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姐手握爽文剧本 第47章

作者:不问参商 标签: 重生 打脸 东方玄幻 穿越重生

  太上葳蕤没有再想下去,这份玉简中不曾出现陆云柯和松溪剑派,也就证明他现在仍然是安全的。

  见她放下玉简,却没有起身,青年摇着写了百晓生三字的折扇,含笑问道:“道友可是还有什么想问的?”

  沉默片刻,太上葳蕤才缓缓开口道:“我要问,中域天衍宗,燕愁余。”

  青年的动作当即一顿,随即神色严肃道:“天衍宗的事,可不是谁都能问的——”

  天衍宗乃是中域第一宗门,便是托大称一句天下第一宗门,也没有几人敢反驳。

  要入天衍宗,必先登沂蒙山,但近几十年间,也不过寥寥三五人做到。又因天衍宗行事隐秘,门中弟子长居山中,甚少行走天下,世人对其知之甚少。

  太上葳蕤拂手,桌上登时又多了一袋灵石,不过这一袋,全是上品灵石。

  她当日和赵立合作卖却邪丹的灵石,剩下的也不过这些了。

  虽然她已然令玉蝉认主,可以随时取用小孤山故地的各色灵物,但太上葳蕤并不打算擅自用这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看着这些灵石,青年立马换上了笑,玄机楼的行事原则就是,只要灵石到位了,什么都好说。

  “沂蒙山上的事,即便是玄机楼,也无法探听,道友若想问,便只能从他下山说起。”青年事先说明道。

  太上葳蕤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青年清了清嗓子,随即才开口道:“天衍宗燕愁余,出身不详,年纪不详。三年前下沂蒙山游历天下,时为金丹修士。曾去松溪剑派,似与其藏书楼守书人有故交,停留数日。”

  “离开松溪剑派后,上玄机楼,问及太云山脚下屠村惨案凶手,玄阴刺客榜三十七,血屠独孤月踪迹。”

  “之后追随独孤月而去,至镜明宗,遇云湖禁地再开,两人皆入其中,行迹不明。因血屠独孤月曾得云湖禁地秘钥,当日地宫禁制暴动,或与此有关。”

  青年合上折扇,在掌心敲了敲:“他的行踪,到这里就断开了。”

  他说着,伸手要收起灵石。

  太上葳蕤抬眸,微一拂手,正要拿灵石的青年便倒飞了出去,还在空中成功地翻滚了两圈,这才砸在了地上。

  刚刚毫无防备也就算了,现在是怎么回事?

  分明他自己也是金丹修士,怎么还能被人抬手就掀翻了,青年不由有些怀疑人生。

  同样是金丹修士,人和人的差别原来这么大吗?

  他爬起身,灰头土脸地坐回太上葳蕤面前:“玩笑,刚刚都是玩笑,道友可别再动手了!”

  “不过要买燕愁余的行踪,道友还得再加些钱。”青年又展开了折扇,试图缓解方才飞出去的尴尬。

  能坑一笔是一笔,就当是给他的精神损失费了。

  太上葳蕤似笑非笑地看向他,她看起来很像冤大头吗?

第50章

  见了太上葳蕤脸上神情, 青年不由自主地摸了摸刚刚着地的脸,要是再来一回,自己这张丰神俊朗的脸可就不一定还能保得住了。

  意识到这一点, 青年立刻滑跪道:“相逢即是有缘,道友和我如此有缘, 我怎么还能与你斤斤计较。这少了的灵石,就当是我们交个朋友!”

  折扇一展,挡住自己下半张脸, 青年做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世人不知, 就在燕愁余在镜明宗失踪后不久, 天衍宗重阳子出现在十万大山中, 那可是渡劫修为的大能!”

