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506章

作者:番茄菜菜 标签: 种田文 打脸 年代文 穿越重生

  而对柳明嵘梁金生而言,他们则是安静的等待,等待那些急不可耐要跳出来的人。

  让他们蹦跶个一时半会儿,然后将其灭掉,维持梁柳两家的和谐垄断。

  再等几天就是了,等到美国那边五月份的数据出来,香港这边也可以收网了。

  南雁依旧是在上海多待了几天。

  这次出来视察,重点放在了芯片上。

  而芯片制造的关键,则是光刻机。

  时下的光刻机没什么技术上的飞跃,影响良品率的无非是镜头和光刻胶。

  光刻胶方面,国内这几年的研发抓的相当不错,不说是世界第一但也保持在第一梯队。

  至于镜头……

  有点进展,但还不够。

  之前南雁与卡尔·伯恩斯达成协议,药物专利技术入股西德的药厂,作为等价交换的条件,这位伯恩斯先生会帮忙安排人去蔡司公司的要紧部门学习。

  双方都信守承诺。

  他们的人在蔡司那边也有好好学习,恨不得不浪费一分一秒。

  然而镜头涉及到的技术实在是太过复杂,短短几年时间内想要跟上有些难度。

  现在上海这边的光学仪器厂所生产制造的镜头精度,也只是达到尼康佳能在80年的水平。

  还有两年的差距。

  弥补这个差距,需要的时间怕是更长。

  李朝阳不太理解,拉着林辰小声的问,“我们在几年时间内赶上别人几十年的进度,现在就差两年了,怎么……”她小心指了指南雁,“还这么犯愁?”

  林辰苦笑,这就是典型的无知者无畏。

  “咱们在光学镜头领域有那么点基础,不算是从0-1,难度没那么大。而且前期的一些技术,从发展的眼光看来技术难度系数没那么大,所以攻克技术屏障不算特别难。越是到后面,技术含量大,又牵扯到越来越多的专利,想要攻克这些技术难关,就要更多的精力,过去你用一年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可能需要两到三年,而对手是一直在进步的,所以这差距很可能越来越大……”

  李朝阳大概明白,“那岂不是无解?”

  林辰笑了笑,没回答。

  某种意义上,说无解倒也没错。

  “又不是哥德巴赫猜想,怎么会无解呢。”

  李朝阳看向说话的人,轻咳了一声,“领导的意思是……”

  “往坏处想他们在进步,可你往好处想,说不定他们也停滞不前了呢?”

  林辰:“……”这个好处,还真是无与伦比的曼妙。

  “集成电路有定律,镜头发展也有定律。”

  李朝阳忍不住问,“都什么定律呀?”

  这倒是问住了林辰,她知道集成电路相关的摩尔定律,镜头相关的定律是什么,她还真不清楚。

  难道是自己最近没怎么看杂志,错过了什么?

  南雁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耐心发展咱们的就是,DRAM落后那么多不也追上甚至远远将他们甩在后面?相信咱们的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把镜头研发进度追上去。”

  这话带着点励志性质,换作别人说,林辰只是付之一笑。

  但说这话的人是她的领导啊,过去这些年来,她跟着南雁见到了见证了太多奇迹。

  她没理由不相信。

  李朝阳则是在琢磨那俩定律是啥,她是个探究心十分强烈的姑娘。

  得空就去找书看,不止找到了摩尔定律,还顺带着把国内集成电路发展史给顺了一遍。

  “石头哥,你有没有一种错觉?”

  石磊现在有种不好的感觉,李朝阳找自己没啥好事。

  “什么?”

  “你不觉得领导太聪明了吗?简直是……你看之前引进的那条3英寸晶圆生产线就是从日本搞来的,后来又是杨哥那事,再然后那个什么,她是不是给日本人下药了啊,看到她就没了脑子丧了智,不然解释不通。”

  石磊看着眼冒精光的人,有些无奈,“76年引进三英寸晶圆生产线,那是因为日本人想要占便宜,觉得咱们引进了也不能用,等个一两年他们再低价回收过去,这么一来一去相当于白赚咱们的钱。”

  “至于两次花大价钱窃取情报,无非是利用了日本人急功近利的心情,不管是存储器还是超级计算机,这些都是科技发展的方向,日本国内经济发展的快,号称引领全球,不允许有落后的地方,而且绝对不能落后于我们。”

