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109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要不是今天姜大头说她长胖了,她的肚子又确实比以往大了很多,瞒不下去,黑壮还准备等孩子生了再给姜蓁报喜,免得这个孩子影响她挣军功。

  但就算黑壮极力表现了自己的不在意,姜蓁依旧说起了她不想听到的话。

  “就算是平日里再厉害,怀孕生子,依旧是你最虚弱的时候,等你临近生产的时候,我可以给你放三个月的长假,好好修养身体。”姜蓁关心的问道:“怀孕之后,你找医者看过了吗?”

  “王上,我身体好好的,用不着去看医者,更用不着休假。生个孩子的事情,我抽个空就生了。”黑壮大大咧咧的说道。

  虽然黑壮表现得不在乎,但姜蓁还是很敏锐的捕捉到了她潜藏的焦虑,安慰道:“你的孩子,来得还真是时候。这段时间姜国没有战事,甚至这两年,各国都不会随意发起战争。你在这段时间养好了身体,以后上战场,才能获得更大的功绩。”

  武将比文臣特殊,尤其爬到了第一梯队的将军,既能领兵征战,又能获得姜蓁的信任,这样的人太少,哪怕黑壮休息两三个月,也很少有人能顶替她的位置。

  除非就是那么巧,战争就在黑壮生孩子的那几天爆发,但现在姜国这形势,这是肯定不可能的。

  黑壮还想再说点什么,姜蓁却对她说道:“你不用在这个时候逞强。我提前允你三个月的假,除了生孩子之后那个月,我会强制你休息,剩下的两个月,随你自己。”

  【普通人应该是巴不得休假,但是像黑壮这种已经站在高处的人,比起休息,她们更在乎自己手里的权利。休息太长的时间,很容易大权旁落。】

  【但权力再重要,也没有身体重要。夏天稍好一点,冬天总不能刚生完孩子出天天起大早吹冷风吧,那个时候是母体免疫力最低的时候,很容易被吹倒下的。】

  卫蝉此时也适时的帮腔道:“民间本就有‘月内’好好保养的习俗,黑壮你现在好歹也是个臧侯,又不是奴隶或者是家贫的庶民,生完孩子休养一个月,并不算什么。”

  坐月子这件事情,还没有发展成一个大家都会遵守的规矩,只是家里有条件的,生完孩子那一个月内,都会待在家里修养。

  姜蓁的态度令人心安,再加上一个月的时间比三个月的时间短,黑壮犹豫了两秒,说道:“那就听王上的,等这个孩子出世,我再看情况请假。”

  “最多能让你休息三个月,多了可没有哦。”姜蓁开玩笑道。

  听到话,黑壮也笑,她连一个月都不想休,更别说三个月。

  她们君臣二人交谈,姜大头就坐在一旁喝茶,一句话都没插嘴。

  从史书中就能看出来,上一个王朝中,大将军大祭司之类的角色,经常有女子担任,无人觉得不妥,史书也会夸赞他们的英勇和做出来的功绩。

  到了本朝初期,为了增加人口,鼓励大家多生孩子,天子才有意识的把女子困在后院。天子嘉奖女子的原因,也从公事变成了私事,为国家开疆扩土的女将军得不到天子的表扬,生了十个孩子的女子却可以。

  长久下来,人口倒是增多了,在朝中为官的女子却是越来越少。

  姜大头扶持姜蓁做太女,甚至禅位于她,并不是想特立独行。

  他心里也曾担心过,若是提拔姜蓁,姜国几十年后会不会败在人口数量上面。

  但现实告诉他,不会。

  生再多的孩子,养不活于国也是无用的。不说农庄的新农具和粪肥,就单单一个医官的存在,就能让姜国每年少死几万人。

  现实告诉他,姜蓁的法子才是切实有用的,比催生孩子实在多了。

  只是等身边没有臣子,只有他们父女两人在的时候,姜王才提醒道:“三个月的假期太久了,我觉得最多一个月就差不多了。”

  “以后朝中的女官会越来越多,不是每个女子的身体都跟黑壮一样强壮。”姜蓁解释道:“我只是先用黑壮打个样,至于她们以后想休多久,可以自己斟酌。”

