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僖贵妃她不想奋斗了 第110章

作者:青丘一梦 标签: 清穿 女强 美食 爽文 穿越重生

——这俩人也是作死,但他们作的死,却是康熙一点点将他们捧上去,给了他们底气。也是康熙要拿捏前朝尺度平衡,所以没有一开始便敲打二人,而是眼看着他们被养大了心性、在朝堂上针锋相对。

他只要政局平稳,要朝局对他有利,臣子只要对他有用、对他忠心,收受贿赂、卖官鬻爵这些都是小事。

他厌烦贪贿之事,那是厌烦他不喜欢的臣子贪贿。

法喀看似与康熙处得亲厚,其实心里将尺度拿捏得明明白白,在康熙面前的“放肆”全是被罩在亲厚这个套子里,十年来从无半分逾矩之举。

康熙对自己的心腹恩宽,法喀甚至远在江南的曹寅等人尚且行事小心。对后宫嫔妃,他还不如对自己的臣子们呢。

在他眼里,嫔妃大概可以归于两类,有用的——譬如敏若、阿娜日这等出身好,惠妃、荣妃这种能为他生育皇子打理公务的;调节心情的——譬如偶尔昙花一现,总不得历尽一年春景的小嫔妃们。

他对前者才会有几分真正的偏爱宽厚,对后者的仁和,只是因为没放在心上。

哪年宫里没有触犯宫规被处罚的嫔妃?其中又有多少受过康熙一时之宠?

康熙的恩宠是后宫中的风向标,但高位几人却又心知肚明,这是后宫中最靠不住的东西。

其实对康熙亲近之人,其实算得上是个好皇帝了。但若有一日,你的行为触犯了他、令他不喜了,或者他对你生出真正的猜忌了,那他将收回对你的所有恩眷宽和。

敏若厌烦这些帝王心术,厌烦那些平衡手段,无端的猜忌猜疑,厌烦这天下所有名叫“皇帝”的生物。

但她又不得不在其下生存,所以规循矩步,拉着法喀小心谨慎,处处避嫌;所以时刻提醒康熙,她只求安稳度日,不求富贵权柄;所以将她的所有生意都拉康熙参上一手,情愿分出利益,以避免日后猜忌。

到目前为止,康熙对她还算厚道。那些平衡手段,如今身在人屋檐下,敏若也认了。

但康熙忽然叫人送这么多好处来,还是叫敏若难得地正经起来,上了心。

她心里不断思忖着,脸上也挂着笑,问赵昌:“这不时不节的,也没有个什么缘故,皇上赏赐这么多东西,还叫我心里怪慌乱的。”

赵昌笑着道:“皇上的意思是嘉奖贵主您这些年教导公主们有功,恰逢新进了织锦缎子,便命奴才择好颜色给您送来。”

敏若道:“那我得走一趟去向皇上谢恩了。公公是等等我,还是先回去给皇上回个话?”

赵昌笑吟吟道:“奴才得先回去向皇上回话,娘娘不急,皇上这几日政务并不繁忙。”

敏若点点头,知道他有意提醒,转身回去梳妆,兰杜从内殿取了荷包来,笑着塞给赵昌。

康熙忽然赏这一回,敏若等了两日没有后音,只能暂时相信康熙确实是嘉奖她教导容慈她们有功——容慈将嫁了,这倒也是情理之中的。

康熙的便宜不占白不占,敏若痛快地将挑了一部分布匹塞进给容慈的添妆箱子里,一边又带着瑞初和安儿一起裁衣裳“分赃”。

天气转暖,永寿宫内的芍药牡丹簇簇绽放争妍斗艳时,康熙降旨册封容慈为纯禧和硕公主,赐佳期吉日,下嫁蒙古科尔沁部台吉般迪。

敏若已将容慈的嫁妆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打点得妥妥帖帖,又额外塞了一份她给的添妆进去,金玉绮罗、书籍摆设,将箱子塞得满满当当,是没入宫中账目的公主私产。

离宫的吉期的前一日,容慈来见敏若,敏若温了酒等她,见她穿着一身豆青旗装,身姿挺拔,披着月光而来,更显高洁出尘了。

她郑重地向敏若行了大礼,“自孝昭皇额娘崩逝,容慈于宫内日日惴惴不安,谢娘娘多年教导关爱,扫去容慈性中怯懦,拉容慈于茫然中走出,为容慈立心志、明志向。容慈此去,怕无归来之日,万望娘娘善自珍重、多加保养。”

