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后娘不洗白,七个崽她不伺候 第96章

作者:莫乙莫甲 标签: 穿越重生

  这一点……大家伙都选择了不说话。

  没法子啊,谁让宋榆兴他爹当年办事儿太绝了呢……如今能有个落脚的地儿就不错了,早先宋榆兴还想过要拿刀将人砍死呢!

  现在老头装装乖,好歹能有口饭吃。

  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村里的喜事儿,夙心没凑上,但当她从白阳观出来的时候,整个人与之前判若两人。

  面依旧白,但气色极好,多走几步都不觉得累了。

  只是这续命之法只有一次,十二年后,若她解决不了自己被封印的气运,那就只能去见阎王了。

  不过她不会等十二年这么久,必须尽早找到自己身世的真相,为解除封印做准备。

  如今,凭着她与宋家以及九层阁合作,每个月固定能有三四百两银子的入账,如今给九层阁几幅画作还只是抽奖之用,回去之后,也该画几幅用作拍卖的画作来了。

  只凭着这些银钱,远远不够。

  马车里,夙心从怀里掏出了那块印章。

  上头“夏侯”两个字,尤其的清晰。

  过些日子,她得去拜访贺家老太爷,这位老太爷见多识广,或许能知道这印章的来路。

  只是,这姓氏以及印章的质地,一看便知道是个有名望的大族,那样的身份,多半与皇权也会有些牵扯,若这大族门户仍旧存在还好,万一犯了什么抄家灭族的罪……那她找上贺家老太爷,那就等于自首招供了。

  还需要给自己弄一个护身的法子。

  正想着,夙心目光扫到了路边的农田。

  田中有农人正在耕作,辛劳的样子配上山野的风景,画面极美,只是那费力耕耘的样子以及黝黑的皮肤,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显眼。

  夙心将玉章收起来。

  如今才过秋收,正是农人忙得时候。

  秋收之后,要给谷物脱穗、晾晒,晒干些之后衙门的人再来收税,地也不能空闲着,翻一翻整顿一下,还会种些其他能过冬的蔬菜。

  夙心想了想,心里有了些成算。

  放下马车的帘子,又过了一会儿,车夫突然停了下来。

  “怎么了?”夙心问道。

  “前面有人正闹事,人太多了,路窄,不好过。”车夫有些纠结。

  夙心透过缝隙看了过去。

  如今是狭路相逢,对面不远处正站着些人,有的手里拿着棍子,有的手里拿着锄头,瞧着气势汹汹的,被这些人围住的则是一男一女和一个孩子。

  女子年纪看上去略大些,一直扯着那孩子,应该是母子关系。

  旁边的男子则是挡在那母子俩面前,与那女子模样有点像,应当是姐弟。

第168章 挡路虎

  这姐弟二人面色慌张,小孩子也是一脸惊惧。

  “衙门都说了姐夫是病死的,你们为什么不让我们走!我姐的嫁妆都赔给你们了,我们只要带走孩子就行,求求你们了……”那男子看上去挺清瘦,是书生装扮。

  而那女人则一脸哀色,看上去也挺文弱的。

  “那是一条命!你们想赔几个银子就了事了?!要不是娶了这个丧门星,向三不会那么早死,如今衙门不抓你们那是你们运气好,但村有村规,你们犯了错,就得惩罚!她婆婆说了,必须要她去向三坟前跪七日,不吃不喝给他赎罪!陶秀才,你不要以为我们不敢怎么样,要是你再敢拦,休怪我们动手了!”为首的村民气势冲冲的说道。

  夙心听着这话,眉头轻皱。

  真跪七日还不吃喝,会死的吧?

  那女子听闻这话,直接跪了下来:“若我儿长大了,你们要我的命我二话不说便撞死在坟前,可他还小,如今没了爹不能再没娘了!求你们放过我一马吧!”

