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637章

作者:肥妈向善 标签: 穿越重生

  对面的福尔摩斯潘同学抓到他眉头间这抹纠结,心头咕哝道:这人不会是和他一样悟到什么了吧。

  以前他一样对主刀势在必得,对主刀这一职位有一定的误解。自从跟了谢同学以后对手术台有了新的认识。平常大家认为主刀无所不能,实际上是主刀要别人干活但是别人做不了,无可奈何下主刀只有认命,一个人把所有活儿独揽承担了。跟过谢同学搭配的同学会发现,谢同学主导的手术台上不一样,每个人能有自己的特长发挥,而不是只听命于主刀做一个木偶人其实才华受限,使得手术只能做成那样。

  最好的主刀是什么,当然是无需自己一个人拼命的主刀。最理想的手术台,不说简单的手术,复杂的手术是不可能靠一个人给做好的,需要强调团队精神。相当于之前说的踢足球,最好互相搭配着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一台手术。

  这样的话,不至于把不切实际的期望全寄托在一个人身上把这人压垮。莫怪老师们对主刀没多大兴趣,主刀满满是责任不是荣耀。只有不懂的医学生想着追求主刀的虚名。

  当主刀被压垮的刹那,谢婉莹同学亲眼见识过了,那次谭老师拉着她去支援同科室手术的时候。你说那时候谁想做主刀呢?被强行拉来的谭老师大概心里头有一万头草泥马在狂奔:我能愿意吗?!

  说白了临床上真的缺人,临床上不是所有医生能把手术做好的,外科手术是要把大脑和手融会贯通,光这条门槛足以把基于应试考试培养起来的不少高材生淘汰掉。读书实际上远比做手术容易太多,不少医学生干不了外科只能跑去那些不用动刀子的内科科室了。所以不得不把主刀立起来,让一个最好的人才带着一帮不太怎样的人才做手术。由于此种原因,陶师兄强硬把人才隔开了。

  在这里,神仙哥哥会怎样想这事儿呢。曹昭眼里的小漩涡似乎只留心着防备门口再来人准备偷人了。

  谢婉莹专心致志在接下来的静脉插管上。

第2412章 比预估严重

  静脉插管可以不像动脉完全固定住,而是有点儿挪动度可以让医生上下移动调整插深或是插浅。静脉是流出管和动脉管不一样,没泵力会生怕流出不畅。

  基于这样的原理,段同学这个步骤天才抓紧机会命令体外循环师和麻醉医生配合,要在插管期间进行并行循环的部分提前测试。所谓并行循环,即让患者心脏先不停跳的情况下开启体外循环机,这样的话是心脏和体外循环共同运行。提前开启机器可以检测下插管处有无渗血漏血有无血行不畅。全部无问题的情况下再让心脏停跳。

  手术时间指到了一个半钟头整,到达切开心脏的中心步骤,终于是切开心脏查看病灶了。

  啊~大家叹一声。

  不是部分断裂是全断裂了,情况比术前检查和预估的严重,难怪刚在手术中患儿心脏已经不太对劲了。准确地说,是术前全没断后来全断了,属于病情突然再恶化。

  从目前解剖开来的病例,谢婉莹突然联想起自己姥爷。她姥爷有没有可能如这个孩子一般,是遭遇到意外伤害,但是家里人包括她均不知情。她重生后再三叮嘱妈妈带姥爷去医院做检查,暂时是一路均未看出有心脏病迹象。想她一直之前推测姥爷可能为先天心脏结构有问题,或许需要重新打个问号。

  思绪回到跟前的手术。打开后亲眼看得很清楚,医生着手修复容易多了。神仙哥哥的话是对的,再不行开胸探查。

  曹昭接到了来自谢同学的一瞥,人家似乎对他十分感激,让他这个神仙快要纳闷儿了:他好像自始自终没在手术里头出手,怎么叫学生要感谢他了。

  手术室外面,任崇达和魏同学拎着蛋糕卡片和彩带花出现。

  朱会苍见到老同学把东西拎来了,批评道:“你拿到现场做什么,你要做的是装作不知道,让她送。”

  “我知道。她不是没出来吗?我是上来找个冰箱冻蛋糕,这蛋糕上面的奶油可能在车内温度高了些快化了。”任崇达解释说。

  曹勇站在旁边听他们两个人说话好像当他这个当事人不存在似的。

  另两人确实这样对他说:“你转一边去看墙,装作没看见。”

  要不然待会儿怎么扮演惊喜。他曹勇能做好演员吗?

