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八阿哥 第73章

作者:过敏反应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系统 穿越重生

  “你说,你知道该如何种植番薯?”

  平安站住脚步,对他的话表示怀疑。

  刘为农腰板挺直,

  “正是,草民原本在明廷的农署做一名小官,番薯的种植与推广,正是我们在徐大人的督导之下所为。”

  平安:“!!!”

  他好悬没有跳起来,若真找到了最初那批选育番薯良种的农署官员,在关外推广番薯的种植还不是如有神助。

  多亏前几天挨的那顿打,让他还保留了几分清醒的理智,不敢再轻易的轻信于人,狐疑道,

  “你既在农署做官,受朝廷俸禄,关内土地肥沃广袤,大有可为,怎么会想到要投靠我大金呢?”

  刘为农脸色稍变,农考方歇,便听说宫中传召,他心中对大金的这位八阿哥便存了几分好感,以为是一位忧心民生的储君。

  进了汗宫

  ,却见到八阿哥只有这般年纪,又听说八阿哥急吼吼的寻找着农业人才,只是因为听说了番薯好吃,想尝尝味道,心思顿时淡了下去。

  没想到一个几岁孩童,竟然会问出这般问题,倒叫他有些刮目相看了,他迟疑一瞬,还是选择据实以告,

  “草民是旅顺港人,是被罢官后归乡,才跟随尚将军一路北上的。”

  原来是被罢官后才来投奔大金的,那就更该细问,平安刨根问底,

  “那你为什么会被罢官呢?”

  八阿哥小小年纪,心智却绝不似这个岁数只会玩闹的孩童,刘为农对待他也愈发认真起来。

  方才他一直挺直的站着,现下为了适应八阿哥的身高,刘为农蹲下身来视线与平安齐平,

  “ 八阿哥既然从关内搞到了番薯,可也知道土豆吗?”

  土豆!

  平安当然知道,只不过明朝对这东西看得很紧,王意搞不来,所以他才派人去了海上。

  看来这位刘大人真是选对了,不仅能帮着推广番薯的种植,对土豆也颇有研究,平安顿时眼前发亮。

  瞧着他这副样子便是知道,刘为农自嘲一笑,大金这边连一个几岁孩童都知土豆是好东西,明廷却只顾自己享受,不肯在民间推广,这差别委实是太大了些。

  他现在想到仍觉得不理解,

  “土豆自海上来,因为味道极美,蒸煮或是炒食皆宜,于是明廷只将它当作是上层贵族特供,不许这等高产作物流入民间。”

  “徐大人去后,朝廷对于农业更加不重视,无视民间的灾荒,只顾奢侈享乐,我上疏过几次,却无一例外都被驳回,最后一次不知触怒了哪位大人,被革了职。”

  提到这些刘为农便觉得愤慨,

  “我早不愿受那个鸟气,反正我原本在朝中也是种地,回到家乡种也是一样的。”

  听他言语平安便知道,刘为农是刚直之人,前半生只和土地植物打交道,哪里懂得官员间的弯弯绕。

  朝中没了徐光启,连农政全书的编纂都停了,农署也愈发不受重视,他又不懂眼色的屡次上书,要把贵族们的口中食,变成民间随处可见的粮食,自然不招人待见,被罢官似乎也可以预见。

  不过还要多谢明廷这些高高在上的贵族,把这样一位急需的农业人才送到了他身边。

  看刘为农言辞恳切,提到徐大人时甚至眼中含泪,不似作伪,平安最后考验了他一下,

  “先生既说在农署就任,又是因为土豆被革职,可知土豆的种植方式吗?”

  方才忆起徐大人,刘为农眼中尚含着泪,听得平安有此一问,懵然答言,

  “土豆极易成活,只需待其发芽后,切块……”

  平安:妥了。

  他握着刘为农的手,眼含热泪,

  “先生真乃我的福星,走,咱们现在就出宫去种地。”

  ·

  两人一路奔向多铎的皇庄,平安还不忘从偏殿中取来自己精心养育了十数日的番薯芽。

  自长了一片新叶后,那根芽尖一路猛窜,现在不仅抽条长高了许多,还已经有了五片舒展的新叶,茎身也褪去了原本的紫红色,是一株很成熟的植物了。

  刘为龙一见那个花盆便笑了,

  “八阿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番薯上的芽原不该是掰下来种的,竟能种至成活,足见您的重视。”

  平安心安理得的挨了这一句夸,幸亏是种活了,也不枉他天天带着花盆出去晒太阳。

  只不过……

  “刘先生怎么看出是掰下来种的,难道这种种法和正常的种出来有什么不同吗?”

  刘为农摇头,

  “非也非也,关外气候寒

  冷,此时尚且不到番薯栽种的时候呢。”

  平安:“……”

  原来如此,他自生下来便在关外,早已熟悉了这边的气候,原来竟这么冷吗?

  他顿时发起愁来,现在便这么冷,等再过几年小冰河期的气温跌到极点,这关外还不种不种粮食了。

  多铎庄子里的管事领着两人一路到了放有番薯的暖房,一推开门,一股暖气扑面而来。

  这个季节的暖房本该早已停了地热壁炉,但怕八阿哥带来的宝贝受了冻,故而还一直烧着炭火。

  那放在木匣中的番薯早已长出了半人高的茎叶,枝叶横斜,在箱子中显得极为壮观。

  平安引着刘为农过来,

  “那依刘先生之见,这些番薯该何时栽种呢?”

