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11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这饼真实在,就是有点费牙口。】

  【怪不得小阿蓁天天吃米饭,我还想着她为什么不爱吃馒头,现在我找到原因了。】

  【还是得发酵才行,发酵之后的面,营养更丰富,还更容易消化。】

  姜蓁只是用疑惑的眼神瞟了一眼直播面板,就有人非常热心的开始解惑。

  【你没有酵母粉,可以用放置了一天的面团……】

  姜王也跟着咬了一口蒸饼,夸道:“味道不错。你那位老师是个有真本事的,幸好当初你对他还算尊敬,没用麦饭豆羹敷衍他。”

  稻米和面粉难得,吃的时候还需要用石臼舂,一般都是奴隶做这种有苦又累的活。

  这种精细的食物,一般家庭吃不起,羽跟的前两任男人,都不是什么豪奢之人,姜蓁在那种时候,能拿出蒸饼去送给一个乞丐,足以证明她的眼力和魄力都很不凡。

  吃着蒸饼的姜王,很是自得。

  再吃了一口由精盐制作的烤肉,姜王的表情就更骄傲了。

  “用精盐烤制的羊肉,滋味更妙。正好,下月郑国王后大寿,送她几罐精盐就合适。”

  多好的炫耀时机,精盐一出,过不了多久,诸国都能知道蓝河公主的名号,知道他姜大头虎父无犬子,刚认回来的女儿,也是个有本事的。

  “多谢父王。”知道这是姜王替自己在各国打广告,姜蓁心里有些感动。

  把那个充满嚼劲的蒸饼啃完之后,姜蓁回到自己的宫殿,就去厨房转了一圈,让人给自己弄了一块面团,拿回房间等它发酵。

  比起嚼劲十足的蒸饼,还是松软的馒头更适合人食用,尤其是姜大头这样身体不好的病人。

  同住一殿的羽,看到姜蓁的行为,头都大了,说道:“你现在是公主,就算每顿都吃稻米饭和肉食,也不会有人骂你奢侈,可你拿面团来玩耍,是个什么意思。”

  这么多年,都没能人能发现馒头的做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面粉珍贵,不会有浪费的面团隔夜放置,更不会有大厨敢拿放置了一天的的面团,做蒸饼给贵人吃。

  “我记起了老师教给我的一种美食,名字叫馒头,需要用这个面团。”姜蓁无所谓的盘腿坐在蒲团上,琢磨着制盐作坊的事。

  听到解释之后,羽又换了个唠叨方向,“阿蓁,我教过你多少次了,你是公主,要跪坐,不然王后觉得我没教好你规矩,那她就要来教我规矩了……”

  王后有齐国做后台,羽从来不敢在她面前张狂。

  姜蓁有些烦躁的呼出一口气,看着羽说道:“你要是没事干,就去照顾弟弟,盯着我做什么?”

  不止是姜蓁觉得她唠叨,直播间的人也觉得她烦。

  来到王宫之后,羽不用再为生计发愁,整天都没什么事干,偏偏姜蓁和她住在一起,少不得就要被无聊的羽骚扰。

  当着屋内仆从的面,被姜蓁赶,羽有些羞恼,“你怎么能这么对我说话,我是你母亲……”

  发现姜蓁母女出现争执,殿内的仆从都很自觉,悄无声息的就从门口溜了,免得看到其中一位主子难堪的画面。

  “良人,你不要忘了,我的母亲是王后。”姜蓁呵呵一笑,提醒道:“你要不是生了我,可没有现在的锦衣玉食。这样也算是还了你的生恩了吧。”

  没有外人,羽说话就没了顾忌,直白的骂道:“要不是我,你能有这个富贵命?现在还敢不孝。”

  “你可以再说大声点,让大家都知道我不孝。反正我失宠了,你和弟弟也别想有好日子过。王宫里不受宠的姬妾,过的什么日子,你应该知道的。”

  姜蓁直接耍无赖,把羽气得手指发抖,“你……”

  “哎,真可惜,我怎么就不是王后的女儿呢,偏偏投生到了你的肚子里。”

  “你这是嫌弃我的出身了?”羽气得直哭。

  因为姜蓁失忆,她还是挺想和姜蓁培养感情的,可没想到,姜蓁听了那些风言风语之后,居然还嫌弃上她了。

  姜蓁沉默不语,默认了,那副叛逆的小表情,惹得羽摔门而出,心中暗骂姜蓁白眼狼,不孝子……

  对付羽这种有点小聪明的人,姜蓁都不用委屈自己,玩什么捧杀之类的招数,直接给她把利害关系讲清楚,她就不敢再蹦跶。

  她已经把精盐弄出来了,还向姜王表明,她还有许多好东西没有记起来。现在,她算是在姜国站稳了脚跟,自然不用再对羽客气。

  房间里没有了闲杂人等,姜蓁也就无所顾忌,和直播间的人商量起了制盐的作坊。

  姜国盛产盐,偶尔还会通过食盐的交易,来抵制某个国家,所以国内的盐官地位不低,而且这位盐官还是姜王的人。

  有他在,姜蓁行事就要便利许多。原料,作坊,奴隶全部到位,明天就能直接开工。

  就算这样快速,直播间的人,依旧不满意这个效率。

  【知道有井火这种东西,还用柴,这办法也太笨了。】

  姜蓁:“等我招揽到合适的人手,就安排他们去蓝河县寻找火井。”

  她现在是光杆司令,还不能离开都邑,很多事都办不了。

  【那个铁釜也不行,不合适用来煮盐,还得是铁锅。】

  姜蓁:“明日我就找人做。”