言罢,深深叩首。

敏若听她言罢,一时也觉眼中酸涩,半晌,低低道:“咱们还有许多见面的日子呢。……你若愿意,唤我老师吧,我其实不大喜欢人唤我‘娘娘’。”

因为“娘娘”这两个字,时刻提醒她自己如今的身份,提醒她她也成为了从前最厌恶的人中的一员。

她在宫内的大部分用度开支都是自行承担,份例内的银钱,多都折了粮米药材施粥施药与百姓。说是心理安慰也罢,她并不大愿意用宫中的银钱。

也不喜欢旁人唤她“娘娘”,但身边人唤她最多的终究逃不过主子或娘娘这两个称呼,她也只能让自己不在意。

而容慈她们唤她“娘娘”的时候,敏若的反感没有那么深,或许是因为容慈她们喊的是长辈,而不是上位者。

当然,即便如此,她对这个称呼也绝对称不上喜欢。

容慈眼眶湿热,被敏若拉着手抬头看向敏若,哑声唤一声“老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①。”敏若轻抚她的鬓发,低声道:“我这一生,还在世上一日、你还需要我一日,我便会尽我所能庇护帮助你一日。容慈,走到漠南也别怕,我永远在。”

容慈眼中的热泪夺眶而出,再也强忍不住,只闷闷又行了一礼,端正地磕了三个头,敏若也取帕子拭泪,然后扶起她,笑着道:“不磕头了,咱们这一拜一哭,不知要磨蹭到什么时候去了。进殿里,温了酒,咱们说会话。”

敏若已将能教给容慈的都教给她的,现在要与容慈说的,都是些闲话,以及一点不能叫外人知道的事情。

酒过三巡,敏若的脸颊微微有些红,容慈也有些微醺,眼中带着泪,与敏若低声道:“老师,我有些想皇额娘了……”

“你能过得好好的,你皇额娘若泉下有知,也会安心。”敏若看着她,道:“她取名‘容慈’的含义你可知道吗?”

容慈用力扬扬唇,道:“皇额娘希望我心胸宽广、品德高尚。我尽力而为。”

“你现在这样就已经很好了。”敏若摸摸她的头,笑眼看她,“在我心里,再没有比你更好的双十年华的小姑娘了。”

容慈破涕为笑,“都二十多了,算不上小姑娘了。”

“我庆幸能把你在宫中留到这么大,不然小小年纪成了婚,也总叫人放心不下。”敏若拍了拍容慈的手,叮嘱道:“去路迢迢,远别故土,千万要珍重自己、保重身子。不要吝惜求助,若有什么事,立刻写信回来,知道吗?”

容慈反手握住了她递过去的荷包,极用力地点点头,“您放心!我会在蒙古站稳脚跟,尽快熟悉漠南蒙古的局面形势,为妹妹们先撑起第一片天。”

敏若的感情让她想说你照顾好自己便足够了,但她的理智又不容许她这样说。最终她只能轻轻叹了口气,道:“你们姊妹中,我最心疼你。懂事的孩子最易受委屈,也最令人心疼。你与绣莹离得还算近,彼此能做个伴,我也放心了。”

容慈稳重,能给绣莹撑腰拿主意;绣莹活泼,总能令容慈展颜。

至于一个嫁的是科尔沁部,一个嫁的是巴林部……就是这两个部落中辈分最高的族老,还能阻止公主姐妹们过府相聚吗?

