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退休回家种田了 第70章

作者:梦里醉 标签: 随身空间 穿越重生

  到了,两人谁也没能说得过谁,又跑去给林斐打电话,非要求他们下次去农场,可一定要吃上自助烤肉/吃大餐看电影。

  林斐谁也不惯着,当场表示他老妈学校还有不少年轻小姑娘小伙子排队来农场干活呢,他们爱来不来,不来拉倒。

  两人愣住了。

  林斐牛逼轰轰的结束跟两人的V信联系,继续上网搜索做果茶热饮所须的材料。

  如今奶茶咖啡算是饮品界大头,林斐想了想,洋景村是有茶树种植园的,像是红茶绿茶抹茶这类,他完全可以从党书记那边低价购买,茶树用不着他亲自种。

  不过咖啡……林斐之前每逢大考时会有喝咖啡的习惯,手里没什么钱时喝速溶,手里有钱或者领到优惠券就点现磨咖啡。

  如今他在农场里小日子过得潇洒,平时也没什么学习压力,对于咖啡也没什么需求。

  林斐刚把咖啡树的选项划掉,张儒赫就站出来了:“种呗,种几棵咖啡树就行,咖啡豆的采集烘焙也不用你管,回头就等着我给你做着喝就OK。”

  倒是忘记了!张儒赫长了个西方胃,他是每天早晨都要来一杯冰咖啡的。

  林斐乖乖把咖啡树的选项又添上,随后他又琢磨添加橙子树、蜜桃树、青柠树、蓝莓、树莓之类,念及张儒赫平时胃还不咋地,又添个无花果树。

  不光是果树,还有薄荷、金银花、紫苏、菊花、茉莉、芦荟、迷迭香这些,不过都要选取药用或是可食用品种进行栽培种植。

  林斐在选购优秀品种上,也是没少花工夫。

  有些适合食用的品种还不大适合洋景村这边的环境,必须得另外挑选更加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才行。

  不过好在农场北部有几座大山,多少也能挡一些冬季来自西北的冷湿气流,导致林斐农场整体气候相对村里其他地方稍微高两三度。

  而且山坳里四季温度变化曲线相对来说更平稳些,像一些习性略偏向亚热带气候的植物在这边勉强也能种。

  两人一起开工,搜集每种植物不同品种的优缺点,然后汇总起来挑拣最合适的两三个品种去网上搜索购买渠道。

  有些种子国内还没有,就得去外网上搜搜看了,要是这个品种的种子有进口许可证的话还能从海外购买,但若是没有进口许可证,那就只能另外去选其他品种了。

  林斐两个人在书房里足足坐了一整天,忙到晚上才把这项繁琐的工作做完。

  张儒赫就跟个乖宝宝似的,坐在林斐书桌旁边,两手支着下巴还不舍得走,他道:“想想你农场开春就要种下这么多植物,突然就感觉农场丰富起来了!”

  林斐笑笑,他也这么觉得。

第65章

  日子就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很快,就到了年前那几天。

  冬季农场里活儿少,进入冬月后,林斐拢共也就请了两次工,基本都是来做些播种移苗的繁琐工作。

  第四茬菜本身播种就少,主要也就是为了中红绿两种苔菜,林斐私下联系谢师傅三人,外加程帅,一共六个人,两个小时就完成移苗工作了。

  顺带着,林斐还送吴纺一些菜苗。

  不过吴纺也没敢接太多,主要是老品种的这个红菜苔不好种,林斐便笑着跟她说,等来年开春到红菜苔采收时候,她随时过来自己摘。

  吴纺笑着答应。

  谢工土地孙立眼巴巴地在一旁看着:“那我呢?”

  林斐好笑:“等采收菜苔时,你要是也来帮忙的话,也随便摘。”

