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靖康之耻后的帝姬 第61章

作者:映在月光里 标签: 穿越重生

  赠她春菜,赠她歉意。

  荠菜的气味散去,赵寰握着蓝色粗布巾,收回了袖中。

  寒寂偏着头,似乎在思索着什么,突然,他咦了声:“岳飞先前的妻子抛弃了他,他好似还未再娶妻啊。你怎地能放他离开,让他给你当驸马,你们联手,何愁不能天下一统。”

  赵寰缓缓转过头,盯着寒寂骂了句:“碎嘴子和尚,滚!”

  寒寂笑嘻嘻,摇头晃脑道:“恼羞成怒了!”

  赵寰伸长腿,靠着车身叹了口气,道:“回到燕京以后,你赶紧去渤海东山吧。赵构那边,只怕会出阴招了。”

  寒寂顿时神色一凛,正色道:“赵构会如何做?”

  赵寰笑笑,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你快去快回,我还缺人手,你得赶紧回来给我做事!”

  寒寂气鼓鼓瞪了赵寰一眼,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

  不到半月,赵构大张旗鼓差了亲信,检校少傅汪伯彦,亲自来到燕京,恭迎帝姬嫔妃族姬们等人回宫。

  原先的作匠们,若是回南边朝廷,官加两等。

  汪伯彦站在大殿中央,拿出赵构的旨意,道:“官家感念帝姬辛苦,特意给帝姬先带来了封号。”

  赵寰高坐在上,眉毛微挑,让周男儿取了赵构的旨意。她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封她为“护国大帝姬。”

  汪伯彦叹着气,很快眼睛就红了,甚是痛心疾首道:“可恨的金贼,迫使帝姬入了金国皇帝的后宫,还先后被那金国权贵完颜宗贤等霸占了去。官家体谅帝姬身不由己,身为兄长,很是心疼帝姬的辛苦。只帝姬到底算嫁过人,官家思考再三,拟了外命妇的封号。”

  赵寰跟着叹气。

  好一群杂碎,从帝王到文人百官,都实在是太下三滥了啊!

第61章

  汪伯彦上了年纪, 赶路奔波,早累得面无人色,站着晃悠悠, 腿不住颤抖。

  偏生赵寰懒洋洋靠在圈椅里, 自他进大殿起, 未曾见过一滴茶水,连坐都未请他坐。

  赵寰就那副不咸不淡地模样,居高临下俯瞰着他。

  汪伯彦曾高居丞相之位, 接连受到赵佶赵恒赵构器重, 早已不曾受过这等的怠慢,心中的不满与怒意,逐渐加深。

  赵寰将旨意随意一扔, 端起茶碗吃了口水,缓缓问道:“韦氏呢?”

  汪伯彦一顿,韦氏被完颜宗弼送了回去。只她已疯癫, 连赵构都认不出。

  赵寰救出那么多人, 只偏生丢下了韦氏。当时赵构就懊恼不已,伤心大哭一场,百官劝说许久, 他方勉强好起来。

  赵构面对着疯了的亲娘,偏生这个亲娘, 还是一国的太后。吃了哑巴亏, 这份仇如何能过去。

  主忧臣辱, 汪伯彦如何肯放过这个机会,他主动建言, 请缨领了这份差事。

  只韦氏的事情,汪伯彦却不好在这个时候提出来。毕竟救不救韦氏, 任谁说了去,都不是赵寰的责任。骂她不孝不忠,赵构这个亲生儿子,总得被牵连一二。

  韦氏的事情,赵寰不过随口一提罢了。见汪伯彦的反应,她大致猜出了些,肯定是赵构不愿意提及的事情。

  赵寰笑了下,好奇问道:“汪少傅,靖康之耻时,你家中姊妹妻女儿媳们,可有被送去抵债?”

