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当暴君 第462章

作者:画凌烟 标签: 穿越重生

  三天后,便进入扬州府的宝应县,在宝应县做了补给之后,便一路南下,目标是扬州府的高邮卫。

  在四月十三日这一天,郭志泊、刘春文和赵甚的人头被快马加鞭送到了南京城下。

  随后被人一路送进了南京城,最后摆放在了后军都督府的桌案上。

  忻城伯赵之龙、宁晋伯刘印吉、成安伯郭祚永三人赶来后,看见自己儿子的人头后,当场神色铁青。

  人头里还有洪承畴捎来的一句话:投降不杀,否则杀无赦!

  刚刚没高兴几天的众人,此时都变得哑口无言,气氛甚至有些尴尬。

  魏国公沉声道:“看来洪承畴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对付啊!”

  许宏纲道:“不,是我们仓促征调的人马,要正面和洪承畴对战,还不是对手。”

  他此话一出,众人心头都是一震。

  许宏纲一看这些勋贵脸色都变了,心头骂道:你们还真是一群酒囊饭袋,稍微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不想干了?现在可是在造反啊!

  难怪这两百年来,文官瞧不起勋贵,大明朝的勋贵确实废。

  开国之初那一个个都是能打的狠人,后代呢?

  花天酒地,纸醉金迷,靠身份掠夺民间财富,基本上身上一大堆的烂账。

  这可真是一群猪队友啊!

  这种战绩,怎么跟那些出钱出粮的人交代?

  “许部堂,现在可有良策?”魏国公问道。

  许宏纲道:“计策有二。”

  众人立刻就竖起了耳朵,包括老奸巨猾的黄锦。

  玩政治阴谋,黄锦绝对是一把好手,但是论排兵布阵,制定军事战略,他是远远不及许宏纲的。

  “一、各地再增加人手,需要诸位爵爷亲自去一趟,肃整军纪!坚决与洪承畴做正面决战!”

  保国公朱国弼道:“有没有其他良策,例如不战而屈人之兵?”

  许宏纲暗叫了一句朱国弼的蠢。

  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也是建立在自己足够强大的基础上。

  许宏纲道:“坚决与洪承畴做正面决战,既可以消耗他的兵力,也可以用人头来换取东南民众的愤怒,洪承畴是个嗜杀的人,他杀的人越多,各地对朝廷就越不满,我们就可以更加轻松征调更多人。”

  许宏纲此话一出,众人先是一怔,随即竖起了大拇指。

  许宏纲可以说是抓住了局面的本质,任何时候,民众的力量都是非常大的。

  历史上,为何崇祯怎么都无法剿灭李自成那些人?

  因为李自成只需要振臂一呼,民众就会瞬间群集而响应,所以无论李自成败多少次,最后都能够站起来。

  而恰恰就是因为朝廷失了民心,所以李自成的火焰是根本无法扑灭的。

  同样,许宏纲现在这一招,就是要让洪承畴在东南杀得引起公愤。

  卢象升还只是杀了地主,不满的是读书人和地主、官员,但像洪承畴这种,如果连普通人也杀,局面就会发生变化。

  “许部堂,你刚才说有两条良策,第二条呢?”

  “立刻联系浙江都指挥使周可言,任命他为兵马大元帅,前来统一指挥!”

  许宏纲说这话绝对是有理由的,周可言是浙江省都指挥使,不仅如此,他和曾经福建的海盗头子、现在的福建水师游击将军郑芝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可是一个狠角色。

第571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

  任命周可言做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件事魏国公第一个不答应。

  在场的勋贵中,就属魏国公地位最高,他是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最高武官。

  如果将周可言找来做天下兵马大元帅,相当于将兵权全部交给周可言。

  手中的权力怎么能拱手让人呢?

