汁,都那副熊样儿了仍旧没顾及吃相。

  “你这番茄可真不赖!”程帅直到把两个番茄啃个精光,还有些不舍地拍拍吃撑了的肚皮,要不是实在吃不下,他还能再战斗一个呢。

  张儒赫也道:“你这番茄确实好吃,品种粉的种出来就粉,品种汁水多的种出来就汁水多,完全就是标准的试验品果。”

  张儒赫的话渐渐在林斐耳边淡开,林斐望着手里的番茄竟一时间出了神。

  当初育番茄苗时,一共是有两个品种,都是程帅寄过来只剩一半的种子。

  番茄其实是个特别不好种的蔬菜,病害多,也特别容易招引虫菌,对光热水肥土的要求还都很高,稍微哪里做的不好,番茄果就种不出实验效果。

  番茄结果期,要求日照条件一定要特别好,降水也不能太多,否则糖分积累不够,吃起来就不那么甜。但实际上,前天夜里下了一场中雨,而且种在院子东侧的番茄是在两棵洋槐树下,日照条件也没那么好。

  为什么种出来的番茄味道却这么出彩?

  林斐决定接下来仔细研究研究,看空间水究竟对植株的影响是在哪方面。

  一高三年级的学生五一劳动节放了一天半的假期,但作为高三教师的林爸林妈他们并没有假期,反倒是借着学生不在校的这一天半里,学校组织了个外出集训。

  五一回来后,又是紧赶慢赶上课,林斐父母俩愣是在5月18日这天,终于迎来一天完整的假期。

  惦记着家里的甜椒都吃完了,接下来上班没得甜椒带,林妈提前一天晚上给儿子打电话,说是要回老家给儿子暖灶。

  第二天一早,林斐就开车回市里去接老爸老妈。

  路上,林妈就兴致勃勃说起前段日子跟林斐外婆视频通话的事儿,一个劲儿问林斐的种苗生意,“好像你从你外婆那儿搬出去时,就赚了不少钱?”

  林斐相当自豪,显摆他的成绩:“你儿子现在可是手里握着好几万的大款呢,还不止,我现在还有两个员工。”

  “这都当上老板了啊。”林爸笑话儿子,这买卖还没开始多久呢,竟就翘着尾巴招了两工?也不知道赚那点钱,够不够给人家发工资的。

  林斐看老爸那样儿,不服气道:“你没干过农活,不知道农活多辛苦,所以你刚那些话我不跟你计较。”

  “切!”坐在后排的林爸不以为然,直道他之前对林斐要求太宽松,养出来个娇气儿子。

  林妈向儿子,冲林致远同志吼道:“不服气等会你去耕三亩地去,说得你好像多能干似的。”

  林斐还在一旁添油加火:“不用三亩地,我就一亩多的菜地,等会让我爸给菜都添上饼肥就成。”说完,林斐还挑衅地冲后排坐着的老爸扬眉毛:“您一定可以的,是吧?”

  林致远同志哪儿能听不出儿子话里意思?

  那分明就是把他当冤大头、免费劳动力来着!林致远那叫一个后悔不迭啊,谁知道儿子这才创业多久,竟然这么有当黑心老板的前置。

  在路上想了半个多小时,林致远也想不出来老林家跟老冯家怎么会有这种隐藏基因?

  回村路上,从书记家门口路过,正巧书记吃了饭正在给门前菜园地除草,见是林斐的车子他笑吟吟打招呼。

  林斐把车速放缓,车后排的林爸也跟书记招招手。

  “呦!你们这来得正好,你们儿子种的菜都能收成了,这次来正好赶着吃最新鲜的。”党书记笑呵呵给林爸递烟。

  “不会这个,”林爸笑着推拒,指着前面开车的儿子:“养出来个坑爹娃,叫我过来给他种地呢。”

  书记哈哈大笑,随即又摆出一副认真模样:“不过说真的,他那菜地确实需要赶紧上肥,要不然赶不上今春最早一批菜,卖不上个好价钱。”

  说完,书记又伸着脖子问林斐:“要不,等会我跟你王姨也过去帮你上肥?”

  瞧书记对儿子这么热络,林爸感觉好像有哪里不太对,村书记瞧着怎么对儿子这么热情?

  林斐笑着婉拒书记,一脚油门往老宅踩,林妈眨眨眼,问:“书记挺照顾你呢。”

  林斐叹口气,把村里发展遇到的困境讲了出来,林爸沉默半晌,往前坐了点,拍拍正在开车的儿子肩膀:“你要是想回老家创业,接下来就好好干!”

  要不程帅怎么就那么招长辈喜欢呢,林爸林妈还没下车呢,他就笑吟吟打招呼:“叔叔阿姨好啊,晾了点茶,你们一路上坐车辛苦,进来坐着喝口水。”

  林爸林妈笑着点点头,却没跟着他的话进院,而是在院东边那两畦菜地绕着看。

  “我们吃的甜椒,是这结的呗?”林妈看着那一树一米多高的甜椒植株,瞧上面挂着满满当当的果子嘴里就开始分泌口水了。

  想想,他们已经三天没吃上甜椒了,想想,办公室里那一群年轻娃娃们一个劲儿吵吵也要吃……

  林斐邀功:“上次为了给你们攒那么一大袋的甜椒,我辛苦去党书记家挑了好多农家肥,又辛苦侍弄好几天。”

  却不料林爸嗤笑:“还那么一大袋?我们连一周都没吃到,就没了!”

  在一旁看林家内部吵嘴的张儒赫,又是羡慕又是觉得好笑,他忙劝道:“这只能说明林斐同学种植技术高嘛,种出来的甜椒味道好。”

  别说,林斐这次种出来的甜椒,还真是他们当初在实验室里模拟最佳种植环境才能种出来的效果。

  但偏偏这不过就是很普通的农场,连个控温湿的设备都没有,那次浇农家肥还浓度高得离谱,就那都没能烧苗?张儒赫跟程帅私下里观察半晌,也想了半晌,彻底搞不懂了。

  林爸不懂什么最佳效果,但他知道儿子种出来的菜确实好吃,不光是甜椒,仅送三个的番茄做成的那顿家常番茄炒蛋盖饭,足足让林爸林妈想了七天!

  七天啊!

  林爸急吼吼又问:“怎么没见有番茄熟?”

  程帅:“我刚摘了几个洗干净了放在桌子上,打算等您们来了当水果吃了解渴。”

  “走走,咱们进屋聊。”林爸一马当先。

  进了院子,林爸看见老宅的改变才知道儿子之前下了多大的气力。

  整个老宅的大致格局没变,风格也维持之前那样,除了墙面瓦片和门窗翻新,其余看起来简直就是林爸小时候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