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422章

作者:番茄菜菜 标签: 种田文 打脸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办公厅里的郑主任也在,坐着车子和南雁还有于主任一块离开。

  “这次倒是辛苦了小贺同志和他母亲。”

  感情牌打出去,效果显而易见。

  于主任笑呵呵一句,“贺家母子两人的政治觉悟还是有的,不然当年也不会毅然回国,投身到半导体产业的建设中。再者说近朱者赤,有小高这么个高觉悟的,他们哪能没这点思想觉悟?”

  “是啊,小高这次也辛苦了。”

  南雁十分谦虚,“都是我应该做的。”

  应该不应该,郑主任和于主任心知肚明。

  表彰也称不上,口头的表扬人似乎也不需要。

  索性扯一些有的没的,又说起了海湾那边的战争局势。

  郑主任十分好奇,“听说收音机在那边热卖,南雁同志你对局势的把握还真不错。”

  战争嘛,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无非是武器给养。

  战争初期,他们就别指望买武器挣钱了,这会儿还是美国人的蛋糕,外人轻易动弹不得。

  给那边送点给养倒也是不错的挣钱手段。

  打仗需要武器,更需要给养啊。

  国内和各大军区目前都是全力供应给养。

  但谁能想到,收音机这东西竟然又在海湾那边畅销。

  要知道,战争发生前的海湾人均居民收入那可是国内的几十倍将近百倍。

  家家户户都有小彩电,谁会在乎一台收音机呢?

  “打仗嘛,破坏对方的水电基础设施是常态,一旦电力供应不稳,那电视机相当于破铜烂铁,但收音机就不一样了。”

  收音机可以用电池供电,对电力需求没那么高。

  南雁笑了笑,“越是战争时期,人们的精神需求越不能忽略。”

  这种精神需求,可不是一个收音机能满足的。

  随身听和音乐磁带的市场也很大。

  郑主任听这一番分析不由感慨万千,国内对海湾地区的分析多是从战争展开的。

  虽然也有考虑到破坏水电道路,但是没有再细致到这些物资需求。

  尤其是什么精神需求。

  战争时期,普通人最大的期待也不过是希望战争尽快结束。

  哪还有什么资格谈精神需求?

  但战争只是局部的,并没有将两个国家全部牵扯其中。

  两国交界处不安稳,但大后方还算稳定。

  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处于战争阴影下哪能说真正的安稳呢?

  寻找寄托成为绝大部分人的需求。

  精神需求虽然带着几分小布尔乔亚。

  但很实在。

  随身听的畅销就是证明。

  不过郑主任还是有些奇怪,“她怎么执意要用地毯来交易?”

  没有用现金交易,也没有用石油抵价。

  南雁自始至终的选择都是波斯地毯。

  这有点奇怪。

  看着往四机部大院去的人,于主任将车窗拉了上去。

  “她心软。”

  心软?

  这跟心软有什么关系?

  郑主任有点没搞清楚。

  于主任叹气,“这些地毯都是手工品,都是当地的女人孩子制作的。”

  话说到这地步,郑主任还能不明白?

  战争让女人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

  本就弱势的群体会彻底暴露在弱肉强食的围猎中。

  如果能有一技之长,好歹还能让他们有可用之处。

  留下性命被压迫也总比连性命都保不住的强。

  毕竟人活着,才能有无限可能。

  “心软,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再往上走,哪能让自己有软肋呢。

  软肋,只会让人受制于人。

  于主任看向车窗外,半晌才说道:“如果人真的铁石心肠,那又怎么能心怀苍生?”

  这下换郑主任沉默了。

  他也说不好是对是错,当然他的意见也并不重要。

  且看未来如何吧。

  ……

  南雁回到四机部又忙活了好一段时间。

  今年没怎么顾得上去下面巡查。

  下面的相关工厂倒是自觉,半年报、季度报告都雪花似的飞了来。

  除了工厂经营相关,还有一些相关的计划申请。

  具体的创造力如何不好说,但主动性倒是一点都不差。

  “这些文件都已经看过了,觉得有问题的地方都电联沟通,还有两家账目上的问题,已经派出专门的调查组去查看到底什么情况。这些计划申请有的不太可靠,这些都是我们审核过后觉得还差不多的,您要不再看看?”

  杨秘书把另外几份文件递了过来,“成都所那边有几份加急文件,部长已经做了处理。”

  “大屏幕?”

  杨秘书点头,“是,梁老板那边市场开拓的倒是挺不错,貌似是用铁矿石做交易。”

  铁矿石做交易稳赚不赔。

  “他是个精明的商人,倒不用担心他会吃亏。”

  杨秘书笑了笑,“这倒是,倒是柳老板在欧洲那边遇到了点小阻碍,听说亲自飞了一趟欧洲那边,又跟一位欧洲贵族家的小姐有来往,解决了不少的麻烦事。”

  那也是个狠角色,为了谈生意自己都能出卖。

  杨秘书觉得,也亏得是友非敌,不然还真是麻烦事。

  南雁笑着看了几分抄送过来的文件。

  没什么问题。

  香港那边治安乱不假,但却又是最让人放心的,因为处理手段多样。

  她看起了那些不怎么靠谱的计划申请。

  第一份就让南雁哭笑不得,也难怪杨秘书他们觉得不靠谱,原来这一份计划申请书,竟然想要做手机。

  可不是吓人的很?

  作者有话说:

  更啦

第220章 大哥大

  当然, 这年头手机还不叫手机。

  人家叫手提电话。

  这是大哥大的雅称。

  从1973年大哥大的诞生到现在,这个曾经在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手提电话,眼下也只是出现在报纸杂志中而已。

  截止到目前还没有什么商用消息出现。

  眼下还是摩托罗拉公司不断的在报纸上更新研发进度。

  即便后来风靡一时, 这个大块头也只是有钱人的玩具。

  这就是一个价钱很贵,看起来拉风, 拿着很重的玩意儿。

  更重要的是, 这个玩意儿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流行。

  毕竟太贵了。

  八.九十年代是奔腾时代, 现代化通讯设备百花齐放, 但真正达到全民流行,那还得看二十一世纪。

  距离二十一世纪还有将近二十年。

  但谁说就不能早一步把现代通讯市场占领呢?

  哪怕只是坐拥专利。

  诺基亚、摩托罗拉后来在手机市场已经没了竞争力,然而依靠着专利费依旧能赚的盆满钵满。

  专利垄断、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