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当暴君 第337章

作者:画凌烟 标签: 穿越重生

  张嫣正在画艺术学院的画,那是尚且还在建当众的艺术学院,画里有两个人,一男一女。

  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张嫣自己,春风吹动两个人的青丝和长袖。

  张嫣头也不回,手中的秀气的笔没有停下来,而是在纸上飞快飞舞着,笑道:“陛下,我都闻到你的味道了。”

  崇祯闻了闻,好奇道:“朕身上有味道吗?”

  “有,花言巧语,张嘴就会哄骗女孩子的味道。”

  如果张嫣知道渣男两个字,肯定会说:渣男的味道。

  门口的小太监宫女都被打发走了,张凡一把将张嫣抱起来,看着她好看的双眸。

  张嫣不愧是大明第一美女,她的眼睛比宝石还要美丽,含着柔情。

  崇祯温柔地笑道:“今夜,我不关心大明的老百姓了,我只想和你一起数星星。”

  说得张嫣脸瞬间飞起两朵红云来。

  少倾,烛光熄灭,崇祯感受着如同丝绸一样光滑的温柔,还有白云一样的柔软,以及温润,鼻尖是淡淡的清香,还有娇柔的呻吟。

  足足一炷香的时间,两人才相拥躺下。

  张嫣有些激动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艺术学院落成了。”

  “那好啊,马上就到高考了,六月六日,朕明日就跟温体仁说说,艺术学院今年也开始招人,就从绘画和音律开始。”

  张嫣枕在崇祯的胸口道:“那我以后可以不可以经常过去?”

  “当然可以,你想什么时候过去都可以。”

  一想到自己能自由出入皇宫,以后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张嫣心里别提多高兴。

  她是个苦命的女人,直到现在,才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看到张嫣这么高兴,崇祯也真心为她感到高兴。

  一夜的睡眠,崇祯感觉睡得非常的舒服。

  他已经穿越过来两年多,已经熟悉了紫禁城,熟悉了这几个妹子,就像他的家人一样。

  他发现,在这里紫禁城里才睡得踏实。

  虽然当皇帝压力大,可后宫却如此和谐,也是一件幸事。

  第二天,崇祯早早的起来,在还在熟睡的张嫣额头上留下了一个吻,穿好衣衫,便回了乾清宫。

  王承恩泡好茶,准备好早膳。

  温体仁一大早就在门口恭候听宣了。

  “进去说吧。”

  温体仁跟着皇帝走进去。

  “王承恩,给温大人也准备一份早膳。”

  温体仁连忙道:“多谢陛下。”

  “陛下,有两件事:一是东南的民间,已经成立了好几个报社,最近那几个报社对陛下在湖广的所作所为都……都有非议。”

  温体仁观察了一下崇祯的脸色,发现并无异样,便继续说道:“二是今年的高考招生名额将扩充到一千八百人,从农学、工学、力学,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臣预计今年进京赶考的考生会到8000人,目前已经找到20个地方作为考场。”

  “嗯,你办得很好,今年的新农政已经在大规模铺开,农学院需要更多的人,这些人在学校学几个月理论知识,就下派到地方去做考察。”

第420章 北京大学人才储备下放

  温体仁道:“陛下,现在新政推广在即,东南的报纸,臣以为已经在民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应当立刻彻查,兹事体大,不可再拖延。”

  温体仁说得没错,这也是崇祯一贯的思路。

  枪杆子、笔杆子,缺一不可。

  明末的社会极度撕裂,陕西饿殍遍野,东南奢华无度。

  且东南那群人在隆庆开关后,赶上世界大航海时代的红利,大部分白银集中到了东南,早就了一批空前膨胀的新势力。

  他们开始自我吞噬社会资源,甚至把控当地舆论导向。

  最典型的就是东林书院。

  正统的历史上,这帮年轻、有钱还有各种想法的读书人,又搞了几社、复社,抱团在一起,对天下事指指点点。

  自从穿越者崇祯过来,把大明日报推出来后,这群人似乎又找到了一块阵地,在东南搞报纸。

  去年已经禁过一批,没想到又出现了。

  你要说他们是键盘侠也不准确,键盘侠最多在网上喷一喷,不会产生实质的破坏。

  但他们一个个都是出身大家族,又自诩是读圣贤书的,身上一大堆的光环。

  对天下事指指点点倒也无所谓,毕竟他张凡也不是那种搞黑暗统治的人,民间小老百姓妄议朝廷无可厚非,毕竟资源配比不协调是无法短时间内根除的,必然就有一部分人抱怨。

  可是这群人,都是可以调动大量的社会资源的,影响广泛。

  这就是一股朝廷不可控的因素。

  明朝朝廷本身就对全国失去了动员和掌控能力,东南就更加危险,屠氏的案例就说明了一些。

  崇祯的早膳很简单,就是面,炸酱面,吃得快,吃完就可以干活了。

  他让温体仁先坐着,一边吃早餐一边说。

  “这件事分两步来走,一是你立刻亲自去一趟南京,去见一见那些办报纸的人;二立刻制定相关法律,凡是不按照规矩来的,属于违法行为,至于具体入狱多久,细节礼部来起草,这件事要快。”

  温体仁一听皇帝这话,微微一怔,原来皇帝心中早有安排了,看来自己所想,皇帝早就想到。

  “是!”

