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364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谢迁知晓这件事后也挺开心,到底是自己一手教出来的学生,谁知道学生成了解元能不开心?

  只是对于科举来说,解元也只是第一步而已。世上不少人早早过了乡试,考好几轮也考不上进士。离可以得意还早得很!

  文哥儿才八岁就被推到万众瞩目的解元位置上,后面要是表现不佳难免得听许多难听话。

  谢迁知道这会儿文哥儿肯定已经玩疯了,归家后便提笔给吴宽写信,让吴宽帮忙督促文哥儿早些归京。

  既然已经确定要下场考试,最后那两三个月还是放在他们眼皮底下盯着才更放心。

  丘濬的想法和谢迁也差不多,他一开始也是高兴到不得了,只差没去贴个门联庆祝一下。

  等到冷静下来后,丘濬又觉得这样的盛名对文哥儿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主要是文哥儿年纪实在太小了,接下来还有会试和殿试,他能应付得来吗?

  私心里,丘濬当然是想看文哥儿一口气考上进士,这样他也算是了了一大心愿。可是对文哥儿来说,这么早踏入官场真的是好事吗?

  小孩子太有出息,真是让人既骄傲又担忧。

  丘濬一晚上辗转反侧,最后还是天没亮就起来提笔给文哥儿写信,让他玩够了便早些回来备考。

  他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文哥儿早些考中了好。

  要是这小子没考上,说不准明年又跑没影了,一年半载都见不着人。

  趁着他现在还在京师,能多教一点儿便多教一点儿。

  至于别人要非议,那就让他们非议去,不遭人妒是庸才!

  到第二天,文哥儿中解元的消息才在翰林院传开。

  只是他们只听到消息,没拿到文章,一时也不知道杨碧川是怎么顶着重重压力给文哥儿当了解元!

  说起来,杨碧川自己也是从浙江考出来的解元来着,才学上是足以服人的。

  这次王华倒是提前得了消息,不过他这个当爹的同样拿不到乡试答卷,只能跟其他人一样耐心等着后续消息。

  不过王家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这可是八岁的解元呐,这样的喜事便是百年也难得一遇!

  赵氏从文哥儿出远门起就牵肠挂肚,每次文哥儿来信都要翻来覆去地读很多遍,每次让姐儿想念兄长了,她都会借着给女儿念信的由头把信重温一遍。

  如今知晓文哥儿高中解元,她自然欢喜得不得了,恨不能马上看到已经离家半年的儿子。

  只是这孩子难得去一趟江南,也不知什么时候才愿意回来……

  消息既然传到了翰林院,不出半天也跟长了脚似的在京师传遍了。

  小神童说是侍奉老师归家守制,结果居然回浙江考了个解元回来!

  这事儿要是发生在别人身上,大家可能会觉得很扯淡。可这事儿是发生在王状元家的小神童身上!

  那肯定是货真价实的解元无疑了!

  没见他们家书架上都已经有好几本署着小神童名的书了吗?

  他们的小神童即使回浙江考试,那也是最厉害的!!!

  考个解元再正常不过了!!!

  京师不少人开始奔走相告,分享这个好消息。那些个还有书或者玩具没卖完的商家,更是直接打起八岁小解元的名号开始吆喝起来。

  《几何学》买了没?小神童编的!

  《成语词典》买了没?小神童编的!

  《饮食诗话》买了没?小神童写的!

  还有什么《丝绸之路》《大运河》、什么积木拼图……再不买明年要涨价了啊!明年小神童真要中了状元,你以为还是一个价的吗?

  九月的京师莫名陷入了奇奇怪怪的狂欢状态。

  消息传得这么广,终于也传到了正在东宫堆沙子玩的朱厚照耳朵里。

  朱厚照简直不敢置信。

  这么大的消息,他居然不是第一时间知道,反而是等全京师的人都听说了,才从谷大用他们嘴里听说这件事!

  怎!么!可!以!这!样!

  朱厚照当即把手里挖沙子的小铲子一扔,气咻咻地跑去找他父皇算账。

  他小先生中了解元,父皇居然不告诉他!

  作者有话说:

  大猪:这次得我自己偷着乐,不能让儿子知道,他是大嘴巴子会泄露给别人

  小猪:生气!生气!生气!

  *

  注:

  ①徐祯卿:明朝文坛“前七子”之一,吴中四大才子之一,年纪最小,命也最短,大概是因为他后期信奉道教,沉迷嗑药养生之法,只活了三十多岁人就没了

  -

  ②《新倩籍》:据说是徐祯卿十六岁时写的书

  内容是这样的:【唐寅,字伯虎,雅资疏朗,任逸不羁。喜玩古书,多所博通。不为章句,属文务精思,气最峭厉。尝负凌轶之志,庶几贤豪之踪,侥仰顾眄,莫能触怀……】

  确实是又写文又写诗,那每个人狠狠夸一通没错了!

