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当暴君 第965章

作者:画凌烟 标签: 穿越重生

  而站在张凡的角度,若是不雷霆手段,日后必然愈发不可收拾。

  锦衣卫大汉将军进来。

  骆养性开始一个个念名字。

  每念一个名字,那个人都全身一软,高呼:“陛下饶命,臣一时糊涂……”

  但没有人理会他,锦衣卫拖出去后还在喊:“饶命啊陛下……”

  前前后后,被拖出去了二十二名官员。

  还有八名京官级别不够没有在朝堂上,着令锦衣卫去拿人。

  这下瘫软在中间的纪永平心神震撼。

  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天威震怒。

  纪永平是一个标准的两面人。

  在公开场合,他是一个光伟正的商人,将自己包装成翩翩君子,满口仁义道德,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结交的都是同样“心怀天下”的有钱人和达官显贵。

  但私下里,却是一个拿人不当人的人。

  这就完了?

  还没有结束。

  只惩罚官员,不足以威慑天下。

  官员是贪污,该死。

  那些贿赂官员的商人呢?

  新政走到一定的地步,资本主义必然在民间如同雨后春笋一般。

  资本是贪婪的,资本是逐利的。

  他们为了能够赚更多的钱,杀人放火、吸血食肉,甚至出卖自己的国家,什么事他们做不出来?

  现在还是民营资本生根发芽的阶段。

  发芽的阶段,就已经用钱去大规模贿赂官员了,将手伸到了朝堂之上。

  日后呢?

  日后若是全面壮大,难道要资本阶级革命不成?

  皇帝大袖一挥,又说道:“凡是参与贿赂这些人的商人,一律处决,没收家产,已有商社全部关闭,其后人不准入仕为官,不准注册从商!”

  只有如此这般,才能真正威慑那些商人。

  朝廷的确在扶持商业,商人也要遵守国法。

  否则岂不是全部乱套?

  商务部侯恂出列,他说道:“臣领旨,臣这就协助刑部查办。”

  待二十二人全部被拖出去后,大殿内又安静了下来。

  “此案还牵涉到军政,武威城军长贺守义,在里面拿了300万两!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军纪,监察院立刻捉拿此人,以国法、军法处置!”

  李邦华出列说道:“臣领旨!”

  “军队里有多少人牵涉,就给朕抓多少人!”

  “此次敦煌之战,西军立功,西军总督洪承畴、都督曹文诏该赏,该赏的就赏,但西军后勤部出了如此大的丑闻,洪承畴也有责任,罚洪承畴一年俸禄,撤他的中将军衔,降为少将衔!”

  “着令他配合监察院全部调查!若有再犯,他这个西军总督也别干了!”

  袁可立出列说道:“臣领旨!”

  诸位大臣只感觉手心全是冷汗。

  此次牵涉到的官员实在太多。

  这还只是京官,据说地方官还有很多。

  崇祯又道:“吏部配合廉政督察总府,将此次所有涉案官员全部撤职,朕不管他们现在身在何处,一律撤职查办,以同罪论处!”

  如此下来,牵扯到的人有多少?

  少说大几千人,这必然是最近几年最大的一次案件了。

  也必然会在大明朝掀起一股腥风血雨。

  更会狠狠威慑新政以来成长起来的新势力,包括民间势力。

  而这件事,还仅仅只是开始。

  因为这还只是治标。

第1130章 一揽子新政

  正如纪永平所言,贪官是杀不完的。

  杀人从来不是杀人这么简单。

  简单来说,杀人不是为了泄愤。

  杀人是为了给活着的人看,给天下人看。

  是为了起到威慑和警戒的作用。

  杀人只是治理贪污的方法之一。

  杀人会破坏体系,杀那么多人会破坏官僚体系,还会给公众带来冲击感。

  治理国家不是砍人就完了。

  还必须要处理杀完人之后的事情。

  例如权力真空,要迅速填补,例如既然要公告天下,就必须让民众知道真相,让民众拥戴朝廷的决策。

  有民众的拥戴,治理贪官就会如虎添翼。

  民众自古就拥戴惩治贪官,但问题是舆论的把控从来都是高难度的。

  官媒公布后,民间会不会有一批人私下散播谣言给吃瓜群众?

  吃瓜群众甚至相信明末的魏忠贤是大救星,吃瓜群众甚至认为魏忠贤是贪官克星。

  吃瓜群众是很容易被忽悠的。

  所以后期的舆论处理其实是重头戏。

  除了舆论处理,另外一个重点就是要完善反贪机制。

  有人说拿魏公公出来制衡贪官,这是典型的地摊文看多了的。

  制衡之术,只是政治手段中的一点,而且只是很基础的一点。

  治理国家靠的是阳谋,是大道。

  阴谋玩多了会污染整个环境,会逼得那些不愿意玩阴谋的人也开始玩阴谋,把政治环境搞得乌烟瘴气。

  这是天启年间的大病。

  清理掉名单上的贪官之后,崇祯继续说道:“礼部要做好舆情处理,要将事实公布于众,朝廷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朝廷是天下卫道者,朝廷若是歪了,何以立信于天下?”

  “若是天下人都不再信任朝廷,则国亡矣。”

  礼部侍郎刘宗周出列:“臣领旨,臣会处理好后事。”

  大殿内又恢复安静了。

  群臣沉默。

  不过大家都知道,事情肯定不会就此结束。

  到这里就完全不是皇帝陛下的风格。

  沉默了一会儿,皇帝语气渐渐平缓下来:“朕以为,接下来有这样几件事要办。”

  “第一、为何民间有会火枪?要从根本上开始管制火枪。民间一旦发现私造火器者,一律死刑。”

  “另外,朝廷生产的所有枪支都刻了军队番号,士兵编号。一旦民间出现没有番号、士兵编号的火器,又是从朝廷制造厂流出去的,应该责问总负责人,如此总负责人才会严格管控火器制造厂,从根源上开始杜绝。”

  “第二、要立法,凡是携带火器者,一律入刑,具体立法院要拟定清楚。”

  “第三、划清民间商人与官员的界限,官员不得私自参与民间商人私会议事。”

  “朝廷的确在扶持商业,但规定官员不能与商人私下往来,并不妨碍商业的发展。”

  “朝廷扶持商业,是要从政策上去扶持,所有的政策都是公开的,而不是官员私下与商人议事扶持。”

  “再有发现官员私下参与商人议事,就给朕滚蛋,吏部要出台《官员纪律》,把这一条加进去!”

  “第四、这个纪永平,这几年专门让穷人找他借高利贷,去办朝廷的工事,他的条件就是帮这些穷人拿到工程资质。”

  “这就是商务部的严重失职,什么时候商务部的工事招标,被一个民间商人说拿就拿的!”

  “传出去后,朝廷的威严何在!”

  “侯恂。”

  “臣在。”

  “此次从初犯,朕不追究你的责任,配合吏部、廉政督察总府严查整个商务部!”

  “臣领旨。”

  “此次牵扯诸多官员撤换,吏部和内阁要做好官员选拔。”

  “朕要说的第五点就是官员选拔、考评一事。”

  皇帝从桌上抽出一本《为官》的册子,他说道:“这是朕写的官员手册。”

  “吏部和礼部可以在朕的这份《为官》上进一步补充,必须编入科考中,吏部对官员政绩考核,礼部也要建立一套机制,各省官员,每一季度要学习、编写自己的为官之道,作为官员品行考核标准。”

  王永光出列说道:“臣领旨。”

  这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