  这下,孙立可算高兴了,他最近谈了个女朋友,为了讨好女友他每次在林斐这儿帮忙拿到的菜都要分给女友家大半。

  这个冬天,得亏有提前准备的柴火,林斐是丁点柴炭都没买,暖暖和和过了个冬。

  程帅家稍偏南方一些,那边冬天也冷,关键还是魔法攻击的湿冷,那边不流行烧柴取暖,就靠一身正气硬扛冬天。

  两次视频通话,一边在围着火炉吃咖喱饭喝冰果汁,一边在冻得直吸溜鼻涕,程帅直嚷嚷这视频电话打不下去了。

  不打视频电话,语音电话还是要打的。

  主要是这次程帅回家过年,在亲戚跟前说了几句好友自己搞的农场,他们家亲戚听了便有些上心,也想模仿林斐农场做一个类似的。

  偏偏程帅父亲还是个村干部,也想为村建设出把力,这一面有现成可学的经验,一面有人跃跃欲试,程爸就一个劲儿催儿子给他同学联系。

  为这,一通通语音电话就没断过。

  关键是林斐这农场自打开起来到现在,啥啥都是党书记代办的,林斐自个儿也是不清不楚的。

  更重要的是,程帅家村子比洋景村这边更靠近当地城市,而且那边山清水秀,申请农家乐的政策要求门槛也更低,程帅家那亲戚是想做农场农家乐的。

  这林斐可没经验,他的农场经营到现在,一直都没正式对外开放过,从来都是他自己想办法种种菜,然后自己开车拉着菜去城里售卖,顶到天了自己卖不完找个分销商帮忙销售。

  虽说农场一直都有人来,不过那都是林斐的朋友,来也都是为干活,林斐这农场算不上什么农家乐。

  实在被问得没话说了,林斐突然想起冯秀雨来,她不是给自家姑娘开了个城郊农场吗?

  于是,林斐干脆当起甩手掌柜,把冯秀雨的联系方式转给他们,让他们自己聊去。

  年前最后三天,就在林斐疑惑不解张儒赫是不是真要在自个儿这过年时,他终于舍得拍拍屁.股走人了。

  张儒赫一走,林爸林妈就搬着行李箱住了进来。

  林斐本来还有些嫌弃这俩,主要他们老在自个儿面前秀恩爱,酸得他牙疼。

  冯静茹女士和林致远同志被儿子无情轰回林家老宅子去住了。

  结果没住两天呢,年三十那日林斐大伯二伯带着各自一家人回来了。

  “听说你小子把咱们林家老宅翻修得特别好,今年要是不回来多住几日,那都亏得小斐你辛苦装修。”大伯用力拍拍林斐肩膀:“好小子,长这么高了。”

  二伯也比划了下林斐跟他的身高,笑道:“二十三窜一窜了吧?记得前年你还跟二伯差不多高,现在都快比二伯高出半个头了。”

  林斐哼哼着道:“不是,前年我就比您高,您当时还不承认呢,您忘记了?”

  “哈哈!”一家子人笑起来。

  刚被儿子赶出来住的林爸也顿时觉得心里挺平衡。

  二伯被大伙儿嘲笑个没脸,倒也不生气,只是拉着林斐一个劲儿问他是怎么长个的,最好传授传授经验,免得堂弟到时长不高。

  林斐笑道:“那正好,叫堂弟跟我下地多干干活儿,准保个子还能窜一窜。”

  堂弟林珈:“啊?”

  林斐脸上表现得特别正经:“有科学证明,适当的运动和劳动有利于刺激身体分泌生长素,也就是说有利于咱们长个头。正好最近地里大白菜能收了,你就跟我一起搬白菜去。”

  林珈:“……”怎么感觉事实不只是这样呢?

  林妈:“……”儿子这点肯定不随我。

  林爸:“……”怎么办,儿子当奸商当上瘾了,逮着人就开始忽悠来给他当白工。

  林斐一本正经冲大伯二伯说:“您们也来帮我搬白菜吧,最近临近过年,都找不到工人。”

  林妈:???

  当她多次说的办公室那群小年轻不存在是吧?

  林斐:“对了,多劳动劳动对您们身体也好,而且到时我爸我妈也会一起来搬白菜的。”

  林爸:我不是,我没有,我不去!

  大伯浑然不觉自己被侄子套路了,他笑呵呵挽起袖子:“好啊,咱们什么时候搬白菜?”

  二伯也开始挽袖子了:“正好,二伯已经很久都没干农活了,活动活动筋骨也是极好。”

  两个伯娘脾气也都很好,一看丈夫准备下地干活,也答应跟着一起去,大伯家的大堂哥林灿也迷迷糊糊换上了运动装。

  大年三十的上午,林家一家人整整齐齐去地里干活。

  路上,两个伯伯还问起林斐这农场今年的收入,这两年大伯家生意好像还挺不错,甚至主动关心林斐,问他用不用借点钱。

  知道内情的林致远表情复杂:“大哥,您就甭问了,这小子农场还没开一年呢,不光本钱赚回来,现在他手里存款比我这个当老子的都多。”

  “当真?”大伯一脸新奇看着这个侄子,在看到林斐矜持又骄傲地点头时,他爽朗笑着拍拍林斐肩膀:“小子现在真有出息!”

