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当暴君 第860章

作者:画凌烟 标签: 穿越重生

  因为新城新政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古代徭役占据了老百姓大量的时间。

  废除徭役其实就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不过这是一件风险比较大的事,毕竟朝廷还没有富裕到那种程度,例如开凿水利,有些地方就是找的徭役。

  如果现在在开封也试点,是不是意味着在未来的不久,整个河南省都要废除?

  如果废除了,官方再要修建什么工程,都必须给工钱,这无疑给地方造成很大的财务压力。

  此时此刻商议的就是钱的问题,皇帝提出的这两个目标都需要大量的钱,现在又鼓励除非徭役,这哪里是节省?这分明是继续增加朝廷开支!

  韩爌说道:“陛下请三思,现在正是用度紧张的时候。”

  崇祯笑道:“看来韩阁老没有读朕的《国富论》。”

  “陛下的《国富论》臣读过不下20遍,臣愚钝,还请陛下指教。”

  “那你来跟朕说说,什么是第一产业?”

  “陛下所说的第一产业是指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与温饱有关的。”

  崇祯又说道:“那朕还说过什么?”

  “陛下还说,第一产业如果发展良好,可以发展第二产业。”

  “何为第二产业?”

  “纺织、制造、采矿、建筑等相关。”

  “那发展第二产业,需要的人从何处来?”崇祯有条不紊地说道。

  韩爌立刻知道皇帝要说什么了,皇帝是想取消徭役,增加普通民众的收入,扩大税基。

  扩大税基后,朝廷的税收也会相应增加。

  不仅如此,民间的消费能力还会增强,商业加强后,税收进一步增加。

  韩爌说道:“陛下,臣以为现在由武昌和北京试点已经足够,暂无必要开设开封。”

  “朕也没有见到武昌和北京有发不起俸禄的时候。”崇祯明显有些不满意了,他心里清楚韩爌反对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若是如此,臣担心……”

  “你担心什么?”皇帝的语气已经冷下来,“你担心那些官老爷们不开心了?没有人给他们免费抬轿子了?”

  说到这里,皇帝的脸都阴沉了下来:“谁不乐意,让他来找朕!”

  “改革是大势所趋,朕看过北京和武昌的财报,一切都合情合理,现在粮食已经逐渐充足,只要第一产业物价不涨,天就塌不下来!”

  “以后官老爷还想有人拉马车,自己出钱请人!”

  皇帝三言两语,说得韩爌不敢再多说了,因为这事背后就是牵扯到当官的利益。

  “扩大税基,推动各地商业,是必须做的,当年有人反对土地改革,下场是什么他们应该清楚。”

  “朝廷以后的开销只会越来越大,国内的商业必须发展起来,大明朝要全力扶持商业发展,国营商社牵头。”

  “是。”

  “内阁和户部给朕算一笔账,开封废除徭役后,下一步河南省什么时候废除徭役,南直隶何时废除?整个大明何时废除?”

第1013章 新航线上的战争

  崇祯元年有8亿亩田,按照每亩0.034石(4斤)的农税来收,一年的农税是2720万石。

  到了崇祯九年,算上开荒出来的,全国农田有8.3亿亩,一年的农税是2822万石。

  当然,崇祯九年,交农税许多地方已经不用粮食了,而是用银钞。

  2822万石,按照市场价换算成银钞,妥妥的2000万两。

  农业税是有极限的,而且现在明显就到了一个瓶颈,你不可能继续给农民加税。

  一定要提升农业税总额,可以继续开荒,但是开荒是一个长期过程,很慢。

  21世纪的新中国有耕地大约20.2亿亩。

  是经历了几百年的不断开荒才到那个地步的。

  当然,后世每亩田的产量至少是1000斤以上,产值非常高。

  又因为收税方式不同,实际上到20世纪末,农税占比都还很高。

  而大明朝现在为何能做到农税和商税五五开?

  因为农税收的真的很少,一亩田收4斤粮食。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民间土地资源畸形太久了,能让利给普通老百姓就让利给普通老百姓吧。

  所以未来朝廷的收入增加,肯定来自商业。

  一是国营商社收入。

  二是银行收入。

  三是商业税。

  而这三点,都需要扶持商业。

  银行的收入也是贷款出去收利息,收谁的利息?

  农民贷款买田的那点利息吗?

  那真的不多,别指望了,因为良田买卖也到极限了。

  所以,只有贷款给商人,给国营商社。

  只有商业发展得好,银行才赚钱,朝廷才有收入。

  皇帝饮完茶,继续说道:“诸公任重道远,大明朝的未来要靠诸位爱卿了。”

  众人连忙起身拜道:“臣等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朕提个收税目标吧,崇祯十三年,朝廷的年收入要达到1亿两。”

  所谓最高领导层开会,一是确定目标,二是确定方向。

  如果有人事变动,就要说清楚是否有人事变动,其余的都是在交换意见,达成执行方法的一致。

  这就是最高效的开会。

  “开封的事,即刻去办。”

  “是!”

  等各自散去后,崇祯单独见了袁可立和郑芝龙。

  目前苍龙战列舰总数是70艘。

  这种级别的远洋战列舰有70艘,已经算有些实力了,至少守卫近海问题不大。

  但是如果真的要去南洋作战,肯定是有风险的。

  这个时代的南洋,是荷兰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地盘。

  这三个国家在那里将整个南洋瓜分了。

  崇祯也给袁可立提了目标,苍龙战列舰要在明年这个时候扩充到120艘。

  所以要开始准备扩充海军人数了。

  这一点袁可立倒是擅长,再加上郑芝龙,扩充军备的问题已经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钱。

  现在钱也将不是问题。

  至少国债可以缓解燃眉之急。

  “郑爱卿。”

  “臣在。”

  “你去一趟濠镜(澳门),你的任务是和弗朗机人谈判,适当给一点甜头,给孙传庭他们缓解一些压力,拖一拖弗朗机人。”

  “但是朕派你过去,真实的目的是去查探敌情,等时机成熟了,朕要你去将濠镜收回来。”

  郑芝龙一听,立刻就明白皇帝的意思了,他欣喜若狂,终于等来了机会!

  他连忙说道:“臣遵旨,必不辱使命。”

  袁可立也听出来了,皇帝以前对郑芝龙是防范状态,现在给他机会去立功。

  七月二十日,北京城国债正式开始发行,一时间,那些有钱人倒是趋之若鹜而来。

  例如李如礼这种皇商直接就买了100万两,将一半的钱都投了进来。

  没办法,谁让女儿现在是皇妃呢。

  就在这一天,身在泉州港的周延儒接到了皇帝的命令,让他去和荷兰人交谈关于与葡萄牙人之间矛盾的事。

  与此同时,郑芝龙也已经出发,他在天津港乘坐了船,一路南下,亲赴澳门。

  七月二十三日,鹭岛(厦门思明岛)荷兰领事馆。

  自从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后,大明对荷兰正式开放,并且允许荷兰人在鹭岛上设置了一个办事处。

  设置办事处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双方合作顺利,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巧的是,办事处的负责人正是之前占领台湾的汉斯·普特曼斯。

  这也足见荷兰人对与大明朝贸易的重视程度。

  这一日,周延儒将汉斯·普特曼斯请到市舶司。

  汉斯·普特曼斯开门见山地说道:“周大人,您找我有什么事么?”

  “本官的确找你有事,而且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大人您就直说吧。”

  “弗朗机人,现在要从南洋切断我们之间的合作,这件事你知道么?”

  汉斯·普特曼斯有些惊讶,这事他肯定不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早就跳飞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