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文女帝觉醒后 第63章

作者:今夜来采菊 标签: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其实舅舅这些年对我的好,一桩桩一件件我都记在心里,若他老老实实的放权,我也不会下狠手。”邬宁叹了口气:“可惜啊,他太贪心,非要保全那些上不得台面的蛀虫,那就没办法了,今晚过后,要么我死,要么燕氏灭族。”

  “……”

  “表哥希望是哪种结果呢?”

  “……”

  邬宁手上动作猛地停住,她皱着眉头站起身来,颇有些恼羞成怒的意味:“你是不是打算装聋作哑到死?”

  燕柏嘴唇毫无血色,舌尖则是猩红的。

  他微微张开口,却没有发出半点声音。

  邬宁眉头皱的更深,仔细观察了燕柏好一会:“你真的,说不出话了?”

  作者有话说:

  愧疚和怜爱将使表哥重新上位

第71章

  不知何时,夜幕悄然而至。

  景安宫的婢子压了压被风掀起的裙摆,上前打破了那令人倍感压抑的沉默:“陛下,夜里风大,君后恐受不住……”

  “扶君后回去吧。”

  “是。”

  婢子小心翼翼的搀起燕柏。

  他穿着白色中衣,披着件极为寻常的外袍,乌黑的一头长发掖过耳尖披散在风中,脊背依旧挺直,气度丝毫不减,可搭在婢子腕间的那只手却呈现出淡淡的苍青。

  前世,燕柏死于疫病,三五日的功夫便灯枯油尽了,临终前虽形容憔悴,但也不似这般弱不禁风。

  邬宁抿唇,到底是动了恻隐之心:“我来。”

  燕柏睫羽微动,似乎想强撑着站稳些,然而身体使不上力气,膝盖一软,险些跪倒在地,好在邬宁反应快,一把托住了他的腰,紧接着,视线一点一点挪向婢子:“……太医不是说,君后只是郁结于心。”

  婢子脸上写满了惶恐不安:“陛下恕罪,这,这奴婢也不晓得究竟怎么一回事。”

  此刻并非找太医问罪的好时机。邬宁深吸了口气,将燕柏搀扶到内殿,近乎粗暴的将他丢在床榻上。

  “燕长青。”她站直身,眸中尽是森森寒意:“你若一心求死,我自是拦不住,但我丑话说在前面,你死了,燕榆也活不成。”

  “……”燕柏终于与她对视,黑色的瞳孔仿佛蒙了一层尘,那是沾染着万千愁绪的哀意,像是担忧邬宁漫长的余生。

  邬宁忍不住双手扼住他的脖颈,咬牙切齿地说:“不许这样看着我,事情演变到今日这个份上,都是你们逼我的。”

  燕柏面色迅速涨红,额头浮现出青筋,他□□,虚虚握住邬宁的手腕。

  邬宁知道,他已有了求生的意志,即便背负全族覆灭的痛苦,可为了远在遂州的燕榆,他也要咬着牙活下去,于是放开手:“成王败寇,各凭本事,谁都别怨谁。”

  燕柏胸膛起伏,眼尾是一抹湿润的红。

  事情演变到今日这个份上,的确怨不得邬宁,要怨只能怨他低估了邬宁身为帝王的自尊自傲,怨他,迟迟不肯放手。

  “陛下。”荷露在屏风外低声唤道:“玄武门有变。”

  “知道了。”

  邬宁语气里充斥着杀气腾腾的不耐,再不是燕柏记忆中那个娇蛮任性却在他面前无比乖巧懂事的阿宁。

  ……

  高耸的宫墙内,巍峨的殿宇间,刀剑挥舞,喊杀震天,青石板被鲜血覆盖,又撒上冷清的月光。

  这样的景象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皇城,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邬宁伏在宝华楼廊阁的阑干上,捋了捋被风吹乱的发丝,转头看向被刀架着脖子的杨晟:“你闲着没事乱跑什么?”