  接着,大伯又问起了农场的盈利模式。

  林斐答:“目前盈利模式比较单薄,在成熟农产品这块,主要是靠农场产出农作物然后我开车拉着去市里进行售卖,少部分是跟一些餐厅酒店进行固定合作。另外我还靠卖菜苗赚钱。”

  二伯娘他们不了解菜苗这一行当,只当林斐主要是靠卖成熟农产品赚钱,听了不是很相信:“就这样吗?靠自己卖农产品就能一年回本,还赚有存款?”

  林斐点点头:“主要是我农场产物都是有机产品,销售价格比较高。不过有时某时期农产品大批量上市时,我也会另外找一两个经销商帮忙销售。”

  大伯二伯都是做生意起家的,尤其是二伯也做过零售行业,他听后就觉得侄子这农场赚钱的路径有些太简单。

  二伯:“少部分跟餐厅合作,少部分经销商分销,那么大部分都是自己卖的咯?这么大农场,应该能种不少菜吧,蔬果大批量上市时真能卖得及?”

  林斐点点头:“其中自己卖这部分中,一部分是我自己零售,一部分是固定的客户在V信上提前组团订购,他们来农场自取。”

  听到这儿,二伯还是觉得有些让人难以置信,不过倒是挺给林斐面子,他琢磨道:“虽说现在全民养生,大家对有机食品还挺看重,但一半都是顾客组团订购然后到你这农场自取的话……倒也能减少不少损耗,我干过超市,生鲜产品损耗太大了,你这个团购销售模式倒是不错。”

  一行人说着说着,就到了林斐的农场。

  路上,林斐已经讲过农场四周的围栏和农场里面石子路的铺设都是村里帮忙建设的,在看到有些简陋的农场大门时,大伯他们倒也没什么奇怪。

  但当走到农场里面,一眼望去都是一畦畦已经长得差不多的各种蔬菜时,后面还有一排排正在生长中的粮食时,还是觉得很震撼。

  “农场已经全面开发了吗?”二伯倒吸一口冷气。

  要知道农场是个前期投入非常大,还看不到钱砸下去的水花的产业,一般二三十亩地的家庭式小农场,在刚承包那两年,都是一点点投入的。

  当林斐带他们看到农场里一栋双层小洋楼,一个占地面积两三百平的超大平房时,大伯二伯更是觉得震撼。

  大伯:“这两个房子,不是村里给你支援建设的吧?”

  林斐这下是丁点儿都不矜持了,骄傲道:“我自己卖菜苗赚钱建的,不过村书记也帮我跑了相关建筑许可证。”

  “很厉害了,这两个房子怎么着也要上百万才能盖下来吧?”二伯也是长长吐出一口气。

  相比之下,林斐两个堂哥堂弟,可都有点没出息了。

  特别是林斐堂哥林灿,原本他研究生毕业,进个500强企业月薪两三万在同龄人中已经算是很可以的了,但跟林斐这么一对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随后,林斐又带他们去看了眼自己的聚宝盆——育苗大棚。

  在看到又能一键控制开关,还能夜间保温,甚至还有夏季通风降温装置的高科技大棚时,大伯啧嘴:“这三个育苗大棚造价估计就得十来万吧?”

  林斐笑着摇摇头:“用不了,这些材料都是我自己在网上购买,又找朋友帮忙组装的,一个育苗大棚的成本下来也就不到四万。”

  “省一半还多啊!”大伯娘也对林斐刮目相看。

  问了得知这五个大棚都是林斐找朋友逐个搭建起来的,这五个大棚面积都不小,加起来也有差不多三亩多的面积。

  “真是你朋友帮忙搭建起来的?没跟你要工钱?”少言寡语的二伯娘此刻也不由得问出声来。

  林爸此刻是终于忍不住,开口吐槽自己儿子:“这小子肯定随你们两个当伯的,小子坑人得很,还没租下来农场,只是单纯在村里随便找一亩多地种时就找两个同学过来给他当白工,不管饭不给钱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