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71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要是收到了自己喜欢的礼物,姜蓁也不会吝惜自己的赏赐, 以待下一次别人再给她送好东西。

  柿子饼姜蓁不会给奖励, 但茶是必须要给的。

  这段时间上门的都是文人, 所以姜蓁直接把府里印刷的全套书册送给了对方,顺带还送了对方一刀纸、墨条还有毛笔。

  所有人都知道,想在姜蓁这里印刷书籍,内容必须要姜蓁亲自审过,各家大佬们面对姜蓁提出来的要求,基本都是全盘接受。

  姜蓁不喜欢的内容,大不了自己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另提,但印书肯定还是要印的,否则自己就慢了一步。

  姜蓁虽然让他们改,但并不严苛,由于她的放任,所以论台那边又吵起来了,而且不是一两家的吵,是大家一起吵。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人人都要平等劳动,而且应该市贾不二,不作假不欺骗人……”这些内容是姜蓁审核过了的,所以农家的人说得尤为大声。

  儒家的人反驳得更大声:“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贤明的统治者就该顺应民心,何来什么上下之序。”反驳完儒家的人,农家的人又继续说道:“农业是一个国家根源,若想富足,就要大力发展农业,如姜太女一般,设置农庄研究农事,兴修水利治理天灾……但商业是必须要大力阻止的,商人买贱卖贵,和农人比起来,付出更少收获更多,长此以往,哪还有百姓会安心种地。”

  “非也非也,殊不知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商人才是粮食、器物和财富流通的关键。”商家的人非常自信的说道:“从蓝河县对待商人的态度,还有那条白盐路,就能看出太女对商人有多么重视。”

  “呵呵~那条路只是因为太女为了方便自己出行修的!你们这群商人还真爱为自己脸上贴金。”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得到了姜蓁的支持,在论台那边非常肆意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姜王原本是最爱去论台听大家讨论学问的,现在也不太好去了,大家议论的都是非常重要的治国方针,他不好在论台那边表态,只有回宫之后,小声的问姜蓁:“你当初都是怎么跟他们说的?”

  各家大佬的自信不像是假装的,都表现出了一副太女极其看中我的样子。

  “我没承诺过他们什么,只是答应会帮他们印书而已。”姜蓁理直气壮的说道:“治国本就不能只单单重用一家,雨露均沾才是对的。”

  姜王提醒,“那你要注意这个度,别让他们闹太狠了。”

  “父王我明白的。蓝河县那边送了两面全身镜过来,我带了一面进宫,父王可要试试?”姜蓁问道。

  “要!”姜王立刻兴奋的答应。姜蓁送他的那个小圆镜,他一直随身带着,没事的时候就会拿镜子出来整理仪容。

  这全身镜比手持的小圆镜更加的气派,方方正正的一块,边上用木头包边,打磨得非常光滑。

  走到自己的寝宫里,在镜子面前转了两圈,姜王就从兴奋变得惆怅,“我老了,身形都没有以前高大了。”

  姜王一直都知道自己的仪容不算俊美,他是难产生出来的孩子,从小身体就瘦弱,年轻的时候又吃了不少苦,时常腰疼腿疼,比起壮年的时候,他佝偻了不少。

  而姜蓁现在已经快长到一米七,头发用发带随意的绑在脑后,穿着一身简单利落的胡服,脸上干干净净的不施粉黛,眉尾上挑,眼神里充满了锐气。

  父女同框站在一起,一个如初升的娇阳,一个像落幕的夕阳,看的姜王好生感慨。

  “前两年你刚回宫的时候,还是瘦瘦小小的一团,现在都已经长大了。”

  姜蓁笑了笑,说道:“女儿每日都在锻炼身体,吃得又好,自然长得好。”

  一米七已经是姜蓁的极限,受基因的限制,她应该是出长不到黑壮那么高的。姜国贵族普遍的身高都在一米六左右,一米八的人就算高大威猛,姜蓁一米七的身高,在普通女子里面,已经是鹤立鸡群。

  姜王以前死过很多孩子,有些孩子他没见过就去世了,但他的嫡长子是被他倾注过许多感情的,依旧死了,姜蓁是他唯一养活的孩子。

  看着姜蓁健康的气色,还有挺拔的身形,姜王情不自禁的感慨:“你真不像是我生的……”

  【别说了别说了,我心里已经开始发毛了。】

  【咱们是不是不该送镜子的,大家迷迷糊糊的过多好,现在这么对比,反差也太强烈了。】

  【大头爸爸是不是猜到什么了?要是猜到了阿蓁认不认?其实现在告不告诉他真相都无所谓了,凭阿蓁现在的能耐,就算起兵造反,也能成为姜王。】

  【好歹有点良心,别用完就扔。大头对阿蓁那么好,如果能骗他一辈子,就骗他一辈子好了。】

  听着姜王说话,姜蓁的心也提了起来,但姜王却是满脸笑容的说道:“你就像是神遗落在凡间的孩子,是祖先给我姜国王室的馈赠。”