容慈看着敏若满怀温柔慈爱的目光,笑着用力点头,垂头时到底有一滴怎么也含不住的眼泪啪嗒落在了炕桌上。

在影壁后听到敏若与容慈的对话后顿在原地,一直没出声,又在窗外听了许久二人交谈的康熙,垂头轻叹,抬步转身离去。

本来,明日容慈出嫁,他白日召见了恭亲王,用过晚点想了想,便抬步往永寿宫来。

他是临时起意,没带许多宫人,没传仪仗。因敏若与容慈一副要抱头痛哭的样子,又似有许多话要说,难得良心发现没进去打扰,又因为良心不太明显而毫不客气地听了一回壁角。

回到公主所里,容慈打开敏若给她的荷包,见里头四五个人名。容慈已翻看过陪嫁人等的名录,如何认不出那是将要护送她远嫁、然后留在蒙古护卫公主府的那一部分侍卫中的人。

她惊了一瞬,然后攥紧那张纸,埋头无声落泪。

次日是好长的一番依依惜别,瑞初少见地红了眼圈,紧紧捏住姐姐的衣角,却不能留住容慈的人。

容慈一走,永寿宫的小课堂好像一下清冷不少。其实容慈并不是活跃的人,从前她静静坐在那读书、写文章,偶尔指导妹妹们功课,好像并不是很起眼,等她走了,那间偏殿里的人却万分的不适应。

乌希哈几次预备点心时都下意识预备了容慈的那一份,她最喜欢的杏仁酥被摆到那张空置的案上,然后才反应过来,大公主已经不在了。

课堂里最小的蓁蓁在没有宫人时,哭着问敏若:“为什么自古来女子的婚事都不能自己做主?”

她备受宠爱,在宫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却在容慈的婚事上,第一次感觉到了只能随波逐流的无力之感。

敏若只能摸摸她的头,静彤、恬雅坐在一边,握紧了彼此的手,两位年长的姐姐目光苦涩,眼中却有如出一辙的坚定。

七月,准噶尔犯边,康熙降旨,御驾亲征。

作者有话要说:

①:《师说》韩愈

僖嫔,前面布尔和死后,书芳、黛澜和敏若联手佟国维顺手捅索额图一刀的时候出现过。

《吴氏中馈录》中的小菜,零八章里提过的,但个人觉得可试度不高,腌制两个月看起来不大健康的样子,请大家谨慎尝试。

◎配盐瓜菽

老瓜、嫩茄合五十斤,每斤用净盐二两半。先用半两腌瓜、茄一宿,出水。次用桔皮五斤、新紫苏(连根)三斤、生姜丝三斤、去皮杏仁二斤、桂花四两、甘草二两、黄豆一斗、煮酒五斤,同拌,入瓮,合满,捺实;箬五层,竹片捺定,箬裹泥封,晒日中;两月取出,入大椒半斤,茴香、砂仁各半斤,匀晾晒在日内,发热,乃酥美。黄豆须拣大者,煮烂,以麸皮罨热。去麸皮,净用。

原方让晾干,但文中我考虑季节天气原因,觉得可能还是碳火烘干更脆一点,所以写的是烘干。

注:古方仅供参考,请勿轻易尝试,注意食品安全!!!大家就当看个新鲜。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为征讨噶尔丹的军资,内廷自五月起,由太后出面主持集体缩减用度。荣妃私下里与敏若道:“上回赶上这事还是皇上打三藩的时候。其实咱们再缩减用度又能苦到哪里去?不够可怜了那些位份低微的,份例本就少,还得再减一份。”

“前线打仗,行军的粮草帐篷、伤药刀枪都要钱,咱们匀出一点是一点。咱们吃多少苦,前线的将士们吃的苦岂不比咱们要多上许多?”敏若道。

荣妃叹了口气,“你应当比我着急,你家法喀将军还有在皇上跟前当差的那个弟弟都上了战场。危险是危险,却也是机遇,我大清以弓马建国,战场也是最好晋身的地方。只可惜我家那些兄弟子侄,没几个出息的,如今家里还只靠我阿玛顶立着,等哪一日我阿玛致仕了,我家还不定怎么样呢。……你不知道宫里有多少人羡慕你,有个能干的兄弟在外头操持。”

她边说边唏嘘着摇头,敏若知道她是为了娘家兄弟不成器头疼,却也无从劝解,只能道:“平安便是福了。每回法喀上战场,我都生怕他真有个三长两短……”

荣妃观她神情,想起法喀至今膝下还只有一女,便不好再与敏若说这些话,想了想,转又笑道:“前儿个宜妃与我抱怨说近来饽饽房的点心做得都不如从前精细了,也确实,最近饽饽房送到各处的点心都是最简单、易得的东西,我吃着也不如从前。

这倒也罢了,只是近来宫中有些风言风语,说太后带头削减用度为支持皇上征准噶尔,宫里姊妹们大家都过得苦日子,唯你这里单开着小厨房,衣食用度并无改变,也不知宫外究竟帮了多少。”