  那小孩子约摸也只有五六岁年纪,看着眼前那些乡亲的眼神,充满了仇视。

  孩子小,面相未定,不过瞧他日月角晦暗不明,只怕是要做孤儿的。

  她让车夫靠近了些,那群人叫叫嚷嚷的已经开始强行拖人了,夙心的马车靠近,马儿都被吵闹的声音吓得叫了两声。

  这群乡亲们闹起事来动静极大,也不知道是谁手里的家伙直接甩了出去,砸进了夙心的马车里头。

  夙心看着突然冒出来的镰刀,都吓了一跳。

  刚才不好多管闲事,现在好像得掺和一下了?

  她伸出脑袋来:“你们是在杀人吗?”

  众人一怔,见她手捂着胳膊,脚下踩着刀柄,下意识便以为谁的东西砍伤了她,顿时有些心虚,连忙就让出一条道来:“我们这是教训村中外逃的妇人,不小心挡了路,望您勿怪……”

  这小姑娘瞧着挺朴素的,但一般的庄稼户可不会坐马车。

  “我看到你们行凶了,几十人聚集在一起试图逼人去死,几个月前衙门便曾办下一桩类似的案子,犯案之人全数流放,主谋连夜出逃,一旦抓到便可立即处死,你们刚刚携兵刃行凶,莫不是也想学着那些人,想要背井离乡、刺字发配?”夙心语气不重,但很有分量。

  为首的男人眉头一皱:“小姑娘,你用不着吓唬我们,这妇人伙同外人毒死了自家男人,于情于理也该按族规处置!便真是闹去了衙门,县令也不会说什么的!”

  自古以来,死在族规下的人多的是,哪有衙门敢管的?!

  “不是我毒死的……我不知道……是有个妹子给的药方,她说能救命……”妇人哭得厉害。

  夙心听到这话,愣了一下:“你说的妹子叫什么名字?”

  “姓颜,是几个月前了,那个妹子……她带着好几个弟弟妹妹一起出门,说是遭奸人陷害,家中父母没了,无处可去,要去京城投奔亲戚,正巧我与我男人一起去看大夫,路上歇脚的时候她们来借水喝,她与我男人就多聊了几句,还给我男人把脉,将病症说的一清二楚,又说她能治,我男人信了,让我将药方背了下来,我们还给了诊金的……”妇人说着,哭了起来。

  给了三两银子的诊金,她家一年的用度都花出去了。

  当时是在外头,那小姑娘只让她将药方背下来,她心里是不大乐意的,但向三一听能好,不管不顾,非要用那药!

  谁知道药吃了些日子,人就没了!

  她男人身体本就不好,平日受不得刺激,早早就说活不了多久的,但这么多年也过来了。

  谁知道喝了那药,反而没了!

  衙门的人来验,也知道她男人是个药罐子,又看那药里确实无毒,就将她放了,可她婆婆不依不饶,非说是她毒死了丈夫,弄得满村皆知,旁人都知道那药是她和相公一起带回来的,也都一股脑的怪她。

  她当时拦着的!真拦着了!

  夙心听到姓颜,内心便忍不住唏嘘了一番。

  “小姑娘,你别听她胡说,什么妹子大夫的,肯定是她瞎编出来的,这世上有女子做大夫的吗?肯定是她伙同别人用药害死向三!她从前嫌向三生病花钱,闹过好几回了!”

  “不是的!向三从前抓药花银子我没有半点不满,我每次生气都是因为他总是只给自己和婆婆补身体,从来不顾孩子……”妇人连忙道。

  “他身体不好,补身体有什么不对?孝顺亲娘更是理所当然!就是你这泼妇整天闹脾气,才让向三病得越来越重!”

  “……”

  好一番扯皮。

  “我认识她说的小姑娘,的确是个大夫不假。你们可以去榆阳城贺家或是上潭村问问,当初这颜姓小姑娘曾拿着一药性极大的药方给贺老太爷治病,那药没问题,就是用药大、猛,不是人人都能扛得过去的。”夙心开口说道。

  只是颜轻轻运气好,一般也能影响到病人才对。

  这回,要么是她压根没想让向三好,要么是当时她与几个孩子之间矛盾太深,被吸了点气运。

  不过后者可能性不大,因为颜轻轻和七个孩子的体质都比较特别,几个孩子应该吸不了她。

  那妇人听到她的话特别激动:“你们听到了,我没说谎!真的是大夫给的药!是向三自己非要喝的!”