  “父王你说什么呢……”姜蓁的语气无奈。虚惊一场,她心里也有些后怕。

  【艾玛,大头这个说话还真是大喘气,吓死我了。】

  【我就说他没发现什么嘛,羽都还在后宫吃香喝辣,大头要真发现了什么猫腻,可不会这么忍气吞声,他舍不得姜蓁这个太女,但羽他肯定会收拾。】

  【大头已经被阿蓁弄出来的那些高科技,还有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给糊住了双眼,自动忽略了某些细节。】

  【羽的补丁打得也挺好,外甥像舅的理由也很糊弄人。】

  到了姜蓁现在的地位,就算她的血脉有猫腻,姜王可能还会帮她掩盖,是不是亲女儿已经没那么要紧,最重要的是她姓姜,发扬的是姜国的名声,以后会祭祀的是姜氏社稷。

  姜王对镜自揽了一番,就对姜蓁说道:“你忙你的去吧。”

  然后他又对近侍吩咐道:“去把左相还有御使大夫……全都请来,让他们都来照照镜子,记得提醒他们把自己收拾得俊美一点。”

  姜王一直都是个乐于分享的好君王,姜蓁送给他的馒头石磨,他第一时间就替姜蓁宣传出去了,上次姜蓁送给他一个大鳖,他也宴请了几位大臣,现在有全身镜,他也没忘记炫耀。

  没掺和姜王和大臣们联络感情,姜蓁直接回了公主府。

  刚一回去,卫蝉就说道:“长宁郡的郡守,派人给太女送了几件衣服,还有几匹布。”

  “稀奇的地方在哪里?”姜蓁问道。

  她明确的说过不要金银财物,只要稀罕的东西,大多官员送的都是本地的特产。没有其他的特色,卫蝉不会送到她面前来。

  “衣服的名字叫火草衣,是用火草背面的艾绒捻成线编织而成,不仅不易燃烧,还有防火的特点。是东夷那边山里人穿的衣服,长宁郡守觉得都邑应该少见,就派人送来了。”

  【劳动人民的智慧果然无穷无尽啊,叶子也能做衣服。】

  【听这描述就知道这制作工艺费时费力,以后肯定会失传,想看火草衣,开开眼界。】

  “把东西拿上来给我看看吧。”姜蓁吩咐道。

  卫蝉带人抬了两个箱子上来,一箱是火草衣,另一箱则是叠好的布料

  “这布是海岛上的蛮族织的,因为他们用的织机和姜国不一样,所以叫广幅布。”卫蝉说道:“我曾在书上看到过‘岛夷卉服,厥篚织贝’这句话,现在倒是亲眼见到蛮族的衣服了。”

  从听到火草衣的时候,姜蓁就已经降低心里的期待了,火草衣稀奇是稀奇,但太耗费人力物力,所以听到广幅布的时候,姜蓁也以为这是什么奇怪的织物。

  但等她上手一摸,就感觉到有些不对,这手感她太熟悉了。

  【火草衣看起来真不错哎,就这耗费的人力,也算是古代版的奢侈品了吧。但是看起来有点糙,没丝绸细腻。】

  【朋友们别去看火草衣了,看看广幅布吧,你们没觉得这布料很熟悉吗?】

  【我去,难道是亚洲棉?幸福来得这么突然?】

  【阿蓁快把这布拿起来我们仔细看看,这广幅布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给你说的棉布。】

第73章

  猕猴桃

  不用直播间的人帮忙鉴定, 姜蓁自己就能确定这就是棉布,小心翼翼的把布拿在手里,摸了又摸, 夸道:“软乎乎, 真舒服。”

