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力能扛鼎 第2章

作者:宣蓝田 标签: 升级流 穿越重生

第2章

  她这日记记得杂,人物关系、吃喝穿用、所见所识、所听所想都往上边写。头俩月还每天有事没事翻开温习温习,最近不温习了,翻过去的页不会再翻回来,有种记上去就算的惫懒。

  写完合上册子,若无其事地往妆镜下的抽屉里一塞,慢吞吞爬上床睡觉。

  妆镜左侧两个抽屉,已经塞满了她这半年来的日记本,不是什么隐蔽的地方,唐荼荼没花心思藏。

  府里都知二小姐脾气古怪,极重隐私,她这屋已经没人敢进来。

  午后日光盛,唐荼荼觉浅,午觉总是不容易睡着,从平躺变成朝内侧卧,仍觉得天光晃眼,索性把床帐也拉上了。她左右挪腾,木床不堪重负,吱扭吱扭哼哼了两声,被唐荼荼当做催眠曲,就曲儿睡着了。

  她这身子胖得有些过分了,又因为多年的睡眠习惯,褥子从最开始的半乍厚,掀得只剩指厚的一层。睡半个时辰起来,腰椎总是不太舒服,得做几个弯腰扭胯的舒展动作,才能缓过腰椎那阵僵。

  唐荼荼又喝了杯淡茶,换了身颜色最不好看的旧衣裳,静静等着。等到东市的那口大钟响了三声,报过申时,这才出了房门。

  穿过旁院时,又见大丫鬟芳草远远望着她,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明摆着是在说“三小姐还在屋里生闷气呢,二小姐您要不要来哄哄她啊”。

  唐荼荼冲她摆摆手。

  叛逆期的小屁孩作劲大,不好哄,一哄,这一天都得听珠珠嚷嚷。她打算隔天再去,眼下奔着后院去了。

  后院的几个仆妇正坐在后罩房廊下闲唠,手上多拿着绣绷,绣点童履袖缘,也有个在缠绢花。

  府里主子少,事儿也少,半下午常常是无活可忙的。

  刨去两户从老宅带过来的家生子,管着护院、厨房和账房,剩下的几个仆妇都是外头雇来的,做做杂活。因着府里管吃管住,仆妇也不愿意再去外边揽第二份活儿,闲下来就做做针线,补贴家用。

  看到二小姐迈着壮实的步子穿过院门,都笑着招呼:“二小姐又去种菜啊?”

  唐荼荼点点头,默不作声越过了她们。

  鹿鸣院和这排后罩房中间,挎着个小天井,门向来是锁着的,钥匙在唐荼荼手里。她掏钥匙开了锁,天井就赫然入眼。

  天井不大,长五步,阔三步,巴掌大的一块地方,能当杂物院。

  二月刚搬进来的时候,唐夫人还懒得差人去拾掇,一看见那满院的杂物就头大,都是前任屋主留下来的,不脏,就是乱,里边尽是些花盆鱼缸、桌椅板凳,成色都好,拾掇起来费工夫,扔了又可惜。

  正巧那时候荼荼生了场大病,唐夫人焦头烂额,顾不上这些琐事,把天井门一锁,眼不见为净。

  可荼荼病好没半月,刚能下地利索行走,就立马把这个杂物院拾掇出来了,带着几个护院哼哧哼哧清理了三天,把这块地方弄敞亮了。

  ——然后种起了菜。

  刘婶跟在后边,陪笑道:“二小姐,这点事怎用您亲自做,不如您把钥匙留我这儿,我跟嫂子们有功夫的时候就帮着干了。”

  唐荼荼摇摇头:“我自己来,你忙你的去吧。”

  刘婶哪儿敢让主家的小姐忙着,自己坐那儿闲唠,忙招呼几个仆妇进天井帮忙。

  唐荼荼也不管她们,绕着菜地走了两圈,打量这茬菜的长势。

  天井巴掌大的地方分成四畦,就更小了,一块种白菜,一块种菠菜,一块架起了半米高的架子,初生的冬瓜和长豇豆串在一起。

  还有一块地,唐荼荼也不知道种的是什么,是她从番邦商人那里淘换回来的。

  因为语言不通,对方也讲不清楚这东西是什么,唐荼荼就试着种,十包种子她种了四回了,播下去的种子发了芽,总是长不出来,浇水也不行,施肥也不行,最后总要烂在地里。最后两小包籽播下去,她不抱希望,索性没去管,居然飞快越过幼苗期,生出了嫩叶来。

