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234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当然,既然是翰林院庶吉士出身,诗词歌赋也是要考核的,这次考试还出了个诗题,要求考生自选诗体写一首《神童诗》。

  大伙本来正认真抄题,听到这个题目后握笔的手突然顿住了,忍不住齐齐转头看向文哥儿。

  疑似突然从考生变成考题的文哥儿:?????

  不是,你们内阁出题这么随便的吗?

  以前看天气出题也就罢了,现在还能指着人出题?!

  有你们这些这么随便的阁老,大明要完,大明迟早要完!

  文哥儿在心里嘀嘀咕咕半天,还是得老老实实把最后一道考题也记了下来。

  天大地大,出题人最大!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不对劲,你们不对劲

  文哥儿:这个大明从皇帝到阁老都不对劲!!!

  *

  注:

  ①庶吉士散馆相关试题:参考论文《明代庶吉士制度探析》以及搜到的一些“阁试诗”

  因为前两年已经让老丘把改革提前了,所以这里的散馆考核参考了后来的改革内容,比如考“吏治民生、经邦强国之策”。

  这个论文还提到,因为庶吉士没啥竞争就等着升官,所以倒李东阳和程敏政给庶吉士上课时大半庶吉士都请假偷懒hhh

  李东阳忍不住写诗发牢骚:“回廊寂寂锁斋居白日都消病历余;窃食大官无寸补,流洲亭上勘医书。”

  老李:学生全都请病假不来上课,我这官当着有啥意思,还不如校对医书去

  看来老李讲课不受欢迎(bushi

  -

  ②一生事业惟公会,半世功名只早朝:参考《玉堂丛语》

  也是李东阳他们发牢骚的趣事(x

  【西涯在翰林时,偶失朝被罚,翰林旧有语云:‘一生事业惟公会,半世功名只早朝。’言其清无事也。至是,西涯续二句云:‘更有运灰兼运炭,贵人头上不曾饶。’一座哄然。】

  老李,因为翰林院工作太无聊,甚至还翘掉早朝!

第196章

  对于考过科举的人来说前面几道随机出的公文写作题和策问题都是信手拈来的玩意,只苦了平时不怎么写这种文章的王六岁。

  好在谢迁可是状元出身,教他习举业还是绰绰有余的,每天的功课把他的基本功锻炼得很扎实。

  策问题也不算多难出的正好就是人才选拔相关说是“求才贵广考课贵精”,这句话看似相互矛盾实则相互成就要求考生就着人才考核中“考课”“精选”的办法展开论述。

  这不就是问怎么考校人才吗?简直太简单了,根本难不倒王六岁!

  就是写起来比较费手。

  刘健也贴心地表示,中午会有人给他们送饭他们可以慢慢做,要是有人考到天黑都没考完还可以和殿试一样请烛。

  当然,最多请两根,你不睡觉别人也是要睡的。

  文哥儿一听时间这么充足,才放下心来安安心心把记在草稿上的考题誊抄到答卷上哼哧哼哧把前面的题挨个写过去。

  要把字写得端端正正大家的书写速度其实都不算太快。

  到饭点时文哥儿瞧见其他人大多也没停笔才放下心来啃光禄寺为庶吉士们准备的两个白馒头。

  馒头有点硬不过没关系还配了碗汤呢,实在咬不动还可以蘸着汤吃贴心!

  不愧是你光禄寺:)

  文哥儿不挑食就着汤把两个馒头吃光光正准备收拾收拾继续答题,就看见钱福施施然地起身交卷去了。

  文哥儿:?????

  可恶,这家伙怎么能这么快提前交卷,这不是显得他写得特别慢吗!

  好在其他人都没钱福这么能写,至少文哥儿把整篇策论写完的时候靳贵他们还在认真誊抄。

  文哥儿放下心来,没再奋笔疾书。

  他对着《神童诗》这道诗题有些苦恼,所谓的考生变考题当然是开玩笑的,刘健出的这道题应该是取自流行的《汪神童诗》。

  这是市面上最流行的《神童诗》集子,相传是北宋神童汪洙的诗集。

  《汪神童诗》里头有许多家喻户晓的名句,比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比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再比如有名的“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更有诸多鼓吹读书好的句子,比如“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可以说是很符合宋朝读书人的集体观念了:别看我顺嘴提了下“将相本无种”,实际上在我心里武将也是下品,我们读书人就是全世界最牛逼的!