  最后在激烈的争辩中,魏国公将这件事否了,众人不欢而散。

  但是现在局势已经容不得他们整编。

  洪承畴的拱圣军如同一柄锋利的剑,在东南飞骋而下。

  为了节约时间,洪承畴采用了最粗暴简单的方式,杀死所有反抗者或者可能的反抗者。

  他所过之处,尸横遍野,哀嚎一片。

  在四月十五日这一天,就兵临扬州城下。

  站在扬州城的城头,可以看到一片黑压压的铁甲排列成一块块整齐的方阵,旌旗飘扬,气势如虹。

  南京城几乎还来不及反应,一天之内,洪承畴就将扬州府的都江城的北城墙轰塌了。

  一队队披着厚重铠甲的步兵如同一块块凝固的钢铁,整整齐齐往前推进去。

  江都城内的几万叛军,就像纸糊的一样,所有的抵抗都被砍成碎片,老百姓并没有出来欢迎王师,而是躲起来,深怕洪承畴将他们也杀了。

  扬州府江都城被攻克的军报紧急送到南京,这下所有人都彻底急了。

  四月十日八,魏国公徐宏基、保国公朱国弼、安远侯刘祚昌三人亲自奔赴了应天府和扬州府交接的仪真县。

  从几十里之外的镇江府丹徒县抽调过来的三万人马快速聚集在这里。

  又从应天府再强行征调了五万人,在仪真县云集了8万人马。

  东边四十里之外的丹徒县尚有镇江卫3万。

  事实证明,危急关头,确实可以逼发人的潜力。

  魏国公、保国公、安远侯什么也没有说了,亲自到了前线,然后督促军纪。

  现在仪真县气氛非常紧张,各地的地主乡绅都愁眉苦脸,不过他们还在卖命宣传着朝廷的暴政。

  一批又一批的老百姓怀着愤怒的情绪加入了叛军中。

  仪真县的叛军人数在暴涨。

  短短的几天之内,人数又从8万增加到12万。

  与此同时镇江府的儒生们一呼百应,镇江府的丹徒县、丹阳县、金坛县群集而相应,各路人马大有要和洪承畴决一死战的架势。

  这种紧张的氛围在应天府周围如同飓风一样扩散。

  尤其是东林书院所在的常州府,无论是儒生还是普通百姓,都已经进入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中。

  朝廷的新政声音在应天府东部被彻底阻断,朝廷要加税,要抢粮的消息,已经在各地铺天盖地。

  四月二十日,南直隶的情报送到了崇祯的桌上。

  崇祯怒道:“他们这是要将南直隶所有人绑在一起来威胁朕!”

  在罢免了一百多个官员后,北京的风向已经变了。

  没有人再反对皇帝对东南动手,但是却有不少人提出了不同的声音。

  例如兵部侍郎兼内阁大学士的韩爌就说:洪承畴杀气过甚,必然在东南树敌太多,引发民变,大势若失,王师寸步难行。

  他的意思就是让皇帝赶紧撤掉洪承畴,换一个其他将领过去,不能这么杀,这么杀不但没有作用,反而会在东南失去民心。

  他这个想法,有许多大臣都支持。

  一时间,弹劾洪承畴的奏疏,厚厚的一大堆。

  但崇祯什么态度?

  坚决支持洪承畴!

  为什么?

  东南的民心真的是因为洪承畴杀的有点猛而背于朝廷的么?

  显然不是啊!

  东南的舆论权掌握在东南的地主、商人和官员手中,他们之所以恨朝廷,是因为中间商在税收中赚了太多差价。

  而最后背锅的是他张凡!

  这才是东南民心丢失的根本原因,绝不是换掉洪承畴就能解决的。

  所有,崇祯不但不撤换洪承畴,还给洪承畴写了一封褒奖的信,对他进行了褒奖和肯定。

  四月二十二日,拱圣军携摧枯拉朽之势,向西南边的仪真县挺进。

  但是,就是在仪真县,拱圣军遭遇到了进入南直隶之后的第一次顽强抵抗。

  仪真县有12万大军,可以准确的说,这12万大军都是杂牌军,很多都是农民。

  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就被强征上场了。

  不过毕竟叛军后面的支持者都财大气粗,武器都能够快速调度到前线,没有铠甲,却每个人能保证有刀。

  而拱圣军全身皮甲,重步兵加轻骑兵,训练有素,军纪严明。

  双方在质量上完全不是一个水平。

  所以拱圣军进南直隶后就势如破竹。

  可为什么在仪真县就受阻了?

  难道真的是因为人多?

  然而并不全是!

  原因有两点:

  一、魏国公等人亲自前来督战,效果肯定是有的。

  二、从南京城的国子监贡生事件后,各地的地主都疯狂的、极度不要脸的丑化着朝廷,只不过到了四月下旬的时候,终于从量变到质变了。

  积攒起来的愤怒值,在四月下旬爆发了。

  具体表现在哪呢?

  一、叛军作战变得比之前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