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后娘不洗白,七个崽她不伺候 第58章

作者:莫乙莫甲 标签: 穿越重生

  贺翊也只是生气,说顺口了,被宋鉴这么一噎,顿时说不出话来。

  “还有两刻钟就要到巳时了,贺少爷,你准备好了没有?”宋鉴自己身后还背着书箱呢。

  贺翊胸口堵了一口气,也知道自己和夙心约定的事情是不好改的,除非宋鉴自己退缩,否则他就得陪着读书,不过……

  到底谁才是书童啊!

  当然,他也不想让这个野小子真的成了夫子的弟子,真要是那样,那往后出入贺家就更理所当然了!

  最好让他知难而退。

  “读书是吧?行!你给本少爷等着。”贺翊磨了磨牙,带着宋鉴过去。

  贺家三个夫子,一个擅长正统的科考课业,一个则擅长些杂学,还有一个则是对琴棋书画吟诗作对这些十分精通。

  他们是举子,却都不无心继续科考,贺家给的银钱多,他们又欠了贺家的人情,这才过来教导贺翊的,但是贺翊每个月也只来三两回。

  这会儿人来了,三个夫子就按规矩教。

  而贺翊,也不得不按照夙心的要求,让三个夫子改了课,让宋鉴能跟得上进度。

  贺翊坐着,他看了宋鉴一眼道:“你是书童,只能站着听,一会儿我渴了还要给我倒茶,只要你我不离开课堂,我让你做什么事儿你都得听。”

  “哦。”宋鉴心里其实也紧张,但还是故作镇定。

  他站在贺翊身后,几乎是竖着耳朵,生怕漏掉夫子说的每一个字。

  可贺翊哪能让他听得顺利?在宋鉴认真嘀咕记着东西的时候,贺翊就让他在一旁跪着磨墨,不需要磨墨了,便让他负责翻书,坐累了,又指挥宋鉴替他捶捶肩。

  宋鉴才听了一堂课,就能感觉到这里的夫子和村塾的不同。

  越发明白,为什么师父要让他过来。

  心里开阔,面对贺翊的要求,他能忍得很,努力让自己做到一心二用,虽然有些难,夫子说得好多东西都没记住,但对他来说,这个开始已经很不错了。

第100章 分账

  折腾了一天,宋鉴也没吭声。

  甚至午时的时候,贺翊还特地让人准备了各种珍馐美味,当着宋鉴的面品尝起来,而宋鉴则只能默默的拿出家里带来的菜饼,站在一旁勉强下肚。

  贺翊就没见过这么能忍的小子。

  才十来岁的年纪,瞧见好吃的竟然还能受得住,那硬邦邦的饼子吃得还挺香!

  贺翊碰了个软钉子,心里不得劲儿。

  “你第一次来我家,本少爷理当招待你一番,也算是尽一尽礼数,你觉得可对?”贺翊看着收拾东西的宋鉴,不甘心让人就这么走了。

  他就不信,一个孩子,能有这么大的忍耐力!

  “我第一次来,爹娘担心得很,更应该早些回家,如果贺少爷你想要邀我的话,可定下日子,我和爹娘以及师父说一声,他们应下才行。”宋鉴防备心极重。

  贺翊咬咬牙,挥了挥拳头:“小子,你给脸不要脸是不是?”

  他都张口留人了,他竟然不乐意?!