  “……”

  “真行啊,都不说话。”

  邬宁揉揉眉心,不愿为燕柏的事迁怒杨晟:“你知不知道,此刻攻打玄武门的兵马便是骁骑营的,要不是你爹突然来这么一手,朕也不至于腹背受敌,烦死了。”

  侍卫闻言,刀抵的更用力,在杨晟脖颈间划出一道血印,但凡将锋刃稍稍偏移,杨晟必定会血溅当场。

  “我,我不知道。”

  “我当然知道你不知道,不然你还有命活着跪在这?”

  “……”

  “说说吧,既然不是要与你爹里应外合,你为何擅自离宫?”邬宁俯身夺过他手中的短剑,嗤笑一声:“还带着这玩意,搞得像是要刺杀朕。”

  杨晟竟然低下头,要不是侍卫眼疾手快把刀向外挪了一寸,他脖子都要被豁开了。

  “我只是……”杨晟沉声道:“只是想帮你。”

  “嗯?什么啊?是我听错了吗?”

  邬宁发自肺腑的感到意外。

  她一直以为杨晟是心有所属,因她一时兴起,不得已才入宫,没怨恨她剥夺他的自由,害得有情人此生难相见,她就够谢天谢地了,丝毫不指望杨晟能对她生出情意。

  可生死攸关之时,杨晟拿着把短剑说想帮她,又或者说,想保护她。

  邬宁虽然心里并不是完全信任杨晟,但看杨晟似乎不打算开口自证清白,也不舍得就这么杀了他,便无奈的摆摆手,示意侍卫放下刀:“也就是你,这要换做旁人,朕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

  杨晟抬眸,狭长的双目睁大了几分。

  荷露连忙道:“按晋朝律例,谋逆大罪是要满门抄斩的,杨侍应,陛下赦免了你,还不快快谢恩。”

  杨晟并未谢恩,他用手抹去将要流淌到衣领上的血:“陛下难道不怕吗?”

  成王败寇,或生或死,一切都是顺应天命,这么多年来,好像是第一次有人问邬宁是否害怕。

  邬宁莫名的心中一动,蹲在杨晟面前,双手捧住他的脸,眉眼弯弯道:“一帮乌合之众而已,有什么好怕的,不过,见你这般担忧朕,朕很是欢喜。”

  廊阁上仅掌着两盏光线微弱的宫灯,黑茫茫一片,邬宁只觉得掌心发烫,热度源源不绝向她涌来。

  这是不好意思了?

  邬宁笑出声,胸臆中的郁结之气一扫而空,整个人都松快不少:“你就睁大眼睛在这瞧着,鹿死谁手待会便知。”

  她说完,用帕子捂住杨晟的伤处。

  “陛下——”立于阑干旁的侍卫有些失态的惊呼。

  由宝华楼朝远处望去,上千铁骑正高举着火把,浩浩荡荡的奔向玄武门,眨眼之间便与玄武门外的骁骑营兵刃相见,骁骑营毫无防备,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下去。

  大火席卷满地尸首,照亮了半座宫城。

  邬宁微不可察的舒了口气。

  历朝历代的宫变都讲究一个速战速决,经不起片刻耽搁,绝没有一次不成再来一次的道理,援军一到,便是尘埃落定了。

  邬宁转过身对杨晟道:“可想再见你爹一面?”

  杨晟面无表情摇了摇头,他从来都没有将那个男人视作父亲,此刻,不过是从仇人变成敌人。

  “也好。”邬宁嘟囔着说:“那么我去见一见我舅舅,你早些回宫,叫太医好好包扎包扎,本来长得就凶,可别再落下一条刀疤。”

  杨晟下意识的摸了摸脸。

  他没觉得自己长得凶……

第72章

  玉川皇陵的驻军乃皇族嫡系军队,在玉川驻守不仅清闲安稳,军饷还比旁人领的多,实在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好差事,因此能去玉川守皇陵的将士,大多与皇族沾亲带故,书读的不怎样,更没什么大本事,求爷爷告奶奶的托关系才能端起这个铁饭碗。

  是以,燕贤从未将玉川驻军放在眼里,他自诩周全的谋划自然也遗漏了这一环,又如何能想到邬宁会在他发动宫变前两个时辰就派人去玉川调兵。

  棋输一着,功亏一篑。

  五城兵马司的人见大势已去,再无回天之力,纷纷弃刃而降,内廷禁军很快腾出手来围住了相府,高呼着圣上口谕:“陛下有旨!除燕氏一族者!束手就擒可饶其性命!胆敢反抗!格杀勿论!”

