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231章

作者:蒿里茫茫 标签: 女强 励志人生 升级流 穿越重生

  平时弩机被拆卸保养后,用细布与干草存放在城墙下的武库里,严加看管,待遇之高简直令黑刃都感到嫉妒。

  【它们确实挺金贵的,】她这样安抚它,【坏了想重造一把很费钱。】

  【我比它们更金贵。】黑刃这样表示,【它们是量产的,而我是独一无二的。】

  【但你不会损坏的,】她吹吹捧捧了一下,【你那么坚硬结实,削金断玉,世上再没有什么能伤到你的东西。】

  关于这句吹捧,黑刃一反常态地保持沉默,没有接话。

  于是她得以继续在城墙上走一走。

  乌云将月亮遮了起来,夜幕之上也鲜见几颗星星,但城墙上有火把点燃,并不昏暗,况且她也不需要火把,自然能看得很清楚。

  她绕城走了一圈之后,回到爬上城墙的地方停下脚。

  城内尚有几处灯火,城外的农庄已经一间接一间地熄了灯,夏天不必烧炕,灶坑里的最后一点火星也被熄灭了。

  青州大地陷入了一片沉睡。

  她还记得自长安一路奔波到青州时,荒草中见过许许多多具尸骸,却见不到村庄,见不到人烟,甚至走到最后,连青草也寻不见了。

  可是看看这里啊。

  这样一个炎热的夏天,那些果林,那些田地,还有那些早早睡觉,一心等到清晨天亮,热气未起时下田拔草的农人——

  她这样仔细地一寸寸土地看过去,似乎想要将这里的每一幕记在心里。

  直到身后响起了脚步声。

  她转过头。

  “正平?”

  祢衡有点黑眼圈,但不严重。

  “我这也是刚忙完城中车马调度之事,”他忙忙这样说道,“听说将军在这里,有些不放心,就来看看……是不是打扰将军了?”

  她摇摇头。

  “你同那些……”她问,“你同那些名士,混得怎么样?”

  ……祢衡不是太懂“混”这个词,但他很快就明白了她问这话的用意。

  “他们都很敬佩将军。”

  “说实话。”

  “将军是女子,他们有时会疑惑于刘使君处世之道,将来又该如何安置将军,”他说道,“除此之外,他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不会对将军有什么不恭敬之语。”

  有点儿冷淡,但更真实。

  她重新将目光转到城外的大地上。

  “我有事托付给你。”

  祢衡的声音立刻变了,带了点不自觉的紧张,因此听起来就有点尖细。

  “将军请讲。”

  “我已令臧悦写信给臧霸,要他与剧城互相拱卫,剧城现下有三千守军,我再留一年粮草在城中,即使不考虑有这样的巨弩,这座城也堪称坚城。”她说,“但天下当真有不破之城吗?”

  “将军是担忧……”

  “孔北海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他是个好人,但在战争中,他全无用途。”

  祢衡听了这句其实有点侮辱人的话,没有吭声。

  “所以,你要看好那些名士,还有那些世家大族,”她说,“他们可以背叛我,但不能背叛这座城。”

  如果他们现在没有拿起武器将她赶出去,将来的某一天,他们也绝不能开城将敌人放进来。

  她的声音轻而沙哑,裹着夏夜的凉风与不知何处的树叶,沙沙作响。

  祢衡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她,他的声音也并不高,但紧张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慨然。

  “为将军故,敢不效死?”

  十日之后,她派去的信使终于带回了刘备的手书,以及广陵的战况。

  ——她要立刻南下,救援广陵。

  骑士一路马不停蹄,日夜不休地奔赴四地之时,纪灵与刘备的军队还在僵持之中,这种僵持变得越来越痛苦,越来越煎熬。

  不仅纪灵在寻找一个决战的时机,袁术也在等待。

  他等得太久了,几乎就要对自己,对天命失去了信心。

  但他知道他必须等待,一步也不能退缩。

  在这个夏天,似乎所有人都在全力以赴为自己的前途而奋战。

  除了宛城外的曹军。

  ……宛城是个盆地,夏天就挺热的。

  但曹操将自己的兵马驻扎在淯水旁,这样就很凉快。

  尽管很凉快,但宛城的士庶感觉快疯了。

  三月前的那一场突发事件,实在是谁也不想的。

  张绣已经投降,若不是奇耻大辱不堪忍受,就不会偷袭曹操,现在被曹军击败,退守穰城,对于百余里外的曹军真是日夜悬心,不得安眠;

  曹操已经收下宛城,若不是一时被美色迷惑,也不会犯了这样的大错,激怒张绣,现在虽然宛城还是他的,但那支西凉兵马又被张绣带走了不说,他的爱将、长子、侄子都死在了那场偷袭之中,真是锥心之痛,日夜泣血。

