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当暴君 第119章

作者:画凌烟 标签: 穿越重生

  但这种做法太蠢了,加税都是找老百姓加,老百姓已经连最后一口粮都给你了。

  东南那边的小厮都在妓院里包养女人。

  几位大臣都沉默下来,崇祯却笑道:“无妨,将宗室的所有俸禄取消掉,另外没有任职的勋贵一律取消俸禄。”

  毕自严道:“这……”

  “这事朕已经让温体仁去安排了的,你不必担心。”

  说到这里,温体仁就接过话来了:“启奏陛下,这里有一份名单,请陛下过目。”

  这哪里是名单,这分明就是厚厚的一堆,要是用订书机钉起来,就成了一本书了。

  可见温尚书在宗室上面是下了狠功夫的。

  崇祯接过来,大致看了一遍,非常详细:连某个亲王穿的什么颜色的内裤都写进去了!

  到了崇祯这个年代,大明宗室的人口在籍者达十三万,还有许多没有统计进来的,大概有好几十万。

  当然都是靠朝廷养着。

  亲王60人,郡王900人!

  亲王每年赐1万石,郡王每年每人赐3000石,也就330万石了!

  还有数不清的丝绸、棉麻等等都要赐给宗室。

  另外亲王还要给白银5000两,郡王白银2000两。

  一共是白银210万两!相当于半年的辽东军费,整整一年的八镇军费!

  如果将粮食折成白银,加起来在宗室上面一年就要花400万两!

  大明朝不仅仅每年要给宗室这么多钱,各个亲王郡王还有一大堆的田,并且他们不用交税。

  毕自严这份收税交税的人一共有多少呢?

  大约5000万人。

  大明有多少人?

  2亿!

  也就是说,5000万人,养着2亿人!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农奴不必缴税,之前按照人头税,许多农民交不起税,就成了农奴。

  所以你看,恶的税政,就会造成恶的局面。

  只有改革,才能释放所有被压制的活力。

  崇祯大袖一挥,宗室的全部砍掉,勋贵没有职务的全部砍掉。

  谁敢有意见,朕就让他河边的鱼会说话,送他去见福王!

  那砍掉了,还剩249万石,也不多了,折成银子也就150万两左右了。

  毕自严又接过话题了:“陛下要给辽东将士们加军饷,恐怕有点难。”

  “无妨,你加便是了,国库里不是还有500万两么,现在辽东军每人一月是1.4两银子,加到2两,不够的朕想办法。”

  如果按照崇祯这个算法,辽东的军饷就要到714万两了。

  毕自严觉得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但崇祯不这么想,一线军队实在太苦,都是在用命赚钱,多给点真的没有关系,以后这钱还得继续加的。

  拿命来挣,这点钱哪够啊。

  皇帝都这么说了,毕自严也没法说什么了,只能道:“遵旨!”

  崇祯在最后几页看了温体仁处理宗室的一些方案。

  激进一点的就是杀,温和的就是没收收入。

  崇祯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宗室是必须安排好的,以后不能这么养了,这哪养得起啊。

  在这里他不准备详细讨论宗室的安排,等次日准备单独与温体仁说这事。

  那么最重要的问题来了:粮食不够!

  粮食确实不够,草原上的北庭都护府正在筹建中,以后要消耗的粮食,可能不比辽东的少。

  再往后推算,以后崇祯南征安南(越南)、南洋诸国(东南亚)、西征诸蛮,甚至可能与俄罗斯争夺霸权,与欧洲诸国角逐。

  需要大量的军队,需要更大规模的粮食。

  而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一、目前的粮食资源配置极其不合理,大部分掌握在权贵和富商手里,烂在了他们的粮仓里面。

  二、生产粮食的资源,也就是田,分配不合理,压制了劳动力,军田的荒废更是大大降低了收成。

  三、生产技术落后,田地的灌溉、水利的兴修这些都需要好好规划。

  前两者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但第三个问题,必须宋应星和徐光启这种科学人才来想办法的。

