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137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虽然姜蓁对大家挺有信心的,而且备胎也用光了,但这年底考核,姜蓁依旧不准备放弃,也不准备拖延,照常进行。

  姜蓁想把年终考核变成一个规矩,习惯之后,每年都要进行。

  打定了主意,姜蓁立刻就安排了起来。

  每个县新生儿数量,人口减少的数量,新开的荒地数量,今年的税收,县内的刑事案件数量……是都是年底考核的项目,查起来要花费不少时间。

  有些东西就是禁不起细查,查着查着姜蓁又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为何这个县的刑事案件这么稀少,他们县内的百姓都乖巧听话吗?”

  资料看得多了,大家就对这些数据有了个评估,过高了或过低了,都显得非常奇怪。

  【怎么可能?现在的百姓这么剽悍,成年人都要服役,很多人还是从战场上退下去的,指望他们当乖乖崽可太难了。】

  【大概是县里的官员担心政绩,胡乱审案子,或者不敢立案。】

  【不管怎样,这个数据就是有鬼,查一查就知道了。】

  姜蓁提笔,在名单上记录了一个新名字,然后又继续翻阅记录

  没过两分钟,姜蓁又忍不住说道:“刚刚那个县闹出的人命太少。怎么这个县闹出人命又这么多?各乡经常械斗?县令究竟是如何管理的?就任由百姓胡闹吗?”

  【记下来,先查,然后等县令来都邑述职亲自解释。】

  看着自己记下来的三十多个名单,姜蓁抿了抿唇,“我们的备胎好像不够用了。早知道就不放那群他国的科举生离开的。”

  【不怪你,是我们高估了姜国的官员。】

  姜蓁叹了口气,说道:“只能先调查着,我给陈冬写信,让他把另一批实习生给我送回来。”

  【陈冬对他们的评价不错,出身好,却能吃苦,可以用。】

  【好歹是大学里出来的,再差也比那群垃圾官员强,我对他们有信心。】

  这群新备胎们的回归,一下子就让其他官员紧张了起来,但这群学生们却无知无觉,知道能回都邑的时候,连夜收拾行李跑路。

  当地的百姓很好,修路也很轻松,但他们在外面的那段日子只能叫生存,回都邑才叫生活!

  等这群学生回到大学,听到那些关于他们的传闻之后,他们自己都笑了。

  “我们回来是去占他们的萝卜坑的?笑话!我们刚从萝卜坑里跑出来,又跳进去?傻不傻?”

第149章

  杀人如麻

  这群学生一回到都邑, 就脱下了在施工现场穿的灰扑扑的麻衣,换回了他们华贵的衣服。

  衣服能换回来,他们剪去的头发却不可能很快就长出来。

  学生们剪头发的事情, 姜蓁知道, 陈冬也知道, 陈冬甚至还跟风剪短发了,但她们都很有默契,没跟这群学生们的家长漏口风。头发嘛,是私事, 外人怎么好掺和呢。

  都邑的家长一直都是被蒙在鼓里的, 等学生们一回家, 他们脑袋就闪瞎了众人的眼, 尤其是他们的父母, 眼睛都快被闪瞎了。

  “头发呢?你头发呢?你是不是又想挨打了?出去一趟居然把头发都给剃光了, 你母亲为了帮你养一头浓密的长发, 废了多少功夫……”骂着骂着,铁官就不知道从哪里掏出来一个棍子, 跟着自家大女儿就开始撵。

  铁官大女儿一边跑, 一边狡辩, “不就是剃个头发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铁官武将出身, 上过战场,他女儿打是打不过的,跑也跑不过, 所以感觉自己快跑不动的时候,他女儿就抓住时机, 直接假摔, 倒在父亲面前, 抱着父亲的腿,就开始诉苦装可怜。

  “我也没办法的,头上长虱子了,医官建议我们剪的,我在外面吃不好,睡不好,父亲你都不心疼我,回家你还想打我,呜呜~~呜呜呜~~~”