  汪伯彦神色微不可查变了变,当时他身为赵佶赵恒宠幸的大臣,金人自不会放过他。

  所幸他的母亲早没了,妻子已老,逃过了一劫。只有一孙女与外孙女,则被送入了金兵营寨。

  赵寰道:“汪少傅,你知晓我救出了被你们拿去抵债的小娘子们,既然你来了,你就不先问一句,她们受了什么样的罪,如今可还活着?”

  汪伯彦的脸皮抽搐了几下,义正言辞道:“大宋陷入了危难,她们身为大宋人,自当为大宋尽一份力,生死何计!且,她们若有志气,就当以死明志,保全贞洁!”

  赵寰早就知晓文人的无耻,听到汪伯彦的说辞,还是感概他能无耻到如此地步。

  汪伯彦家贫,辛辛苦苦考中进士之后,只做了主薄。他岂能甘愿,削尖脑袋往上爬。能在赵佶赵恒面前露脸,足以见其钻营的本事。

  赵桓继位之后,汪伯彦献上了《河北边防十策》,里面的内容,不外乎是割地,称臣,给付岁币等手段。

  赵佶赵恒皆被金人俘虏之后,汪伯彦马上转投赵构,争取从龙之功。他极力阻止宗泽抗金,劝说皇室南下,放弃北地。定下以长江为界,朝廷偏安南边,苟且偷生的策略。

  秦桧曾是他的学生,无耻果真是一脉相承。

  赵寰笑了起来,笑意却不达眼底,道:“身为大宋人,都当为大宋的河山出一份力,汪少傅这句话,听起来倒像是人话。不过,汪少傅,你不抗金,劝说皇室南下,丢弃大宋的北边江山。你觉着,这可是在为大宋江山出力?”

  汪伯彦气得一拂衣袖,轻蔑地道:“柔福帝姬说得倒轻巧,守,如何守,拿什么守?若是能用嘴皮子守住,倒好了!真是妇人之见!”

  赵寰平静地道:“宗泽将军能守住,宗泽将军去世之后,还有他手底下的将士,比如岳飞,另外还有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虽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又贪图富贵,他打仗却不错。把他们四人放在京东西一线,举大宋上下之力支持,完颜氏能打得你们像是丧家犬一样,到处逃窜?汪伯彦,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你找什么借口呢?你杀了欧阳澈,只因他骂赵构不配为帝,你看,你就是畜生,贪图荣华富贵的畜生。”

  她抬手一指,“汪伯彦,你看看眼前,你所站之地,是曾经辽国的皇宫。我,如今坐在这里。”

  汪伯彦受了奇耻大辱,气得发抖,神色阴毒狠狠盯着赵寰。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就算气得半死,也只能咬牙死忍。

  赵寰拔高了些声音,清脆地道:“汪伯彦、你为何不死,不为大宋捐躯明志呢,最该死的,不是你么?”

  汪伯彦猛地抬头看向赵寰,他颤巍巍指着她,老泪纵横道:“老臣奉旨前来迎接帝姬娘娘们归家,却受帝姬这般侮辱,老臣对不住官家,实在是有辱使命啊!先前朝廷上都说,帝姬弑父弑兄,早有异心。老臣还不肯相信,帝姬身为赵氏皇族,怎能列祖列宗,做出与金人一般的事情,分裂大宋疆土。莫非,帝姬果真想要拥兵自立为王么?”

  赵寰不理会汪伯彦的哭诉,更没顺着他的话走,亦不给他狡辩的机会,继续追问道:“最该死的,不是你么?汪少傅,你还没回答我这句话呢。”

  汪伯彦又要继续哭,赵寰扬声打断了他:“汪伯彦,你极力阻拦武将抗金,与金人摇尾乞怜。前面两位主子没了,马上转头新主子,争抢功劳。你且说说看,你是不是该死?你的十策,可敢在朗朗乾坤下,当着北地无数百姓的面,当着从金兵手中,死里逃生所有人的面,再说一遍!”

