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536章

作者:蒿里茫茫 标签: 女强 励志人生 升级流 穿越重生

  将军又不会进他的屋子。

  ……脚步声突然就来到了他的门前。

  就算要进,也要在门口等一等,又不会推门就进。

  ……推门就进了。

  陆廉站在门口,冷风嗖嗖里往里钻,她也不知道关门,也不知道道歉,两只眼睛盯在他面前的烤鸡上,还咽了一口口水。

  “你怎么这个时间吃饭?”她问,“早知道你在吃点心,我就等一会儿再寻你说话了。”

  司马懿看起来有点慌慌张张的。

  他迅速地将杯碟碗筷推到一边去,起身请她坐下。

  “将军行事这样匆忙,必有急事寻在下?”

  “嗯,嗯,”她应了一声,“那些冀州的琐事,你是从何知晓的?”

  “……何事?”

  “比如说许攸的事。”

  司马懿思索了一下,“许家行事骄横,因而公文传至邺城时,全城士庶皆在,其中有几户与我家略有交情,自然写信至此。”

  “所以你家是有冀州人脉的?”

  她这样追问时,整个上半身前倾,离他的烤鸡极近,但她好像一点也没察觉到,还是很热忱地盯着他。

  司马懿不自然地躲闪开她的目光,“父祖皆知我效力于将军帐下,偶有来信罢了,也不曾令我作复。”

  “我有事需要仲达帮忙,”她立刻说道,“重要的事!”

  司马懿愣愣地看着她,“将军有何吩咐?”

  “高干营中有百骑兵,兵着铁甲,马披铁衣,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她目光炯炯地盯着他,“这事你知么?”

  这位年轻文士点点头,“我自然知晓。”

  “我想知道,这百马铠兵是单高干营中有呢,还是冀州军都有呢?”

  打仗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她需要训练出一支能击破马铠兵的军队,要让士兵在重骑兵面前悍不畏死,但这还只是个开始。

  这支军队除了意志坚定之外,还需要战术训练与配合,还需要配套的铠甲与武器,这些她也必须准备好。

  如果有可能,她还需要选择一个地形适合步兵作战的战场,最好能再提前挖沟,铺设陷阱。

  这太理想了。

  所有这些条件和准备,最后就绪的如果达到一半,她就会感激涕零。

  但即使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在她这边,她还要确保一件事:

  马铠兵会出来与她对阵吗?

  重骑兵也是骑兵,她的士兵两条腿,人家四条腿不说,还有大量驽马用来减轻战马在行军过程中的负担。

  所以挑选战场的主动权在对方,战或者不战的主动权还在对方!

  甚至她很担心,如果整个北方四州都开足马力,会不会还有大量的马铠兵出现?

  司马懿想了一会儿。

  “将军所问,乃是机密事,在下无处知晓。”

  她的脖子一点点缩回来了,看起来有些失望,但不算沮丧。

  “不过将军所虑之事,在下略知一二。

  “有邺城世家与父祖书信来往,曾提及北方民生之事。

  “将军以为,河北百万士庶,而今生活如何?”

  说实话,她有点想不出来,她觉得袁绍人设好像某位外号金闪闪的王者,刚愎自用什么的先不提,黄金律是攥得死死的,一切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用钱解决。

  他们的浮桥,他们的营寨,他们的漫山遍野的甲兵,还有无穷无尽的民夫。

  在“打仗就是在烧钱”这样的定律面前,袁绍几乎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她最大的奢求就只有将他的主力歼灭,然后将袁绍赶回冀州——至于长驱直入摧枯拉朽几天内直接将旗子插在邺城城头上?不存在的!

  在天下人心中,袁绍的实力就是这么可怕。

  “邺城有识之士皆感忧虑,若今冬不能平定青徐,”司马懿平静地说道,“来年春时,北方必定饿殍遍野,皆时冀州军也将无以为继。”

  陆悬鱼震惊了。

  司马懿将那盘被他撕下一点的烤鸡向她的方向推了推。

  这位明显没能在黄忠那里蹭到饭,因此饿着肚子出来的女将军下意识地伸手接过,然后掰掉了一只鸡腿,默默地啃了起来。

  ……亏他之前还给她讲分桃的典故,司马懿想,这有点不太吉利。

  但那只鸡腿还没吃完,她已经从沉思中回过神了。

  司马懿的话给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不用多说,知道冀州也在勒紧裤腰带咬牙过苦日子,她对未来战争就有一个大致轮廓的勾勒了。

  坏消息么……

  她叹了一口气。

  “咱们已经砍死了袁绍麾下一串儿名将,但还不够啊,彼军能设下这样的圈套,自然行事谨慎,不会轻易上咱们的当,唉,唉。”

  司马懿也跟着装模作样地叹了一口气,“不知是哪位高明之士呢?”