  “你个糟心玩意儿!做事情也不多想想。”铁官到底是心疼自家孩子,顺手就把棍子扔在了一边,又嫌弃又心疼的安慰道:“不管怎么样,你出去一趟连头发都没了,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有好处王上肯定不会忘了你们。”

  铁官女儿的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父亲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不会真觉得王上召我们回来是去填萝卜坑的吧?刚刚才大清查了一次,砍了一百多个官吏,这次的年底考评应该不会再有什么纰漏了。”

  “就算今年不行,不也还有明年吗?明年不行,后面也还有时间,王上一统天下的野心都快摆在台面上了,只要你们能入王上的眼,何愁以后无官可做?”

  铁官说着就恨铁不成钢的瞪了女儿一眼,“要不是你们不争气,王上也不会先去提拔那群科举生,要论起身份亲近来,谁能比得上你们?”

  这批科举生的学识,大家心里都有数,姜蓁提拔她们,是唯才是举,格外公平,诸位官员就算心里有点想法,也不敢表露。

  各位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学生们都有数,不敢和父母顶嘴,只敢老实的说道:“您放心,我们肯定会好好表现的!”

  大女儿把铁官的情绪安抚好之后,眼珠子一转,忍不住怂恿道:“父亲,短发挺好的,你要不也试试?我看你都有白头发了……”

  发为血之余气,大家都觉得,能从一个人的头发,看这个人的精神状态。

  青壮年的时候,留着一头黑亮茂密的头发,会让人觉得此人精气神十足,可堪重用。但要是顶着一头白发,留着一把白胡子,众人都会默认他年纪老迈,思维浑浊……

  这样的老头老太太,哪怕知识储备再丰厚,脑子也转不过年轻人,是该退休的年纪了。

  不说别人,姜蓁也不太敢用年纪大的臣子,生怕把人气出个什么毛病来,倒在朝堂上。

  但把白发和白胡子剪掉,当一个光头,老得好像就没那么明显。

  铁官摩挲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各家因为头发的事情闹腾了两天,很快就安静了下来,这个时候,姜蓁才对卫婵问道:“这群学生们回来之后,都在干嘛呢?”

  “去看侏儒的滑稽戏,去饭馆吃饭,去郊外骑马捉野兔……”

  【这小日子过得可真滋润,酸死我算了。】

  【新工作必须得把他们给安排上,我加班还看他们这么玩,嫉妒。】

  【我也嫉妒,撕伞,必须撕伞,好好重用他们。】

  别说直播间的人了,姜蓁也把手里面的奏折放下,问道:“秋月没给他们安排课吗?”

  “他们刚回来,秋月准备让他们先休息几天,正好秋月也需要和老师商量一下,怎么给这群学生们安排课程?”卫蝉解释道。

  这群学生是姜蓁突然召回来的,大学那边也没有什么准备。

  “他们以后可都是我姜国的栋梁,不能让他们年纪轻轻的就荒废了光阴,让秋月抓紧时间,把他们的课安排得充实一点。”姜蓁说得义正言辞

  【说的好~说的好~鼓掌~】

  【马上都是要去当官的人了,玩什么玩,赶紧补课。】

  【就是,现在好好学,以后升官发财可不是梦!阿蓁的这块饼实在,画的可不是假大饼。】

  听到姜蓁这么说,卫蝉也忍不住笑,说道:“能得王上看中,想必他们应该也会很开心。”

  姜蓁这突如其来的关照,秋月开心,学生的父母也开心,就只有这群学生们不开心。

  好在今年大学里月考制度施行之后,留在学校里的学生,心理素质都倍儿棒,没有难过多久,就开始认真的上起了课。

  但他们刚上两天课,秋月就又为他们准备了一场新的考试。

  “不是还没到月考的时间吗?”诸位学生的表情惊恐。

  秋月笑的温柔,“这不算月考,算…开学考?你们出去实习这么长一段时间,老师们总得掂量一下你们的水平不是。”