  “贺少爷,你不能打我的,师父说了,你不能伤我身体。”宋鉴连忙退后一步。

  “师父师父师父……张口闭口都是那个女人,她也不过就比你大了六七岁而已,你至于这么孝顺她吗?而且她教你什么了?驱邪!?”贺翊觉得眼前这臭小子真的是固执极了。

  今日说的最多的话,便是:师父说了……

  宋鉴张了张嘴,然后又闭上了,没吭声。

  师父才没有教他驱邪呢。

  师父说了,他既然是要光耀门楣的人,便不要学得太杂,只管往科考的路子上走,教他武功只是为了强身健体保护自己,也不是想让他逞能的。

  如今他才跟着学了几天的基本功,什么都不会呢,说出来贺翊肯定会笑话他。

  “师父就是师父,哪怕大一岁也是。”宋鉴将东西收了,背好书箱,转头就走。

  他知道贺家未必会给他备车马,但好在离家也不算太远,他快些走,一个多时辰也能到了。

  贺翊没能将人留下,还挺懊恼的,决定下回再找些别的法子试试。

  宋鉴能坚持一天,但想坚持几个月甚至几年,那肯定不可能。

  早上送宋栓子去上学之后,夙心就去县城的书肆买了好些东西,笔墨纸砚备了不少,一股脑的带回了家。

  回去之后,夙心又去山上砍了些木头,在旁边的空地上立起了些木桩。

  一天时间根本不够,她还打算多做几个木头人,之后教栓子练功的时候肯定是能用得着的。

  第二天晚上的时候,宋家人带着做好的东西来了。

  他们采买材料,再加上肉品的腌制,如今先做出了三种,分别是烤肉、五香酱肉以及一个香味肠,香肠还需要再经过晾晒才行,这会儿送上来的先经过烤制的,味道与成品会有所不同。

  “我们尝了一下,味道确实好,只是这烤肉和酱肉都是实打实的纯肉,定然要卖高价才能有的赚,香肠里头加了别的料,相对便宜些,只是清洗肠衣十分麻烦。”吴氏有些紧张的看着夙心。

  这烤肉要用无烟的果木,肉质要细皮瘦肉最好,想要将皮晾上一天,然后再切成肉条用夙心给出的几种香料水腌制浸泡入味,腌制好的肉晾干之后才能进行烤制,出炉之后便可皮酥肉嫩、香而不腻的成品。

  酱肉则需要特制的卤水,还要用到酒水和白糖,也要耗费不少时间,只是出锅之后,那肉鲜美醇香,险些将他们一家子的舌头馋掉了。

  这两日忙活着做肉,为了不让配方外流,家中大门紧闭。

  然而,即便如此,肉香依旧传得到处都是,村中有些孩子在外头蹲守了好久,宋家人实在看不下去,只得拿出一块来,给几个孩子分了点。

  不过看到那些孩子喜欢,宋家人心里也踏实一点。

  证明他们做得还不错。

  夙心挨个尝了尝,也赞叹于吴氏夫妻俩的做活的细致,这味道如此鲜香,定是他们严格按照了配料来,没有偷工减料的结果。

  “挺好的。”夙心很是喜欢,但想了想,又道:“不知道你们家有什么打算?怎么分配?”

  宋家人口不多,老两口都在,五十岁左右,身体还很硬朗。

  宋柏阳是长子,吴氏为长媳妇,然后就是宋雪贞这个小姑子,另外还有弟弟以及弟媳妇儿,宋栓子有个小堂妹,年纪不大,挺乖巧的。

  她之所以和宋家亲近,除了因为与宋栓子有些缘分,另外就是挺喜欢宋家的和气,这一家子关系不错,少有矛盾。

  “昨晚我们与弟弟谈了,这配方毕竟是你给的,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就我们夫妻俩拿着。利润分爹娘一成,二房两成,雪贞和栓子各一成,剩下的两成是我们夫妻俩的。栓子那一份,我们夫妻俩不要,由他自己花用,做什么都好。”吴氏说道。

  他们知道,夙心肯给他们方子,那是看在栓子的份上。

  所以单独给栓子一成,用来读书以及孝顺夙心这个师父。

  爹娘年纪大了,也无意与他们分账,将来总是要留给他们的,所以分的少了些。

  “我那小姑子雪贞,现在身体还不错的,虽然还常常发呆,可已经能帮着干活了,这肠衣就是她负责洗的,干活细致没出错,我检查了好几遍。”吴氏担心夙心不喜欢宋雪贞,特地解释了一下。

  夙心想起宋雪贞,觉得她那脑袋瓜再过些时日,应该也能好全乎。

  “嫂子,我也不是要掺和你家里事儿,你心里有数就好,至于分给谁,我就不管了。”夙心笑着说道,“只一点,不论做什么生意,定要记账,哪怕是一文钱的数也要记清楚了,小账不明大账不清,要看长远些。”

  吴氏眉头一松,笑着:“可不是么,昨晚栓子从县城回来,我拉着他叫我们一家子认大字儿,这事儿肯定要做的好看才行,要是拿了你这么贵重的东西,办不出好来,我这脸都挂不住!”

