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214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丘濬:“…………”

  这又是子又是孙的,整得就跟他在给辣椒剖腹取子似的,你小子就不觉得瘆人吗?!

  哪怕还没尝到辣椒味道,丘濬也感受到了这一颗颗红辣椒的威力。要不是还记得文哥儿说的话,好几次他可都要忍不住抬手去擦眼睛了。

  等丘濬把熟透了二三十颗红辣椒都剖完了,文哥儿也把取出来的辣椒籽数好了,一颗辣椒约莫有三四十颗籽,每株辣椒又能结好多好多颗辣椒!

  果然,他有点神农血脉在身上!

  文哥儿悉心把辣椒籽拿去太阳底下摊开晒,感觉明年自己就能往他祖父的竹轩上挂一串串红辣椒了,或者拿竹筛子一筛筛地摆开晒!

  一想到那个屋里屋外都妆点着红通通的辣椒,文哥儿真是恨不得辣椒一夜之间全部变红,好叫他把全部种子晒好收起来。

  到晚上,王家和丘家都尝到了辣椒的滋味。

  王守仁这个准乡试考生本来读书读得脑袋都有点混沌了,一吃这味道登时感觉整个人都辣清醒了。

  世上居然有这样的玩意!

  一家人或多或少都被辣得鼻头通红。

  王华是猝不及防被它呛着了的,猛咳几下后若有所思地瞅了眼在旁闷笑的文哥儿,敲着桌子说道:“小孩子脾胃虚弱,受不得这样的辛辣,你以后不许多吃,尝个一两口就行了。”

  王华说完还亲自把辣椒炒肉换了个位置,让它离文哥儿远远地,绝不放在文哥儿自己够得着的位置。

  文哥儿:?????

  文哥儿用眼神控诉他爹。

  这是他种的辣椒!他种的!

  王华说道:“看我也没用,等你长大些再说。”

  文哥儿看了眼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只能郁闷地吃别的菜去。

  他也知道很多东西小孩子不能多吃,这不是盼了好几个月才特别馋吗!

  好在现在只能抠抠搜搜地放上几颗,吃起来一点都不痛快,不能吃也不算特别难受。

  等他以后种出多多的辣椒,直接做剁椒鱼头和水煮鱼,满满一盘全是红红的辣椒,豪气!

  文哥儿哼哼唧唧地吃过晚饭,又去对他哥进行考前关怀。

  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乡试是咋考的。

  他只去凑过殿试阅卷的热闹,还不太懂乡试流程来着。

  王守仁很大方地拿出自己买好的草卷和正卷给文哥儿看。

  这东西是交上去给顺天府印试卷用的,草卷正卷各有纸十二幅,大小和纸质都是有要求的。

  今天他正好和同窗们去买好了卷子,可以拿给文哥儿瞅瞅。

  文哥儿早听人说科举要自己备纸,却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不由拿起来左瞅右瞅。其实全是裁得整整齐齐的白纸,也没什么好看的!

  文哥儿感慨:“怪不得文房铺子那边最近生意特别好,敢情做的都是你们这些应试考生的生意。”

  王守仁道:“对,这几天大家都开始备卷了。”他边和文哥儿随口先聊着,边在卷首写上自己的姓名、年甲、籍贯、三代情况以及他选考的本经。

  王守仁受王华家教比较多,本经选的和王华一样,都是《礼记》。

  对于全国范围内来说,《礼记》不算是热门选项,原因前面是说过的:它和《春秋》字数太多了。

  不过余姚有不少治《礼记》的高手,王华也以它为本经拿了状元,王守仁在选科上自然是跟着爹走。

  文哥儿在旁边看着王守仁逐项逐项列好,一点也不觉得枯燥乏味。等他哥按照格式把内容都选完了,他才跃跃欲试地问道:“哥你什么时候去顺天府交卷?”

  他还没去过顺天府呢!

  王守仁道:“顺天府就在国子监旁,我回国子监后直接就能交了,你还想跟着去不成?”

  文哥儿闻言有些失望。他哼哼两声,说道:“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以后也能去交卷子的!”

  兄弟俩抬杠了几句,文哥儿便不打扰王守仁温习功课了,踱着步子溜达回自己住处去。

  八月伊始,京师的秋闱气氛已经很浓郁,街上表演的戏曲大多改成了“状元戏”,大街小巷也卖起了各种“及第衫”“及第扇”“及第笔”之类的吉利物件。

  都这个时候了,想临时抱佛脚也来不及了,只能寻求点虚无缥缈的玄学安慰。

  连赵氏这个当继母的都陪着岑老太太去了趟大兴隆寺拜了佛。

  甚至还在一个胖和尚的游说下给王守仁买了个“及第符”,据说是高僧开过光的那种。

  文哥儿一时也不知该吐槽和尚卖符好,还是该吐槽高僧给符篆开光好。

  想想自己还让老何给煮了“三及第汤”,文哥儿也就不纠结了,屁颠屁颠跟着他祖母和他娘在大兴隆寺晃荡了一圈。

  末了他还跑去问那向香客兜售符篆的和尚:“符篆不是道士画的吗?怎地你们和尚也卖?”