  “能做官的女子,家里都有童仆伺候,孩子又不用她们亲自照看。真稀罕孩子,何不辞官回家?”姜大头对姜蓁放假的时间,依旧不赞同。

  【别跟他说这个,他一个全年无休,上五休一都不愿意的劳模,自己都不愿意休假,怎么会乐意看别人休假。】

  【大头真是绝了,不管男女,他都当成牲口用。】

  孩子又不是只有女子才有,男子也有,姜国的臣子中,也有辞官回家做学问教养孩子的,但在姜大头看来,不管男女,都已经做官了,重心就该放在政事上,放在各国的博弈之中……

  在姜蓁无奈的目光中,姜大头无奈妥协,“好吧好吧,都随你,反正现在你才是君王。连你自己都贪玩,上五天早朝都还要休息一天,也不能强求臣子每天都待在自己的位置上。”

  “虽然乘嫡飧龊⒆邮歉鲆馔獾模吃械氖被崭蘸谩K墓饬侥甓蓟嶙ソ羰奔湫菡诓浚阋部梢猿么嘶幔舾龊⒆印!�

  “嗯嗯嗯。”姜蓁敷衍点头。

  姜王不赞同的唠叨道:“你至今还没有一个房里人,难道是不喜欢男人吗?就算不喜欢,最好也留个孩子。别人家的孩子,要是太蠢,你教着费劲,要是太聪明,总会想办法抬举自己的亲生父母。自己的孩子,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

  “父王你别急,我准备过两年再要孩子。”姜蓁的表情无奈。

  【真惨,连古代都逃不过催生。】

  【果然不能让父母太闲,闲了就会找事,就算大头是君王也不例外。】

  【不过阿蓁的做法是对的,十八岁以后再生孩子更好。】

  姜大头会催促姜蓁,除了有想要孙子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心疼姜蓁,觉得姜蓁这么克制自己,挺可怜的。

  性这个东西,不管是贵族和庶民都不忌讳谈论,贵族还好,还能欣赏欣赏歌舞,庶民的娱乐方式,就只剩下夜间那点活动。

  姜蓁既不爱歌舞,也不爱男女那点事,在这个时代的人眼里,她的自制力还挺变态的。

  只是大家都不知道,姜蓁闲暇时间都被直播系统给占据了,哪还有心思分到其他东西上面。

  等到无人的时刻,姜蓁就和直播间的人商量起了休假的事情。

  除了姜蓁之前提出来,姜大头没同意的日常假期,女官的产假和丁忧的丧假,姜蓁都一次性弄了出来。

  等把这些假期一起在朝廷上颁布的时候,三个月的产假没激起一点浪花,三年的丧假却是让大家热烈讨论了起来。

  休三个月的假还好,休三年的假,再回朝堂,黄花菜都凉了。

  姜蓁笑着解释道:“民间本就有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丧俗。这三年的丧假和三月的产假一样,都随你们的意,想请假就请假,不想请假就不请,并没有强迫的意思。”

  儒家重礼,倡导重丧,姜蓁这政策一出,儒家出身的刘如立刻站出来说道:“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父母含辛茹苦养大了你,丁忧期间嫁娶,作乐,求取仕途,属实不该,犹如不孝。”

  姜蓁此时赶紧打圆场,“不至于,不至于,诸位爱卿也是为国效力,不能回乡替父母守孝也是没办法。”

  天下都还没一统呢,她还不至于现在就要卸磨杀驴。

  听到姜蓁如是说,刘如退了一步,没再咄咄逼人,准备等以后有确切的目标人物出现再说丁忧的事情。

  【刘如这副准备冲锋陷阵的样子,我喜欢。】

  【果然啊,不管什么派系,能为君王所用的臣子就是好臣子。】

第120章

  考题

  像黑壮这样想要更进一步的人, 修三个月产假,都会担心战功会被别的将军抢走,三年的丧假, 对黑壮来说, 那就是个巨坑。

  三年的时间, 不知道会有多少意外发生。

  但幸好,黑壮父母早亡,不会面对这样的问题,所以她根本就不想掺和其他大臣的讨论, 悄悄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走神。

  由于刚刚刘如盖下的帽子太大, 不想守孝, 就代表了不孝, 丧假的事情就算是定了下来, 大家直接讨论起了丧假期间, 朝廷的俸禄问题。

  “请假一年以内, 半薪,请假两年以上的, 可以辞官停薪, 三年后再起复。”姜蓁一锤定音道。

  丧假和产假一样, 虽然都是姜蓁给的福利。但这个福利是给自己人的。

  要是姜蓁不喜欢的官员, 丁忧三年以后,姜蓁可以直接把对方给‘忘了’,起复什么的, 见鬼去吧。

  而姜蓁的心腹,她是可以‘夺服’的, 国家需要你, 你先别守孝了, 先替国家干活吧。

  这两年国内优秀的人才太少,还没到需要靠这些小手段筛选官员的地步,可以后姜蓁把科举弄起来了,姜国可用的人才只会越来越多。

  老人总得给新人腾位置,让新人上来练练手。

  跟姜大头似的,把人放到某个位置之后,就把人用到死,不是姜蓁的风格。

  丧假姜蓁现在只是提议,若是时机合适,就会变成定例。毕竟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做不到孝顺,又怎么指望这个臣子忠于君王呢。

