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退休回家种田了 第6章

作者:梦里醉 标签: 随身空间 穿越重生

  江澜年纪大了,睡眠不好,特别是在隔壁还有“阵阵雷鸣”的情况下,她五点钟准时醒来。

  “唉!”江澜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她不爱赖床,既然醒了就起来找点儿事做。

  她照例把稀饭煮上,然后又去侍弄侍弄她的菜园地,也不知怎的,就想起外孙那些小苗儿了。

  江澜跟老伴在菜园种菜,也就是跟村里人一样,整整地,把种子撒土里,然后浇水等着种子发芽了再间苗。

  她好奇外孙在农学院学的育苗手艺,想想昨天那些苗被折腾来去也还精神抖擞的,便到二楼,结果没想到外孙竟也在。

  看外婆好奇,林斐笑笑:“我惦记着今天早上给小苗换穴盘呢,早上这个时间最合适,就赶早起来了。”

  江澜看外孙蹲着怕他不自在,便下楼拎两个小马扎上来,问:“为什么要换穴?”

  林斐耐心解释:“为了刺激植物根系生长,种了地的都知道,植物根系越好,植株生长状况才能越好。”

  看外婆点头,林斐才又继续说:“植物跟咱们人类也一样,要是环境特别舒适就大多没什么上进心。为了刺激植物根系生长,通常会选择控水的方式,植物根系都有向水向肥的特性,在这片吸收不到水分了,根须自然会往外生长去寻找水源,而根系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壮大。”

  江澜差不多能明白这个道理了。

  林斐又道:“小.穴盆里干湿循环快,但植物根系毕竟已经长满了,不换盆也不行,所以我选择了相对稍微大点的穴盆继续种,方便我控水。”

  江澜是彻底明白了,她感慨道:“没想到种地也这么讲究,看来不论干什么都要有学问才能干好。”

  瞧那一株株翠绿粗壮的小苗儿,虽说个头不怎么高,但那茎秆却足够粗壮,再瞧瞧拿出来的根系,还真是长得满满的,甚至于

  江澜虽说感觉外孙照料的这些小苗长势快得有点惊人,但一想外孙向来成绩好,便以为是他在学校里学到真本事了,小苗长势这么好完全是因为他种植技术高。

  看外孙打理的这些菜苗,江澜忽然觉得外孙创业去搞种苗生意,指不定比老老实实上班赚得更多……看着忙碌着的外孙,江澜目光渐渐柔和。

  林斐把根系简单打散一些,方便后续根系快速生长,然后把植株放到施了薄薄底肥的50穴中。

  50穴口径要更大些,但相对于植株现在这个冠幅,按理说还是有点小。

  其实还是林斐没能适应加了“料”的水,没想到植株生长速度这么快,换盆晚了一天,按理说他应该昨天、甚至前天就要换盆的。

  “外婆,你也要来?”林斐看了眼跃跃欲试的外婆,她在旁边瞧了几分钟,就忍不住想上手了。

  “我来试试!”

  听外婆这样说,林斐就把具体要注意的几点讲给她听。

  倒也不难,稍微留意点儿就成。再加上林斐已经提前控水了,植株根系特别好脱盆,轻轻捏

  过了一会儿,外公也醒了,他见不着老伴,在院子才喊两声,就被外婆也叫来楼上给林斐帮忙。

  三人一起换,八点之前就弄好了。

  林斐把提前准备好的加了料的水给这些换新家的植株们浇上一遍定根水,便跟外公外婆一起进行早饭。

  稀饭当中的杂粮都是二老自己种自己收的,炒了两个青菜,也是从他们面前的小菜园里现拔现炒的。

  经过一冬的黄心菜叶片里积累足够多的糖,吃起来带着回甘,蒜苗炒蛋也贼香。

  外婆说:“鸡蛋是从村里买的正经土鸡蛋,黄大清少,吃着香得咧!”

  吃了饭,外婆就兴冲冲把育苗的道理讲给老伴听。

  二老虽说年纪挺大,但学习劲头可不小,他们还认真详细跟林斐请教育苗的知识。

  听林斐讲还不过瘾,非要拉着林斐到他们种的菜园地里点评。

  林斐也不知要怎么讲,他之前学习专业课时都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按理说这种短时记忆应该会在考试结束后就很快淡忘,但林斐现在硬是能轻松回忆起他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内容!

