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344章

作者:蒿里茫茫 标签: 女强 励志人生 升级流 穿越重生

  他清清嗓子,决定不让席间冷场,同时也试探着问一下。

  “别驾是第一次来千乘?”

  荀谌点点头,“一直很想来北海拜会孔文举,未得便利,这次总算得偿所愿。”

  哦,想来见见孔融,也正常,孔融有大才嘛。

  田豫点点头,又有意无意地接着问了一句,“孔文举兴办学宫,的确名望于一时……不过,别驾似与将军也相熟?”

  这位冀州别驾握着酒盏的手一顿,那双含笑又多情的眼睛忽然转开了。

  “纪亭侯虽统军陷阵,名震天下,毕竟也是年轻女郎,”他似乎有些害羞,微微地低下头,抿起嘴角,“不当在背后聊她的事。”

  ……………………

  田豫看着他这幅模样,总觉得有点不安。

  但比起这位来青州作客的使者,另一位使者才更应该令他感到不安。

  那位使者相貌并不英俊,年纪也不年轻了,但他看起来笑容可掬,是个一见便让人喜欢的人。

  在他的示意下,又有一只沉甸甸的箱子被抬了过去,放在对面男子身前。

  那箱子里沉甸甸的,分门别类放了许多样珠宝与金饼,一旁又有仆役抬上来几匹蜀锦。

  那些珠宝自然散发着光辉,映上蜀锦,如流金一般。

  连那几匹蜀锦的颜色挑的都极好,似乎早就听说他的爱妾喜欢绛红,因此几匹蜀锦都选了绛红的底色。

  杨丑一见了,便忍不住伸手去摸一摸那匹蜀锦,而后又连忙收回手来。

  但使者脸上已经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容。

  “我不过一偏将,”这个四十余岁的并州汉子粗声粗气地说道,“曹公为何这样看重我?”

  “大汉宗庙,全靠大司马得以维持,而大司马最为倚重的,莫过于将军!莫说曹公,便是天下之人,又岂有不知将军名姓者?”

  这样的恭维话没什么分量,但对杨丑而言却听得很受用,脸上也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使者又笑眯眯地开口了,“可惜将军久居人下,才华不得施展。”

  杨丑忽然一愣,警惕地说道,“我虽不过一粗人,但也知报效主君,况且大司马品行高洁,我很是敬仰,安敢有异心?!”

  “将军忠勇,在下佩服!”使者一点也不慌乱,又声情并茂地夸赞了几句,“曹公就是看重将军这一点,才起了结交之心啊!天下庸碌辈无数,难道都能得曹公爱重吗?”

  听了这话,杨丑放下心来。

  “那你……那曹公,究竟对在下有何吩咐呢?”

  使者摆了摆手,“曹公岂有别意,只不过是爱重将军人品,特来提醒一句罢了,信与不信,君自取尔!”

  这位粗鲁而不精文墨,更不精阴谋的武将已经完全被对方的思路牵着走了,听了这话,立刻急切地身体向前,“请讲!”

  “河内北临袁绍,南护雒阳,无人可以为援,若将来天下形势生变,将军当自思后路啊!”

  “如何就无人为援了?”杨丑忙道,“温侯就在雒阳啊!”

  刘晔等这句话已久,听他这样一说,立刻哈哈大笑起来。

  “将军!你是个忠肝义胆的磊落丈夫!难道吕布也如你一般么!难道你当真相信,袁本初兵临河内时,他真能来帮你们不成!”

  杨丑愣了。

  但刘晔似乎根本没有察觉到他的窘迫,还在大笑,“将军哪将军!大司马的重兵既在你手,天下何处不可去!哪位诸侯不视你为上宾为心腹?所得荣华富贵,必十倍于今日!你如何却这般想不通哪!”

  他的荣华富贵十倍于今日?!

  他整日里守在野王,哪里见过什么富贵,又能有什么荣华?那些公卿看在兵马与粮草的份上,勉强看得起张杨,又怎会看得起他这个边地的武将?

  杨丑的眼睛直直地望着那几匹蜀锦,仿佛透过那鲜红的色泽,看到了一个真切的未来。

  宾主尽欢,酒席散了。

  荀谌还要继续去剧城,到了剧城歇一歇,继续往东跑去下邳,见刘备才是他最终目的,因此酒席散得就不太晚。

  酒宴是在官舍摆的,陪座的官吏们都一个个回去了。

  田豫也跟着回去了,回去时似乎还有点不放心,总想留下来。

  剩她出门时,荀谌特意送一送。

  ……陆悬鱼就还是有点想不通。

  “我就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她皱眉道,“你肯定不是来结好的。”

  “怎么不是?”他很自然地问道,“刘使君是汉室宗亲,袁公祖上亦是四世三公,深受朝恩。为诛董贼,他死了多少族人!大家都为汉室效力,如何不能结好?现在大公子的误会也说清了,两家再打下去也是两败俱伤,辞玉为何不信呢?”