  曹勇只得找个地方先坐着了,顺便看眼那个今晚一块救人的师弟。

  魏同学今晚救人外再跑来跑去是比较累,拿着纸巾一路擦汗。

  “你吃饭没有?”

  听见曹师兄这样问他,魏尚泉同学愣了下,能感觉到曹师兄比辅导员更细心和体贴。莫怪班里所有人都喜欢曹师兄。

  “我去帮你们买点吃的。你好好坐着。”曹勇起身,交代师弟坐。

  任崇达回过神来了:哎呀,自己学生没吃晚饭。把蛋糕塞给朱会苍帮打理以后,急忙跟在曹勇身后跑出去买饭了。

  朱会苍拎着蛋糕去找冰箱,同样对没吃饭的师弟说:“坐在这里,别乱跑,免得饿晕了,我们不好在其它医院搞抢救的。”

第2413章 专家采访

  “是——”魏尚泉同学乖乖坐下来,目送几位师兄和老师离开后,两只手交叉握着时在发抖。

  两位老同学一块走出去买饭,急匆匆去急匆匆回来,是生怕他们不在的时候再发生点什么事情。鉴于手术时间长,预估做手术的人没那么快出来,两人只先给魏同学买了饭拎回去。

  离开医院回来医院时,他们两人均可以见到医院门口的媒体车和媒体人没走,应是全在守株待兔等待手术结果第一时间出来。

  警察一样没走。

  实际上,医院里里外外,所有人都很紧张没松懈过。

  路过这些媒体人附近的时候,任崇达和曹勇能听见这些人既然采访不到当事人和医院,通过其它渠道在电话采访一些其他专业人士了,就此有了以下这些采访内容。

  “伤者是很可怜。触电后当场心脏停了以后得救的人是很少的。”被临时找来的专家先表示对伤者一番同情和怜悯说。

  “现在我们同事从医院能打听到的消息是,听说伤者现在在进行手术,你知道他们现在是给伤者做什么手术吗?”

  “触电后手术?这,我真是没怎么听过。”

  “触电后的伤者动手术是没有吗?”

  “几乎没听过。我个人不太了解这个伤者现在是什么情况,真的只是触电吗?会不会有其它意外伤害?”

  “我们采访过现场目击者,包括物业公司,说伤者可能只是触电。不过照您这样说,有可能不是简单的触电了。”

  “我不了解伤者这个具体情况,不好说的。”专家连声否认,不愿意在不了解所有情况下给媒体的乱猜测背书。

  “这个手术成功的机率有多大?如果伤者只是触电的话手术能救活吗?”记者再次向专家求证,伤者手术获救的可能性。

  “我没听过什么触电后能手术救活的伤者。有可能是我本人孤陋寡闻,我没听过不代表没有这样的病例。”专家的回答一再谨慎再谨慎。

  “你意思是大部分触电伤者是没有用手术救活的,对不对?”

  这句话专家也不能说有错了,事实是这样,临床上极少见到这样的案例。

  “这个手术时间您预计大概会有多长?”记者再问专家。

  “是什么手术我都不知道,怎么预计。”

  “他们说可能是心脏手术。”

  “心脏手术的话,时间很长的,没有四到六个钟头以上的话……”

  任崇达锁着眉头,心里很担心自己的学生要被牵累。哪怕只是进手术室当助手,遇到这种被媒体特别关注的案子伤者,搞不好如果人没救活,一帮子媒体会把学生助手的名单都给挖出来鞭尸。

  曹勇加快几步。

  也不清楚上面的手术进行到如何了。

  手术间里,啪,缝线再次断开。

  一帮望着的人替手术台上的医生急得心头要骂娘了。

  由于是孩子,用的缝线必然是比较细的。结果这个伤口一缝上老是断线。

  只能说年轻医生这个手上的经验感觉诚然是不太够?

