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459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朱厚照就是因为每次尝试文哥儿教他的新玩法都能尝到甜头才那么爱黏着文哥儿。别人教他的东西不一定有用,文哥儿教他的东西却都很有用且都很新鲜好玩,他当然更爱跟文哥儿一起玩!

  见文哥儿瞅着自己叹气,朱厚照信誓旦旦地保证道:“孤不会捣乱的一定好好监考!”

  文哥儿越看他这模样越觉眼熟越听他语气越觉耳熟认真回忆后赫然发现这不是糊弄亲爹时的自己吗?唉没想到他王小文小小年纪就要承受他爹承受过的痛!

  惨,太惨了。

  文哥儿又沉痛地喝完了自己杯里的贡茶。

  朱厚照:“………………”

  总感觉没有被小先生相信!

  不过小先生说过时间会证明一切!

  不管文哥儿愿不愿意朱厚照跟去贡院的事已成事实。

  傍晚他又被他爹拎去谈话谈话的主要内容是让他守住本心别被老朱家父子俩一时的偏爱迷了眼。天家恩宠不是他们这些文官安身立命之本,真要往天子宠臣的方向走,那可就把自己的路走窄了,士林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你。

  自古以来有几个人能凭着天子的喜爱名垂青史?纵观史书,那些个沾了天子宠臣名头的家伙大多都遗臭万年了。

  文哥儿道:“您看您,人还活得好好的就琢磨什么名垂青史、遗臭万年,白头发都越长越多了。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这也要愁那也要愁,大好的年华全用来发愁了!事实上即便是孔圣人在世也不是人人都夸他的,咱还能比过孔圣人去吗?咱还是别琢磨那么多了,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王华听到自家儿子竟还反过来语重心长地开导自己,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他只能无奈地说道:“这半个月你多看顾着太子殿下,别出什么岔子。”

  文哥儿道:“太子殿下还是挺讲道理的。”

  第二天下完朝,文哥儿一行人就启程前往贡院。

  朱厚照也屁颠屁颠跟上,甚至还牵上了他的羊。那可是将近半个月不在东宫,不得把他亲自养大的小羊也给带上吗?

  文哥儿对此的评价是,很好,办正事的时候正好可以让这只小猪崽子喂羊去。

  李东阳他们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次看到这只被他们写诗文夸过的羊,心情也很复杂。

  没想到太子还真把它养到了这么大,而且看起来还很喜欢它啊!

  他们早就习惯了皇家做个样子走个流程就完事的作派,突然遇到这么个较真的太子还真有些不习惯。

  于是去贡院的路上,话题就变成了“这可不是普通的羊,这是太子去年有感于《乞儿图》买回东宫亲自养大的羊”,气氛十分融洽。

  朱厚照挨了一路的夸,表情相当得意,一副骄傲得不得了的模样。

  一行人抵达贡院,由朱厚照这位太子以及李东阳、程敏政两位主考官负责主持会试开考仪式,无非是告诉诸位“先师”一声,说是三年一度的抡才大典又要开始了,求往圣先贤们保佑今年也能选拔出一批优秀人才,为建设美好大明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由于气氛十分沉肃,朱厚照这个年纪最小的小孩儿一本正经地跟着流程走。直至忙活完了他才悄然跟文哥儿嘀咕一声:“这个不好玩。”

  朱厚照从还没记事开始就被抱着参与各种各样的仪式,等记事以后更是得亲自去当吉祥物,是以这种活动对他来说并不新鲜。

  文哥儿道:“贡院本来就不是玩耍的地方,殿下现在回宫还来得及,不然一会可就要锁院了。”

  朱厚照倔强:“孤才不回去!”

