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当暴君 第639章

作者:画凌烟 标签: 穿越重生

  “就派5000人!”

  “可是军委会的军令是3万人。”

  “就说没人了。”

第773章 纺织业的发展

  进入十月的时候,天气已经开始转凉。

  从湖广布政使邱禾嘉的奏疏来看,今年湖广提供的苎麻,比去年足足多出了一倍。

  现在的湖广省,即是粮食大省,同时也是苎麻的主要产地。

  邱禾嘉在武昌组建了最大的布料生产工厂。

  仅仅是职工,就多达万人。

  每天源源不断有苎麻被送进工厂里,每天有源源不断的布料被生产出来。

  今年,有100万斤布料是从武昌,沿着刚刚修建起来的水泥路,一路运到北京来的。

  而以往顺天府的布料大多来源于南直隶和浙江省,每年大约有200万斤布料沿着大运河,一路北上,在通州的张家湾卸货。

  但是现在,一个湖广省对北京的输送,就到了南直隶和浙江省总和的一半。

  要知道,南直隶和浙江省,可是轻工纺织业大省。

  这是今年邱禾嘉最拿得出手的政绩。

  由于原材料的大批量输入,整个顺天府的布料价格出现了一定的下降。

  人们很明显的感受就是,以前几年都买不起一件新衣服,现在一般人家庭,每人都有两件到三件衣服了。

  此刻的皇帝面前,就摆放着一批从南直隶和浙江省运来的布料,还摆放着一批从湖广省运来的布料。

  “黄宗羲。”

  “臣在。”

  “朕来问你,现在北京城一件衣服的价格是多少?”

  “回禀部下,以如梦令的一件普通衣服看来,是200文钱,若是棉衣,需要1300文一件。丝绸依然很贵,需要10000文(十两银子)以上。”

  “若是再加大苎麻的供给,还能不能往下降?”

  “依臣看,可以在三年之内,降到150文,只要民间需求足够大,湖广省今年运输了100万斤布料,每一斤布料售卖50文钱,总收入就有5000万文,即5万两银子,若是商税定在15%,20%,40%,这三个标准,大大小小的商人,收入不同,交税规范不同。”

  “取中间值,也可以收1万两的税了。”

  “而臣在国土管理部请教过,湖广省每年可以提供至少8000万斤。也就是说,仅仅是布料的交易,就可以收80万两的税,这只是湖广省。朝廷拿40万上来。”

  皇帝道:“那按照这个标准,商人还能赚么?他们是否有动力?”

  “商人肯定能赚钱,而且随着水泥路的普及,商人可以增加原材料的规模,扩大量的售卖,这正是陛下在《国富论》里说的薄利多销,所以,臣认为,完全可行。”

  崇祯点了点头,邱禾嘉的确是个能吏,苎麻的供应速度有些出乎崇祯的意料。

  最近皇帝一直在思考新的《商税法》,新的商税法一定不能拍脑袋定,得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既要朝廷和地方都能增加收入,也要民间的商人能赚到钱,还要商品有足够的降价空间利好老百姓。

  “你就以湖广省、浙江省、南直隶这一次的苎麻供应量做案例,写一份总结出来,作为立法的参考之一,提交内阁。”

  “遵命。”

  眼下随着一部分基建的扩大,皇家银行不断对民间“放钱”,人们的收入增加了,购买需求也在增加。

  一旦需求增加,民间许多商人其实都看到了商机,纷纷开始种植苎麻等纤维植物。

  而且,随着收入的增加,民间对粮食的需求更加急迫。

  眼下南方已经进入到收秋税的时期,但农税的上限太低了,已经完全满足不了现在朝廷的收入需求。

  新的《商税法》迫在眉睫了。

  而且一旦收复台湾,海贸打开,东部沿海的商业必然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局面。

  这个时候,也更加需要《商税法》了。

  崇祯给邱禾嘉写了一封赞扬的信,并且希望他今年十二月回北京一趟。

  做什么?

  按照目前的局势,要在武昌设立一个内陆的“经济特区”了。

  为什么要设立一个“经济特区”?

  因为目前新的商业都还是一片混乱之象,需要一个榜样。

  而大明朝大多数省是内陆省,内陆省的商业模式与沿海省的还是不太一样的。

  内陆省更多的可能是内销。

  所以要单独成立一个“经济特区”来做一套可以在其他内陆省复制的商业模型。

  这样,其他省才有方向,即便是实际情况不太一样,也可以做参考,在这个基础上创新。

  要不然,任由各省布政使这么放飞自我地望下去,何年何月商业时代来能到来?

  等黄宗羲走后不久,孙承宗进来了。

  “陛下,目前在杭州湾的40艘战列舰已经准备完毕。”

  “你估计这一次作战,彻底消灭红夷人的势力,需要多久?”