  【想大批量生产铁锅,得用上高炉,还有浇筑的办法,短时间内,估计不行。】

  “不怕,有姜王做表率,精盐肯定不愁卖,能给我带来大量的金钱。”姜蓁非常郑重的说道:“高炉炼钢的办法,暂时不能用。武器的制作工艺非比寻常,需得更加小心谨慎才行,不能过早暴露。”

  制盐的秘方要是被人偷了,她就损失点利益,制作武器的办法被别的国家知晓,尤其是隔壁好战的卫国,那他们姜国就没什么好日子过了。

  姜蓁以非常幼态的脸,露出一副运筹帷幄的表情,惹得直播间的人暗自发笑。

  但也是因为怜惜姜蓁年幼,第二天姜蓁去看制盐作坊的时候,她们才会毫无保留的指点。

  【这群奴隶死气沉沉的,还这么笨。你要激发他们的活力,奖励干得好人,恢复平民的身份……】

  【分组,按流水线作业,效率更高。】

  【不同的小组,负责不同的流程,然后把他们隔离开,降低秘方泄露的可能。】

  作坊内的奴隶,原本就是生手,还在慢慢熟悉制盐的流程,又被这么一通改革弄得昏了头,第一天的产量,实在是低得离谱。

  可产量就算再低,也有人慕名找了过来,想要购买精盐,而且这些人的来头还都不小,背后都有靠山。

  等姜蓁仔细的询问了一下才知道,姜王今天又在王宫请诸位大臣吃饭了,吃的还是馒头和精盐烤肉。

第15章

  门客

  姜蓁这么聪明又孝顺,姜王当然会忍不住炫耀。

  馒头的发酵方法过于简单,也不是生活必需品,靠这个挣不了什么钱,所以姜王索性大方的把这个方法分享给了诸位大臣。

  那些大臣在宫里陪姜王享受完美食,回去之后,立马就安排人来姜蓁这儿探听精盐的买卖。

  姜蓁靠山硬,没有人敢招惹,来的那些商人,一个个说话都非常的客气。

  可姜蓁手下没有什么靠谱的管事,这些商人来了也是周胖帮忙接待,周胖就是个耍剑的护卫,原本就不擅长这个。

  到最后,他不得不向姜蓁求助,“来的人里面,有左相的、右相的、还有几位公子的人……谁都不好得罪。”

  精盐是个倒手就能挣钱的买卖,有能耐的都想来插一脚。

  姜蓁刚回宫没多久,跟谁都没什么交情,随意的说道:“既然大家都有来头,那就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先给订金,有货了再通知取货。”

  作坊第一天的产量低,姜蓁没打算卖,准备全带回宫里去。

  姜蓁今天一天都消磨在作坊内,没去自己的府上,所以回王宫的路上,她就被一位文士给拦住了。

  “蓝河公主,在下陈冬,有一书献于公主。”

  有门客来找她自荐了?

  姜蓁原本斜靠在车厢里休息,听到这个声音,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立马推开车门,看向那位拦路的陈冬,仔细的打量了起来。

  对方长得其貌不扬,还有些干瘦,看起来更像常年劳作的老农,不像个文人。

  面对这个第一位上门投效的门客,不止姜蓁激动,直播间的人也激动。

  【终于来人了。】

  【先看看他有没有真才实学,混饭的不要。】

  【你有制精盐的作坊,谁都知道你以后会是巨富,小心别被骗钱。】

  姜蓁内心激动,面上却很淡定的向陈冬伸手:“书呢,给我吧。”

  一捆厚厚的竹简,被陈冬交到了姜蓁手上,“公主,此书名为治河经,乃是我陈家两代人的心血……”

  姜蓁没急着离开,把马车停在路边,翻看起了竹简。

  【疏堵结合,这陈冬还是有点水平在的,但以现在的生产力,想要治理大河,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力和财力。】

  【这人才可以先留着,咱们以后用。】

  【我去!这陈冬居然也是个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治水确实牛掰,但他却是在卫国发光发热的。小阿蓁,赶紧把他留下。】

  第一位来投靠的门客,就是一个潜力股,足够让姜蓁开心了,她把竹简合拢,刚想说点什么,陈冬就开口了。

  “公主,您的封地蓝河县,虽然有盐井之利,但常年受水患侵扰,粮食产量一直不高。若是能在县内修筑堤坝、水渠,您封地的税收,能翻几倍……”

  忽悠人也不是这么忽悠的,姜蓁提醒道:“和修建堤坝的成本比起来,那点税收,不值一提。”

  发现姜蓁稍微懂那么一点,陈冬换了个方向继续忽悠,“公主您有制作精盐的秘方,那点钱对您来说算什么?可您要是把大河水患治好,那就是千秋万载的功绩。”

  姜蓁无奈,这陈冬果然是惦记上自己的钱了。

  可对方确实是个人才,姜蓁拿着竹简说道:“你先去我府上暂住,这竹简我今晚回去先看一下,明日再与你细说。”

  想要让人才真心实意的认同自己,当个只会出钱的冤大头可不行,回宫的路上,姜蓁就一直在仔细阅读陈冬留下的竹简。

  等回到宫殿,羽就厚着脸皮凑上来说道:“陈黑今日又给我们母女送了不少礼,我都收进库房里了。”

  陈黑服软得倒是很快,他当初把姜蓁当成软柿子捏,现在姜蓁拿出了精盐,他就站不住脚了。

  姜蓁原本也没打算和陈黑计较,面对他求和的行为,也不甚在意,无所谓的说道:“那礼你收就收了吧。哪怕我不说什么,他在都邑也是混不下去的。”

第16章

  不养闲人

  “阿蓁,陈黑是把我们母女接到王宫的人,他对我们有恩,你就抬抬手,别跟他计较了。”羽替陈黑做说客。

  姜蓁奇怪的说道:“我从来没有特意去为难过他。”

  这些门客,要在一个地方混,靠的是名声和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