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金手指试用员 第562章

作者:快穿狂魔 标签: 穿越重生

第788章 :聚宝盆(8)

  小区,家里,客厅。

  刚刚收到丁云是本省文科状元这一消息而欣喜不已的丁鼎和高宜两人,下一秒就在丁云明确表示自己要报考本省农学院时,彻底傻了眼,并面面相觑。

  许久,高宜才紧皱眉头严肃问道:

  “小云,你为什么会有这想法,农学院应该是很苦的吧,我记得去那边还要种田啥的,你平日吃得了这个苦吗?

  你从小到大就没下过田。”

  “是啊,以你的成绩,随便挑个好大学,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绝对是轻轻松松的事,何必非要报考农学院呢?

  我听人家说,现在在农学院做研究的环境都比以前艰辛许多,因为当前农学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耐寒和耐旱的农作物,所以回头种植的时候肯定不可能在温室里面种,到时候很有可能是要顶着四十几度高温伺候实验田收割的。

  可能还得在零下三四十度种田。

  就算种的不多,那也辛苦的很啊!

  你吃不了这个苦的,所以还是听你妈和我的话,报个普通专业吧,甭管是经济学文学还是其他什么学,报个普通点的专业,研究种子的不缺你一个。”

  丁鼎也在边上附和劝说起来。

  对他而言,自家闺女能成为省文科状元,这何止是祖坟冒青烟的事,这都能算是祖坟着火了,火山喷发了好吧。

  这么大一成就的闺女去种田,这不是杀猪焉用牛刀,用高射炮打蚊子吗?

  所以他自然得劝。

  “爸,妈,如果上面不是因为对未来很是担忧,同时也很清楚,未来的极端天气不太可能就此消失,又怎么可能会下这么大的决心,并做这么多改变?

  而且,我这也是为咱们家做考虑。

  你们觉得我们国家的存粮大概能够支撑多长时间,五年还是十年,我觉得国家不可能把所有存粮全部消耗干净。

  肯定得预留一些。

  即便我真的做不出什么成就来,可是从农学院毕业之后,肯定也能够轻松进入相对应的行业工作,我相信四五年后这一类行业的工作绝对是最吃香的。

  或者说,至少绝对温饱无忧。

  甚至还能给家里人也带来些好处。

  譬如七十年前,您听说过在粮站饭店之类地方工作的人,家里挨饿吗?”

  丁云没有从自己喜欢,我就要,我是为国贡献之类的方向劝说父母,而是另辟蹊径的推测了下未来,以及如果未来真的如此,她现在做这选择的好处。

  有时候有些观念一时间很难改变。

  譬如不看好念农学院的。

  但有些点只要有人点明,也很容易就看透彻,譬如未来大局面的不乐观。

  又譬如如果大局面真的不乐观。

  学农学的估计都能混个铁饭碗。

  在丁云的劝说下,对未来局面也不抱什么期望的丁鼎和高宜,仔细协商讨论了许久,这才无奈同意她报农学院。

  不过同意归同意,具体的理由之类还得再协商协商,改变改变,就是说有外人问,有人采访的时候不能说这些。

  到时候得说是为国为民啥的,得说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为了解决现今极端环境频出困境啥的,才投身农学院。

  这么说的话,至少名声好点。

  大家怎么都得夸两句。

  之后自然便是理所当然的学校来人恭贺,采访拍照,乃至于上面给奖励之类乱七八糟的事,总之,过去状元享受过的流程,丁云都顺利的走了一遍,甚至因为她说要投身农学院的原因,还获得了比其他状元更多的关注,和夸赞。

  虽然也有人说酸话,嘟囔作秀,但大多数人对此还是以夸赞为主,觉得越是有更多高质量人才进入农学院,才越有希望培育出解决如今困境的农作物。

  如此又过了许久热度才逐渐散去。

  丁云也赶紧早早入学。

  并且在开学后,就以最快的速度学完了所有理论知识,开始积极申请参与实践和一些良种分化培育或杂交项目。

  成了农学院出了名的天才。

  以及拼命三娘。

  毕竟天冷了她可以佩戴暖玉,天热了可以佩戴寒玉,不管是在零上四十几度的情况下下田做农活,还是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情况下下田做农活,丁云都要比其他人舒适许多,没那么难以忍受。

  干的活自然会比别人多些。

  得个拼命三娘名号有啥问题?

  而在丁云完成学业的同时,整个世界大环境依旧还在不断的变化着,国内的积极宏观调控和国外的放任不管,更是形成鲜明对比。这倒不是什么关键的地方,关键的地方是在于,国外的躺平放任不管政策,直接使得他们国内做的再多,都难以迅速起到什么良好效果。

  因为现在的环境问题根本就不是什么区域问题,而是整个世界的问题,区域性的改变,对世界的影响真的很小。

  譬如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乃至于植树造林这一点,国内做的一直都挺好的,最近这些年更是加大了很多这方面的支出,但国外呢,一场持续半年以上的森林大火就足以烧掉国内几十年努力成果,排出的二氧化碳更是不计其数。

  这让人怎么挽救极端天气!