  “老臣对东南不甚了解,不过老臣仔细看完了熊文灿的奏疏,若是十月抵达台湾与福建之间的海域,两个月拿下台湾,老臣认为是可以办到的。”

  孙承宗顿了顿,道:“不过,郑芝虎今天刚刚呈递上来了一份奏疏,说是目前他那边人力不足,无法提供3万人。”

  崇祯眉头立刻就皱起来了,语气也沉下来:“那他能提供多少人?”

  “说是五千人。”

  “五千?”崇祯的脸这下就彻底阴沉下来了,“为何只能提供5000人?”

  “说是料罗湾之战,损失惨重,现在兵力不足。”

  这就是胡扯了。

  崇祯心头有些恼怒,料罗湾之战,他可是给了郑家100万两,料罗湾之战的当日,天武军可是后来也到场了。

  而且按照之前郑家提供上来的伤亡数字,也绝对不可能现在只能提供5000兵力。

  看来这个郑芝虎和郑芝龙的想法完全不一样啊!

  崇祯有理由相信,这5000人,郑芝虎还是看在郑芝龙的面子上给的。

  “这件事你怎么看?”

  孙承宗叹了口气,沉稳道:“依老臣看,郑芝虎是不想出人,不出人倒也罢,老臣只是担心,天武军对台湾人生地不熟,作战的时候,吃了这方面的亏。”

  “这件事你去跟郑芝龙商议一番,不要逼他让郑芝虎出人,最主要的是让郑家出一部分对台湾非常熟悉的人,弥补天武军在这方面的空缺。”

  “是,老臣知道了。”

  孙承宗捋了捋胡子,又道:“陛下,看来郑家并不是真的臣服于朝廷。”

  “这是当然,郑芝龙麾下有数万之众,人数众多,他们怎么会甘心于臣服。”崇祯看着那张地图的东南海域,目光逐渐变得锋利,“先不急,将台湾拿下来,大战略的进度是最重要的,等《商税法》出台后,朝廷以《商税法》的名义,整顿东南海域。”

第774章 大军南下

  熊文灿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到十月二十日的时候,熊文灿已经筹备到了足够的粮食。

  这个时候,郑芝虎已经接到了郑芝龙的信。

  郑芝龙在信中千叮万嘱一定要筹备到3万人,但郑芝龙最终还是只给了5千人。

  不过,他也不敢完全驳了郑芝龙,至少郑芝豹和施大瑄在这五千人中。

  这说明这五千人绝对不是随便找来凑数的。

  早在九月底的时候,远在爪哇的巴达维亚(后世印尼雅加达)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

  荷兰远东总督简·皮特斯佐恩·科恩神色铁青,他愤怒道:“汉斯这个愚蠢的家伙,他应该早一点将情报汇报上来!”

  办公室外面都能听到他的怒吼,就像一头发怒的狮子一样。

  屋内的人没有一个人敢说话,大家都非常清楚这位总督的脾气。

  简·皮特斯佐恩·科恩是一位冷酷的军人。

  他对所有人都极其严苛,而对殖民地的人,更是惨无人道。

  在荷兰国内,他是英雄,但在这里,没有人喜欢他。

  他用军队肆意镇压所有殖民地的反抗,无论男女老少,只要反对他的,一律杀无赦。

  他的铁血政策,为荷兰在远东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所以,东印度公司那十七位至高无上的股东都非常喜欢他,而且信任他。

  要知道,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权力非常大,它可以发行自己独立的货币,可以对外代表国家签订协议,还可以组建自己的军队。

  荷兰人在全世界拥有大量的雇佣兵和正规军,他们的战舰扬帆海上,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个时代的领先性,巨额的财富朝荷兰汇聚。

  拥有大量的钱,武装力量就会更加强大。

  简·皮特斯佐恩·科恩的助理凯尔特说道:“总督阁下,要不将军队从台湾撤回来,战线集中到远东诸岛?”

  “狗屎!”简·皮特斯佐恩·科恩怒骂了一句,丝毫不留情面,“你们知不知道台湾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它是联系东方大陆的枢纽!没有了它,我们休想和东方大陆做生意!我们将失去巨额的财富!汉斯那头蠢猪!当初我真该一枪毙了他!”

  “还有,这一次看在上帝的份上,我不予追究,谁再说放弃台湾,我就将他吊死!”

  屋内所有人都吓得不敢说话,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传我的命令,让汉斯必须搞定那个郑家的人,所有的贸易都不准断,如果出现问题,我把他扔到海里去喂鱼!”

  “好的,总督阁下,我现在立刻就以您的名义给汉斯写一封信。”

  十月二十日下午,汉斯接到了从巴达维亚送来的总督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