  汪伯彦以前的好辩才,在赵寰面前没了发挥的余地。在朝堂上,与他不对付的官员比比皆是。赵构也因着他丢失了扬州,早已对他心生不满。

  这次若是办不好差使,回去之后,不但会被政敌趁机落井下石,赵构也会迁怒于他。

  一时间,汪伯彦又急又怒,手脚不受控制发软,眼前一黑,一头栽到在地,直接晕了过去。

  这就受不住了?赵寰斜了眼瘫倒在地的汪伯彦,抬手揉了揉眉心。

  在赵构的身边,如汪伯彦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他能成功,皆是因着他的建议,恰好投了上意。

  不过短短时日,汪伯彦就能赶到燕京,看来,赵构早就做好了准备。

  若是赵寰能被劝回去,他就能不费吹飞之力接手北地。

  若是她要反抗,只要赵构稍微授意,就会有无数贪图权势的人扑上去,争先恐后出谋划策来对付她,岂止是下三滥的荡.妇羞辱。

  对金人的铁蹄,他们只敢下跪求饶。对着赵寰,却不一样了。

  因为她是女人,是帝姬。

  他们可是男人,是正统啊!

  赵寰让周男儿与许春信叫人来,将汪伯彦带下去:“让他们在燕京城外扎营帐,别住在城里,脏。”

  周男儿当年在宫里当差时,就听过汪伯彦的大名,恨恨道:“二十一娘,他可恶得很,宗将军他们要抗金,就是他在一旁敬献谗言,劝昏德公南逃。不如,干脆杀了他了事!”

  许春信也跟着点头附和,赵寰淡淡道:“他的狗命,且先留着吧,无妨。既然他大张旗鼓来了,许多人都已经看到,我总不能拦着。春耕就快结束了,先给他们去信,愿意离开的,我绝对不拦着。对了,等下九嫂嫂她们回来了,你让她们来我这里一趟。乔贵妃,十二嫂嫂神佑佛佑等都叫来。”

  两人愣了下,去叫了人来将汪伯彦带下去。许春信见赵寰仍然坐在那里,微蹙着眉,一动未动。她迟疑了下,上前坚定地道:“二十一娘,我要留下,你就是赶我走,我也不走。”

  周男儿紧接着道:“我也不走!二十一娘,她们都不会离开,你别担心。”

  赵寰笑了起来,温和地道:“你们能留下来,我当然欢迎。不过,我不是担心这个,你们先去忙吧,我没事。”

  周男儿见赵寰手边的水已经凉了,给赵寰换了热水之后,方与许春信一起走出大殿,朝后院走去。她见周围无人,低声道:“我心里总觉着不得劲,这次,估计有好些人会离开。”

  许春信耷拉下肩膀,愁眉苦脸道:“可不是,这人心啊,谁能预料得到。以前在金贼手里吧,人都被当做奴隶,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都快活不下去了。二十一娘带着大家反,他们为了活命,也就反了。眼下逃了出来,二十一娘就占了这么点地,实力哪能与南边比,也给不了他们几个大钱。南边,那才是天底下人认定的正统。他们回去了,官升两级,娶个年轻的娘子,生儿育女,过上安稳富裕的日子。这两相比较,总有人会动心。”

  周男儿叹道:“二十一娘聪明,哪能拦着他们。强行留下,以后就是祸患,干脆允了他们离开,也能落个好。”

  许春信望着眼前院子的大门,里面隐隐的读书声传出来,她脚步微顿,道:“你说,刑娘子她们可会离开?还有大娘子二娘子,她们是赵构的妻女,回去之后,可不用再辛苦,只等着享福了。”

  周男儿郁闷不已,生气地道:“若真是如此,她们就是丧了良心!”

  许春信沉默一会,一时也没什么办法,低声道:“别说了,仔细给二十一娘添乱。咱们只管做好自己的差使,无愧于心就好。”

  *

  天气一天天变暖,邢秉懿与郑氏成日忙着记账,理户帖,分发种子与粪肥,还得一遍遍回答百姓们的问题。

  一天忙下来,累得不可开交,嗓子都快冒烟。

  郑氏坐在案几前,点着面前的户帖,仔细核对。她看到一张户帖上的墨汁晕染开,名字被糊住了。她辨认了一会,拿起递到邢秉懿面前,问道:“这张户帖,你可有印象?”