  再到廊下,阳光不盛的地方,还种了两排青蒜苗,四月时已经割过一茬了,这会儿又翠翠绿绿地长出来。

  这些时雨水多,水都不用浇,肥料也不敢用——上回唐荼荼逛街市的时候,跟街旁卖鸡兔的小贩讨了点鸡兔粪,拿半只口袋装回来,全家人都大惊小怪的,仿佛她中了邪,就差领着她去祠堂请唐家先祖们救命了。

  唐荼荼不敢再刺激他们脆弱的神经,也不敢再用粪土了,只好拿割剩的菜根去肥地。

  她舀了两瓢井水,只浇了菠菜,这种速生菜需水量最大,又拿着炭笔在本子上仔细记录了生长周期。

  这才回头去看那几个妇人在忙什么,一眼望过去,心疼坏了。

  “别拔,那不是杂草,是青蒿,驱虫的。”

  “那个也别动,那是菠菜苗。”

  这下,仆妇们哪儿也不敢碰了,都讪讪垂手立在那儿。唐荼荼叹了声:“你们都出去吧,我自己来。”

  都是京城给主家干活的妇人,进城多少年了,哪里下过地?个个累得大汗淋漓,还被二小姐训了两句。也就刘婶耐心点,跟在二小姐旁边照猫画虎,学她拿起把镰刀割蒜苗。

  挥了两刀,刘婶觉着不对劲,那蒜苗跟她作对似的,怎么也不听话,轻了不对,重了也不对,好几回连蒜苗根都拽上来了。再看二小姐,一刀又一刀轻轻松松地挥,蒜苗就一茬一茬地往下倒,整齐地似拿尺量过,也不知道她怎么使的镰刀。

  别的几个仆妇坐在边上择菜,心里直犯嘀咕。

  都这年头了,谁还自己种菜?村郊多的是菜农,一年春夏秋三季,菜价都贱,就冬天贵点,可冬天一顿饭吃的菜也花不了十个钱。京城地价又贵,有那钱、有那功夫做点什么不好,谁家特特买块地种菜啊,养鸡养兔儿都比种菜强。

  再说,这么巴掌大块地方,哼哧哼哧忙活俩月,种出来的菜,不够全家这么多张嘴吃三天,图个什么?

  二小姐真是非常人也。

  外头雇来的仆妇,规矩不好,嘴上不敢编排主家,心思却跑得远,看着二小姐的背影腹诽。

  才满十四岁,背影像一座小肉山,骨架子本不宽,肉全长前胸后背上了。脸盘饱满,腰肥臀圆,撩裙蹲下去,那两条小腿也是粗的,这么半蹲着,似要把那身衣裳撑破。

  难为她家夫人,给二小姐的衣裳专门做了显瘦的样式,也架不住她这个姿势。

  别家小姐手里捧着的都是琴棋书画,二小姐那镰刀拿得比纸笔都顺手。那么利的刃哎,弯喇喇、明晃晃地反着光,看着都叫人直哆嗦。

  脸上没点脂粉颜色,清早为赴宴染的那十指红蔻丹,这会儿被泥糊了一手,哪里能看?露在外头的白白净净的手腕,也跟“纤细”二字毫不相干。

  唉,从头到脚无一处像个官家小姐,真真儿是连自己家里糙养出来的姑娘都比不上。

  就是命好,当官的爹出息,后娘人也和善,一辈子吃穿不愁的命。

  几个仆妇正这么想着,后头有脚步声传来,不悦道:“都闲坐在这儿干什么?”

  “大少爷。”仆妇们忙站起来行礼。

  来的是家里的大少爷,唐厚孜,也是家里头唯一的少爷,年纪不大,风仪初显,一皱起眉来,比家里老爷威严还重。

  “都下去吧,我跟妹妹说说话。”

  唐荼荼还蹲在菜地里,抬了抬眼皮,喊了声“哥”。

  午后太阳正盛,她又胖,稍动动就是一身的汗,一抬头,鬓角发都是湿的。唐厚孜回身叫仆妇送来两个小凳,廊檐下支开小桌,摆上茶水,又叫人去备一壶凉水沁过的酸梅汤。

  唐厚孜把那小凳递给她一个,看着唐荼荼在菜地里坐下,才无奈道:“你呀。”

  ——连几个仆妇都不会使唤,就一个人蹲这儿埋头苦干。

  唐荼荼听懂了,却不在意:“大家都有活要忙的,我自己慢慢种就是了。”

  “种出什么名堂了?”唐厚孜问她。

  唐荼荼翻开那本子,认真说:“菠菜三十天一熟,再有几天,就能摘了,但叶有点黄,看着比上一茬差。兴许是土肥不够,或者夏天太热的原因。”

  “豇豆也快要熟了,就是不知道,第二茬能不能长好,我该早点种的。如果春分前后就种上,可能熟得早些,晚夏时候,就能赶上第二茬。”