  “学校的事,交给刘宗周去办,接下来朕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你来去办。”

  “臣遵旨!”温体仁似乎也猜到了什么,这一次湖广案牵连甚大,别看现在的京师表面风平浪静,但暗地里已经风急浪高,连南京也牵扯进来了。

  一大批政治投机者正站在岸边观察,不少人心里都在猜想皇帝要再掀起更大的案件,如此必然会造成诸多地方的官位空缺。

  这是最好的政治投机机会,将自己的人安插过去,机不可失。

  温体仁当然也在观察,他做梦也想安排自己的人下去,这样他在朝堂上才稳啊。

  例如你提个新政策出来,下面的人都不是你的人,谁帮你执行?

  再好的政策,没有自己的人,最后一地鸡毛。

  你别说,温体仁这两年还是扶持了不少自己的人的,就说新学这一块,不少新补充进来的官员都是他点的头,只认他,很少认刘宗周的。

  崇祯又随口问道:“朝鲜那边怎么样?”

  温体仁回答道:“朝鲜国王已经在筹备粮草,积极配合我们在义州修城,只是朝鲜方面的军事统帅还没有选出来。”

  “这是为何?”

  “据探子说,朝鲜内部分出了两派,一派亲我大明,还有一派正与皇太极私下来往密切。”

  崇祯微微蹙眉道:“李倧这个人果然是一个优柔寡断,不识大体的人,看来得在朝鲜国内另选一个人扶持上位,关于辽东战略不是,不容任何差池,朕打算派陈新甲出使一趟朝鲜,你以为如何?”

  温体仁道:“陈新甲性格刚直,臣担心他在朝鲜会造成必要的麻烦。”

  “不不,朕就需要他这个性格,我大明是朝鲜的宗主国,朕的使者过去了,难道还要处处讨好他李倧不成!”

  温体仁不想让陈新甲过去绝对不是因为陈新甲的性格问题,而是陈新甲与他温体仁不和,朝鲜是一块肥肉,皇帝已经着手在朝鲜北境建立大明与朝鲜的联合军事重镇从东线威慑建奴。

  这以后必然是来往密切,若是交给了陈新甲,他温体仁就没办法从这块肥肉获利了。

  温体仁还想说什么,例如他想推荐自己的人过去,但崇祯继续道:“就这么定了,朕会召见陈新甲的。”

  皇帝都这么说了,温体仁也不好说什么了。

  事实上,温体仁心里的想法,崇祯是一清二楚,他表面征求温体仁的建议,其实就是想试探温体仁。

  最后绝对不会让温体仁安排人过去。

  “陛下圣明。”

  崇祯把话题又转回来了北京大学:“你认为去年那批学生,今年都放出去如何?”

  “新农政用人在即,自然是可行的。”

  “好,走一个流程,这事提报到内阁,都安排下去吧。”

  “是!”

  吃碗面,温体仁就告退了。

  崇祯现在实在太需要人才了,也需要一种新的制度。

  人才和制度是相辅相成的。

  大明没有人才吗?

  自古中国人才多如过江之鲫,但大明为何还有那么多贪官?

  这是制度的问题。

  那些贪官真的都是没有能力的吗?

  当然不是!

  就说闵学之那种一省的一把手,怎么可能没有能力就坐上去了!

  他们大多数人能力都很强,可惜人在面对诱惑的时候,能力就容易跑偏。

  人非圣贤,贪是人的本性。

  以前的朝廷又什么事都不管,地方官当然放飞自我。

  那现在北京大学成了新政的人才摇篮,则更需要建立一套好的制度来管控地方官府,否则北京大学的人才下去之后,岂不可能又会变成那种人?

  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制度才能缓解一个巨大的组织的惰性,从而提升地方行政的效率呢?

  首先,得明白一点,地方行政效率崩溃的原因是朝廷经历了万历和天启朝的党争,变得佛性了。

  或者说被党争搞得人心疲惫,没有心思去管地方了。

  那现在最重要的当然是把全国的行政核查全部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