  相府密室中,燕老夫人听完家仆回禀,不禁嘴唇发白,满面惊惧,搀着二儿媳的手臂小腿肚子直哆嗦,再没有往日那堪比太皇太后的气派:“这,这该如何是好!”

  她问的是燕夫人。

  燕夫人虽面如死灰,但看燕老夫人的眼神里充斥着恨意:“婆母这会知道怕了?若非你以死相逼,非要老爷庇护燕泽,老爷与圣上之间也不至于到今日这个份上!”

  “你!”燕老夫人气得涨红了脸:“你竟,你竟敢都赖在我的头上!”

  二夫人在旁哭得梨花带雨:“大嫂怎能这般说,当初燕榆被流放,婆母不也是拼死去宫中求情,一家人本就是该如此,何苦来又埋怨起婆母。”

  即便燕夫人长久处于后宅,可她毕竟出身书香门第,事到如今还有什么看不清的,她咬紧牙根,抬起手狠狠给了妯娌一巴掌:“你竟敢拿那混账与我的榆哥儿相提并论!我的榆哥是任性了些,却不曾做出一件伤天害理的事!若非是你,你们这些人教子无方!何至于此!”

  二夫人捂着脸,再抬眼时已然面露凶相:“造反的可不是我家燕泽!大嫂与其在这里怨天怨地!不如想想怎么保全燕家!”

  燕老夫人终于从那一巴掌里醒过神来,怔怔地道:“没错,说的没错……”

  燕夫人冷笑:“保全燕家?燕家同我有何干系!我的榆哥儿远在遂州,与陛下是青梅竹马,我的柏哥个乃当今君后,与陛下是结发夫妻!就算燕家全族覆灭,他们两个也必不会受牵连!”

  燕老夫人闻言,竟瘫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嚎啕痛哭,赫然一副乡野泼妇的模样,而她哭的,不是旁人,正是那让燕家扶摇直上显赫无极的燕知鸾:“可怜我的鸾儿啊,你的命怎就那么苦!早早的就去了!要是你还活着,燕家岂会落到这般下场!”

  哭音未止,密室外忽传来“砰”的一声巨响,是燕老夫人的哀嚎引来了禁军。

  燕夫人深吸了口气,拭去眼角那一滴泪,理了理鬓间凌乱的碎发:“该来的终究是躲不掉,我劝婆母体面些,说不准陛下能看在你这把年纪的份上,叫你少受些罪。”

  说罢,她款步上前,亲手打开了密室暗门,目光沉沉的望着一众禁军:“陛下这一刻未定燕家的罪,我这一刻便仍是一品诰命的永安公夫人,要杀要剐,皆有陛下决断,容不得你们在此放肆。”

  为首的禁军统领笑道:“那是自然,夫人尽管放心,陛下特地交代过卑职,待燕氏女眷行事要客气些。”

  这统领身染血迹,显然是经历了一番厮杀后才匆匆赶来相府。

  燕夫人叹息一声,低不可闻道:“果真是她的女儿……”燕夫人扭头看了眼瘫坐在地的婆母,不禁想,若燕知鸾还活着,可会顾念母女之情,兄妹之情。

  “永安公夫人,请吧,陛下与燕宰辅正在宫里等着呢。”统领对燕夫人客气是看在燕柏的面子上,毕竟宫变前邬宁还往景安宫跑了一趟,叮嘱宫人好好侍奉,这世事变化无常,难保哪一日燕柏就翻了身,统领可不想遭了他的记恨。

  至于旁的女眷,却不必留有情面。统领一声令下,甭管愿意走不愿意走的,都连拖带拽装进了马车。

  子时三刻,夜深人静,金銮殿内却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邬宁翘着腿坐在龙椅上,面前的金案摆着一摞摞密函,她随手抽出一封,丢给一旁的内侍,内侍心领神会,转递给立于大殿中央的燕贤。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