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539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不过比起展馆内部的情况,外头这些展示栏上覆盖着的大片大片的透明玻璃才是最引人注目的。

  这些晶莹剔透的玻璃居然还能这么用!

  官府这次是出大钱了啊!

  要知道他们连玻璃杯都舍不得买,结果官府居然提供这么大一片的玻璃来装修展馆!

  还是商贾的嗅觉最灵敏,早早便跟相熟的官员打听这些玻璃展区怎么弄。要知道他们开店铺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展示商品,要是他们店铺里也能做这么气派的展柜,顾客一定很喜欢来他们店里买东西!

  不说店铺里的商品好不好,光是这样一溜展柜在店里排开就显得十分高大上!

  官员们也很大方地给他们指路:这事儿并不难,正好东宫的人在这边建了个琉璃厂,你们把需求发过去就可以开足马力给你们生产了!

  只要钱管够,尺寸啥的可以定制!

  于是普通人还在惊叹南京这边的大手笔,聪明人都已经陆续给自家店铺换上最时髦的玻璃展柜了。

  为了不错过更多的客源,文哥儿还趁着展馆落成印发大量广告单,乍一看上头是这次展览的介绍,再仔细看的话上头还贴心地告诉所有人可以去哪儿定制玻璃展示柜。

  要是家里藏书多的还可以定制玻璃柜门,一来不影响隔着柜门找书,二来可以防尘防潮,作为藏书家的聚居地,咱江南人怎么可以不多多为自己心爱的书籍考虑呢!要是你家还爱收藏古董,那可能就更需要它了,这么金贵的东西你舍得它天天吃灰吗?

  前来观展的众人:?????

  完了,钱袋子又要被掏空了。

  所以太子这次下江南的目的竟是骗光他们的钱吗?!

  难怪太子带来的人才到江南就暗搓搓建了个琉璃厂,敢情是在这里等着从他们这里掏钱!

  真是让人……难以拒绝啊!

  不就是想要钱吗?拿走拿走!!!

  朱厚照在南京浪了几个月,临到要回京时算了算花销,赫然发现东宫账上……比来时多了不少钱!

  朱厚照:?????

  谷大用乐呵呵地跟朱厚照汇报琉璃厂开业以后客似云来的盛况。

  如果说展馆落成前只是参与过竞标的商贾跑来定制玻璃柜,那么展馆对外开放以后他们的定制业务都已经排到过年了。

  虽然按照文哥儿对琉璃厂的安排这些钱大半都要拨来建设关学,可即便剔除拨款部分也让东宫赚了个盆满钵满。

  至于这些玻璃造价几何,外头的商贾一时半会是不可能知晓的了。看看咱这专业的设计团队、咱这专业的生产和切割技术,谁能说它不值这个价?!

  朱厚照没想到自己出来玩耍不仅没花掉多少钱,反而还有得赚!他兴奋不已地跟文哥儿讨论起来:“这就是你说的‘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吗?”

  要知道他从小和文哥儿玩《丝绸之路》以及《大运河》,基本都是纯亏的。只能学了文哥儿的玩法去欺负别人才能回回血,结果这次他亲自出来走一趟居然没亏!

  文哥儿说道:“当然,如果没有办法改进工艺、降低成本,这个钱我们是赚不到的。”

  玻璃从生产到裁切,每一个环节都得往他们需要的方向改进,即便是李燿和张老道他们这些天赋过人且醉心于搞研究的人也花了几年功夫才改良了整套工艺。而这整套工艺又花了几年功夫才正式进入投产阶段!

  文哥儿趁机跟朱厚照提起李燿他们付出的心血。

  朱厚照非常上道地保证道:“孤会好好赏赐他们!”

  文哥儿笑了笑,替李燿他们谢了恩。

  这只是个开始而已,比起赚乡绅富户钱的琉璃厂。以后要开发的电力、石油、钢铁等等足以改变所有人生活方式的产业,才是需要牢牢把控在手里的重点工程。

  不过现在提这些还为时尚早,在他们掌握真正的话语权之前还是只能先凑合着掏掏乡绅富户的钱袋子!

