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 第172章

作者:远上天山 标签: 业界精英 科举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满朝文武皆是愕然。

  可潘晟说跑就跑,他归乡的心情竟比柳贺请假时还要迫切。

  众官员:“……”

  仔细想想,隆庆年时潘晟已经跑路过一回了。

  潘晟走了,他的礼部尚书之位却空了出来。

  到这个时候,礼部尚书空置可谓意味深长。

  申时行府上,申时行与手下道:“潘新昌此次返乡,诸位看,可有元辅的手笔?”

  “应当不会。”手下道,“元辅与潘新昌关系一贯紧密,纵是想迎柳泽远入阁,应当也不会令潘新昌去位。”

  张居正这人对盟友还是十分照顾的,潘晟位高权重,并不是张居正能轻易劝走的。

  “老夫也是如此认为。”申时行道,“如今朝堂上,可还有堪配礼部尚书之位的官员?”

  答案是没有。

  总不能将陆树声、万士和再搬出来,而余有丁任礼部左侍郎不过半年,他是跳过礼部右侍郎之位直接任礼部左侍郎的,晋升时原就是擢升了,若更进一步至礼部尚书,那就实在太快了。

  可若换成柳贺……申时行并不愿意。

  此刻,张四维府上也发生了同样的对话,张四维子张泰征在他身侧,道:“儿与同年们相交,京中翰林及新入官场的六部主事,无不对柳泽远深深拜服。”

  张四维为次辅,张泰征在京中也是知名衙内,他和张居正的四位公子关系都不错:“张思永原也十分不服柳泽远,自柳泽远令他办《育言报》后,此子不许旁人多说柳泽远一句。”

  就连他也不禁感慨,柳贺究竟给张嗣修灌了什么迷魂汤?

  “礼部尚书之位需经廷推,纵是张相一意扶持柳泽远,但柳泽远此时不在京中,他纵是想拉拢九卿衙

  门的官员,恐怕也鞭长莫及。”张泰征道,“父亲心中若有属意的人选,不妨多出一出力。”

  张四维轻轻点了点头。

  张泰征还给出了一条建议:“此时礼部尚书空置倒也无妨,便令余丙仲暂掌礼部事便可。”

  “元辅恐怕不会愿意。”张四维道,“元辅此时恐怕已授意王汝观,令吏部推选堪任礼部尚书的人选了。”

  张泰征也不由皱起眉头。

  他父亲虽为次辅,像礼部尚书这般重要官员的任免却还是要看张居正脸色行事,若张居正推了柳贺,张四维恐怕还得附和。

  柳贺一招以退为进为他谋得了百官的敬意,他敢进又能退,年岁虽轻,却能成事,仅以资历来说,隆庆五年才入仕的柳贺其实是最浅的,但耐不住他本事大。

  ……

  柳贺压根不知道潘晟跑路的消息,仍在镇江府中闲逛,他这段时日心情十分好,滚团在京城时已经蔫得几乎快断气了,回乡之后,它与那滚地锦贴在一处,精神反倒更足了些。

  不管怎么说,能让这猫多陪自己几日也是好的,他当年在外求学时,就是滚团一直陪在纪娘子身侧,滚团虽是只猫,但在柳贺心中,它已经与家人无异。

  将滚团送去陪滚地锦玩,柳贺刚到家,便接到一封急信,信来自南京礼部,称南监有学子闹事,非得见了他柳三元才能平息。

  顾为道:“老爷,您去还是不去?”

  柳贺道:“我不过一闲人耳,学子闹事,为何找到我头上?”

  莫非是他在地方上太客气,给了这些人他随叫随到的错觉?

  南监学子常常闹事,若非他们是最高学府的学生,仅这闹事的风气就该好好治一治。

  闹事的缘由,也不过是要求科试文章缩短到五百字以内罢了。

  柳贺拒了南京礼部的邀请,因而这一回,南京礼部上报在地方上兴文教的官员时,便特特将柳贺给漏了。

  南京礼部如今虽无大权,官阶配置却和北京礼部相同,都是些待养老的清闲官员,但不少南京六部官员也常常原官转至北京礼部任职,因而此处官员也有几分傲气在。

  柳贺并未将这份名单放在心上,顾为等柳贺的幕僚反而十分生气:“老爷为府学、县学捐银,还购书赠予府、县学,指点生员,若非老爷,府学书楼都建不成!”

  府学书楼年代久远,砖破了,屋顶还漏水,藏在其中的许多书都遭损毁,将楼修起来容易,将书卷恢复原貌却是难。

  镇江府学教授向府衙申请过几回,都被府衙搪塞了回去,府学教授忍无可忍,柳贺回乡后,便找上了柳贺帮忙。

  柳贺在士绅中颇有面子,他自家也不缺钱,便发动当地士绅为府学捐钱,出资为购买了不少书册,府学相邀,他有空时便为生员们上一堂课。

  柳贺可谓劳心劳力,但礼部上报名单时,却独独将他漏掉了。

第227章 会推

  “老爷,我去镇江府衙问上一问。”

  柳贺拦住了顾为:“不必问了,知府大人不会漏我的名,但他也无法决定南京礼部所为。”

  何况这不过是南京礼部报上的名单罢了,柳贺生平所受的赏多了,不差这一个。

  不过柳贺清楚,南京礼部无非是其他如今乡居无职,记恨他未在学子闹事上帮忙罢了。

  但柳贺连官员都不是,又如何能插手南京国子监的私务?不说这个忙他本不想帮,就算他愿意帮,他一旦去了南监,御史的弹劾不日也要到了。

  柳贺这边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在南京礼部官员眼中,柳贺倒是十分识相,没将事情闹大。

