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208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过了几天,文哥儿去找张仑练武兼投喂猫猫,离开时正好遇到了勾肩搭背出去玩耍的张鹤龄兄弟俩。

  比起英国公府这种老牌勋贵,张家这样的“新贵”底蕴还是差了些,他们路过英国公府都很是羡慕。

  一个说“听说英国公他老人家老当益壮,没名没分的通房丫鬟都有好几十个哩”,一个说“怪不得英国公府建这么大,建小了哪里住得下”。

  好好的两个国舅爷,聊起天来简直像没文化的暴发户。

  瞅着那富丽堂皇、占地广阔的英国公府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

  等瞧见文哥儿从英国公府偏院走出来,张鹤龄奇道:“这小孩有点眼熟。”

  张延龄说:“不是那小神童吗?”

  “小神童”这三个字刚走到舌尖,张延龄就感觉自己屁股开始疼了起来。可他们挨打的事又怪不得文哥儿,都是他们亲爹太狠心!

  兄弟俩对视一眼,内心陷入强烈的挣扎之中:都碰上了,要不要去打个招呼?

  只打个招呼的话,应该不至于让他们挨打吧?

  文哥儿也瞧见了张鹤龄兄弟俩。

  这没碰上也就罢了,碰上了总得问个好。

  他很乖巧地上前喊了人。

  张鹤龄好奇地问道:“你去找张仑玩儿啊?”

  “对。”文哥儿和张鹤龄兄弟俩聊起自己伟大的“吃遍天下”计划,“我想练好武艺,以后出去外面玩儿!把咱大明各地的美食吃个遍!”

  张延龄道:“这想法不错!可你自己练得练到什么时候?直接多带些人手不就成了吗?”

  文哥儿一脸羡慕地看着张鹤龄他们身后带着的一群狗腿子:“不是所有人都养得起那么多人手的,只有像两位国舅这种身份地位的人才做得到!”

  张鹤龄兄弟俩一听,顿时挺直了腰杆。

  他们羡慕英国公,别人也得羡慕他们!

  不愧是小神童,说话就是这么中听。

  两边针对“吃遍天下”的宏愿聊得很是起劲,张鹤龄兄弟俩听着文哥儿从蒸的讲到炸的、从炸的讲到烤的,简直越听越饿。他们主动提出邀文哥儿下馆子,咱边吃边讲,甭折磨自己。

  他们本来不是这么大方的人,可这不是撞见文哥儿从英国公府走出来吗?

  张仑都和文哥儿交朋友,他们觉得自己没比张仑差到哪里去,他们家说不准也能比得上英国公呢?

  出于那么一点儿和张仑较劲的想法,张延龄点完菜还要问一句:“张仑没带你来过这里吧?”

  文哥儿如实回答:“没有。”他都是去找张仑练武的,哪会特意出来下馆子?

  张延龄顿时得意起来。

  也不知是在得意什么。

  反正是非常大方地让文哥儿想吃什么就点什么,不点就是瞧不起他们兄弟俩!

  一坐到饭桌上,张鹤龄兄弟俩就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请这小子吃饭了。

  他们跟着文哥儿吃得老香了,只觉文哥儿“吃遍天下”的理想果然不是吹牛,看文哥儿那么一吃都觉得平时吃起来挺平常的菜都美味了不少。

  一边吃吃喝喝,他们还一边聊起京师的新鲜八卦,比如老丘门前的骂人对联。既然都聊到了这个,文哥儿便又把“王八无耻”给他们分享了一下。

  由于这副对联实在太好记又太损了,张鹤龄兄弟俩听得哈哈大笑。

  就着这个逗乐的对联多干了一碗饭。

  等到饭饱酒足,文哥儿看着桌上杯盘狼藉,食物全被扫光光,脸色忽然变得非常惭愧,一副“我真是太对不起你们了”的表情。

  因为文哥儿的表情变化实在太明显,且捧着茶一句话都没有再说,所以迟钝如张鹤龄兄弟俩都察觉了他的不对劲。

  张鹤龄问道:“怎么了?难道你没有吃饱?要不要再叫几个菜?”

  “没有的事,我只是觉得这儿的饭菜太好吃了。”文哥儿叹着气说,“好吃到让我觉得对不起两个兄长。”

  张延龄道:“你小小年纪的,说起话来怎么净学读书人的坏毛病,一句话动不动就拐个九曲十八弯!你倒是说说,你怎么对不起我们了?”