  ……这个“泣血”其实只是一种夸张的手法,没人认为曹操会真从眼睛里哭出血泪来。

  但他结结实实地哭了三个月,并且待在宛城不走了,每天披麻戴孝,你也不知道他是给儿子戴孝呢,给侄子戴孝呢,还是给他的古之恶来戴孝呢?反正他就这么每天没完没了地祭祀这三个倒霉鬼,外加所有在那一夜不幸战死的士兵。

  有宛城的士族便小心翼翼前来,先是吊唁,后是宽慰,请他节哀顺变,不要哭坏了自己的身体。

  但丧子之痛怎么能被一两句话打发掉呢?因此听了这样的话,曹操总是会捂着脸抽抽噎噎地又一次哭起来。

  ……哭声就越来越大,逼得客人也跟着一起哭出声,哭下泪才行,不把眼睛哭肿,鼻子哭红,曹操是断然不放人走的。

  一次两次也就罢了,这样哭了快三个月,连刘表也受不住了,试探性地派了使者过来吊唁,然后开口询问他,到底是要什么?

  “我要什么?!”曹操那两只眼睛一瞬间便立了起来,“我要我儿复归,你问刘景升!能给我么!”

  ……蛮不讲理,但谁能说他的不是呢?经了这样大的痛苦,他自然是有立场蛮不讲理的!

  “公子死而不能复生,明公……”

  听了这话,这个身材娇小的中年男子立刻便又放声大哭起来!

  “可恨那张绣!害了我儿的性命啊——!”

  ……行了,使者终于听明白了,曹操想要张绣的性命。

  ……这要求实在太难了,对刘表来说,哪怕是从自己的亲眷里扒拉一个未嫁的小闺女出来送给曹操再给他生俩儿子也比送张绣去死要简单得多。

  宛城已失,穰城是绝对不能丢的。

  荆州北面原本就无险可守,他岂能一退再退呢?

  “若,若是如此,待在下回禀了使君……”

  曹操对使者的支支吾吾并不意外,他抬起眼睛,瞥了他一眼之后,又大声嚎啕起来!

  “我的典韦将军啊——!”

  使者落荒而逃时,几乎撞上了正往府中走来的两名文士。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名使者,又驻足听了听远远传来的哭声。

  “主公已哭了这么久。”郭嘉意味不明地叹了一口气,“公达兄也该尽职尽责些才是。”

  他身侧那名文士比他年长,约莫四十岁左右,年华已逝,风姿仍存,此时听了这话,脸色却平静极了。

  “且让主公再哭一阵,”荀攸说道,“这便快了。”

第227章

  数年之前曹操屠徐州时,他那个战死的长子曹昂曾经问他,胜败是正常事,可是为什么要屠城?为什么要向普通百姓下手?

  曹操给出的答案是:你杀得足够多,徐州就没有人种地,也没有人当兵了。

  现今的徐州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对于一个不足三十万人的徐州来说,刘备能在这里拉出两万人的军队,已经是徐州能承载的极限。

  而袁术不同,尽管两淮被他糟蹋得流民四散奔逃,道路死者相藉,但他是有气势也有自信将自己辖地内最后一个男人也抓进军营,充作兵卒的。

  他是天命的化身,他将在累累白骨的高塔上俯瞰中原,他对此坚信不疑。

  因此袁术是一定会崩盘的,因为洗劫和掠夺打不了持久战,这是三岁稚童也明白的道理。

  在纪灵的军队崩溃以前,刘备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他在寿春之北,因而关羽必须赶到寿春以南,到时两支军队才能完成合围。

  寿春是一座坚城,想要得到它,刘备与关羽必须收缩自己的军队,将重点放在攻城之上。

  寿春周围已经坚壁清野过了,无论粮草物资、攻城器械,都需要关羽自己慢慢筹备。

  四周救援预寿春的袁术军队也需要由他来阻挡。

  对于那些不容于汉室的贼寇来说,袁术是他们所认定的天下共主,寿春是他们认定的王城!

  因此深入淮南的关羽在准备攻城、阻挡援军之余,还必须要应付一波接一波的贼寇。

  那些贼寇很可能没有统一的着装,甚至也没有像样的武器。

  他们自丛林中钻出来,用口哨与暗号集结到一起,在深夜时摸到营寨边缘,偷偷放火。

  他们也会在淮河上游丢下许多尸体,意图污染河水,令下游取水的士兵们感染疫病。

  他们还会伪装成百姓模样,在那些士兵出营砍伐树木时,偷偷接近,再上前一刀。

  这种鸡鸣狗盗的行为无法对徐州兵马造成什么决定性的伤害,但它损伤士气,令人不胜其烦。

  而且因为这些贼寇而死的每一个士兵都不能再复生,也不能在短期内补充。

  因此关羽只能不断地收缩,再收缩自己的兵力范围——他必须保证他能将寿春以南这部分土地控制住,如此才能完成刘备交给他的战略目标。

  孙策就是此时渡江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