  那么多二氧化碳排放出来,不是说就待在他们那边不动的,最终还是要进入整个世界的环境大循环中,到时候全世界的人,都得为他们的不作为买单。

  而且随着夏天温度越来越高,世界各国发生森林大火的频率,也在不断变高,但是除了国内能够积极应对,就连普通百姓都参与灭火,迅速将森林大火扑灭于萌芽,或者说至少不会使森林大火一发不可收拾之外,其他国家都很难做到这一点,那大火一烧就是几个月。

  每年光森林大火排放的二氧化碳都快能赶上工业化排放的二氧化碳了,?更不用说世界损失了那么多森林,所失去的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的能力了。

  总之,世界局面是相当的糟糕。

  短短几年时间,全球在温饱线以下的人口数量就已经从最开始的十几亿飙升到了将近三十亿,对此,谁都无可奈何,就连原本一直在往外出口粮食的国家,现在大多数都不得不停止出口了。

  除此外各种破坏环境的举动,大肆捕捞海洋生物之类,也都没有因为环境恶化而减少,甚至还在变得愈演愈烈。

  因为粮食减少得寻找其他替代物。

  在下个月就要饿死的情况下,很多人已经顾不上去考虑明年,后年的事情了,所以他们只能继续竭泽而渔索取。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环境越恶化,就越要去破坏环境和捕捞生物,保证自己不饿死,然后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原本能享受救助的一些极端贫穷落后国家,已经开始大批量的饿死人,粮食主要靠进口的国家也开始出现了极大的动乱,只有少住几个地广人稀的国家目前所受影响相对较低。

  国内现在也只是靠库存在支撑。

  不过国内相比较于其他国家,或者说相比较于全世界所有国家还是有一个优势的,那就是国内早几年前就已经率先突破了人造淀粉技术,只是技术不算成熟,成本高,消耗的能源较多罢了。

  但不管如何,这至少能兜底。

  能在能源充足的情况下。

  确保不会饿死人。

第789章 :聚宝盆(9)

  丁云大三那年,粮食总署迫于国家粮食库存逐年降低,已经快要降低到最低警戒线,不得不再次修改粮票标准。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改过两次了。

  第一次修改的是粮票的范围,最开始粮票只包括主粮,杂粮价格上涨,但依旧不限量购买,而修改之后,不论杂粮主粮,全部都被纳入了粮票范围内。

  所有杂粮和主粮类食物的购买,也全都必须使用粮票,譬如豆制品等等。

  荞麦麦片之类都算在内。

  就连豆芽都得使用粮票加钱购买。

  第二次修改的是粮票的份额,这一次对粮票份额进行了再次细分,重体力劳动者为六十斤,脑力劳动者为四十到五十斤,就连男女都有所细分,男的份额降的少一点,女的份额降的多一点。

  不过女的会多一份月事滋养补贴。

  孕期份额也会适当增加。

  总之就是尽量将粮票份额细分到个人最适宜的程度,缩紧粮食分配当中的一些可波动余地,以求再次减少浪费。

  而最新的修改,就是真的迫不得已了,只能再次削减每个人的粮票份额。

  平均削减量在百分之十五左右。

  另外就是肉票等票劵体系也开始推出了,因为肉食价格上涨的实在太过离谱了,离谱到了普通百姓已经快吃不起的程度,再这样下去,局面将会演变成有钱人大鱼大肉,不吃主粮也无所谓。

  普通人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并且还有可能营养不良之类。

  如今极端天气那么频繁,人一旦吃不饱还吃不好,营养不良的话,很容易直接被极端天气给带走,这也是上面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为了替多数人着想。

  粮油总署只能继续增加票券种类。

  按照最科学的配比,以及保证不至于营养不良的最低标准,给每个人每个月发放固定的各类票据,并接管所有食品企业和行业,强制降低食物的价格。

  这么做虽然买东西有限制,必须要用各种票券,也不能买多,但至少价格降下来了,至少大多人都能买得起了。

  比如说猪肉。

  前段时间五花肉的价格已经飙升到了一百四十八块钱一斤,这是普通的五花肉,不是黑猪五花肉,也不是什么香猪精品五花肉,就是最普通的五花肉。

  这价格,几个家庭舍得天天买。

  一个月买三两次都肉疼。

  现在有了肉票,平均每个人,每个月的份额在三斤左右,虽然一家三口每月份额加起来也凑不到十斤,但是价格确实降了下来,只要二十几块钱一斤。

  而这其实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也是直到这个地步,大多数家庭才算是真的开始斤斤计较,一丁点都舍不得浪费,才开始不嫌弃猪皮肥肉之类。

  具体表现在土豆不用削的贼干净的削皮刀削了,而是改成用筷子刮,或者索性就洗干净一些,不削皮,直接吃。

  萝卜缨子不扔,留下来腌点咸菜。

  黄瓜绝不再削皮吃。

  垃圾桶里也基本再见不到,有些焉黄,不太新鲜的,成堆成堆的菜叶了。

  直到这时,很多人才恍惚想起来自己过去浪费了多少其实没坏,也不是不能吃,只是个人不太喜欢,甚至于就是看着不太新鲜,不够美观的各类食物。

  一时间不少人还在网上忏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