  文哥儿欲言又止。

  张鹤龄道:“就我们三个在这儿,有什么不能说的?”那些狗腿子都在外头吃得老欢,眼下只有他们几个坐在雅间里头。

  文哥儿道:“我与你们讲了,你们可不能往外说。”

  张鹤龄兄弟俩点头,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外传。

  文哥儿往外面瞧了一眼,才唉声叹气地和张鹤龄兄弟俩说道:“我听人说,陛下本来打算给两位兄长加封伯爵,结果刘首辅听了极力死谏,甚至还用上书乞致仕来逼迫陛下收回成命。本来朝堂上的事我一个小孩子也不清楚怎么回事,可是吃了两位兄长这顿饭,我不把这事告诉两位兄长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他说完以后又紧张地左顾右盼,忧心忡忡地对张鹤龄兄弟俩说,“你们可千万别跟别人说,我爹官那么小,可得罪不起刘首辅。”

  张鹤龄兄弟俩一听就怒了。

  什么?本来他们可以封伯的?

  真是岂有此理!

  他们和刘吉无冤无仇,刘吉为什么要拦着不许陛下给他们封伯?

  太过分了,真是太过分了!

  要是他们封了伯,就可以直接高张仑一头了。甭管以后怎么样,张仑现在可没有爵位在身!

  张延龄道:“呸,什么首辅,叫他刘棉花就好!”

  文哥儿听到这话后顿时变得更加弱小可怜又无助。

  张鹤龄兄弟俩见他这模样,便让他自己先回去。

  两人凑一起讨论怎么报复刘吉。

  张延龄琢磨了一会,想到了刚才吃饭时聊到的骂人对子。

  “你还记得那个‘一二三四五六七’的下联不?”

  张延龄问他哥。

  张鹤龄没好气道:“‘孝悌忠信礼义廉’啊,这你都记不住?”

  张延龄道:“我是说把它……”

  兄弟俩对视一眼。

  一下子心领神会。

  两个人齐齐猛拍大腿!

  这主意好!这主意妙!

  连骂人对子都是现成的!

  除了他们两个聪明绝顶张国舅,谁还能想得出这么棒的主意?

  至于王家那小神童,一五岁小孩能懂什么?根本没他什么事!

  他们靠的全是自己的聪明才智!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对,对,都是你们的主意!

  李东阳:欲言又止.jpg

  老丘:欲言又止.jpg

  *

  更新!

  别担心,这不还没千钧一发吗(理不直气也壮.jpg

  *

  注:

  ①‘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出处一时找不着,反正不是我编的

  属于很流行的段子

  -

  ②老丘当对照组:参考《明孝宗实录》

  【少傅刘吉与万安尹直同一奸贪直安斥去而吉与丘浚进官恬然受之不以为异请大明黜陟以示劝惩】

  有人上书弹劾:万安都走了,这老刘还和老丘一起加官进爵好不要脸哦

  刘吉:记仇.jpg

第174章

  文哥儿溜达回家肚皮还饱饱的,他平时有事没事就爱出去玩耍,时不时会被人投喂一顿,王华也没太在意。

  结果这第二天京师又闹腾出新事儿来了刘吉门口也被人贴了一对对子。

  这对子更损乃是十分好记的隐字联,骂人不仅带拐弯的还非常通俗易懂属于寻常百姓听了都要在饭桌上聊几句的那种。

  毕竟你说什么卢杞啊荆公啊,那还得有点文化水平的人才能知晓,搁老百姓那儿一听谁晓得他们是谁?卢杞和枸杞啥关系?荆公是荆条的尊称吗?

  这一二三四五六七就不同了,谁还不会念咋滴?这玩意谁听一遍还能记不住?就只贴出来那么小半天笑话都传遍京师了:刘棉花,王八,无耻!

  这就是一个好记的绰号的魅力所在了。

  下次再有什么关于他的新鲜事,这个绰号将会再次被提起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效果。至于怎么个王八无耻法大家都会露出个“懂的都懂不懂我也没办法”的表情。

  丘濬也很快知道刘吉家门前发生的事。他听到那副对联时心里就咯噔一跳只觉两边耳朵都嗡嗡地响。

  这事儿一听就晓得是谁干的!

  这小子怎么敢的啊?

  他怎么敢做这样的事?!

  刘吉是什么样的人,他们这些早早入朝的人最清楚不过。

  别看他现在直言敢谏过去他在内阁那十几年间可没少和外戚内宦眉来眼去各种排挤忠良的事情更是没少干。

  丘濬一书友何乔新弘治初年曾经出任刑部尚书曾经悉心从大牢里捞出不少弹劾过刘吉等人的御史。

  当初前任刑部尚书致仕,大家都觉得该何乔新上,刘吉这位首辅愣是宁愿空着尚书之位也绝口不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