  她说话慢吞吞的,几个字一断,显出几分女儿家的温吞来。

第3章

  唐厚孜认真听着。他在学堂学的都是经义文章,大道理听过千百,却对农田之事闻所未闻,总觉得妹妹讲的,比夫子讲的更实在。

  他点点头:“食为民天,确实重要。”

  像个老气横秋的小大人。

  明明声音还没褪去那公鸭嗓,一身儒衫也不太能撑起来,可说话时那沉稳的派头,却远远超出年纪一大截。

  眼下,唐厚孜拿起一根蒜苗摆弄,两乍长的蒜苗杆白叶绿,上手一掐嫩得出水。上月割下来的那茬蒜苗拿去厨房,炒了两天的菜,唐厚孜尝过,味道不错的。

  他拿着这根菜翻来覆去地玩,一层一层地剥皮,又凑上去闻味儿,好像稀罕得不行。

  还不是个小屁孩?唐荼荼心里说。

  可唐厚孜是府里唯一一个会认认真真听她说话、且能听懂她说话的人,唐荼荼迫于无奈,把他引为了半个知己。

  陪她坐了半晌,那壶酸梅汤都快要放热了,唐厚孜才拉着她到茶桌边上坐下,温声问:“今天惹母亲不高兴了?”

  唐荼荼摇摇头:“我也不知道。”

  她说与不说差别不大,母亲房里的胡嬷嬷,是唐厚孜的奶嬷嬷,他后晌从学馆回来,嬷嬷就把事儿讲给他了。眼下唐厚孜琢磨着措辞,想该如何给荼荼讲道理。

  他和荼荼是一母同胞,孪生龙凤,以前长得可像了,任谁都说他俩像,就像同一张脸上换了个发型。

  可自打这半年,荼荼滚雪球一样胖起来了,长出了双下巴,鼓出了圆圆的脸颊,肩膀厚了,腕子粗了,就再没人这么说了。

  妹妹大了,唐厚孜不好看得太仔细,多看两眼,夫子讲的那些大防规矩就全往脑子里冒,错开了眼,给她倒了杯酸梅汤:“跟哥哥仔细说说。”

  唐荼荼不知道讲什么,也不知道母亲不高兴的点在哪儿,大约母亲今儿一上午,处处都是不高兴的。

  她便从头讲。

  “我们巳时出的门。到了巷子口,等容夫人一家,等了没多久,容夫人带着容莞尔来了,莞尔跳上我们的马车,想跟珠珠一起玩翻花绳,就说‘荼荼姐你去我娘那车吧,你太胖了,咱们一车挤不下’。”

  “我说‘噢,行’,就换去容夫人那车了。”

  唐厚孜喉头一哽:“……之后呢?”

  唐荼荼:“之后到了华垟伯府门口,要下马车,地上摆着一张脚凳,我看着不太结实,想着跳下来算了。她家的丫鬟规矩重,怕我摔着,非要扶着我踩脚凳,我一踩,果然,那脚凳从中间断了。”

  唐厚孜:“……”

  唐荼荼:“我原地蹦了一下,没摔着,却把她家丫鬟吓了一跳,一个趔趄,差点摔到脚凳断茬里去。我忙在她胳膊上抓了一把,也不知道她衣裳怎么那么薄,轻轻一碰,半幅袖子就下来了。”

  唐厚孜艰涩道:“……荼荼力气大。”

  唐荼荼:“把人衣裳拉坏了,我也挺不好意思,只好搂着她,给她挡着,一路跑去后院换了衣裳。”

  唐厚孜:“荼荼做得对。”

  “进了园子没多会儿,她家的二小姐带着那丫鬟来给我赔不是,阴阳怪气的,好像是在笑话我胖,挺烦的,我就没仔细听,埋头吃瓜果和点心,一不小心,吃了整盘。”

  唐厚孜忍着笑,猜到了。

  “然后,可能就是母亲生气的地方了。”唐荼荼双眼望天,慢慢回忆:“今天华垟伯府设宴,男客那边不清楚,女眷这边摆了六桌,每桌上八凉八热,夫人们只顾说笑,不怎么动筷子,单算我们那桌上,剩了的菜就有一多半。”

  “我看着不舒服,就把面前的几个剩菜都吃了。”

  唐厚孜撑着下巴笑起来。

  “哥,你不要笑。”

  唐荼荼板起脸:“只说我面前的那一盘肉酿白菜卷,宴毕,盘子中剩了五个白菜卷。这道菜只取白菜外圈的大叶,小叶子和菜心是不要的,要是六桌都这么剩,就是三十片叶子,差不多是三颗大白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