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十四爷家的娇丫头 第355章

作者:雪中回眸 标签: 穿越重生

  修书也是大事, 所以依旧叫三爷继续。

  也是出钱出力支持。

  三爷也就满足了。

  又过了几日, 其他几家陆续送了孩子进来,十四爷就是那话。

  他不是嘴上说说, 日后等女孩子们出嫁时候, 他自有安排。

  他心里其实知道,先帝不看重女孩子,由着她们一茬一茬葬送在蒙古,但是他跟先帝不一样。

  因为打小就疼爱二格格三格格, 所以他是在乎女孩子们的。

  只要是他手里送出去, 他就不许她们没了命。

  所以在宫里这几年, 他自有计较。

  四个格格都被册封了和硕公主。一起先都住在雨花阁这边。离得慈宁宫不远。

  皇帝一般不过去。

  等这四个女孩子安顿好了, 十四爷就叫来了曲迆。

  曲迆听十四爷绕圈子就头大:“您不就是叫咱们的格格都搬去么, 都去吧。我没意见。”

  十四爷被说的不好意思, 瞪她一眼。

  曲迆失笑:“就算搬出去了, 那还是我的孩子, 我就在宫里, 她也不会受委屈,我怎么会因为这个生气?”

  “是, 你最大气,当年三阿哥那么小就去念书你也不担心。”

  曲迆看他:“那会子是府里, 前院就是亲爹,我担心什么啊?皇上是怪我呢?”

  十四爷忙道:“不怪你不怪你, 你如今脾气大,爷惹不起了。”

  曲迆无语:“都搬去?”

  “五格格还小就不去了。主要是叫二格格和三格格带一带她们。都一个个的没什么脾气可不行。不光是格格要去, 这事爷可交给你了。你要好好看着她们, 身边那些个没用的嬷嬷都赶走也无妨。”

  曲迆表示知道了。

  这一点上,她是一万个赞同。毕竟如果格格们自己不能立起来,日后别说是去蒙古,就是嫁给京城里的人也够呛能过好。

  “叫大格格也学一学。”十四爷道。

  十四爷对自己大女儿的软弱也是很无奈的。

  十四爷第二天就下旨, 将自己的公主们都册封了。

  五个都是一样的和硕公主。

  他虽说更偏宠二格格和三格格,但是也不好直接将这两个封了固伦。

  所以大家都是和硕。

  大格格是和硕端宁公主, 二格格是和硕端康公主, 三格格是和硕端敬公主,四格格是和硕端仪公主,五格格是和硕端安公主。

  四个养女是端敏,端仁,端悫,端寿。

  格格是封了,阿哥就别想了, 且等着吧。

  成亲的老大没戏, 嫡出的老二也没戏,老三受宠也没戏。

  其实公主们的封号都是好字, 可宫里的奴才们愣是能相处十八个不同。

  非得觉得这康好啊,是万岁爷盼着二格格一生安康啊。

  这敬好啊,是万岁爷盼着三格格受人尊敬呢。

  反正就是好。

  承乾宫里奴才们听了都好笑。

  对于搬出去这件事, 三格格没什么意见,跟二姐姐四妹妹一起嘛,还有新来的堂姐妹,以前也认识的。

  又不出宫,反正额娘也经常被阿玛拐走,她在这里也是带弟弟,走了也可以带。

  六阿哥还小,被带去也没事的。

  于是六阿哥还不知道,自己光是庆幸姐姐走了就不会总想着给他开蒙了。

  结果姐姐可能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很快就选了个好日子搬出去了。

  曲迆亲自去看过,雨花阁这边也是一早就修葺过,弄得很好。

  格格们一个人占一块地方。

  四个养女见曲迆来了,都紧张的起身请安, 来之前都被家里交代了。

  最得宠的就是纯妃娘娘,见了她都要客气。

  曲迆笑着摆摆手:“都不必客气,我就是送你们姐妹过来。以后你们小孩子一起住。”