  毕竟流通起来的钱才是钱!

  一直到快要启程北归了,朱厚照都还沉浸在自己出门没花钱反赚了钱的喜悦之中,甚至跃跃欲试准备下次再去别的地方玩耍(赚钱)。

  文哥儿却是毫不留情地戳破他的幻想:“殿下觉得两京十三省中有多少地方能比得上江南的富庶?在江南行得通的事在别处可不一定能行得通。”

  朱厚照听后很是失望,可也清楚其他十二省加起来可能都抵不过南直隶与浙江。他哼哼唧唧地说道:“就没有办法让其他地方也像江南一样富庶吗?”

  文哥儿摇着头说道:“应当没什么办法。”

  有些东西就算科技发展起来也没办法改变,毕竟每个地方的资源、土地、气候以及地理位置都属于先天条件,通过人为的干涉兴许可以缩短差距,但永远不可能消灭差距。

  见朱厚照一脸郁闷,文哥儿笑道:“圣明的君主要做的便是通过资源的统筹和调配让各地百姓都能过上吃饱穿暖的好日子,殿下日后要勤勉一些才是。”

  朱厚照哼道:“孤一向很勤勉!”

  师徒俩聊完以后便各自收拾东西,准备踏上回程。

  李东阳这几天与江南的亲朋好友依依惜别,喝了不少酒、作了不少诗,不时还带着文哥儿出去应酬。文哥儿倒是没被灌酒,就是时不时得肩负起把喝醉的李东阳扛回去的重责。

  堂堂内阁大学士居然这么爱喝酒,真是不像样!

  跟着李东阳应酬了几天,文哥儿已经迫不及待想回京师去了!

  得赶紧回去找大先生告状!

第469章

  登船的时候文哥儿很有点后悔的不过想到这次乖乖回去,以后说不准还有机会再来,他才又放下心来。

  可惜谢豆他们不能一起回去了,他们得在老家等着成个亲顺便考完明年的乡试再回京师。

  目前这一辈之中数谢迁过继出去的谢丕书读得最好所以王守仁带着他们一起学了一段时间后便把王守俭和叔伯家几个考生都托付给谢丕。

  王守仁也是要一起回京的毕竟他的省亲假用完了。

  兄弟俩相对叹气。

  快乐总是短暂的!

  还好路上有小侄子可以玩,文哥儿觉得还不赖每天就着沿途的山川湖海给他编故事听得小侄子越发爱追着他跑东跑西。

  朱厚照跟着听了两回,也爱跑过来凑热闹。

  堂堂大明太子,居然还热衷于坐在小马扎上听故事!

  文哥儿倒是不怎么在乎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赶朱厚照爱听就让他听去。

  倒是高忠这个小内侍是极用心的,一路上不仅听得认真,还把文哥儿讲的大故事小故事一股脑儿全记下来,等快到京师时才把整理出来的稿子交给文哥儿。

  文哥儿看到那叠文稿时都愣了一下没想到高忠居然能靠旁听把这些他编来给侄子开蒙的故事给整理出来。

  想到高忠乃是家中第三子只因家贫便早早被家里送进宫文哥儿不免觉得有些惋惜。若不是被送进宫里挨了那么一刀高忠本来也许有别的出路可以走。

  其实不单是高忠谷大用他们哪个又不是家中有好几个兄弟?

  孩子多了父母便不怎么心疼和在乎了,对他们父母来说把孩子送进宫是一本万利的事宫中会让他们读书识字将来得了贵人青眼说不准还有机会提携兄弟。

  太监不太监又有什么所谓反正他们留在家里也不一定讨得到媳妇大不了将来他们飞黄腾达了给他们过继个子嗣就是了。

  若是还没飞黄腾达人就没了,那就当没有这个儿子好了,于他们而言也没什么损失。

  当然,除了这些因家贫被父母送去登记阉割的幼童外,还有一类相当特殊的太监——战俘。

  比如成化年间名震朝野的汪直就出身于广西瑶族,当年他们族人反叛后朝廷迅速出兵镇压,年幼的汪直作为俘虏被献到京师。

  于是汪直很快被割了蛋送进宫伺候人。

  比起各怀心思的朝臣,他们这些无依无靠的“无根之人”更容易让皇帝信任。他们这些人的荣辱都系在皇帝身上,平日里能不尽心尽力替皇帝办事吗?