  那些个村民一时不太好下手,毕竟他们也都是听着向家老母的话过来捉人的。

  “这位公子应该是个书生吧?可过了科试?”夙心随口一问。

  她观旁边那男人的面相不太一般,应当是有功名在身的。

  “已过了科试,来年便可去参加乡试了。”那男子连忙说道。

  夙心一笑:“据我说知,凡过了科试的学子,姓名籍贯都是登记在册了的,若是出了什么问题,衙门定然会严查。”

  这院考是分岁试和科试的,只过了岁试,虽能称为秀才却还不能去参加乡试,必须得是秀才之中成绩优良者,参加科试,录科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

  录科相当于有了准考证,这张准考证的分量也很重,拿到之后,乡试的贡院里留了个位置,若是人没到,衙门怎能不过问一番呢?

第169章 摇钱树

  那书生反应也挺快,连忙冲着那些人道:“若我在保护姐姐的时候受了伤,官府的人查问起来,我定如实以告!影响生员乡试,这名声你们村若是担了,从今往后,你们村的孩子去县城求学,都要被人排挤的!”

  “我今日便是死在这里,也绝不容许你们带走她们!”书生连忙又道。

  那些人刚才拉拉扯扯了半天,迟迟没将那母子俩带走,就是因为忌惮着这秀才。

  如今知道这秀才还录科能去考乡试了,更不好下手了。

  又有夙心作证那妇人没说谎,对方虽有些不甘心,但到底也没敢继续闹下去,毕竟这条路人来人往的,回头聚集太多人来,影响村中名声。

  很快,人就散了。

  那书生松了口气,连忙看了看姐姐和外甥有没有受伤,确定没有之后,这才立即走上前来行了个谢礼:“小生陶蕴,多谢姑娘提点。”

  “你都是在册的生员了,怎么都不知用权势压一压人?”夙心是有些服气,这人是读书读傻了吧?

  “刚才来得急,一时没想起来……”对方看上去还挺腼腆。

  夙心看了一眼,他年纪不大,约摸也就是二十左右,能录科的都是成绩非常优秀的秀才,这般年纪也不算太常见。

  “既然你们没事了,那就此告辞。”夙心没打算多聊下去。

  这叫陶蕴的书生也没阻拦,连忙又客气的做出送行状,倒是那陶姐姐忍耐了一下,沙哑的声音问道:“小姑娘……我能不能问问……那个姓颜的妹子……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要害我们,我们当日还借了她水和干粮的……”

  夙心见她这样,也叹了口气。

  为什么?只能说她运气不好了。

  “她叫颜轻轻,父母俱在,所带着的孩子也并非是弟弟妹妹,而是她的继子女,她丈夫犯法在逃,她在村中活不下去这才跑了的,另外她说她是被奸人所害,那奸人指的应该就是我了。”夙心也直言不讳的替她解惑,“她给你的药方按理说是能救人的,端看你们的运气,你可以好好想想是否有什么地方得罪了她们一行人。”

  陶姐姐听得震惊,后面仔细考虑了一下:“应该……应该没有吧?我和丈夫两个人赶路,带得干粮和水都不多,她带得那群孩子里头,有一个闹着非要喝水,好像是将她们带的水囊都喝光了,我本来不想借的,但见那几个孩子年纪都不大,就给了,后来我们自己还忍了几个时辰,回家才喝上水呢……”

  只是她一开始有些不愿意借水,犹豫了一会儿……

  “对、对了,那个颜姓小姑娘替我男人把脉的时候,我男人多看了她几眼,当时她旁边那个三胞胎还讽刺了几句……”陶姐姐又道。

  就是说他男人病入膏肓了还色眯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