  “彼时,天水阁正于十万大山中搜寻那个杀了他们阁主第十六子的镜明宗弃徒容少虞, 不知重阳子身份, 竟敢对他出言不逊, 重阳子一挥手, 他们便被生生打落了一个小境界。”

  他故作神秘道:“若是我猜得不错, 重阳子此行便是为了燕愁余。”

  “燕愁余当日来玄机楼问及血屠行踪,当是怀了除魔之心。不过即便他出生天衍宗, 独孤月毕竟是元婴修士,哪怕为了抢夺云湖秘钥重伤未愈, 也不是好对付的。”

  青年摇着扇子, 又道:“不过血屠独孤月入镜明宗云湖禁地后再未得出,已经在天下销声匿迹年, 许是已经陨落。”

  独孤月的确已经陨落了,是燕愁余和太上葳蕤联手,将他斩杀在云湖禁地的地宫之中。

  “说来他也是个可怜人。”他一脸唏嘘地向太上葳蕤八卦道, “他出身贫寒,七岁父母双亡,随后便被卖进了当时的齐国太傅独孤家,小小年纪就做了任人打骂的马奴。”

  “后来,不知为何,独孤太傅的女儿独孤月看上了这个身份低微的马奴,想嫁他为妻。她的父亲当然不同意,以马奴性命相挟,要女儿嫁给了门当户对的郎君。”

  “还是个马奴的血屠被毁了容貌,打断双腿,扔在了乱葬岗上。”

  “独孤太傅大约万万没有想到,这身份低贱的马奴偏偏有一身好根骨,不但没有死,还被人带回玄阴之中踏入修行之路。数年之后,他再回齐国时已有金丹修为,屠尽独孤家上下,包括自己昔日的爱人,独孤月。”

  前面的故事,太上葳蕤眼中都没有现出丝毫动容之色,直至听到青年最后一句话,她才抬眸,对上青年目光。

  “既是如此,他死之前,又为何声声唤着这个名字。”

  听到太上葳蕤如此说,青年眼神一凝,随即笑道:“因为他已经疯了啊。”

  “独孤月嫁给了个一心倾慕她的郎君,虽然初时不愿,天长日久,终究还是接受了他,夫妻举案齐眉,甚至有了一双儿女。”

  “那马奴九死一生,重回故地之时,却发现自己昔日的爱人与夫君举案齐眉,儿女双全。于是那一夜,他不仅杀了独孤家上下,也杀了独孤月。”

  “恶人最初作恶的时候,总要为自己找个合适的借口。”青年点评道,笑眼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凉薄。“他告诉自己,独孤月因为所嫁非人郁郁而终,是独孤家害了她,他为自己的爱人报仇,是理所应当。”

  太上葳蕤看着他,意味不明道:“你对独孤月的想法,竟也知道得十分清楚。”

  青年一摇折扇,有意显摆着上边个大字,风骚道:“那是自然,我可是堂堂百晓生,天下就没有几件我不知道的事!”

  太上葳蕤挑了挑眉,她未来几百年间门,却是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名号。

  她点了点桌上灵石,冷淡道:“废话说完,便该轮到正事了。”

  青年笑了笑,这才说起她问及的事情:“自重阳子出现在十万大山后一年有余,燕愁余都不曾出现在十四州中。直到一年多以后,他再次行走天下,已然晋升元婴真人。”

  “偶然在南域见魔修掳掠凡人修行,将之斩于剑下,才知南域炽焰宗圈养凡人,门中上下皆修此邪术,燕愁余便持剑上了炽焰门。”

  “飞霜剑出,一剑光寒十四州,炽焰门上下尽皆授首,即便是元婴后期的炽焰门门主,在这一剑下,也毫无还手之力。”

  “炽焰门败亡,数万凡人因此得救,飞霜君之名,自此便传遍天下十四州。”

  飞霜君……

  太上葳蕤低垂下的眼眸中,现出些许怔然。她并不知道,自己被披风掩住的面容不自觉地现出一点浅淡笑意。

  见她站起身,青年不急着收起灵石,含笑问道:“依道友方才所言,血屠死前,声声唤着独孤月的名字,那如此说来,道友可是亲眼见得血屠之死?”

  太上葳蕤对上他的目光,淡淡道:“你不是说自己无所不知么,又何须来问我。”

  青年与她目光相对,脸上笑意不改:“我虽然是百晓生,总还是有几件不知道的事,譬如,一开始,我还不知道友的身份。”

  “不过现在,我知道了。”

  太上葳蕤看着他,微微挑起唇角:“那我是谁。”

  “血屠消失在镜明宗云湖禁地中,不久后,恰好镜明宗弃徒容少虞没入十万大山。”

  “道友便是,地榜之首——”

  太上葳蕤已经转身,此时,她回过头,眸色冷淡:“知道的越多,越要管好自己的嘴。”

  “打着玄机楼的幌子做自己的生意,若是被发觉了,你就未必还能好好坐在这里了。”

  青年的神情一愣,她是怎么知道的?