她道:“我知道你这的用度多不走宫里的账,这些闲言碎语堆起来也恼人得很,你还是得上点心。”

“不愁,就把我的份例用度每月再匀出三分,分与底下的庶妃们吧。”敏若呷了口温茶,从书卷中抬起头来。

荣妃听她这样说,就知道她是有把握,笑道:“想来你是早知道了。”

敏若冲她一笑,扬扬眉,“我在宫里这么多年也不是白过的。一群乌合之众罢了,不必在意。”

荣妃点点头,道:“却也是这个道理。我只怕众口铄金,这会才反应过来,你何时是在意那位外人言语之人。”

看敏若这样淡然的态度、直接的方法,恐怕是连在背后挑唆这话的是谁都知道了。

份例匀出去,只贴补给位份最低、份例最少的庶妃们,那想来传出这闲话的人在有位份的低位嫔妃当中。

荣妃道:“我就与惠妃姐姐她们商量商量,不能叫你一个人吃亏,我们几个也得有点表示不是?不过我们可不及你这个大户阔绰,你出三分,我们就出两分吧。”

“黛澜那也走三分。”敏若叮嘱一句,荣妃笑着点头,“知道了,还能落下佟佳贵妃?”

这一场尚未成形的风雨便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吹散了,庶妃们得了好处,知道是敏若牵的头,哪怕不说感恩,为了做人的体面,也不能再传那些言语。说闲话的多是贵人常在之流低位嫔妃,敏若这一举动敲山震虎,让她们知道敏若并非不知道她们的行为、对她们也并非毫无办法。

而这隐隐成形的小团体中并非上下一心,多是因康熙不在宫中日子无聊、份例又被削减了心里不平而附和跟着起事的,如今见庶妃们得了好处,自己还得苦兮兮地过日子,对挑事的那几个人自然心怀怨怼。

没过数日,上头掌管宫务的五位娘娘又在永寿宫贵妃的提点交代下,推行按照位份裁定削减用度数目之事,而不是各个减半的一刀切,这些低位嫔妃的日子一下好过许多。

棒子打了、甜枣给了,自然有人对敏若更加心悦诚服,这场无形的风雨再不成气候。

至于事后被寻了错处罚抄佛经的两个小贵人,嘿,谁还在意她们呢?

前世一征噶尔丹没成,盖因康熙中途染疾,不得不提前回銮,而掌管军务的两位王爷降服不住八旗兵丁,战事到末期,八旗兵少不得又犯起了拖延战事以赚军饷的老病。老病不算什么,好歹最终战事赢了,可大捷之后,主事的裕亲王并非能当机决断之人(又或者是掌控不住八旗兵),坐失战机,又中了噶尔丹的缓兵遁逃之计,生生放走了噶尔丹。

这是敏若目前还能记得的全部内容,究竟是真是假敏若也并不确定。原身前世对这场战事并不关心,每日只闭门为小女诵经祈福,敏若也无法从原身的记忆里获得什么有效内容。

这辈子兵分三路,除裕亲王福全、恭亲王常宁从左右两翼迂回北进之外,法喀又领一路兵正面直对,康熙御驾博洛和屯就近指挥。

今年春日,牛痘庄上终于成功研制出能够有效遏制、治疗疟疾的药丸——主要是敏若开了后世的挂。她在京郊买地二百亩专种黄花蒿以便庄上大夫们研究,又根据自己的记忆给出提示。

现在的技术水平还没办法完全提纯出青蒿素,所以敏若一开始其实并没抱太大的希望。

但事实告诉她真不要小瞧了这些古人的智慧、大夫的水平,他们便览医书,还真测试出了效验极高的方子,然后几经周折制出药丸了,虽然效果略打折扣,但也比平时病人们吃的“太平方”有效多了。

此次康熙出征,随行太医们携带的各种方便药丸散粉之中,便有此药。

同时为防万一,敏若还捐了几十斤黄花蒿。

康熙如今尚且年轻,没到惜命如珍宝的时候。他的病若好得快,绝不会轻易从博洛和屯回銮回京。

他处事决断,比裕亲王更多两分魄力,不说用兵如神,却也熟悉兵事,有他就近指挥,战机被误的机会不多。

敏若只能说,这种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还能叫那噶家二蛋跑了,那康熙和法喀总有一个是菜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