  【要不是还有另外四国虎视眈眈,我才不喜欢用这种怀柔的手段呢。】

  【现在是福利,以后就是他们的枷锁了。哪怕某些大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丁忧一来,三年的时间,也足够收拾他了。】

  三年的丧假,不是直播间的人为姜蓁准备的,姜蓁有她们的帮助,肯定不会被臣子压一头,直播间的人只是未雨绸缪,替下一任姜王打算罢了。

  【还别说,照着古代的那些君王抄作业,真的太香了。】

  【最难的就是去开创一条新的路,因为前路充满了未知。但阿蓁不一样,无论她往那个方向走,我们都能为她照灯。】

  人只有见过更广阔的东西,才能立下高远的目标。姜蓁要是没有大统一的思想,那她把姜国发展成五国老大,说不定心里就已经满足……她要是不知道海外还有广袤的土地,一统天下就会懈怠……

  而如今,姜国才刚刚起步罢了。

  在早朝上把丧假的事情定下,姜蓁就没再这个事情上多费心神,私下就找姚春商量起了茶叶的事情。

  “我让医丑在都邑宣扬了一番饮茶的功效,你记得督促巴山郡那边的农官种茶。”

  “巴山郡那边的农官,去年全都带人去山里挖茶树了,想要提升产量的话,估计还得等好几年。如今巴山郡的农官都在琢磨其他农作物。”姚春解释道。

  姜蓁所说的官员考评,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去年年底,十几颗人头官员的人头落地,二十几个官员被罢免,剩下还有几十个官员被姜蓁批评。

  今年各县的压力大得很,有张罗着修水渠的,有张罗着开荒种果树的,还有张罗着种药材,种甘蔗的……

  基本上所有官员都动了起来。

  除了种粮食的地不敢动,荒地、山坡、田埂,都被大家利用了起来。

  怕被姜蓁批评,所有县官都想快点拿出成果,那些需要两三年才能出结果的项目,根本就无人问津。

  【卷成这样,我也是没想到的。姜国官员还真是越来越有活力了。】

  【大家都在卷,连阿蓁都在卷,谁敢躺平。】

  【幸好阿蓁有先见之明,勒令大家不许动粮食的用地,否则这群急功近利的官员,还真不一定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其他东西都还好,但茶叶是特殊的,姜蓁大手一挥,说道:“先督促巴山郡的百姓种茶,就算见效慢,考评上我也不会为难他们。”

  姚春点点头,说道:“等下次安排人给各县送棉花种子的时候,我会提醒他们的。”

  去年农庄的棉花大丰收,一小批种子,卖给了朝中的诸位大臣,剩下的种子,都会分派到各县农庄,让大家提前了解这个农作物的特性还有种植方式,过两年大家大批量种植的时候,才不会糟蹋了种子。

  但比起其他郡县,都邑和蓝河县的百姓,待遇更好,他们每家都能分得一包种子,今年可以按照农庄的方法试种。

  农庄出产的棉花种子,是用手摇式扎花机弄出来的,种子上面都还裹着一层薄薄的棉花。

  分到棉花种子的百姓都很节俭,在育种之前,还会把这些小棉球收集起来,拿去送给医官。

  因为他们看到过医官用棉球沾着酒精治伤口,觉得医官用得着,他们就送来了。

  那一小团的量,他们自己也做不了什么,但送给医官,攒到一起,最后也会用到他们身上。

  第一次种植棉花,许多老农心里都没底,空闲了就跑去农庄,看农官是如何处理的,他们第二天回去就照着学。

  “去年农庄种棉花的时候,你们不是来看过了吗?今年跟往年一样,没什么特别的。”蓝河县的农官表情无奈,劝道:“你们别把时间放在农庄这边,反倒耽误了自家地里的事。”

  “没事儿,我们乡里轮流派人来。跟着你们的时间来,最保险,万一错过了摘心打顶的时间,那才是亏大了。”

  有些东西,说一万遍,也没有让大家亲眼看见效果好。

  姜蓁叮嘱过大家,种棉花需要摘心打顶,这样才能结出更多的棉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