  后世一位伟人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没错,这句话套用在大明,也适用。

  这就是崇祯为什么要设置格物科学院、农学院、经济学院的原因了。

第148章 一系列的农业助攻

  粮食危机才是最大的危机。

  它是一切的基础。

  你的工业革命玩得再好,你的火器再先进,你杀的人再多,如果地里的庄稼产量低,一切都是瞎扯淡。

  很有可能会出现有钱也买不到吃的情况。

  连饭都吃不起了,就只能召唤李小哥闹起义了。

  算来算去,回到最根本的问题上了:粮食。

  粮食是商业的基础,也是工业的基础。

  而目前来看,大明最核心的两个农业人才就是徐光启和宋应星了。

  崇祯同样让他们拿出了一套方案出来了。

  宋应星在皇家庄园已经干了一年,他之前对多种农作物的研究也非常深。

  关于种粮食这种事情,还得分步骤来。

  第一、先将荒废的田捡起来,例如军屯和兼并过剩没人种的田。

  第二、总结种田的经验,将这些经验有组织有纪律的宣传下去,手把手交给农民,让农民伯伯们更加专业,增加粮食的产量。

  第三、制定出兴修水利等灌溉涉事的计划。

  第一点毕自严已经在做了,而且做得非常不错,等将军屯全部统计完了,得一口气将军屯处理掉。

  如何处理?

  按照最新的税政一视同仁,还是那句话,一切的根源都在制度上。

  军户之所以不愿意种田了,就是军屯的税比普通的还高,并且长官会借机兼并。

  如果新的税政推下去,就不会再有人傻呵呵去卖田了。

  徐光启呈递一份厚厚的书籍上来,他说道:“陛下,这是这些年的编写的汇总,请过目。”

  没错,徐光启还是个农业科学家。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至三十八年(1610年),徐光启在为他父亲居丧的3年期间,就在他家乡开辟双园、农庄别墅,进行农业试验,总结出许多农作物种植、引种、耕作的经验,写了《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和《代园种竹图说》等农业著作。

  明天启元年(1621年)又两次到天津,进行更大规模的农业试验,写出了《北耕录》、《宜垦令》和《农遗杂疏》等著作。

  理论上来说,徐光启掌握的农业知识比目前的宋应星还多。

  而且他是极少部分官员里,愿意潜心研究农学的,将农业当做了一门科学来研究。

  至于他留给后世的《农政全书》,便是汇总了他这些著作,由他的门人陈子龙等人来修编而成。

  宋应星也呈递上了他的东西,也是一本书。

  这是他这一年在皇家庄园,以及过去在老家的农业总结。

  他对水稻浸种、育种、擂秧、耘草等生产全过程作了详尽的描述。

  不仅如此,在他这本书的首页,就有一张图纸,是一种农作物工具的图纸。

  在正史上,宋应星还写过《机械》这本书,发明了不少提高粮食产量的农具。

  可以说,宋应星可以算得上是明朝的袁农平老爷爷了。

  可惜的是,明朝忘了,而宋应星一生不得志。

  崇祯是如获至宝啊,有徐光启和宋应星两位大神在,农业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里面里面说的温室种植,完全可以科普到民间,将田地一年四季都利用起来。

  “徐爱卿,你就把水利兴修列为户部接下来十年重要要做的事情,都水司(工部下属部门,专门负责河流开渠、修桥梁等事情)必须把这件事抓起来,无论多少钱,朕都愿意出,尤其是在两湖、江西和南直隶一带。”

  “遵旨!”

  崇祯将飞快翻阅了一遍这两本书,然后放在桌案上。

  “王承恩。”

  “奴婢在。”

  “将这两本书印刷出来,朕的农学院明年就要开学了,届时各州府的通判(负责当地田地开荒、水利等工作的官员)分批入农学院,每个人都必须将这些全部学会。”

  “遵旨。”

  “另外,司礼监经厂独立出来,成立大明印刷厂,给朕把规模往最大的建,朕要大量印刷这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