  “容少虞已死,本尊,太上葳蕤。”说完这句话,太上葳蕤转身离开,没有多看青年一眼。

  太上葳蕤?青年看着她的背影,忍不住笑了笑,鼓嘴吹起自己额前垂下的一缕长发。

  真是有些意思。

  他收了扇子,若有所思地在掌心敲了敲,随即摇了摇头,将折扇随手.插.在腰间门,美滋滋地数起了灵石。

  不管怎么样,灵石赚到手才是正经。

  将灵石小心收好,青年才慢吞吞地将被自己藏在桌下的玄机楼门人拖了出来。没想到自己只是想找张椅子躺会儿,还能正好做笔生意。

  “多谢多谢。”毫无诚意地向昏睡不醒的玄机楼门人道了谢,青年沿着鬼市向前行去,身形瞬息便融入夜色之中。

  夜色深沉,鬼市还远远不到结束之时,不过太上葳蕤已经准备离开。

  守门的老头见她出来,开口笑道:“鬼市半月一开,道友怎么不多逛上一会儿?”

  太上葳蕤无意回应他的试探,直接道:“本尊途经此处,对你白月宗属地并无兴趣。”

  白月宗是方禹州一大宗门,也是晋国背后的靠山。这看守鬼市的半瞎老人,正是白月宗门人。

  老者肃容,对她躬身一礼:“是。此地乃凡人聚居之处,道友若有需要,不必自己动手,尽管前往绛京城中白鹿书院吩咐一声,白月宗一定竭力相助。”

  玄色的披风扬起一角,太上葳蕤冷淡应了一声,走入了夜色中。

  夤夜之时,城门上方的守卫昏昏欲睡,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由远及近。

  领头之人举起令牌,高声道:“太子殿下赈灾归来,还不快将打开城门迎接!”

  夜里值守的禁卫立时清醒过来,看清令牌,连忙走下城楼,将紧闭的城门打开。

  “臣等拜见太子!”一众披甲的禁卫在城门口半跪下身,齐齐向来人行礼。

  晋国太子钟离烨在众多侍从护卫的拥簇下入城,他相貌并不算出众,但眉飞入鬓,身姿挺拔,尤其一身气度非凡。

  微微向众人颔首示意,钟离烨带人走入城门。

  “没想到太子这么快就回来了。”

  “北地洪灾肆虐,此番太子亲自前往赈灾,想来灾祸一定已经平息了。”

  “希望如此,听说许多灾民流离失所,一路南上,甚至还有不少来了绛京。”

  “担心什么,有国师大人在,这场洪水也不过区区小事罢了。”

  “不错,太子能顺利赈灾,也多亏国师大人的祈福才是。”

  隐约听到身后传来的议论,钟离烨身边的侍从愤愤不平道:“殿下亲往受灾之地,夙兴夜寐,好不容易才将灾民都安顿好,这些看守城门的禁卫,竟然将您的功劳归在国师头上!”

  不同于深信国师,大事小事都先问过国师才做决策的晋王,钟离烨对这位白月宗来的国师观感很是一般,是以他身边的侍从对深受晋国百姓拥戴的国师也没什么好声气。

  “好了。”钟离烨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他眉目冷峻,五官隐隐透出坚毅之感。

  侍从虽然满腹抱怨,但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止住了话头。

  马蹄声响在夜中,一行人径直向晋国王宫行去。

  才走出鬼市的太上葳蕤,转过街口,便遇上夤夜归来的钟离烨等人。

  “这么晚了,是谁还在城中闲逛?”侍从皱眉道。

  此时已至深夜,原本热闹的绛京城已经安静下来,灯火灭去,只剩月光温柔倾泻而下。

  他戒备地握紧了腰间门佩剑:“殿下小心。”

  这种时候突然有人出现,很难不让人怀疑是不是有心人派来的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