  世道本就不是某个人或者某类人单独铸就的,谁又说得清是谁误了国?

  文哥儿收下高忠整理的文稿,笑着说道:“回头若有书商看上了这书稿,须得把你的名字也署上才行。”

  高忠闻言忙说不敢:“小的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

  两人也没聊多久,便听有人叫唤说船快靠岸了。文哥儿含笑把哒哒哒跑来找自己的小侄子抱了起来,问他还记不记得不远处那座出发时见过的码头。

  “记得!”

  小侄子答得掷地有声。

  相比于文哥儿没满周岁就急急地朝他祖父喊“将军”,小侄子在说话方面随了王守仁这个爹,开口算是开得比较晚的。

  不过也不知是不是回老家找了许多活泼开朗的小伙伴,这会儿他口齿伶俐了许多,再也不会因为憋不出一整句话来而急得满头冒汗。

  所以这会儿听文哥儿起了头,他就开始给文哥儿仔细回忆起离开时的见闻,包括有多少人来送行以及码头上进进出出多少船只。

  甚至还能说出其中有几艘货船几艘客船。

  文哥儿:?????

  好家伙,让我逮住了吧?!

  你小子竟也是过目不忘!!!

  文哥儿一脸自闭地把小崽子塞给路过的杨慎。

  杨慎听小崽子十分迷茫地讲述完事情始末,有些无奈地看向文哥儿。

  这家伙一天到晚觉得别人都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就他自己不能,实际上他记性也远胜于许多人好不好!关键是他不仅记性好,还能把记下来的东西统统用起来,这才是最可怕的。

  世上多少人记了满脑子之乎者也,考半辈子都考不成举人?!

  就他这样的还好意思整天惦记着别人能过目不忘的事。

  真要给他来个过目不忘,他不得把天都给捅出个窟窿来?

  杨慎对小崽子王正亿谆谆教诲:“你别理你三叔了,他一直都这样。”

  王正亿挣扎着下了地,跑过去抱着文哥儿的腿不撒手:“要理!要理!三叔要记什么,我都帮三叔记!”

  文哥儿听着他奶声奶气的嚷嚷,心里那点小受伤顿时就被奶娃娃给治愈了。他把人拎起来乐呵呵地往那长着奶膘的软肚子一通乱拱,王正亿笑得把小白牙都露出来了。

  李东阳远远瞧见文哥儿轻轻松松举起小孩儿在那儿逗着玩,转头对王守仁感慨道:“这小子一眨眼都这么大了,记得小时候他想出去玩还得你们轮流扛着走来着。”

  王守仁看自家儿子被弟弟轻松拎手里,也想起了弟弟小时候的事。

  那时候文哥儿吃什么都格外香,看着分明是那么小一娃娃,抱在手里却是分量十足,换成钱福他们那样的读书人可不就得轮流扛着走吗?

  王守仁乐道:“得亏亿哥儿没他能吃,要不然可得把我们给累坏了。”

  李东阳想想当初那实心崽的分量,也是乐不可支。到下船时,他还顺手把王正亿抱起来掂了掂,转头对文哥儿说道:“当初你一个人能顶你侄子三个。”

  文哥儿坚决不承认这种事。

  众所周知,他三先生算术不好,一准是他三先生瞎算!

  偏王守仁还在旁边摆事实讲数据:“没有的事,今年立夏称过了,顶多也只能算两个半,离三个还差那么一点儿!”

  家中每年立夏都有称人的习惯,是以小孩子都曾被诓进篮筐里称一遭,文哥儿小时候也是称过的,体重证明他小时候确实是个实心崽没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