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115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没一会,那脚印也被飘落的新雪覆盖住了。

  文哥儿当夜又收到个新福袋,这次是一套三角尺,包括一把30度锐角的直角三角尺和一把45度角的等腰三角尺。

  都是很寻常的小学生文具。

  文哥儿早上起来把两个福袋合在一起,顿时感觉自己能随身带的东西又多了不少。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猫猫的心意,文哥儿便把自己的小本本和炭笔之类的一股脑儿塞了进去,方便像上回去冬至集市那样及时记录自己的新想法和新见闻。

  至于别的用法,他一时半会还没想出来!

  倒是新到手的三角尺套装叫他拿出来翻来覆去看了一会。

  古代人都把勾股定理研究了上千年,自然尺子不是什么稀罕东西。

  像直角尺这种东西随便一个木匠手头都有,官员和文人们盖章时也会用到叫“印规”或“印矩”的东西。

  盖官印和私印的时候先把这玩意在纸上摆正,再把印挨着直角盖下去,这样就能保证把印章盖得方方正正!

  印矩发展到明朝,俨然已经不仅仅是盖章辅佐工具,而是一种充满雅趣的文玩。

  上回文哥儿去吴宽家做客就见过吴宽书桌上摆着个圆圆的印规,上头还刻着沈周给他画的一幅《东庄图》,显见是吴宽特意找人定做的。

  不需要用它的时候,随意摆在那里都能算是一道风雅景致。

  总的来说,古人的智慧是不容小觑的,平时需要用到的工具他们基本都已经有了。

  文哥儿琢磨了半天,也没琢磨出这三角尺套装有什么大用处。

  左右他的福袋里已经有好几样派不上用场的东西,他没太纠结这事儿,开开心心地刷牙洗脸吃早饭去。

  临近年底,大家都挺忙,其中最忙的就是丘濬。

  首先是年底有许多事本身就需要礼部忙活;其次是经过好几个月的归纳和整理,丘濬总算是把《大学衍义补》的目录和摘要整理出来了。

  最近一个多月他还喊上文哥儿和王文素这个后辈一起往里头添加了不少直观又清晰的图表。

  最近这个工作马上要收尾了!

  文哥儿这段时间每天下衙后都要和王文素一起跑丘濬家加班半个时辰,陪丘濬进行最后的校对工作。

  要呈给皇帝和内阁的东西,连半个错别字都不能有!

  文哥儿也是怕丘濬看坏眼睛,才拉着王文素去丘家帮忙的。

  丘濬嘴里说“两个毛头小子能顶什么用”,实际上却非常受用。

  三人齐心协力搞完了整叠文稿的校对,满心想着让上头重视自己著作内容的丘濬哪里还坐得住?

  他二话不说就赶在正旦假期之前把自己搞出来的《大学衍义补》目录和摘要呈了上去。

  按照正常流程,官员们呈给皇帝的奏折和文书,都是要先往内阁走一趟的,所以丘濬这叠光是校对就花了大半个月的文稿先放到了阁老们的案头。

  首辅刘吉看到《大学衍义补》几个字就放下了。

  他心里头觉得“刘棉花”这个称呼是丘濬指使学生传出来,看到是丘濬还想再向朱祐樘自荐《大学衍义补》就不想搭理。

  这老丘都已经靠这本书得了礼部尚书的位置还不满足,难道还想靠这书入阁不成?

  想到这里,刘吉脸色就不太好看。

  自从王恕进了内阁,他这个首辅就越发说不上话,许多人还明里暗里暗示他快致仕。王恕年纪比他都大,怎么不叫王恕致仕!哪怕权都被王恕他们分走了,刘吉也是不愿自己上书求告老还乡的。

  首辅的名头说出去多风光,谁走谁是傻子。

  刘吉不乐意看丘濬呈到内阁的折子,便轮到王恕他们看了。

  作者有话说:

  刘棉花:我不走,就不走!

  *

  更新!虽然晚了,但是很粗长!(振振有词

  *

  注:

  ①刘棉花致仕:历史上刘吉致仕,说起来还是因为他阻止皇帝给外戚(张家那两傻子兄弟)加封,皇帝觉得他手太长了(管到皇帝家事),才亲自对他说“你退休吧给你留点体面”,于是刘吉才不甘不愿地退休去了hhhh刘棉花在弘治朝这几年转进如风得很努力了,结果栽在“家事”上,令人唏嘘(?)

  ②印矩、印规:参考杂志文章《古代『印规印矩』》

  ③《世史正纲》:老丘写的史书,总感觉他一天到晚都在写书……

  同时代和后世不少人骂老丘有个惊世骇俗的观点是“秦桧有功于宋廷”,事实上《世史正纲》里关于这段历史的观点是“要是没有皇帝授意,秦桧怎么可能杀掉岳飞这个大功臣?这事儿到底最该怪谁你们自己想吧”