  “也用不着太紧张。”夙心立即回了一句。

  宋家能给宋雪贞分账,反而还让她更放心些。

  不为别的,就这团结的家庭氛围,办事儿的成功率就能上升几分。

第101章 商议,赶工

  吴氏还在兴奋之中,又嚷嚷着让夙心多吃几口,夙心也给面子,还拿出了从县城买回来的酒水,招待他们夫妻俩一起用餐。

  “现在这第一锅卤水有了,只要家里忙活着,就能有东西卖,这两日我男人就能先去县城试一试,你要不要跟着一起?”吴氏摩拳擦掌的。

  “租了摊位没有?”夙心问。

  “那县城有好些没人用的摊位呢!用不着租吧?”吴氏说着,然后考虑了一番,“你的意思是,要租?”

  “不要钱的摊位位置一般都不好,周边也不够繁荣,咱们卖的这些东西定价不低,还是要选个来往客人多富贵的位置卖。”夙心建议道,“如今没有银钱,先租个摊位,将来你们若是赚得多了,最好还要有铺子,这样才稳定。”

  吴氏有些为难,一旦租摊位,这费用又要增加许多。

  可夙心说得确实也没错。

  他们的猪肉需求大,买肉比一般人要便宜一些的,但平均也要二十多文一斤,另外香料也不少,有些香料能去山里寻到,可山里也不是什么都有,所以还是要买。

  这样一算,只成本,一斤就得三十文以上了。

  还有这人工,也不能算得太低了。

  “我从前听别人提过,城中的摊位,位置稍微不错些的一天就是百文……”宋柏阳也仔细考虑着,“咱们这生意才开始,每日也不能供太多,每样先供五十斤,往后若是卖得好了,那就能再加……”

  宋柏阳自己嘀嘀咕咕一番,最终又道:“租用也成,位置好了,定价就能更高些,咱们这味道好,肯定不愁卖的!”

  “那……那得定多少的价?”吴氏有点慌。

  太高的话,不会有人砸他们的摊子吧!

  吴氏原本想着,每斤酱肉能卖上四十五文,已经很赚了。

  “这样的味道,定价高些没关系,酱肉和烤肉六十文,香肠便宜些,每斤五十文,如何?”夙心问道。

  “这么高!?能有人买吗?!”吴氏倒吸了一口凉气,有这银子,别人自己买肉回家炖菜吃不好吗?

  “城中不比村户,小富之家很多,这价格在村中是贵,但到了城中,也算不得什么。”夙心说道,“倒不是我黑心,凡做生意的,若走的不是薄利多销的路子,东西的质量又有保证的话,价格高些也可保障自己的稳定,另外刚开始叫卖,总得留一些肉出来吸引客人,若是一开始便赔得厉害,只怕你们做不下去。”

  若是有些家底的人做生意,赔些问题不大,但宋家本就是普通农户,做这生意,定然也是将家中存银都拿出来尝试的。

  一家子每日能做出来的成品有限,价格再定得低,全家忙活下来,那就是赚个空。

  “我觉得还行,主要是咱们这东西好吃,还没入嘴呢,香味先出来了。”宋柏阳也有些自信的。

  吴氏一向是听男人和孩子的,这会儿见男人也愿意,咬了咬牙,就要这么定了。

  “天热的时候东西容易坏,也容易招些飞虫,一会儿我画个图纸,这两日做出个大餐车来,你们每日带够了柴火,东西在锅里温着,能放得稍久些。”夙心又补了一句。

  好在如今不是酷暑时候,天气还很清爽。

  城中那几条繁华街道上也都是有遮阳的木棚,而且四周建筑定然会保证通风和舒适,路上也不会特别闷热。

  宋柏阳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你说的东西我也不懂,但一把子力气还是有的。”

  他们本想着弄口锅,摆个桌子便罢了的,但现在有夙心这话,就更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