  文哥儿便没有再劝,只笑着给他讲起从古到今的人才选拔制度,大多都是讲相关的趣闻,怎么选、怎么考只是随口一提。

  朱厚照听得津津有味。

  比如汉朝的人才选拔考试叫射策,听起来就很有随机性。

  据说射策是把所有题目摆在案头,应试者随机抽取其中一道题目作答,答得好就可以考虑给你授官。

  其中考中甲科的人授予最高的官职,而考中丙科的人当然是授予最低的官职。

  这种“射”取策题的模式对偏科人士不太友好。

  万一抽中你不擅长的领域,你就得明年再来了。

  像那个凿壁偷光的匡衡那么热爱读书,学《诗经》学到别人都不敢在他面前多讨论的那种,结果射策九次,才在第九次中了个丙科!

  不过射策常年都能考,倒是没有科举这么磨人。

  朱厚照听了这种考试模式觉得很有意思,他兴致勃勃地问道:“我们东宫能办这个‘射策’考试吗?”

  文哥儿道:“当然可以,以后有什么需要选人去做的事儿,殿下可以这么玩。只是殿下平时须得多攒些题目才行,不然到时候桌上就摆那么几分题目,瞧着怪寒碜的。”

  朱厚照一想到文哥儿说的那情景,顿时有一股子“必须要把题攒满整张桌子”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他们东宫的题怎么能只有三两道!

  文哥儿见他来了兴致,便给他讲起了一些出题规范,比如题目不能单纯为了为难人,要出得有意义,要考虑难度、区分度等等。

  朱厚照听得脑子懵懵的。

  出个题也好复杂!

  文哥儿见朱厚照听不明白,便又用更容易理解的说法给他讲了一遍。

  简单来说就是你要记住自己出题并不是为了为难人,而是为了选出你想选的那类人才!

  比如你想要选做饭好吃的厨子,给的策题却是“请详细阐述一下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你觉得能把你想要的人选出来吗?再比如你想选几个来帮厨学艺的学徒来干活,上来就考“请你写出十道国宴菜做法”,有人能答出来吗?

  选不出你想要的人才的题目,你整得再难再高深也没用。

  文哥儿这么一说朱厚照就懂了,就是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小先生果然最爱吃,打比方都离不开吃吃喝喝!

  两人颇为随意地闲聊了一路,便抵达了他们接下来要待的地方。比起考生们狭窄的号舍,他们住的地方可就宽敞舒适得多,甚至还有个可以一起泡个澡的澡堂。

  锁院期间泡澡人在里头,烧火工在外头,考官们纵享私密泡澡空间,要搓澡可以相互帮把手!

  朱厚照没体验过跟大家一起搓澡的快乐,看到澡堂后两眼放光,积极地游说起文哥儿等人来:“搓澡,搓澡,我们今晚就搓澡!”

  李东阳等人:“…………”

  太子殿下还真是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明天就要正式负责会试这种要紧工作,一起搓个澡倒也不过分,办大事之前不都要焚香沐浴吗?众人便约好一会散会以后一起搓澡。

  众人各自把落脚处收拾好了,中午大伙便在贡院里聚餐。

  院门已经落锁,他们这些考官出不去了,只指派底下不识字的从人负责跑跑腿取来饭菜,吃的饭名为礼部赐宴,实际上也就是工作餐,味道没什么特别的,口感十分熟悉。好在大家边吃边聊,气氛倒也热络得很,饭菜都被解决了个七七八八。

  下午就是现场出题了,明天考的是经义题,属于决定考生名次最重要的一场考试。

  理论上来说出题人主要由李东阳为主、程敏政为辅,剩下的人则负责拍手叫好。

  理论上来说,每位考生要答七道题,三道出自四书、四道出自五经。但实际上考官要出的题却远不止七道,因为五经可是分经考试的,每一经都要出四道!

  因为题量这么大,李东阳也没有大包大揽全由自己来出题,而是决定自己和程敏政负责四书题,文哥儿他们这些分属五经的同考官分别拟定本经的题目。

  每个人拟出来的题目也不是直接用,而是在场的考试官每人多出几道,最后大家从其中挑拣出适合的考题。

  按照李东阳这个决定,文哥儿他们《春秋》这一经出的题入选概率就大很多,因为他们《春秋》和隔壁《礼记》都只有两个同考官!

