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当暴君 第302章

作者:画凌烟 标签: 穿越重生

  银钞的失败,早在大明朝开国之初就被验证过了。

  当年朱元璋施行银钞政策,最后被搞得一地鸡毛,不仅民间,连官府对银钞也完全没有任何信心。

  这一年来,大明皇家银行基本在独立运行着,没有激起什么风浪。

  户部尚书毕自严和皇家银行御司使陈子龙,以及工部尚书兼北京制造局御司使、格物科学院院长徐光启,都在后门口恭候。

  前门有一些老百姓已经来取钱了,快过年了,不少老百姓都会来银行取钱去办理年货。

  所以从前门进去是很不方便的。

  崇祯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进了大明皇家银行。

  崇祯来到皇家银行二楼的会议小间。

  陈子龙将今年一年皇家银行所有的存储和贷款明细全部搬出来,放在一边,又将自己的总结呈递给皇帝。

  今年的银行任务是在顺天府有500万人来银行兑换银钞,但存在到银行的钱只有600万两。

  今年年初定的目标是顺天府500万人来银行兑换银钞,且存在银行的钱总额要达到5000万两,这个任务并没有完成,差了很多。

  陈子龙在一边神色紧张。

  不过崇祯觉得,900万两已经非常可观了。

  毕竟这才是第一年,而且银钞在大明朝的名声早就臭掉了。

  要不是新政规定顺天府的税必须用银钞交,恐怕兑换银钞的人连10万都不到。

  陈子龙道:“陛下请降罪于臣,是臣办事不利。”

  “没关系,你先坐下。”

  皇帝正在专心地看陈子龙呈递的汇报,桌上摆放着香炉,每人面前一杯茶,但是大家都不敢动,气氛有些紧张。

  皇家银行的进程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民间对银行所说的存钱利息的说法不相信。

  看完之后,崇祯心中有底了。

  确实受到了眼中的阻碍。

  他语气平淡地说道:“诸位对此有什么看法,今天没有君臣之别,大家畅所欲言。”

  陈子龙说道:“陛下,民间对将钱存到皇家银行有利息这一说法,并不信任,臣以为这是信任危机所致。”

  毕自严接过话来说道:“陛下,陈大人所言极是,老臣在民间听说过一个传闻,不少人说朝廷设立皇家银行,是借民间的钱去打仗,人们不敢确定朝廷以后是否还得上。尤其是今年朝廷开支极大,这事已经传出来,老臣担心,很快不少人就会来皇家银行取钱。”

  崇祯点了点头,他们说的有道理,金融的底层是信任。

  崇祯问道:“北京制造局从银行借贷了多少钱?”

  徐光启道:“回禀陛下,十万两。”

  “现在一天可以生产多少香皂、洗发水和香水?”

  “如果算上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目前一天可以生产出5万香皂,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的生产的数量还可以往上提升。”

  崇祯已经知道怎么解决银行信任危机了,而且接下来朝廷的经济危机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了。

第375章 大明皇家银行的账

  崇祯问徐光启道:“今年北京制造局的利润是多少?”

  “回禀陛下,今年北京制造局的利润一共有120万8000两,目前有五座城在大规模生产,香皂、香水、洗发水、卫生纸,另外牙膏会在下个月首批投入北京制造局生产。目前每座城制造局的人员达到1万人,总共有5万人,一个月的俸禄是5万两,一年的俸禄是60万两,吃、喝、住,一年的费用15万两。流入到北京制造局账上的还有45万8000两。”

  崇祯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相信,这个规模才刚刚开始,每一处的制造局养1万人,还有巨大的潜力。

  例如珍妮纺纱机的研制成功,预示着制造局可以新开一条线:纺织厂。

  新式的纺纱机,会让效率大大提高,短时间内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纱布,通过规模化来达到营收的效果。

  这里面一定还有提升的空间。

  金融和实业其实是分不开的,崇祯就是想着通过实业的发展,来加快金融的发展,从而将银钞在顺天府全面推行下去。

  进而开始发展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那样等到商业时代来临,大明将会迎来一次质的飞跃。

  崇祯继续道:“今年大明皇家银行总存储量是600万两,按照一年的年率0.3%来核算,总利息是1.8万两,最近过年了,取钱的人很多,目前支出的利息有多少?”

  陈子龙答道:“回禀陛下,目前支出的利息已经有1000两。”

  看来已经有一份人开始取钱了。

  目前大明皇家银行推出的利息产品比较单一,就只有存储一年,年利率是0.3%。

  这个年利率已经非常低,毕竟是在古代,而且是银行刚起步,实业也不发达,不可能太高。

  也就是说,如果你存100两,年末有0.3两的利息钱可以和100两一起取走,如果你想继续存,也可以,要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再取。

  为什么这么设计?