  她虽说接了任务,倒是不着急,这几个女孩子也就十二三岁,还小,一时半会也不会出阁。

  等以后慢慢熟悉了再说。

  先叫女儿们住过来带一带。

  四个公主应了,但是还是小心翼翼的。

  曲迆知道她们如今人生地不熟的紧张,于是也没多留,看了就走了。

  孩子们留下好沟通些。

  二格格和三格格都是活泼又外向的性子,估计很快就熟悉起来了。

  回去后,曲迆叹气:“这日子过的,我怎么觉得我自己还小啊,一眨眼,就要操心儿女们的大事了?明明小六和小七还这么点,怎么哥哥姐姐就都成了大人了?”

第409章

  云锦笑起来:“可不是么,日子过旳快极了,不过主子您年轻着呢。”

  曲迆又叹口气:“总是要老的,不行赶紧抱来七阿哥我看看。就假装前面那几个还没生。”

  云锦笑着去了。

  不多时,七阿哥就抱来了。在榻上滚着玩。

  曲迆逗孩子抱孩子,哄了好一会一回头,就见伸手贴上一个暖暖的大团子。

  哦,六阿哥挨着她睡着了。

  曲迆……

  “这孩子不声不响的怎么就在这里睡着了?”

  云锦失笑:“六阿哥一直都在啊。”

  曲迆低头看睡着的臭小子,低头在脸蛋上吧唧了一大口。

  这个臭小子也是很亲人的,就是懒了点。

  四爷,十爷,大阿哥他们是六月中旬回来的,与此同时,曹家的人也跟着一起进京。

  十四爷照旧赏赐了他们宅院,不过官职就别想了。

  江宁织造如今已经换人。

  李家和孙家全部遣返原籍。人是都在的,可家里东西都没了。

  毕竟孙家李家可没有个伺候过先帝的老太太。

  宫中设宴,为四爷十爷和大阿哥接风。

  这差事办的还算漂亮,有了这笔钱,就有了西北军费。

  大阿哥此番出去虽然不算挑大梁的,但是也做得很好。

  十四爷高兴,赏了他不少东西。

  从此后,大阿哥也是办过差的大人了。

  西北战事激烈的时候,是这一年的腊月。

  年羹尧与岳钟琪节节胜利,但是罗卜藏丹津守在柴达木,他们也无可奈何。

  距离千里之外,大军长驱直入,肯定会被粮草拖垮。

  此时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很不利的。当地太冷了。

  滴水成冰,从内陆过去的将士们也很不习惯。

  同样,就算是敌人也是不习惯的。

  所以暂时呈僵持状态。

  年羹尧上书,希望能够再次增兵两万支援青海,等到了四月,两万人抵达西宁,他便可以带着大军从松潘,西宁,甘州,布隆集河四个地方进军,共同围剿罗卜藏丹津。

  同时岳钟琪也有上书,他的意见是如今是寒冬腊月,青海之地满地荒芜,寸草不生。等到了四月的时候,万物复苏,那个时候再想困死罗卜藏丹津就不容易了。

  于是,他力求带领五千精锐从西宁直驱西海境内,直接突入到达柴达木攻打。

  两封折子摆在十四爷面前,十四爷道:“你们也看看。”

  折子被魏珠传下去。

  兵部户部的几位官员都在场坐着,挨个看过之后开始讨论起来。

  有的人支持年羹尧,这样虽然时间更久,可能也负担重,但是稳妥。

  不过也有人支持岳钟琪,这样突袭虽然险,但是更快。

  众人争执过后,兵部尚书起身:“不知万岁爷的意思呢?”

  十四爷道:“朕赞同岳将军。”

  众人又研究了一会,其实他们自己也知道,万岁爷是自己领过兵打过西北的,反倒是更熟悉当地。

  既然万岁爷是这个意思,那其实不必争执了。

  于是定下,正月十五之后,岳钟琪带领五千精锐正式从西宁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