  那和尚见他年纪小,信口忽悠:“这你就不懂了,须知凡事都讲究‘入乡随俗’,即便是西来的佛祖也得会使咱的符篆才能普度众生。我跟你讲,我们这符既有神仙加持,又在佛前开过光,双重保佑,一准有效!”

  文哥儿听得瞠目结舌,没想到还有人能这么扯。他又问:“那你这儿有快高长大符吗?”

  和尚一咂摸,觉得这符不错,听着挺别致的。及第符只能三年一开张,这“快高长大”岂不是遇上有孩子的香客都能卖?

  和尚从兜里摸出张符,睁着眼说瞎话哄骗小孩:“自然是有的,这就是了,小官人要不要买一张?”

  文哥儿觉得吧,该让老道长那摆摊戳黑的徒弟来学学,人家这随机应变的能耐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冤大头他肯定是不会当的。

  他还小,没多少钱可以随便霍霍!

  他随口现编的符篆都说有,真当他是什么都不懂的傻小子吗?!

  对于这骗他祖母买符的不知真假的和尚,文哥儿认为他的口才非常不错。

  于是文哥儿在跟着他祖母去拜会主持的时候夸了一嘴,直说寺里有这样的人才不愁香火不旺。

  主持听后脸都青了。

  他们堂堂京师大寺,居然混进来个招摇撞骗卖假符篆的和尚!

  送走文哥儿一行人,主持当即叫人去逮住那假和尚清理门户。

  真是岂有此理,他们自己都没敢卖符赚钱,他一个外来假和尚居然敢打着他们名号把香客的钱全骗进自己的腰包!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日行一善,不用谢我

  主持:岂有此理,骗钱不走公账,看我不打死你!

  *

  更新!

  效率低下,开始躺平.jpg

  *

  注:

  ①乡试流程:参考《大明会典》

  【○一举人试卷及笔墨砚自备。每场草卷正卷、各纸十二幅。首书姓名年甲籍贯三代本经。 【会试殿试并同】】

  一切都需要自备!全自助科举!

  -

  ②王守仁的本经:参考《王阳明年谱长编》,他的会试答卷是《礼记》

  ③三及第汤:好像是清朝一个状元起的名,南方常见吃法顿时变得高端起来!(?)

第179章

  王守仁得了亲祖母给的及第符也妥帖地收好了,没有疑惑大兴隆寺怎么还卖起符来。甭管有用没用,都是长辈的心意。

  临到考试前几日,国子监那边就不要求家在京师的学生必须回监了。

  王守仁便把盖过戳的试卷带回家等着考试。

  文哥儿这才知晓顺天府和各地布政司所谓的印卷就是把学生自备的试卷纸收上去检查一二由印卷官仔细检查纸张过不过关、有没有冒籍或顶替的情况确定无误后给它盖上正印和骑缝印,随后又发回给考生!

  至于考题还是得等开考后考官现场宣读。

  听力实在不怎么好的就得等书吏举着试题牌子巡走一圈时再赶紧抄下来。

  王守仁属于越到考前越不慌的心大考生眼看开考在即还带着文哥儿去骑了个马,算是忙里偷闲放松放松心情。

  也正是因为乡试近了,文哥儿才知道入了翰林院也有出差机会。

  因为王鏊他们就被派遣去应天府当考官去了。

  文哥儿开开心心地骑在马上玩耍了一会还和王守仁感慨:“守溪先生现在也不知是不是已经入了考场。都是姓王的,怎地咱爹就不能去呢!”

  两京考官都是由朝廷指派的大多都是翰林官,且还得五十以下三十以上,既有名望又经得起舟车劳顿的。

  王鏊正好符合一切条件,今年就去应天府监考去了。

  王守仁道:“要是爹去的话难不成你还想跟着去不成?”

  文哥儿连连点头嘴里振振有词:“爹要出远门去干活身边怎么能没儿子侍奉!”他还颇为遗憾地说道:“可惜我不是守溪先生的学生要不然我一准能跟去应天府看看那样一准能吓祝枝山他们一跳!”

  王守仁伸手捏了捏文哥儿脸颊。

  文哥儿瞪他。

  眼神里满是“你做什么掐我”的控诉。

  王守仁道:“没什么,就是想估算一下你的脸皮有多厚。”

  得亏人家王鏊没被他祸害上要不然去当考官还得带着个小屁孩别人看了说不定要弹劾他玩忽职守——你带个十五六岁的小子在旁侍奉就算了带个五六岁的小娃娃算是什么事儿?!

  可想起上次殿试这小子被皇帝亲口特许去观摩王守仁顿时又沉默了。

  不能怪这小子什么事都敢干、什么想法都敢有,纯粹是这些大人惯出来的。要不是他们自己起了坏头,文哥儿哪里会有这么多胆大包天的想法?!

  孩子为什么越来越熊,家长必须好好反思!

  王守仁和文哥儿瞎扯一通,愉快地回去温书。

  八月初九,顺天乡试第一场开始了,文哥儿借着去送考的由头跑去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