  柳贺道:“恩师欲取缔天下书院,朝中官员多有反对,但生员骄矜一日胜过一日,这些人聚众闹事,凭教官之力根本拦不住。”

  顾为以为柳贺不清楚,在他耳边道:“南监祭酒许国刚卸任不久。”

  柳贺摇了摇头:“我与许维桢相处虽不睦,他却不必以此事暗算于我。”

  监生闹事,倒霉的绝对不是柳贺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闲居官员,许国这南监祭酒先跑不掉。

  这事了了,柳贺才收到来自京城的消息,说潘晟乞休归乡了。

  柳贺:“……”

  潘晟在礼部尚书位置上兢兢业业,柳贺从未听他表露过归乡之意。

  他刚收到京城来信,王锡爵又至太仓来信,建议柳贺把握好时机。

  柳贺眯起眼睛。

  礼部尚书之位……恐怕不会轻易到手。

  九卿官员中,礼部尚书之尊贵是独一份的,纵然吏部尚书权势威赫,可礼臣能入阁,这才是最紧要的。

  但他如今在镇江,京城如何他也插不上手,何况礼部尚书的位置虽空了出来,张居正给他的信中却未提到这一点。

  若是在京城,风向如何他还能把握,此时在镇江,诸事他都无能为力。

  柳贺想想也就淡然了。

  他刚回镇江府时的确纠结过一段,为张居正归政与否,为自己入阁与否,可一年过去,他渐渐习惯了如今平静的生活,倒是有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淡定了。

  ……

  京城,内阁。

  文渊阁中,阁臣手中已经有了吏部推选的堪任礼部尚书的名单。

  按一贯的规矩,礼部尚书通常自礼部左、右侍郎中选用,几乎都出自翰林官,但到了万历八年,可选的官员数量实在是有限。

  只能说,时机不巧。

  隆庆年时任过礼部尚书的,陆树声、万士和都已年老,张瀚是被弹劾走的,汪镗已经六十七虽,也上疏称自己年老体衰,无力再任礼臣。

  而嘉靖三十年以后的进士,资历符合的,三十二年的张四维与马自强都已入阁,这一榜一甲运气皆是不好。

  而到了嘉靖三十五年这一榜,诸大绶、陶大临皆已过世,两人都任过礼部侍郎,若还在世,任礼部尚书倒是十分符合。

  嘉靖三十八年这一榜,丁士美已过世,林士章任过国子监祭酒,资格倒是足够,但他不被张居正所喜,本人也并不愿争。

  接下来便是嘉靖四十一年,一甲三人中,申时行、王锡爵及余有丁皆是能臣,但王锡爵未在礼部任过职,余有丁才刚升礼部左侍郎。

  仔细数数,翰林掌院万历年间更换实在频繁,以致礼臣缺额。

  张居正拿着吏部尚书王国光送至的推选名单:“子维,汝默,你二人也来看一看。”

  张居正问:“你二人觉得如何?”

  张四维及申时行心中有许多想法,口中却道:“全凭元辅定夺,这三人资历

  、名声及功绩都是足够的。”

  名单上一共三人,柳贺、余有丁和林士章。

  吏部送至的名单也有门路在——名单从上往下,便代表着吏部推选的力度,这三人之中,吏部首推柳贺,次推余有丁,林士章纯粹是陪跑。

  这倒和当初推礼部右侍郎时不同。

  张四维猜,张居正此时全无顾忌,一门心思推自己的门生上位。

  张四维心中不由想,柳贺刚入官场时,他已是吏部侍郎,如今不过短短九年,柳贺竟在会推礼部尚书的名单之中。

  若此次真叫柳贺中选,三十岁的礼部尚书、二品大员……恐怕是大明朝头一位。

  但即便张居正与王国光力推柳贺上位,九卿官员当真会选出一位如此年轻的礼部尚书?

  会推就在几日后,柳贺人不在京城,此次会推于他并不公平。

  这份名单并不是秘密,内阁这边收到了,九卿衙门的主官也明白,此次会推部臣,就将在柳贺和余有丁之间展开。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事关二人谁先入阁。

  “张相若愿归政,柳贺这礼部尚书恐怕已稳了。”

  ……

  无论京中官员是何想法,会推那日终是到了,京中三品以上官员皆是到场,詹事府詹事虽为四品,却仍有列席的资格,詹事府毕竟是太子属官,眼下天子还没有太子,但詹事府地位仍是超然。

  次辅张四维讲明规矩后,仍由吏部官员记录,吏部文选司郎中已不是郑汝璧,郑汝璧外放任参议去了。

  官员选了何人,便圈出何人的名姓。

  半刻钟不到,文选司郎中手中已有了一叠帖子。

  文选司郎中念票,一旁的吏部侍郎则在人选下方圈圈画画。

  这令众人回想起会推礼部右侍郎的情景。

  九卿官员一年经历会推也有几回,然而当年柳贺与吕旻相争,吏部将吕旻列为正推,柳贺则为陪推,但到最后,却是柳贺这个陪推胜过了吕旻。

  这次又是如何?

  只见桌案一张大纸上,最上叠的帖子已被记下,其中柳贺已获十票,余有丁所获票数只有他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