  若是现在的温度推算,其实还应该再等半月,但那木匣中的番薯茎叶都已长得这么高,底下的块茎也皱缩着,不能再提供足够的养分,显然是不能再等了。

  刘为农便道,

  “若为了更好的生长,今日便可种植。”

  平安:“先生方才还说现在不到番薯栽种的时候……”

  怎么突然今天就要种了呢?

  刘为农点头,

  “尚且还差着几日,只不过这些番薯一直都放在暖房中,发芽比旁的要早,已经长出了这么高的茎叶,早已可以下地了。”

  他们已在农署中研究出了番薯的最佳种植方法,番薯极易成活,待埋进土壤的块茎长出蓬勃的藤枝,只需掐取一段带着叶子的藤枝栽种下地,浇水便可成活。

  他方才一眼看出平安的番薯芽是掰下来种的也是因为如此,能插枝成活的番薯茎叶尚且还长不到这么高。

  说干便干,五枚番薯用不了多大的地方,管事立刻吩咐了人将一块早已准备好的田地再细细翻动一遍,又给两人上了茶,

  “请八阿哥和这位大人稍等片刻,一刻便好。”

  刘为农面色有些忐忑,显然是对着这几枚金贵的番薯不知怎么是好,番薯在关内已经广植,但在关外这般珍惜,他突然被交托了重任,实在是有着许多担心。

  担心土壤肥力不足,担心气候寒冷,冻伤了番薯块茎……他整个人都有些坐立不安。

  他偷偷看一眼平安,却见八阿哥神色兴奋,半点紧张的情绪也没有。

  关外气候寒冷,古代人将这里视作贫瘠荒地,但平安知道,东北地区乃是出了名的黑土地,地肥水足,所以他半点不虚。

  到了地头上更是撸起袖子,对刘为农道,

  “先生在旁指导,我亲自来种。”

  ·

  四月里种下的番薯,五月便在田地中蔓延开绿油油的一大片,在刘为农的指导下,他们截取番薯的藤枝继续栽种。

  天气暖和了,水热条件也好,番薯藤一夜便长出一大截,再过两日就能再掐枝种植。

  周而复始,这一个月中,平安便和多铎庄子里的人一直在重复这项活动,待他恍然回过神来,发现五枚番薯竟然蔓延开了一大片田地。

  浇水、松土、捉虫……第一次种地总是很新鲜的,但时间久了,也难免会倦怠。

  和面对土地、植物时能永远兴奋的刘为农不同,平安看看面前的土地,再看看手里拿的给他量身定做的缩小版锄头,又深深叹一口气,然后恍然大悟。

  原来一切都早有预兆,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抓周时的金斧头原来代表着他要吭哧吭哧地种番薯,挖番薯,再种番薯,再挖番薯……

  他现在看着这绿油油的一片田地便觉得发愁,真到了秋季收获时,可该怎么办呀!

第68章

  当平安正望着满地绿油油的番薯藤, 畅想着即将到来的丰收时刻时,天聪八年七月,发生了一件大事。

  从西边来的消息传回盛京, 林丹汗病亡,消息被其子额哲和娜木钟大妃勉力隐瞒了一个月,终究还是隐瞒不住。

  察哈尔部失首的消息如插了翅膀般一夜传遍整片草原,蒙古诸部哗然。

  林丹汗昔年一统蒙古诸部, 重振蒙古帝国雄风的美梦破碎, 病死于逃亡青海途中。

  获知消息的当天夜里, 诸位旗主贝勒一同入宫觐见,请求八旗大军即刻拔营出发,踏平察哈尔余部,一统蒙古草原。

  这两个月正该是番薯生长的时节, 不需多加看管,皇庄的人自会浇水施肥,何况又有刘为农守在那里, 平安只是每隔五日才过去看一回,寻常的时候他便整个下午都跟着皇太极泡在书房里。

  也不知是从何时形成的习惯,父子两人, 一个批阅奏章, 一个写完了上午先生们留的课业就随便翻书来看,倒也安静和谐。

  皇太极偶尔在批阅奏章的间隙中抬头,便看见这小家伙正拿着一本书在看, 或在纸上涂涂画画不知在写些什么东西,总之不是无聊的抠手指, 倒像是也真的有事要做。

  书房里最多的当然就是书了, 转过前面的半间屋子, 后面是一排排紧密的书架,满蒙汉三种语言的书籍分门别类的放着。

  最多的是汉文书籍,什么样式都有,既有现在最通行的纸质印刷本,也有从关内寻来珍贵的竹简,满蒙流传下来的羊皮卷。

  类型更是从政务策论到医药农工,甚至是小说杂书,应有尽有,简直是大金最大的一座藏书馆。

  其中有些书籍平安这个岁数看其实有些早了,只不过他若有兴趣,皇太极也不会阻拦就是了。

  偶尔看到了比较有意思的奏折,皇太极也会念给平安听,就当做是让他早些熟悉。

  八阿哥早慧聪颖,是长生天恩赐的福星,这在大金几乎已经是家喻户晓,而皇太极听着平安的见解,更是时常觉得这小子确实聪慧,不枉自己对他寄予厚望。

  午膳过后皇太极休息一刻,平安休息半个时辰,醒来后便自行前往书房,待皇太极处理过当日的政务,两人再一同回到关雎宫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