  不应该啊?林斐也搞不明白这是怎么他记忆突然这么好。

  两个老人刨根问底精神太可怕了,林斐怕接下来的问题他招架不住,赶紧表示他准备去村里开蔬菜大棚的去问问市场。

  “这是个关紧事儿!”外婆脸上一正,接着想了一会儿,才说:“你黄三婶家的蔬菜大棚开了好几年,他们家的苗好像是从种苗公司买的,我带你问问去。”

  “黄三婶?”林斐想不起来还有这号人。

  外婆一边带着他往外走,一边说到:“你不认识的,她跟我都是表好几层的表亲,到时见面你喊婶子就成。”

  林斐看着走在前面的外婆,总感觉她身上好像有哪里跟之前不太一样。

  “他家也是村里最先搞大棚的几家之一,听说还挺有威望的。你要是了解种苗市场问她就成,那孩子心眼好,嘴巴也实诚,你到了见她的面嘴巴甜点,有问题直接问……”

  说着,林斐就跟外婆到了村东头的一个大棚基地。

  这家大棚瞧着规模就不小,大棚建设面积挺大,而且用的还是三层保温塑料结构,投资应该挺大。

  见了黄三婶,林斐笑着跟她问好。

  “这就是你家大孙子呗?长得可真俊啊!”黄三婶长着一张常见农村妇女模样,肤色黑黄,还有些瘦,笑起来给人感觉特别亲切。

  外婆拉着林斐说:“他大学读的是农学专业,之前大二大三也自己育苗卖了好几千,现在临近毕业也想做种苗生意,这次他想问问你咱们这边种苗的市场情况。他那菜苗一个个倍儿精神……”

  看外婆说起他的专业和过往成绩来,那一脸骄傲劲儿,林斐忽然就想到了!

  之前外婆也帮他育苗打下手什么,但之前外婆更多的是陪小辈玩闹的那种心态。而现在,外婆更像把自己当成一个大人,把自己的这份事业看做是真正的创业,认真又专注。

  想到这里,林斐非常感激外婆。

  等外婆介绍完,林斐便上前把他对杨关市目前种苗市场的疑惑一个个道出。

  黄三婶也没瞒着,林斐问她什么,她就回答什么,从种苗品种到常见价钱,事无巨细。

  等见林斐问差不多了,黄三婶才笑呵呵翻过来问他:“听你这意思,是打算回来自己培育种苗卖?”

  那笑意不达眼底,很明显就是客套话罢了。

  还不等林斐说话呢,老太太就特自豪地说:“小斐已经培育好几千个苗了,那苗特壮实!我这个外行人一看就知道,接下来肯定能结出好果子吃。”

  “哦……”一听外婆这过分激昂的介绍,黄三婶的声音一下就落了好几分。

  林斐也能明白她的担忧,黄三婶是怕他攀亲戚讲情分想把种苗卖给她家大棚。亲戚间的生意不好做,林斐都能理解。

  林斐也没开口推销自己的种苗,只是客客气气地跟黄三婶道谢,并且邀请她有空到家里做客。

  说完,祖孙俩就准备打道回家了。

  这下,反倒是把黄三婶给整不会了,她觉着奇怪,问:“你的种苗不卖嘛?”

  说完,黄三婶就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嘴贱啊!

  却不想,林斐这样回答她:“想再养两天,刚三婶你也说了嘛,苗情特别好的都能卖到上十块,我想走高端路线。”

  这句话倒是把黄三婶的好奇心给勾上来了,她忍不住说:“你要是不介意,我亲自去瞧瞧你那种苗行不?也免得到时你卖苗吃亏。”

  “行啊。”林斐求之不得,要是黄三婶看了起买心,那他接下来就省事儿喽。

  回去路上,黄三婶忍不住跟林斐打听起来,问他怎么突然要回村里创业。

  “现在年轻人就算是大学学农的,也大多是混个文凭,毕业就做了不相干的工作,搞农业风险大投资高,收益周期还长,干这行不容易啊。”黄三婶一边说,一边摇头。

  林斐笑笑,只道:“正是因为大多人不愿意做我才做。”

  黄三婶一怔,随即点头:“挺有道理的,最近两年商业种苗价钱一路飞涨,特别是一些不好育的种苗,价格能翻好几番。”

  “哦?”林斐对黄三婶口中价格翻了好几番的品种感到好奇,问:“都有哪些品种?”

  黄三婶随口念叨一个,林斐听来恍惚,想了半晌才想起,基本都是他大一时接触到的种子,而这些品种很快就被学校研究淘汰了,并且有些还更迭出更新一代、新二代三代……

  林斐又追问起学校种植反馈比较好的几个品种:“黄英三号,冠世197这些呢?”