  大学之前的月考,姜蓁都没关心过,这次却提醒秋月准备考试,连秋月出的考题,姜蓁也亲自看过。

  姜蓁这个态度,秋月早就看出了猫腻,猜到这群学生们要被提拔。

  想到这个,秋月就忍不住提醒道:“这次的考试很重要,你们最好给我认真答题,要是敢敷衍的话,哼~你们会后悔的。”

  “谁敢敷衍考试呀?又不是想挨打了。”

  虽然这群学生实习之后都稳重了不少,但同龄人凑在一起的氛围依旧欢脱,在试卷发下来之前,一群人还在那里嘀嘀咕咕。

  “就咱们大学每月都考,入学考,放假还考,考死我们算了。”

  “之前在县里修路的时候,听说县学好像没有考试。咱们得跟郑青云师姐他们提建议,以后县学也要弄一个考核出来。”

  “对呀,凭什么就我们考试,他们不考?用秋月老师的话来说,考试可是督促他们成长进步的东西。”

  秋月听到他们这么说,嘴角轻扬,然后拍了拍桌子,说道:“安静一点,马上开始考试,老师发试卷了。”

  纸面上的考试成绩,只是姜蓁的考核标准之一,陈冬那里的实习评价,姜蓁也非常的看重。

  但想要安置好这群小萝卜们,姜蓁就得把老萝卜拔出来。

  等整合了蓝河卫跟御史台交上来的官员信息,姜蓁直接让那群年终考核不及格的官员,来都邑亲自向她解释。

  “上次都斩了100多个官员了,怎么这次还有这么多官员需要来述职?”

  “这次应该不严重吧,如果能跟王上解释清楚,应该就没什么问题。”

  像前任仙乐县县令那样犯了错的官员,都是按照流程审问、关押、斩首,连个跟姜蓁解释的机会都没有,这批人至少还能解释一下。

  各国做官的蠢货贵族不少,有下属和门客帮忙办事,自己占个位置就行。

  但去年年底考核的时候,姜蓁就已经剔除了一批草包,剩下的都是还有点脑子的人。

  这群人不傻,又对自己今年的表现有有数,被姜蓁点名的时候,一个个的心都提了起来。

  姜蓁给了他们来都邑解释的机会,但却有一半的人选择拖家带口的逃跑。

  【服了,机会是这么用的?】

  【他们是会做选择题的,在革职和自己死的选项中,选择了拉着家人一起死。】

  正常的移居到他国,姜蓁根本就不会管,那么多读书人四处乱窜,哪里管得过来。

  但这种在国内犯了事,然后畏罪潜逃的人,被抓住就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

  对这种可能犯错的官员,姜蓁怎么可能会给他们真正的自由选择权,早就派蓝河卫去盯着了。

  他们人刚跑,蓝河卫就出手,把人都给抓了回来。

  这下也不用自辩了,直接审问完,就准备砍头。

  “嘶~今年的年终考核,也不太平啊。”

  “刑场那边的刽子手又得忙了。”

  “这群官员怎么就不知道吸取教训呢。”

  在都邑百姓的议论声中,又一批官员人头落地。

  年终考核嘛,在姜蓁看来,剔除掉这些贪官污吏是很正常的事情,杀头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谁叫他们犯法了呢。

  但都邑的那群史官像是找不到事干了似的,把姜国今年被砍头的犯官都收集整理了起来,一下子就显得今年姜国死了很多官员似的。

  这群史官,以前在郑国的时候,每年都要修史,把当年各国的大事件记录在册,第二年的时候,再送予各国王室。

  他们的口碑积攒了几十年,在各国文人之间,都有公信力。

  郑国大部分读书人都跑姜国来了,这群修史的人也来了。毕竟大家都在用竹纸写字了,他们不可能还用竹简,到时候给各国送史的时候,又吭哧吭哧的的送几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