  【确定了, 确定了,这就是棉布,亚洲棉没跑了。】

  【嗯,看长宁郡的地理位置, 应该是南边传过来的亚洲棉。还有一种从非洲传到中亚再传过来的非洲棉, 现在应该叫白叠子吧。】

  【还说以后的有船了, 就去外国把高产的农作物都带回来, 没想到这些小宝贝们自己长了腿, 知道往哪里走, 真贴心。】

  【姜国的冬天不算特别冷, 咱都有棉花了,还需要推广火炕吗?】

  这个时代贵族的生活质量不算太低, 冬天有火墙, 夏天有冰窖, 出门可以靠皮裘保暖。

  但老百姓的日子属实不太好过, 最多只能在家里弄个火塘,还怕把房子点了。没有棉花,庶民和奴隶就只能靠单薄的衣服硬扛, 每年冬天冻死的人不在少数。

  蓝河县那边的工业区里,早就用上了火炕, 甚至还把烟道和炉灶相连, 保暖效果十分不错。

  普通百姓家里也有样学样, 请人去盘了火炕。

  但这个时代的信息流通实在太慢,如果不靠官方强行推广的话,可能火炕这玩意儿一两年都出不了蓝河县。

  别说火炕了,连姜蓁大力推广的粪肥,离都邑稍远一些的地方,都还有人阳奉阴违,有部分贵族宁愿牺牲粮食产量,也要保持自己的高贵。

  【反正再要召集各地的农官到都邑来培训,火炕的事顺带就交给他们了呗,反正这事也简单。】

  【而且火炕跟农业也是相关的,冬天还要用火炕发豆芽种菜。】

  【就算咱们把铁锅和炒菜弄出来,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到了冬天顿顿白菜,这谁扛得住啊。】

  【幸好阿蓁是个纯种的古代人,她要是个星际公民,穿越过去待不到半年应该就受不了。就算异人不出意外,后头估计也要申请回来。】

  姜蓁瞄了一眼弹幕,心里无奈的想道:来都来了,还能不活咋滴。好歹她现在还是个太女,大权在握的,总比奴隶的日子好吧。

  把广幅布放回箱子里,姜蓁问道:“长宁郡守派来送礼的使者还在吗?”

  “还在,都住在客馆里,估计要在都邑停几天,买些东西才会回去。长宁郡是边城,没有都邑富足热闹。”卫蝉问道:“公主可要召见他们?”

  “叫他们来一趟,我有事情吩咐。”想了两秒,姜蓁又对姜蓁吩咐道:“去备两面镜子,两个青瓷杯,一整套书,一盒纸,赏赐给长宁郡守。”

  卫蝉听到这个赏赐的时候,心底微微有些惊讶,然后目光就落在了火草衣和广幅布上头,猜测到底是哪一样东西,能获得姜蓁这么大手笔的奖赏。

  玻璃镜、青瓷杯、还有纸,全都是有市无价的好东西,长宁郡守只要转手一卖,就能换来大笔的金银。

  而且对官员来说,钱财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入了姜蓁的眼,以后升职,肯定会比别人更容易。

  长宁郡守派来送礼的人,站在姜蓁面前的时候,眉眼间的兴奋藏都藏不住。

  “这广幅布你们是从何得来的?可有种子?”姜蓁问道。

  “广幅布是我家大人用金银从蛮夷那里换来的。种子长宁郡就有,我家大人把它当花种,起先开的是粉红的花,到后面结茧,就会有的白花爆开,我家大人还唤它小白花……”

  【不识货啊不识货,这么好的东西居然当成观赏植物来种。】

  【明明知道广幅布是用棉花编织出来的,他怎么还敢不把棉花当回事?也太高傲了吧。】

  【最开始的古人是这样的,觉得只有中间那一小块地方的人是文明人,边上的都是蛮夷。蛮夷用的东西,怎么比得上中原呢。不是我说,就他们现在这个科技水平,也敢称自己文明】

  【姜国可是有丝绸的,长宁郡守送火草衣和广幅布,估计就是想给阿蓁看看,没觉得阿蓁会穿。】

  王公贵族一贯高傲,见识又有限,哪怕棉花都摆在他们面前了,他们也不知道怎么用。

  姜蓁没有客气,直接吩咐道:“你回去之后,让长宁郡守多搜集一些小白花……额,棉花的种子,送到都邑来,越多越好。”

  面对姜蓁给小白花取的新名字,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送礼的使者见广幅布得到姜蓁的青睐,一点都没有拖延,当天就快马加鞭的往回赶,去给姜蓁搜集种子。

  【有了棉花,我已经开始期待玉米和土豆了,还有辣椒!】

  【别想了,亚洲棉还能传过来,玉米和土豆不能漂洋过海的来找阿蓁吧,它们又没成精。】

  【这广幅布可是突然来的惊喜,等长宁郡守把棉花种子送来,送他一千金都不为过!】

  进献广幅布的奖赏虽然不是金银,但无论是镜子还是纸,都是极其稀罕的货色,价值不比一千金低。

  所以第二天来姜蓁府上送礼的豪商突然增多,外国的商队,总能有姜国没有的稀罕玩意儿。反正送的不是金银,也废不了什么事,要是得了姜蓁的亲眼,那才是赚了。

  在大家眼里,不论是火草衣还是广幅布,都比不过丝绸,就胜在一个新奇而已,论新奇,还是外国的商队更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