  “将来若有幸见到,”她认认真真地说,“必将他砍死!”

第504章

  她这样认真的模样,突然将司马懿逗笑了。

  “将军,还不能立刻将他砍死啊。”

  “……为何?”

  她这位幕僚端坐时,交际时,甚至是灰头土脸的初见时,看着都是个品貌晴朗端正的好青年。

  只有在他思考问题的时候,那双平静又温和的眼睛会微微眯一下。

  司马懿将来也不会成为一名武将,她想。

  尽管他躺平时也会关心战事,对局势有很高的敏锐性,甚至将来也可能会领兵打仗,打出很不错的战绩,但他绝不是个纯粹的将领。

  他的行动里总会带上一些别的考量,一些战场之外的东西。

  会这样思考战争的人,通常也会在战争外这样思考,并且将二者混合到一起,直至战争成为他的一种手段。

  那个很微妙的眼神转瞬即逝,就像夏日晴空无端飘过的一缕云彩,飘过去了,就散了。

  甚至在她诧异的目光下,司马懿还挥挥手,让门外的仆役进来,端起了盘子。

  “仲达?”

  “剩下的将军端回去吃便是。”司马懿端端正正地说到。

  她看看自己正在啃的腿骨,再看看那只烤鸡,刚刚关于“砍死对面那个谋士”的想法立刻溜走了。

  “还是在这儿吃吧,”她很不见外地说道,“这没多少分量,我吃得完。”

  司马懿笑眯眯地,一脸温良恭俭让。

  “这事,”张绣说,“我还是不明白。”

  他也给老师奉上了烤鸡,但除了这种粗糙的食物之外,他还奉上了羊羔肉和鱼脍,以及蔡瑁送给他的,荆州出品的美酒。

  老师吃得不多,羔羊肉吃了一些,酒也尝了一点,然后就端起汤匙,舀了一匙热汤,慢慢喝下去了。

  据他自己说,秋冬时还是要注意调理身体,适度进补的,但是不能吃太多的肉,对胃肠不好。

  ……张绣没心思听这些。

  “先生,请先生教教在下,”他追问道,“刘琰那般贬损陆廉,究竟是虚是实,有何阴谋?”

  贾诩放下汤匙,看了他一眼。

  “我教给将军,将军便知道如何应对了吗?”

  张绣愣了一下,底气就有些不足,“我自然,自然是……”

  虽然好奇,但如果真心要同别人玩起什么阴谋诡计,张绣自认脑子里还是装不下那些复杂东西的。

  尤其他这些年来颠沛流离,什么样的苦没吃过,性子也早练得谨小慎微了许多。

  见他这样支支吾吾,贾诩轻蔑地笑了。

  “将军何必挂怀?刘琰自以为高明,其实不过一愚人尔!”

  刘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刘备觉得他是个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也担当不起重任,但很有自知之明的人,既然擅言辞交际,又是宗室出身,便带在身边,优容之。

  但这些话刘备是不会讲出口的,因此旁人眼里的刘琰有了新的模样。

  他们觉得这位风流名士很得主公爱重,就如同郭嘉之于曹操,又或者许攸之于袁绍,总之是一个亲近的,能说得上话,而且谁知道什么时候会不会左右主公想法的亲信。

  这些年来,关羽在南方坐镇,陆廉在北方开疆辟土,张飞也要一边守土的同时一边整备军事,向各路友军施以援手,他们任何一个将功劳拎出来与刘琰比一比,这位风流名士都是不值一提的。

  但他们都在各地征战,只有刘琰跟在主公身边。

  于是那些功绩在外人眼里也褪了色——况且那几个武将性情各异,哪怕是与士人交往时最和善的张飞都显得笨拙木讷,哪有刘琰那般令人如沐春风呢?

  刘备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吸引来的人才越来越多,刘琰渐渐也在其中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重视。

  什么人见他不客气呢?那些依附而来的士人尽管出身名门,见了他也要温温柔柔地笑一笑,甚至还要备上一份礼物。

  陆廉却从来都不肯客气亲近!

  以往她不在徐·州也就罢了,现在好不容易回一趟许城,数番宴饮,她眼里就好像根本没有他这个主公面前的重臣一样!

  她自以为建功立业,比得过他在主公心中的地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