  ……从这个角度看的话,秦桧确实在“忠君”、在为“朝廷”办事没错了(bushi

第100章

  丘濬和内阁这几位阁老没一个感情是好的。

  不过今年倒是有了点微小的改变,一个是刘健有点关心那个老往丘家跑的王家小神童,一个则是王恕有点关心老丘做的饼。

  至今他们都无缘尝到尚书饼,真是令人惆怅。

  事实上他俩都曾请文哥儿过府做客可这小子对他们家似乎不甚感兴趣别人求着上门都求不来他倒是甚少往他们府上跑。

  ……说不准是老丘做的饼把他给勾住了。

  刘健觉得自家的牡丹饼也不错,可惜牡丹花期早过了没法再拿来骗小孩只得作罢。

  左右现在王家小神童已经在翰林院读书,往来的都是饱学之士,想学坏可太不容易了。

  刘健很快拿到丘濬那道奏疏以及随奏疏附送的《大学衍义补》纲要。

  他打开奏疏看了起来,里头就是非常诚恳地自荐自己的《大学衍义补》并表示自己已经把书中的精要部分摘取出来,只要打开一看就知道好不好!

  末尾丘濬还提及文哥儿和另一个陌生的名字。

  王文素。

  说的是两人有参与编纂这份《大学衍义补》纲要,其中的图表运用更是全由他们启发而已,大部分绘制工作也是由他们完成。

  文哥儿的大名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朝廷正儿八经的公文上刘健看到上头的名字时还是很感慨。

  ……这要是换成刘吉那家伙说不准就只字不提文哥儿两人了。

  即便是丘濬这样特意提及两个小辈恐怕也是有意想提携这两小孩。要不然以丘濬那臭脾气平时不把人撵出门都算特别客气的了!

  刘健对丘濬提及的图表颇感兴趣,取过那叠厚厚的《大学衍义补》纲要读了起来。

  ……开头还是让人看了直皱眉的老套言论。

  刘健是个实用主义者对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不甚感兴趣。

  好在纲要这玩意比正文简洁许多跳起章来也方便许多刘健一眨眼就跳过了前面好几卷的纲要直奔更有用的内容。等看到上头直观又清晰的图表,刘健立刻被吸引住了。

  真就是换个阁老都不可能像他这么容易弄懂这玩意。

  刘健可是对财政很有研究的,经常针对财政问题提意见。

  至少他没事就拦着朱祐樘搞封建迷信活动,争取能把皇室花在礼佛信道这一块的巨额经费省下来。

  没办法,谁叫朱祐樘这个当皇帝的孝顺至极,太皇太后和太后分别信佛道两教,他就两教都跟着信。

  双份信仰,双份开支,看得刘健这个当阁老的肉疼至极。

  这些钱要是花在军费上,说不准就能让士兵们多一件保命用的盔甲!

  真到上阵杀敌的时候,难道还能学那王凝之、宋钦宗一样作法请神兵来帮忙不成?多读读史书就知道了,他们的下场都是兵败城破!

  行兵打仗终归还是得靠还是得靠好盔甲好兵器好战马,求神拜佛根本没甚用处。

  刘健越看越认真。

  这玩意可真不错,用来规劝圣上非常方便。

  只要长眼睛的人,就能看明白钱花到哪儿去了!

  刘健按捺住自己动手试试的心情,接着把整份《大学衍义补》纲要看完了。

  不得不说,比起正文,这份纲要确实清晰好读。

  咳,真不能怪他没耐心,这不是丘濬东拉西扯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吗?

  刘健把纲要转给徐溥看。

  这东西得他们内阁的都看上一轮,才能呈给朱祐樘看。

  要是里头有不适合给朱祐樘看的内容,他们是可以打回去给丘濬的。

  趁着其他阁老传看的当口,刘健开始试着针对皇室佛老活动历年支出画起曲线来。

  这事儿他早就想好好劝朱祐樘了,可惜每次上书都只管用一小段时间,没过多久宫中又会故态复萌。

  偏偏朱祐樘每次要玩的花样还不一样,时而大搞斋醮,时而大修佛塔,看得刘健眼皮一跳一跳的,心疼得一颗老心脏直抽抽。

  这一点上,丘濬也是一样的意见。

  丘濬打心里觉得这些神神叨叨的玩意不太可信。

  比如针对历代皇帝热衷于封禅和嗑丹药这事儿,丘濬就直接在《大学衍义补》里点评这么一句话——

  “自秦汉以来千余年矣,有国家者未见一人过百年而不死者,亦未有一国逾千年而不亡者。”

  直白点来说就是:你瞅瞅千百年来那些爱好嗑丹药爬泰山的皇帝,全都身死国亡了啊!信这套,纯傻X!

  得亏佛老全信还爱好吃素嗑丹药的朱祐樘没耐心仔细看《大学衍义补》正文,要不然他就是被指着鼻子骂的皇帝本帝了。

  刘健从丘濬这份纲要里读到不少劝谏朱祐樘的灵感,准备趁着朱祐樘还年轻好好把人从佛老这两个无底洞里拉回来。

  才二十出头的皇帝陛下,好端端地跑佛老之学里寻求什么慰藉?

  理当趁着年富力壮为江山社稷好好做贡献才是!

  这样又能治理好国家,又能省下老大一笔钱,何乐而不为?

  只一会儿的功夫,刘健就构思好了该怎么上这道奏疏。

  只是其中诸多细节,还得归家后再好好推敲。

  丘濬这人,脾气不怎么样,人缘也不怎么样,学问却是实打实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