  -

  这个书名具体啥意思我也不知道,文里纯属瞎掰!千万不要当真!!

  -

  文崽:学到了,学到了,原来还能这样写书

第310章

  朱厚照大了两岁便爱自己东奔西跑,这一点学的是文哥儿的,他不仅自己爱蹦爱跳,还爱带自己刚会走路不久的妹妹一起走迷宫说是天天锻炼身体才会好。

  至于还在吃奶的弟弟他也已经拟定了一系列训练计划反正绝不叫弟弟妹妹天天呆坐屋中就是了。

  他可是长兄,必须得有长兄的样子!

  绝对不是因为时不时听文哥儿说弟弟妹妹很好玩他才生出这样的想法!

  他可是个好哥哥!

  每天蹦跶的结果就是他哪怕不坐腰舆,也能一口气跑到朱祐樘那边去。

  朱祐樘正在进行他风雨不改的讲经筵活动,今天给他讲课的还都是老熟人丘濬、李东阳、王华。

  一个是老资历大学士,一个是东宫故人一个则是很有潜力的后进,组合下来自然叫朱祐樘很是舒心,茶点果子什么的络绎不绝地送上来,足见他待这几位经筵老师的礼遇。

  眼下正在讲完一堂课的空档君臣几人正围坐在一起喝茶吃点心忽听有人在外头喊“太子殿下”。

  没等朱祐樘反应过来外头的朱厚照已经借着身高优势(长得特别矮)跑了进来。他顾不得有别人在场跑到朱祐樘面前气鼓鼓地道:“小先生考了解元父皇您不跟我讲!”

  朱厚照说着还张开自己两根藕节似的手臂,气愤地给他父皇比划起来说是都已经有那么多那么多人都知道啦就他不知道!

  那么小一娃娃气得跳脚小模样儿瞧着还怪可爱的。

  李东阳几人都莫名想到从前也经常被他们逗得气呼呼的文哥儿那小子当时气愤起来也是手舞足蹈地叭叭个没完。

  一眨眼,那小子都中解元了。

  时间过得可真快!

  对于帝王家事,大伙自然是保持缄默,等着看朱祐樘怎么应对年仅五岁的太子。

  朱祐樘被自家儿子突如其来的质问弄得愣住了,等瞧见丘濬几人脸上都没什么讶色,便知晓文哥儿中了解元的事已经传到京师。

  朱祐樘略一思量,面不改色地糊弄朱厚照,说自己也刚知道这个消息没多久,打算傍晚再跟他讲的。

  朱厚照对这个说法半信半疑。

  朱祐樘便让人去取来文哥儿的乡试答卷转移朱厚照的注意力,让他趁着丘濬他们正好在场,看不懂的可以及时请教。

  朱厚照一听可以看到他小先生的卷子,立刻就高兴起来,积极地等着底下的人把卷子送来。

  看得众人都纳罕不已。

  照理来说这么小的娃娃应该不太记事,玩伴离开三五天可能会想念,离开三五个月兴许就直接忘记了。

  结果太子对文哥儿这位小先生却是一直这么惦记着,每天盼着他回来!

  甚至连小孩子根本看不懂的科举卷子都这么感兴趣。

  难道是因为文哥儿一直在给他写信?

  李东阳几人都是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归结于文哥儿特别会忽悠小孩。他们长安街上又有哪家的小娃娃不爱跟他玩的(已经开始读书的除外)?

  不过这次讲经筵对他们而言倒是还有意外之喜,可以在宫中看到文哥儿的乡试卷子。

  解元答卷抢先看!

  丘濬三人都很矜持地等着太子把三场卷子分到他们手上传看。

  至于他们这位陛下到底是什么时候拿到答卷的,就不要去深究了。

  人生在世,难得糊涂啊!

  朱厚照有上次看小考卷的经验,知道这些卷子自己估摸着是看不懂的,也没有抢着要自己先看,只积极地凑到李东阳身边要李东阳给他讲。

  主要是王华他不太认识,丘濬讲的他听不懂,上次就是李东阳给他讲明白的!

  李东阳见朱厚照毛茸茸的脑壳凑了过来,没急着看答卷,而是转头给朱厚照介绍了一下,说旁边的王华就是文哥儿他爹,而且还是老大一个状元郎,可以先叫王华给他讲几段。

  亲爹肯定更懂亲儿子!

  朱厚照没想到还有他小先生的爹在场。

  他好奇地转头去看王华,发现王华已经年近五十了,看起来比他父皇大老多。

  可是,他小先生只比他大三岁!

  朱厚照瞅瞅王华,又瞅瞅他父皇,一脸的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