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141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四国的布价也在跌,估计是各国贵族家里囤的布已经够多,短时间内不会再囤了。”治栗内史回道。

  【各国贵族不行啊,这就吃不下了?】

  【布匹这玩意多实在啊,不囤个几仓库还敢叫贵族?不得不说,这群贵族太没有贵族的逼格了。】

  【好可惜,卖不了多久的高价布匹了,感觉损失了好多小钱钱。】

  姜蓁也忍不住叹气,“我以为这布价还能再维持个半年一年的。”

  “现在不止有王上名下的大作坊,各县还有各种小作坊。”治栗内史提醒道

  布价能当货币用,是因为以前的布匹产能提不上去,供需关系摆在那里,价格自然不会跌。

  可现在姜蓁不止改进了织机,连一步到位水力都用上了,那布匹产量自然是蹭蹭蹭往上涨。

  等以后搞出蒸汽机,那产能就更不用说了。

  如今布价已经在跌,以后只会跌得更凶,姜蓁当机立断的说道:“让我们的商队去四国卖布的时候,直接大降价,在本地市场价的基础上打八折,打七折也行。”

  这折扣,由不得四国贵族不心动。

  姜国来的商贾虽然打折卖布,但却不敢大声张杨,跟做贼似的。

  “这批布是官府作坊里出来的,质量肯定没问题!你买不买?不买我找别家去了!我得赶紧处理好这批货,换粮食回去,今年地里产出再那么低,我家大人的人头就悬了……”

  大家都知道姜国官员不容易,年底有考核。人家会贱卖布匹肯定是有原因的。

  但质量没问题就行。

  八折的价格买,简直就是占大便宜,没几个贵族忍得住,哪怕家里的布匹已经囤了几仓库,还是忍不住想买。

  “买!你有多少?我都买!下次有这种便宜货,你记得继续找我!”

  “嘿嘿~这种好事我还能忘了您?”姜国商贾露出一个憨笑。

第154章

  布匹价格暴跌

  没谁能禁得住打折的诱惑, 尤其是布匹打折,这威力堪比黄金打折。

  姜国的商贾在四国到处蹿搞推销,第一批八折的布匹, 很快就卖了个干净。

  但到了后面, 哪怕是八折的价格, 商贾也卖得艰难。

  从桑泽郡开始使用水利纺纱机和水力织机之后,就有大量的布匹悄悄流入市场。

  各家贵族囤货囤习惯了,买了布就放仓库里堆着,没有拿出来流通, 所以价格还算稳。

  可现在他们仓库里布匹多得都快溢出来, 实在是囤不动了, 就算对八折布很心动, 也不敢付诸于行动。

  但桑泽郡还在源源不断的生产, 各郡县也是一样, 姜蓁拍板道:“八折的布卖不动, 那就五折。就算是五折,咱们也还有得赚。”

  得了姜蓁的命令, 姜国的那批商贾又开始出动, 找的还是之前的那批贵族。

  “大人, 有好处我真没忘了您, 五折的布啊!!这您都不买?”

  “额……我家里囤的布已经很多了……”这位贵族拒绝得不太坚定,因为五折的布实在是太香了。

  “您家里的布买成多少钱,我卖您多少钱?这么好的机会, 错过了就没下次了。”商贾一脸正经的说道:“别的就不说,我就问您, 您以前买过这么便宜的布吗?”

  “没有。”

  “那不就得了。这次是我家主人遇上了事情, 缺钱粮来摆平, 又不敢把这些布匹在国内卖掉,才支使我往外跑。”商贾催促道:“我得赶紧卖了布拿钱回去呢。您到底买不买,不买我可就走了啊!真走了啊!!”

  “买!机会难得!我买!”

  “痛快,我就知道您有这个能耐。”

  因为价格足够的低,再铁石心肠的人也忍不住心动。停滞了一段时间的布匹生意,又开始悄悄热闹起来。

  想着此事不能光顾着自己,姜蓁也在官报上给了各郡县的官员暗示。

  “县里产出的布匹,要及时的卖出去,或者穿到百姓身上,不可囤积在仓库里生灰……县里的官员不论做什么,都该把好处落在百姓身上。”

  研究官报,是姜国官员的必修课。尤其是大学出身的官员,每一期官报,都会仔细分析。

  像郑青云他们这类学生,拿到官报,首先做的就是阅读理解。

  “这篇文章的意思是,想让我们赶紧把布匹卖出去?可现在这个价格,布匹好像有点难卖。”

  “布匹的价格比起半年前跌了许多,不仅价格跌,还变得难卖来。偏偏这个时候,王上催我们卖布。难道以后还会跌?”