  ……称呼什么时候悄悄变了。

  她皱皱眉,“我家主公是汉室宗亲不假,但我觉得袁公与他之间,没有你说的那种,袁公和曹操的情谊,我看这结好不太容易。”

  荀谌似乎咳嗽了一声。

  “若刘使君愿投我以木桃,必报之以琼瑶!”

  “……什么木桃?”

  这位长身玉立的青年站在门口,朦胧的春月夜就这么一片一片地往他头顶、肩上、袍袖间倾洒月光,洒得整个人都跟着朦朦胧胧的。

  他的声音也跟着朦朦胧胧的。

  “若刘使君能忍痛割爱,使你我联姻,青州自然永——”

  “什么联姻?!”她大吃一惊,“谁跟你联姻啊!”

  “我们三公子尚未娶亲,他才学出众,品行亦佳,又有美姿容令人称道,”荀谌似乎也吃惊极了,并且还挺委屈的,“如何配不上刘使君之女?”

  她转头就走,留下身后这个缺了大德的使节一本正经地深揖道别。

  荀谌并未返回官舍,而是转过头看向了这条街道。

  这里还有些萧条,但考虑到这座城池曾为袁谭屠戮过,现下的恢复速度已经够令人吃惊了,这意味着许多居民都是安全撤离而又安全返回的。

  甚至在渡过黄河后,他所看到的这半个青州,处处都透着这种令他惊异的生机勃勃。

  他真切地知道在袁谭的统治下,平原郡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已经变成了何等凋敝的模样。

  ——饿死在路边的饥民,被迫逃进山林的流寇,以及卖给豪强为奴为婢,从此在案比上再也看不到的幸存者。

  但在这里,他看不到流寇——那是战争过后最容易出现的群体——也看不到垂垂老矣的农人,更看不到路边的饿殍。

  那些农人依旧衣衫褴褛,赤脚在田里劳碌。

  小吏的面色也依旧不怎么好看,甚至其中还有一些是女人,她们也在忙碌地测量田地,偶尔还会大声与人争吵。

  但他们都在努力地活着,而且是干劲十足地活着。

  妇人在忙碌着纺线,小孩子在脚边玩着泥巴,老人在园子里走来走去地喂鸡浇菜。

  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他们便会躲在树下,喝一碗凉水,然后拍一拍肥肉还没长起来的肚皮,跟人侃几句乡野粗话。

  这与荀谌的想象几乎是南辕北辙的。

  ——但这也许更好。

  陆将军走了。

  好像挺生气的。

  那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吧?

  不放心,再看看。

  有人在墙角处悄悄探出头来,牢牢地盯着官舍门口那位使节。

  直到有冀州而来的随从走了过来,轻声请他进去。

  那位郎君点了点头,目光不经意间,便瞥向了这里。

  缩在墙角处的人一瞬间吓得不能动了。

  不会被发现吧!

  若是被那位郎君会错意,以为咱们将军想要对他不利!闹到陆将军那里,岂不尴尬!

  ……还好,还好。

  这位郎君只是轻轻地咳嗽了一声,那张脸看起来似乎还在忍着笑。

  他就那么走进去了,转过身时,似乎袍袖间带起了一股夜风,有暗香浮动。

  “天啊!”一名田豫的亲兵哀叹道,“那位郎君!他连咳嗽的模样都那么俊俏!”

第322章

  天气越来越暖,路上行人的衣衫也越来越单薄。

  荀谌跟着陆悬鱼一同回到剧城,下榻官舍时,陈群已经换上了夏时的葛衣,急急忙忙地登门拜访。

  这位青年比荀谌小几岁,比荀彧则小了十岁左右,因此陈群虽然十分尊敬荀彧,却与荀谌更加相熟些。

  “友若此为何而来?”

  “若说为公,正为袁刘结好而来,”荀谌笑吟吟地说道,“若说为私,也很想来看一看长文。”

  陈群就更高兴了。

  “待下邳事毕,若是友若不忙回返,正可来学宫见一见天下名士!”

  “听闻孔文举才华过人,体气高妙,”荀谌十分有兴趣地问道,“学宫中可有与之比拟者?”

  “若以文辞华美而论,世间恐难有比者,不过……”

  学宫中的名士,有写诗赋的,也有做经学学问的,还有特别会写各种公文,比如什么表檄碑诵的,更有对时局十分有见底者,善作策论。

  陈群这样滔滔不绝地说,荀谌便微笑着静静听。

  这些名士大部分是外来的,少部分是当初黄巾作乱时,离开青州,四处流散,现在又回来的。

  孔融很喜欢这些人,并且从中挑选有贤名者,推荐给了陆廉,由田豫和陈群来为他们安排职位。

  “谌自平原渡河,一路南下时,曾见案比度田之举,”荀谌有意无意地说道,“这些被举荐上来的文士,定有一番抱负可施展。”

  “自是如此,只是去岁征战,还是有许多小吏流散,”陈群苦笑道,“北海竟任用了许多女吏,惹士庶惊诧不已,好在今岁能议定田地,又追查出许多隐户,可保今岁钱粮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