  大家也没计较这个,都在心里打着腹稿。

  朱厚照听完李东阳的分工,凑到文哥儿边上探头探脑,催促道:“你怎么不写?你怎么不写?该出题啦!”

  文哥儿:“…………”

  根本没法好好想题!

  就算自己满脑子都是题目,这种情况下也绝对不能提笔就来吧?咱总得装装样子!没看到连李东阳和程敏政瞧着都想得格外认真吗?

  你要是不假思索地把题写出来了,别人还要疑心你早早就准备好题目。回头出个什么泄题风声,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你!

  看你写的那么快,肯定是锁院前就琢磨好要出什么了对吧?你还说不是你把题目泄露出的!

  到那时候可真是黄泥巴掉裤裆,怎么说都说不清了。

  考虑到这届科举很可能会被御史盯得死紧,文哥儿是决计不会当这种出头笨鸟的!

  见其他人都在认真考虑出什么题,这会儿没人朝自己这边看过来,文哥儿忍不住抬手把边上那颗凑得太近的龙脑壳推远,无奈地说道:“这么要紧的题目,当然得想好了才能下笔。殿下也帮忙想想,看能不能想出好题来。”

  朱厚照一听自己还能帮上忙,马上来劲了。他也不在意文哥儿胆大包天地推他脑壳,相当积极地叫人帮自己取来笔墨,坐在那儿跟着众人冥思苦想起来。

  作者有话说:

  这天的都察院:

  御史一:主考官李西涯,神童出身,上任东宫老师

  御史二:主考官程篁墩,神童出身,上任东宫老师

  御史三:同考官王慎辞,神童出身,现任东宫老师

  御史四:来活了,来活了,盯紧他们!摩拳擦掌.jpg

  *

  更新啦!

  没有全勤的第一个月,还有一天就结束了!

  *

  注:

  ①出题要考虑难度和区分度:

  记得当初工作的时候,每周轮流负责组卷,有次我全部给找的偏题难题怪题,整个科组讲了两节课才把卷子讲完,挨了组长的骂hhhh

  -

  ②射策:好像是某次找资料偶然看到的词,觉得还挺有意思(?)搬运一下当时发在微博的分享内容

  【射策是汉朝的考试制度。后世人看到这个词也觉得很有趣,开始发挥想象隔空讨论——

  唐朝人:我觉得应该是往桌上摆一堆题目,叫做“策”,考生随机挑选来作答,叫做“射”!抽签考试,随机组卷,时髦!

  宋朝人:我觉得射策就是我们的对策吧。

  明朝人:我觉得应该是往桌上按照大小摆考题,考生拿弓去射,射中哪个答哪个。

  明末文人方以智:我觉得你们的猜想多少都有点离谱,尤其是射箭那个,简直是亿点点离谱!】

第392章

  会试确实是大明最重要的考试之一考过了会试基本就等于踏入仕途了。

  文哥儿对待出题这件事也很慎重,他很认真地琢磨出三四道备用题来,才转过头去看朱厚照都写了什么。

  朱厚照到底没把《春秋》读完,哪里想得出正经题目来。他憋了半天没憋出来就开始偷偷观察文哥儿出的题见文哥儿写题写得行云流水般流畅字看起来也特别好看,心情很有些郁闷。

  文哥儿见他蔫答答地坐在那儿纸上一个字都没有便笑着引导他回忆一些学过的《春秋》故事,看他能不能记起其中一些他觉得很有意思的句子。

  经义题出起来很简单,只需要挑一两句原文就成了有些狠心的考官甚至只给一两个字,让考生回忆全文哪里出现了这些字、这些字又代表了什么意义以及什么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