  有姜蓁暗戳戳的卖打折布,正常价格的布匹买卖,确实变得艰难了许多。

  论起产量和效率,姜蓁的水利织机作坊排第一,姜国各县改进过织机的作坊排第二,他国老式的织机和生产模式排最后。

  谁都没办法跟姜蓁拼价格和质量。

  有些官员理解了官报的意思,立刻就抓紧机会,开始降价卖布。

  “王上说了,不可把布囤在仓库里吃灰,要把布匹带了的价值落到实处,县里的水渠得修一修了,还差点钱,把这布卖了就正好……”

  遇上打折的布,商贾们也心动,忍不住想买,买完还感慨道:“诸国之中,就姜国的官员最不容易。”

  “没办法,要按照王上的命令走。王上今年要是考核人口数量,县里的作坊就算生产再多的布,那也是不合格的。”

  “我知道,会砍头的是吧。”商贾抢答。商队走南闯北的,姜国的消息他们也了解得透透的。

  “呵呵~严重了严重了~”

  各县的作坊都给出了骨折价,导致姜国布匹的价格下跌的趋势止都止不住。

  有那群懂事的官员带头,其他不明白情况的官员,怕被甩在后面,也不敢囤布,赶紧把作坊里生产的布赶紧卖掉,免得年底县衙仓库里放着一堆布,影响他们的考评。

  有姜国这么一群搅和事的人在,诸国的布价齐齐暴跌。

  囤了布匹的贵族,资产大缩水。

  【如今的布价是去年的三成,10元买进,3元卖出,啧啧啧~心疼他们的钱包。】

  【谁叫他们囤那么多布又不用的,该!】

  【普通百姓没有衣服穿,身上补丁叠补丁的,看着就可怜。贵族一天换一件衣服就算了,还囤着那么多布匹不用。早该让他们吃吃教训了。】

  不说卫宋郑齐四国的贵族,就连姜国的贵族,也被这急转直下的布匹市场打击得如丧考妣。

  好些个君侯看着家里几仓库的布匹,欲哭无泪。

  “这可如何是好,家里还有这么多布呢?”

  “卖了吧,王上早就在官报上说过,让大家别囤布,现如今囤了布的人,果然都亏了。”

  “不行,这么多布,卖多少就亏多少。咱们可以先等等,说不定后面布价就涨回去了。”

  但大家等得心都碎了,这布匹的价格,依旧涨不回来,这个时候,他们才无奈妥协。

  “算了,相信王上,还是卖吧,亏点就亏点吧。越等到后面,亏得越多。”

  姜国的贵族和商贾稍好一点,见机不对,也跟着一起抛售,其余四国的贵族脚步稍慢一点,他们家里囤的布就直接卖不出去了。就算他们卖出去也是血亏。

  一个个的心态都崩了。

  姜蓁这么好心,自然不会任由他们自暴自弃,立马就派了说客,去四国散播流言。

  “根据我的分析,诸国如今布价暴跌,其实都是姜国的错。”

  说客在酒楼里说出的话,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可不是嘛,就是姜国的错,若不是姜国忽然拿出那么多便宜的布匹,我国布匹的价格怎么会低成这样。”

  “越想越气,什么八折布、五折布,全都是坑人的东西!亏我还念着他们的好,以为他们有好处没忘了我。”

  “唉~你们这么想就偏颇了。依我之见呀,这布匹的价格,明年或者后年,很快就能涨回去。”说客一脸笃定。

  他这个结论,引起了大家注意。

  “何以见得?”

  “价格都跌成这样了,怎么还会涨回去?”

  众人虽然用的都是疑问句,但心里却存有期待。

  酒楼里的这群商贾,家里都存了大量的布匹,他们比谁都希望布匹的价格能够涨回原样。

  说客喝了一口酒,一脸淡然的问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姜国这几个月的官报?”

  “自然是看过了。”

  “大家走南闯北的,时常要去姜国做买卖,怎么能不看姜国的官报?”

  姜国头两期的官报和学报还投了一点钱,但到后面就开始盈利了,除了官方的机构能免费收到报纸,其余的人想要看报,都需要花钱买。

  报纸上有姜国最新的政策,不止姜国的贵族和商贾会买,他国的商人也会买来看,顺道长长见识。

  说客此时就对官报上的文章进行了分析,“自姜王上任以来,姜国有上千名官员被处置,这件事被史官捅出来的时候,闹得还挺大的。”

  “这事儿确实闹得挺大的,连我都知道,咱们国内的官员好像也受了姜国的连累,那阵子死了好一批呢。”

  “以前我都羡慕死那些贵族官员了,可上次去姜国,我看到一个县令晒得黢黑,跟个老农似的,姜国的官员,还真不容易。”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说客继续说道:“姜王对姜国官员的威慑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她在最近几期的官报里,催促各县官员,不许囤积布匹,要把布匹卖出去,换成县里需要的东西,或者穿到百姓的身上。姜王的政令谁敢不听?不止各县的官员听,姜国的贵族和商贾也不敢唱反调。”

  “啊!你的意思是,如今市面上的这些布匹,是姜国所有贵族原本的库存?”

  “姜国的贵族这么怂,姜王一说,他们就听?”

  “就姜王那样的做事不留情面的君王,搁你你也怂。她这都处置了多少人了,谁不怕。”

  “如果这次布匹大降价,是因为姜国库存,那就说得通了。”

  很好,都学会抢答了。

  说客满意的笑了笑,回道:“没错,就是你们想的那样!姜国的库存能有多少呢?等这段时间过去,大批量的布匹被消耗,明年布匹的价格,不仅能恢复原价,说不定还能涨一波呢。”

  “嘶~你说得很有道理啊。”

  “过去几十上百年,布匹的价格都没变过,哪能一下子就跌成现在这样,我也赌明年布匹的价格会涨回来!”

  说客把酒杯放心,慢悠悠的说道:“我建议你们,要是家中还有余钱的,不放借此机会多买一点布,静待明年。姜国贵族怕姜王,咱们可不怕。”

  姜国清库存的理论,在姜蓁的散播下,很快就在四国商贾之间流传开来。

  说得多了,还真有胆子大的信了这一套,继续收购姜国布匹,准备明年再搏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