  这也是宋朝“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执政大方针造就的结果。

  当然,也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读书人分外推崇造就的结果。

  宋朝读书人的待遇也确实很好,汪洙自己最终官拜大学士,后来他儿子也官拜大学士,孙子同样也官拜大学士(就是在这期间北宋成了南宋)。

  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确实深入人心。

  就像如果现在文哥儿说不读书了,他要去从军/学医/种田/经商/搞营造——无论选哪一样,肯定都有不少人等着轮流打断他的腿。

  平时能允许他读些杂书,已经算是挺开明的家长了。

  文哥儿琢磨了一会,提笔写下了一首《神童诗》。

  写诗这东西,有灵感的时候提笔就能写,没灵感的时候憋个十天半个月也憋不出半句像样的句子来。

  文哥儿一口气把整首诗写完了,搁下笔把答卷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谬误以后便开开心心地交卷去。

  靳贵他们也陆续交了卷子。

  回去的时候不赶时间,文哥儿可以慢慢走。

  一行人相携出了宫门,有人提议去吃顿“散馆饭”,立刻得到大伙的响应。

  文哥儿便被他们带去蹭吃蹭喝,还有人去找钱福过来一块聚餐。

  结果钱福已经不知在哪儿喝个半醉,过来时啥都没说就让人上酒,嘴里说什么“无酒不成宴”。

  离钱福最近的刘存业把他摁到椅子上,好脾气地劝道:“文哥儿在呢,你别喝太多了,不然一会可要在文哥儿面前出糗了。”

  大家显然都挺清楚钱福喝醉后是什么德行,纷纷跟着劝钱福今天少喝点。

  文哥儿虽然挺好奇钱福醉酒会干出什么事来,却还是跟着劝道:“对对,一会你要是喝醉了干出什么糗事来,我一准去请个画师把你的糗样画下来,叫所有人都看看你喝醉后是什么样的!”

  钱福见大伙都这么劝自己,便把要好的酒退了回去,嘴里说着“这有什么意思”“早知道不过来了”之类的话。

  众庶吉士对他这脾气熟悉得很,无奈地一边给他要了壶浓茶来解酒一边给文哥儿介绍起他们以前来吃过的招牌菜。

  这家店擅长做梅花汤饼,大家过来时都爱吃上一碗。

  冬日将开得最盛的梅花摘下晒干,平时便能随时取用。

  经冬的白梅碾作细末,再与檀香末调和来和面,便能让煮出来的汤饼带上淡淡的梅花香气。

  一片片以梅花模子压出来的面片下锅,宛如一朵朵梅花飘漾在热汤之上,卖相好极了,味道也香极了,叫人一口气能吃下一大碗!

  至于什么玉蝉羹、傍林鲜、山家三脆之类的,更是这家店的春季特色菜。他们这是抓住了春天的尾巴过来才能吃上,再过几天可就吃不上了。

  文哥儿听得津津有味,等小二来上菜时还让人给介绍一下夏秋冬分别又有什么应季的菜色,一问之下便知道店家专研宋菜,诸如《山家清供》之类的宋代菜谱早被他盘出浆来了,这些菜式就是他们店里对着菜谱里的介绍钻研出来的。

  文哥儿本来听着菜名就知晓是怎么回事,从小二嘴里印证了自己的想法,顿时为自己敞开肚皮这顿饭找好了理由:“看来我得好好取材!”

  连本来兴致不高的钱福都听乐了:“你的《饮食诗话》写到哪儿了?”

  没错,文哥儿是那种书还没写出来就嚷嚷得人尽皆知的娃儿。

  文哥儿一本正经地道:“等我今天取了材,一定能下笔千言。”

  实际上他都没怎么动笔写呢,至今还只有大年初一那天写的陆游养生秘诀以及零零散散几篇读书时随手几下的短札!

  一群人一边闲聊一边吃吃喝喝,心里倒是没多少离愁别绪。都是同朝为官,再远能远到哪里去?顶多就是不能像现在这般经常见面罢了。

  文哥儿吃饱喝足,和钱福他们一起溜达回长安街。他摸着鼓鼓的肚皮走出一段路,瞅见不远处的老丘家,当即挥别钱福一行人去丘家玩耍了。

  瞧见文哥儿进丘阁老家跟回自己家似的,连帖子都不用递的,靳贵等人也只能感慨人和人实在不能比。

  他们可是递帖子都会被拒绝的!

  文哥儿不知道自己又成为了大伙的羡慕对象,屁颠屁颠跑去找丘濬说话。

  才刚坐下呢,就和丘濬说起内阁到底有多不靠谱来。

  哪有不通知一声就让人考试的?

  还让不让人复习了?

  世上岂有不复习就能考得很好的学生?!

  不可能,不存在的,根本没有那样的人!

  丘濬见文哥儿讲得愤愤然,忍不住说道:“只要平时下足了功夫,怎么会考不好?那些要临时抱佛脚的人,才该担心自己考不出好成绩。”

  文哥儿闻言狐疑地瞅着丘濬。

  丘濬横他一眼,问道:“怎么了?”

  文哥儿大胆发问:“不会是您给刘阁老提议的吧?”

  丘濬:“…………”

  “是又怎么样?”

  丘濬绷着脸说道。

  在以身作则当个诚实的长辈以及含糊其辞糊弄过去之间,丘濬考虑半晌后还是选了前者。

  没办法,文哥儿和刘健他们也认得。人可以撒谎,但不能撒一看就会露馅的谎,不然最后肯定很难收场!

  丘濬这么一反问,文哥儿反而没话说了。他只能哼哼两声,说道:“您怎么能这样害我!”

  丘濬道:“你已经入翰林院快两年了,合该应内阁试。平时多考几次,以后就不会怯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