  李朝阳明白但又没那么明白,“还是被领导拿捏住了啊,我觉得她这也太敏锐了,好像早就知道似的。”

  “怎么,你的意思是领导能掐会算?”石磊拿书敲了下李朝阳的脑袋,“好好去复习复习五次‘反围剿’,四渡赤水也好好看看,你就不会这么少见多怪了。”

  “我知道,可……”

  “可是你不知道,咱们领导有本很宝贝的书。”

  “知道啊,不就那本《水浒传》嘛。”她见过不止一次,领导偶尔得空的时候,会在办公室里看这本书。

  “知道谁送的吗?”

  这个李朝阳是真不知道。

  看着拨浪鼓似的脑袋,石磊觉得这人挺聪明的,但偶尔脑子也会短路。

  有些犯傻。

  “那你好好想想我刚才说的话。”

  他明白李朝阳的意思。

  但这姑娘真是胡思乱想,纵观两千多年历史,天纵奇才者何其多。

  多他们领导一个也不算多。

  哪能像李朝阳想的那样,简直没道理。

  李朝阳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她好一会儿才消化掉这个消息。

  “石头哥,我跟你打听个事。你知道摩尔定律吗?”

  “知道。”电子工业部长身边的机要秘书,连这个都不知道,那有点说不过去。

  李朝阳点头,“我也知道,这个是关于集成电路也就是芯片的,对吧?”

  “不就是发展周期什么的吗?”

  “对,那你知道关于集成……不对关于镜头的定律是什么吗?”

  “什么关于镜头的定律。”

  李朝阳说起了三人的谈话,“……我找了好些书,都没找到,石头哥你那么爱学习,肯定知道对不对?”

  这马屁拍的,太平洋彼岸的人都听到了。

  石磊并不知道,事实上因为林辰的关系,他对光学仪器这块还挺关注的,甚至还花了不少钱买了个相机,配备了尼康最新的镜头。

  但这个镜头定律,他没有任何印象。

  “不清楚,可能是德语或者日语相关报道提了一嘴,你也知道我的外语不是很好。”

  走了的杨光会多门语言,林辰也能说多门语言。

  李朝阳之前因为工作的缘故,恶补了日语,又学习了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

  几个秘书里面,石磊反倒是语言学习最少的。

  “你可以问问林辰,她应该知道。”

  “问了,林辰姐也不知道。”

  林辰也不知道?

  石磊愣了下,旋即明白过来,“那估摸着是你们漏了什么内容,回头多看书看报补上就行了。”

  他很是友好和善的建议,“要不直接去问领导,她肯定很乐意回答你的问题。”

  李朝阳呵呵一笑,“谢谢,那还是算了。”

  这么个文字类的问题都找不到答案,她再去请教领导,那岂不是自寻没趣?

  李朝阳才不傻呢。

  石磊看着离开的人,“是不傻,就是有点聪明反被聪明误。”

  如果他没理解错误的话,所谓的镜头定律压根不存在,就是为了给林辰打气胡扯出来的东西。

  并不存在的东西,怎么可能找得到答案。

  不过能用这办法消耗李朝阳的精力,也挺好。

  在这个层面上,石磊必须承认领导不愧是领导。

  高!

  实际上即便没有这么个问题困扰,李朝阳也挺忙。

  来到上海后,她不可避免的与松下次郎见面。

  想起上海光学仪器厂有不少日本来的工程师,李朝阳油然而生一个念头——

  日本人想法子从他们这里攫取图纸资料,那么他们以彼之道怎么样?

  松下次郎听到这要求时忍俊不禁。

  “你笑什么?”

  “这个事,高部长之前就有跟我说过。”

  但是他现在长居上海,回日本的次数太少了。

  和国内的联系没那么紧密,想要挖人就有些难度。

  李朝阳的关注点在另一方面,“果然,领导比我有远见多了。”

  这条路走不通,找技术资料这条路更没指望。

  李朝阳也没再抱什么希望,既然歪门邪道走不通,那就只能一点点钻研技术了。

  倒是松下次郎有些不解,“李秘书当初给我们的资料,是真的?”

  “当然!十亿美元哪能卖假货给你,在商言商我可是言而有信的人。说起这个了,松下先生你最近没什么买卖介绍给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