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当暴君 第942章

作者:画凌烟 标签: 穿越重生

  就是为了将陕西调度过来的粮食尽快输入到河西走廊。

  等等!

  你调度所有军民?

  洪承畴你西军总督的脑子不好使啊!

  这个时候,大雪封路,你调度军民,他们不要吃饭吗?

  例如甘肃省三十万军民,谁能保证这些军民吃饭?

  辽东还好说,毕竟辽东的纵深没有甘肃这么深,粮食补给分发难度比甘肃要低很多。

  从出了陕西进入甘肃,到玉门关,纵深可是有2000里!

  所以,甘肃根本不可能调度30万军民从陕西运输粮食到玉门关。

  那洪承畴是吃多了没事干?

  当然不是。

  他的动员令并不是让军民去陕西,而是就在各自城镇的官道上干一件事。

  什么事?

  铲雪!

  就铲雪!

  最复杂的问题,往往就有最原始最简单的办法。

  结果,正月总督府的命令下达后,进入二月,河西走廊各个军镇出现了空前壮观的一幕。

  无数军民,提着军工铲,跑到官道去铲雪。

  铲完下了继续铲,覆盖后又继续铲。

  总之你下多少,老子铲多少。

  结果被困在半路的运粮部队,一下子就通畅了。

  那些运粮队的士兵一辈子都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场景,他们走一段路,就看到路边的人在铲雪,并且还跟他们打招呼。

  这简直就是动员的几十万人,为运粮队保驾护航。

  没有高科技的年代,人定胜天!

  这是人类和上天的一次斗争。

  这也充分体现出,甘肃的军政体系正在快速完善。

  一支执行力和军令如山的军队诞生了。

  进入三月的时候,源源不断的粮食已经从陕西进入到武威、张掖、酒泉,抵达嘉峪关。

  一旦河西各军镇的军民看见运粮队的到来,就知道前面的军镇的道路被挖通了。

  那种看见自己辛苦付出有成效的心情,无比的自豪。

  人们朝运粮队挥舞着手臂,仿佛那跋山涉水运粮的就是他们自己一样。

  三月二十日,集结的号角声响彻在张掖城的上空。

  五万铁骑组成先头部队,快速向嘉峪关行去。

  至少有三百万石粮食已经囤积在嘉峪关,准备出关护送到敦煌。

  军未动粮草先行。

  现在粮草到了,军队就可以放心大胆出击了。

  这五万铁骑还只是第一批,在皇帝给洪承畴的回信中,是调度十万大军抵达敦煌的。

  而且皇帝给了他一个非常明确的任务,今年甘肃四镇的粮食供给总数要达到800万石。

  以敦煌为例,敦煌今年的粮食总供给要达到300万石。

  300万石就是3.6亿斤,也就是说每个月平均供粮3000万斤。

  即便每个人每天吃10斤,也可以供300万人吃。

  而北京城现在的人口也差不多就300万。

  敦煌现在的总人口才不到4万。

  这明显就是为了囤积粮食,打大仗了。

  三月二十五日,五万西军铁骑抵达嘉峪关。

  由西军都督曹文诏亲自率领,统领西军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挥师西进。

  他的任务不仅仅是解除敦煌之围,更是要兵出玉门,直入吐鲁番,打一场灭国战。

  吐鲁番敢大军围困敦煌,贸然与大明开战,现在局面显然没法收场了。

  唯一能停战的就是灭掉吐鲁番,将大明的疆域延伸到西域。

  这是军委会的指令,当然也是皇帝的指令。

  这其实是非常考验从陕西的粮食调度的。

  陕西现在由湖广省供着,粮食的确不怎么缺,但毕竟水泥路还没有修建起来。

  而西部军区不仅仅面临着敦煌之战,此时此刻,瓦剌人的大军在西宁城下肆意的叫嚣着。

  二月的时候,洪承畴就给宁夏巡抚郑崇俭发了军令,命他即刻领兵三万,南下支援西宁。

  西北两场大规模的战争,一触即发。

  与崇祯七年的局面颇为相似,崇祯又面临了两线作战的局面。

  这一次的战争局面,似乎也丝毫不亚于崇祯七年和崇祯八年。

  用崇祯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崇祯十一年的三大战役,都将奠定日后北方的格局,甚至直接影响到西域,乃至更远的地方。

  甚至有人说,崇祯十一年,是大明朝对外的一个重要转折。

  举世皆敌。

  一旦大明朝打破了这个困局,将会扶摇直上九万里!

第1105章 科技的飞跃

  三月的北京,柳絮飞满城。

  崇祯正在北京制造局,他手里拿着一把短款的燧发枪。

  这种燧发枪是北京制造局刚刚研制出来的第三代燧发枪。

  科技线有一个规律,就是前期迭代速度往往很慢。

  但一旦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人才,以及工业配套,技术突破的速度就会加快。

  例如第一代燧发枪的有效射程是70米,而且精准度非常低,甚至还会出现卡壳、炸膛。

  北京制造局火器局统计过,第一代燧发枪的卡壳率有10%之高,炸膛也有5%。

  到了第二代燧发枪,卡壳率下降到5%,炸膛率下降到2%。

  到了第三代,也就是此时崇祯手里这把,卡壳率几乎降到了1%,炸膛率下降到0.8%。

  这是非常优秀的成绩了,说明大明朝的火器制造工艺水平在这十一年中有了极大的改变。

  而第三代的最大革命性突破并不是卡壳率和炸膛率的下降。

  主要有两点:

  一、出现短款燧发枪。

  二、出现后膛枪。

  没错,眼前崇祯手里这把是后膛枪。

  它的结构在之前的燧发枪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动。

  以前无论是燧发枪还是火绳枪,都是从前面的枪口填充弹药,然后用插销将弹药捅进去。

  隔着长长的枪管,将火药捅正了,这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需要训练。

  而后膛枪则不需要。

  它的燧石附近就有填装火药的孔,将火药填充进去,子弹填充的部位也是在这附近。

  这相当于直接告别了插销。

  大大降低的操作难度。

  具体体现在什么上面呢?

  举个例子。

  第二代燧发枪一分钟开两枪,军中的火枪手精英可以勉强开三枪。

  但是,一旦后膛枪技术成熟后,那些火枪操控精英们,可以在一分钟内开6枪!

  数量直接暴增了一倍。

  更加直观一点,以前的线列阵排队枪毙,一分钟打死对方200人,现在一分钟可以直接打死400人。

  200和400的区别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翻倍。

  事实上,任何数字,一旦放到社会学、行为组织学里去增加,效果是指数级增长的。

  例如从死200人到一下死400人,死亡翻了一倍,但是效果却可能暴涨了10倍。

  因为对方死亡后不仅仅攻击人数减少,士气也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摧毁。

  你现在再去看正统历史上,八里桥战役就知道为什么蒙古人败得那么惨了,因为他们遇到的是英军的后膛枪部队。

  这是火枪历史上划时代的。

  崇祯仔细看了看它的结构,毕懋康说道:“陛下,我们测试了有1万次,前后测试了8个月,这把火枪密闭性、以及构造,目前已经是最优者。”

  崇祯看了一眼徐光启,这一年的徐光启已经垂垂老矣,77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