  因为最开始求的是稳,不能玩随存随取,那样会把自己玩废掉的,最少是一年,存钱的人少一点都无所谓,主要是保稳。

  而最近就是最关键的时刻。

  年末了,许多人都盯着皇家银行,看有人取钱,是不是真的有银行所说的利息。

  要知道,在古代,存钱不但没有利息,还要给钱庄叫管理费的。

  因为古代的钱要么是铜币,要么是银子,很难保管,人家替你看着,那就得叫管理费。

  但现在大明皇家银行是个异类,不但不要管理费,还倒给你钱。

  所以有一部分人就把钱存进来了,这才有了今年存的600万的总钱数。

  那银行支付利息的这笔钱从哪里来?

  当然是银行拿着钱去投资,例如大明皇家银行贷款给北京制造局10万两。

  北京制造局用这10万两赚了20万两,贷款的利率是10%。

  到了年末,北京制造局要还给大明皇家银行10000两的利息钱。

  但是,到了年底,银行理论上要给所有存钱的人1.8万两,10000两的收入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第一年,银行是亏钱的。

  银行亏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是北京制造局贷款太少,如果北京制造局贷款50万两,那年末北京制造局就要给大明皇家银行的利息是3万两,是不是就覆盖了1.8万两的利息钱?

  这个时候银行就是赚钱的了。

  所以,银行什么时候赚钱呢?

  经济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经济状况良好,才会有很多人找银行贷款来做生意,做生意才会赚钱,才有钱在年底还利息钱。

  否则银行借出去,整个经济萧条,对方破产了,那就是烂账了,一旦出现大规模烂账,老百姓感受到了危机,不愿意存钱到银行,银行又借了很多钱收不回来,拿什么把钱还给老百姓呢?

  这就是银行的金融危机了。

  所以啊,银行是一把双刃剑,不要玩得太嗨,得按照经济规律来发展。

  崇祯他也想大手一挥,把银行的钱全部投资出去,年底回收更多的利息,可是目前大明还是农业社会,产业非常单一,根本不可能有利息回收。

  好在现在要支出的1.8万两利息,也不是全部都要支出出去,因为肯定有部分人是不着急取钱的。

  当然,如果信任危机一旦爆发,大家就会立刻排队到大明皇家银行取钱。

  崇祯辛辛苦苦布的局,就打水漂了。

  一次不信任,以后还想发展银行业?

  那就比登天还难了。

  便在此时,外面有人敲门。

  陈子龙连忙去开门,是皇家银行前台掌柜周道吉。

  “大人,城南的李员外和张员外来取钱了,说是要把所有的钱全部取走。”

  陈子龙道:“你先让他们在会客室等一会儿,给他们沏好茶。”

  “是。”

  陈子龙回来了,说道:“陛下,这个李员外和张员外,在咱们这里分别存了8万两和10万两,是最大的两个客人。”

  “18万两,540两的利息。”崇祯算了一下,毫不犹豫道,“给他们。”

  “陛下,这……要不臣去跟他们说一说,让他们再存一年。”

  “不必了,给他们,现在最重要的不是留住钱,而是兑现诺言,稳定人心,来多少人,就按照规矩给他们多少钱。”

  “是,臣先出去处理这件事。”

  陈子龙出去了,出去后,其他人都陷入沉默。

  这笔账,怎么算,都有点亏。

  这样算下来,徐光启和毕自严现在都已经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想要皇家银行赚钱,就必须多贷款,贷款后,还必须保证北京制造局每年能赚足多余的钱来还利息。

  毕自严不无担忧地说道:“陛下为何一定要建立银行,朝廷有钱拨给北京制造局制造那些新商品,老臣以为并不需要从银行借钱。”

  崇祯当然知道这个道理,银行的钱,那都是老百姓存进来的钱,严格来说,不是朝廷的钱,朝廷还要每年给利息。

  以现在的形势来看,不划算,朝廷自己又不是没这点钱。

  这也不能怪毕自严,毕竟他是古代人。

  银行在国家当中充当的经济调控中心,其作用绝对是惊人恐怖的。

  这不仅仅只是普及纸币这么简单,普及纸币也不是非要银行不可。

  但是想要实现四位一体的世界大格局战略,就必须要有银行。

  例如以后让大海上的交易都用大明银钞,大明皇家银行印钱就可以割世界韭菜。

第376章 崇祯的商业帝国

  那个战略现在要跟毕自严他们解释起来,太麻烦了,必须得等银行有一定的效果之后,再跟他们说,他们才能真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