  “啊?”黄三婶愣住了:“市场只有黄英二号和冠世191,你说的黄英三号和冠世197我都没听过。”

  黄三婶想到林斐的专业,接着问:“你说的那两个品种还没市场批号,没投入市场的吧?”

  “可能是吧。”林斐决定回去问问原因。

  黄英三号和冠世197都是学校研究出来非常优质的番茄品种,也相对比较适合商业化种植,怎么市场延迟性这么高?中间很明显差了好几代。

  想到林斐的专业,又听他说了好几个耳熟能详的品种,黄三婶对林斐的信心比之前涨不少,她甚至在思考,若林斐育的苗还可以的话,也能照顾照顾远亲情面,把林斐的苗买去一些。

  外婆看林斐跟黄三娘说得热火朝天,虽说当中夹杂些专业词汇她还听不太懂,但明显是能感觉到黄三娘对外孙态度的改观,她脸上笑容越发舒展了。

  等黄三娘真正见了林斐育的小苗,刚才路上她打算了什么来着?

  黄三娘完全想不起来了!

  瞧这些支棱棱水灵灵的苗子,主茎粗壮,叶片肥厚,虽说只是巴掌大点儿的小苗,但通体颜色油绿,这简直就是同等体型下她见到最壮实的小苗了!

  再把小苗拎出来一个,瞧瞧止,侧根发育也特别好。光看面根系,黄三娘觉得要是有人说这是长出八片真叶的植株她都相信。

  “你这些苗打算卖不?”黄三婶问了前一句,后面就紧跟着又说:“你要是打算卖的话,我们大棚可以以市场价全额收的!”

  说话间,黄三娘她自己都能听到她呼吸急促起来,她很努力的平复自己的心情,但仍旧忍不住用一种热烈的目光直视林斐。

第8章

  刚才在路上,黄三婶也跟林斐讲了这边种苗市场的一些潜规则。

  一般中小型种苗公司,或是个人育的苗,一般大棚都会先结50%-70%的款,等苗子长大结果确定对版,才会将尾款付清。只有市里唯二那两家规模大的大型种苗公司,规模大,商誉好,卖种苗才是全额收款的。

  甚至还有一些大棚老板在结果后,还要挑剔当初买的小苗不够壮,亩产量达不到他的预期,尾款也不肯付清,这种情况还不少。

  所以就算杨关市这边商业种植大规模发展,每年也有不少种苗公司因尾款收不上来导致破产。这么恶性循环下,微小型种苗公司发展不起来,中型公司陆续破产,市场可不就往那两家大型种苗公司移去了?

  大公司不愁市场,种苗价钱自然也就每年越长越高了。

  “你这育苗技术……要是真打算做种苗生意的话,肯定能做起来!”黄三婶笃定道。

  林斐微笑:“好!那就借您吉言了。”

  又小捧林斐一句,这么一岔,黄三婶刚才见着漂亮小苗的激动心情也稍微平复,她又继续追问林斐的种苗打不打算卖,打算什么时候卖。

  林斐思索片刻,说:“我准备两天后卖一小部分回笼回笼资金,剩下的留手中等培育大些再出手。”

  其实林斐的苗情已经很好了,现在出手肯定也能卖个好价钱,黄三婶甚至都有些后悔,刚才怎么那么详细跟林斐讲目前种苗市场行情。

  “那行吧,正好我们大棚也主种植黄瓜番茄,你要是想卖,直接把苗卖给我们就成,都是邻里亲戚,我肯定不会坑你们。”最后这句,是黄三婶诚心诚意说的。

  林斐笑道:“好!那到时正好也免得我去找销路了。”

  黄三婶瞧这些精壮极了的小苗心里就欢喜,她还生怕林斐不卖给她似的,非要给林斐兜里塞一百块的定金。

  “就这样说好了啊,你到时可不能把苗卖给其他的大棚!”黄三婶这话,说得要多认真就有多认真。

  直到出门后,她还在心里庆幸呢!

  这可真是好人有好报,她当时也就是担心林斐这个才出茅庐的大学生做生意没经验,闲着没事过来瞧瞧,没想到还真是科班出身的厉害,那种苗比大公司的强壮多了。

  走远了,黄三娘才抓着手机给她老公打电话:“咱们今年的种苗我找着个特别好的一家,你先甭跟你表兄那买了,你跟他提前打声招呼啊……对了,你把种苗的钱留好,到时我要全额付款呢……什么给小公司当冤大头啊,这家苗情真特别好,你等我回去给你瞧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