第2414章 思维活跃

  大家急着转头望了下墙上的钟,这一刻叫人感到了焦虑。这来来去去缝了要十来分钟了,居然始终缝不上。

  遇到这种情况是急不得了,需要歇下手想想怎么办了。

  谢婉莹联想到了上次在国陟都老师说歇就歇,必须歇,脑子想清楚了再说。

  于是所有人见她主动把工具放下来。

  谢同学真是沉得住气。站在对面的主刀和旁边的二助瞟了瞟她沉着淡定的姿态。

  有主刀包袱负担的段同学没法轻易放下手里的器械,圆圆眼边严肃地观察手术区域,双手紧握持针器和镊子。

  对这几个年轻人来说,目前这个状况是这台手术以来真正第一个门槛。指示中枢和衔接中枢一块停着不动了,三台机器一块儿不运转了。现在要怎么办。

  其实对这三个年轻人来说,旁边一直站着个大佬,随时可以求问的。

  很显然,这三个孩子认为自己能解决掉问题。曹昭磨黑的眼眸儿扫视下三个年轻人。年轻人愿意主动想法子解决问题是好事情。不要以为老师万事厉害,实际上,老师一样需要思索的,有时候不一定比年轻人的大脑厉害呢。

  “我觉得我们现在遇到的是这样的情况。”主刀段同学想好了,扛起主刀的责任说,说出的话是对团队进行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出大家的思路,“这地方断裂面太大,我们一开始哪怕有考虑到这点也没法顾及到这点。出血太多肯定要先止血,电凝止血,这片烧过的地方蛋白凝固了,组织缺血了,是不太好再拿来缝合。”

  主刀这个步骤学天才指出了之前有个步骤为注定没法躲避掉的错。

  谢同学跟随着说出自己的三维观察观点:“断裂面比我们预计的大,烧完是需要点时间来等创面愈合,在这个情况下想另找块地方来缝比较难。”

  意思她这个三维观察家一遍遍脑子过滤后发现,整片草原几乎给烧完了,想找到片没波及到的土地再种上粮食难啊。

  两个天才把困难的事实全摆出来了,没有他们天才的潘同学只好思来想去顺着他们的思路摸一摸,看能不能摸到点石头,喃道:“这样说,是需要植皮吗?”

  整片草原烧光了,只能植皮了。从其它地方整块挪一块健康草皮过来再种粮食。

  果然是很思维活跃的医学生,不会被临床医生的既有模式束缚住,异想天开下是可以的。

  “这种移植我没有听过,只听过心脏移植。”主刀段同学实话实话道。

  再说压根儿没必要移植。现在主要是这个创面难以动手,等创面长好了再拉出来缝是可以的。问题等创面长好需要二次手术。而且瓣膜开合的问题需要解决,等于说如果缝不上只能是换瓣了。医生纠结的地方在于换不换人工瓣膜。

  总结一句,时间不等人。

  “等等。”谢同学突然想到什么,低喊一声,转头问向潘同学,“你刚才说移植是不是?”

第2415章 触类旁通

  植皮是打比喻,在医学上准确来说是叫做移植没错儿。潘同学点点头:“你想到了什么吗,莹莹?”只见她这双眼神和语气,福尔摩斯潘同学眯眯眼儿,能推测到她一定是有什么灵感了。

  谢同学指出问题所在:“这不是烧完的问题,而是腱索不够长的问题。”

  这不是平原,按照外形来讲可能“汝”头肌和腱索更像块布像条绳索,布和绳索烧掉了一个头,剪掉烧掉的头重新接上可以了。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不剪掉烧掉的头呢。因为剪掉的话太短了,衔接不上。潘同学的说法是对的,应该想法子移植腱索。

  上哪儿来移植一段腱索。如段同学所言,没听过,不知道上哪儿找材料。

  不对不对,不要再走进惯性思维的误区里头。

  潘同学若不是戴着手套要拍手心了,激动地说道:“莹莹,我明白你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段同学一样想出来谢同学说的含义了,圆圆眼惊烁惊烁地说:“对,可以把整块汝头肌和腱索往上挪。”

  衔接的绳子短了可以把要衔接的物体往前挪,拉近距离一样可以接上。这样的手术是有的,叫做汝头肌矫正术。只不过人家一般是用在心脏结构畸形上面。

  思维一通,三位年轻医生意识到自己好像升级了,有点能像大佬在手术中灵活应变实操了。

  谢婉莹一样觉得自己的思路若是打开了另一扇门窗。

  以前她帮老师们想的法子大多数按照老师的思维路径往前走,以自己的天赋找出问题。自从遇到段同学,再到今天被潘同学启发,她的思路不再是固执于自己的天赋来想问题,走“歪门邪道”去了,正确说叫触类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