  户帖上记录着一家的户主,年龄,人口之间的亲属关系,家产田产,以及长相特征。

  两人身边就算有人帮忙,户贴太过重要,还是得亲自过眼。

  邢秉懿接过看了一遍,她也没认出来。再问身边录入的人,他们皆答不清楚。

  郑氏皱起了眉,抱怨道:“可得麻烦了,得照着住址,再重新去问一遍。”

  往户帖上录名的,见是自己出了差错,忙接了过去,道:“郑娘子,这是我的过失,我先拿着,等到忙完后,亲自去跑一趟,保管改好。”

  “也只得这样了。”郑氏将户帖交给他,板着脸道:“以后可要仔细些,户帖等于是赋税,银钱,绝不能马虎了事。”

  那人忙一一应下,邢秉懿在一旁没有做声,心里却不那么舒服。

  赵寰将此事交给了她,由她主使。郑氏给她做副手,却经常在旁边发号施令。

  郑氏瞧着天已经转暗,手脚麻利将户帖装好,对邢秉懿说道:“先前周男儿来了,说是二十一娘找我们有事。我们赶快些回去,别让二十一娘等着。”

  邢秉懿哑着嗓子道:“忙到如今,我实在口渴了,得先喝口水。二十一娘不是不近人情的人,不会责怪我们。”

  郑氏嗔怪道:“瞧你这话,好似我在越俎代庖,出言怪罪了你一样。喏,”她提壶倒了碗茶汤递过去,“这碗茶,我亲自给你赔罪,你可大人大量,别与我置气。”

  邢秉懿望着递到面前的茶碗,接吧,总觉着堵得慌。不接吧,显得她小家子气。

  左右都不舒服,邢秉懿到底接过茶碗,勉强喝了口便放下了。

  郑氏见邢秉懿一言不发,伸手拿过了放在案几上的户帖,笑着道:“这户帖一天比一天多,不管再晚,二十一娘拿到手后,都得仔细看过,真是比我们还要辛苦。”

  邢秉懿干干说了句可不是:“二十一娘向来辛苦,能者多劳。”

  郑氏呵呵笑,道:“我最听不得能者多劳这句话,能者好似就必须该辛苦,其他蠢人就天生该躲懒。我觉着啊,这能者,该做的是,蠢人不能做的事情。蠢人得有自觉,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这句话说得很有理,邢秉懿如何都挑不出毛病。可她此时听起来,很是刺耳。

  这段时日,她好似又回到了以前在康王府里,管家理事时的辛苦。不是身体上的辛苦,而是说不出的疲惫。

  进了宫殿大门,廊檐下已经点起了灯笼。不知从何处斜伸出来的杏花,花谢了,青石地面上铺满粉嫩的花瓣,在氤氲的灯光下摇曳。放眼放去,满是春日的美好。

  邢秉懿脚步微顿,凝望着杏花,久久不忍踩上去。

  郑氏随着她的目光看去,道:“金明池里种了好些奇花异草,以前各种花开花谢,我从未仔细瞧过。说起来也不怕刑娘子笑话,我自幼家贫,看到金明池的花草,总在算着能价值几钱。刑娘子可是在心疼落花?”

  邢秉懿抬头看了郑氏一眼,毫不犹豫踏了上去,道:“万物皆有灵,我向来喜欢花花草草。倒不是心疼落花,我是在感叹,这一忙,春日倏忽就过了。”

  郑氏道:“忙才好呢,只不能忙中出错。二十一娘累得很,我们得打起精神,别给她添麻烦。”

  邢秉懿头一阵阵跳着疼,到了大殿前,她将户帖交给郑氏,道:“劳烦郑娘子拿去交给二十一娘,我先回屋去洗漱一下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