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72章

作者:冬日迟 标签: 种田文 科举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平光县的书塾再度招生……

  虎头爹想,听侄儿说,若能报上这里的名,可以免费学习,名列前茅不仅可以有筹子,还有工。

  若能得到一个工,在这里生活,又有何难?

  若能得到一个工,在山下生活,美得很。

  他带着儿子在上次那个菜摊子前买了几个菜,装进了瓮子里。

  他已经悄悄问过了,在崖前村盖一个屋子需要多少钱,当今这个世道,户籍什么的,其实管得并不是很紧。

  若是有银子,应该也是……

  就算银子不可以,虎头爹看着这变化的一切,心里有一种野兽般的知觉。

  自从这个新知府来了之后,所有的事情都不一样了,他们的未来,也会不一样的。

  脚走到疼痛,终于到了山边。

  曾经走惯了的山路,现在往上,却有一种苦楚。

  跋涉至山上的家,自由之中,又有许多关于生存的束缚,没有干燥、带有阳光气味的草,母亲有些瘦,吃着从山下带来的食物,连连发出惊叹。

  小弟弟闻着香味,人的头都要挤进瓮子里了。

  虎头看着这一切,他想,在山上娶妻生子,好像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他看着父亲,目光里透着渴望和坚定,“爹,我想下山!”

  作者有话说:

  上个月班里甲流,停课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事……这个月总算好点了,温度升高没人病了。

  4月6日留言小红包一个,老样子,感谢大家的支持。感谢在2023-04-03 23:47:47~2023-04-05 23:25: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只麻圆、Z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3章 平风县内

  ◎‘捡到金砖砖’◎

  暗处的火种在陈延不知道的地方熊熊燃烧, 此刻,他已经和随从们来到了平光县。

  平光县是一个比平风县更贫穷的地方,这里的豪族少, 所以县里连家族们装点门脸的不挣钱铺子都没有几个,灰扑扑的。

  也就是城门口靠近平光农场那边有几个小摊贩, 但规模也都不大。

  而被陈延给予厚望的官铺, 几人私下去转了一圈, 差不多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了, 一书吏当即在马车边嘟囔, “这,这与平风县,实在相距甚远。”

  满地枯黄、满目苍凉。

  像是什么变化都没有。

  这样的情况, 陈延没有第一时间去县衙,不过他来得不遮掩,估计县令已经晓得他的方位了, 但那又怎样呢, 查查看看, 民情非一日可遮啊。

  陈延扫视了一眼,看着身边的几个书吏, 最终目光落在了和木扎身上, 还就是这小子便服都穿得差一些。

  “木扎,你去官铺里看看。”他抬眸, 一旁的和木扎已经懂了上官的意思, 即刻应声, “是!”

  宽大的马车在巷子口里停了许久, 又在和木扎上车之后, 驶向了本县的书塾。

  车内。

  陈延:“如何?”

  “大人, 请的活计都是灵光人,态度很好。”和木扎道:“物品摆放、陈列也同平风县差不多,问了活动,活计亦给了解释。”

  “就是人不多?”

  “是。”和木扎低头思忖了片刻,又道:“大人,其实对平光县的情况,卑职有些见解……”

  陈延看他纠结的样子,笑了,“你有话便说,本官可是会因言起罪的人?”

  “大人肚里能撑船!”和木扎摸摸头,有点不好意思,这不是,这不是想图个安心吗,闲话讲完,他这才正色起来,“卑职是百理人,对这平光县也有几分了解……”

  平风县与平光县,是很不同的。

  二者都靠山,但一是深山,一是矮山,而且山比较小,树木不多,打猎为生的比较少。

  所以,这一波木家四处收皮子,百姓得利,因而口袋里铜钱满满,可能轮不到这平光县。没有银子,花钱买粮食、盘活城内的市场,自然是一句空谈了。

  和木扎把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后,有些紧张地看着陈延,他不是个傻子,自然知道此行知府大人把自己放在身边,有培养自己的意思。

  书吏得知府大人青眼,青云梯就在眼前,和不扎一点都不羞涩,他敢于上进,抓住机会就想表现自己,他想做大人面前得力的刀。

  “说的不错。”陈延点头,“任何‘良策’,落地之后,都需因地制宜,很显然,这官铺在平光,是水土不服了。”

  说话间,书塾已经到了。

  有上头拨款,这边可以说是平光县看上去最板正、宽阔气派的地方了。

  这个时间点,书塾里是有人上课的,陈延一行人要进去,被守着书塾的小童拦了下来,不过,这小童显然比隔壁王县令手底下的民众更有眼色,虽拦人,但很礼貌,且立刻判断出,此行人有点不凡!快速去内室,把此地的管事,也就是自己爹叫来了。

  “爹!”

  张夫子本在上课,听见儿子的叫声才走出门,见书塾门外站着几个高大男子,为首的陈延隐有不凡,脑海里立刻思索起了先前县尊大人同自己讲过,日前知府大人正在府内巡游之事。

  在书塾内微服私访显然是难为人,陈延不会难为读书人,很快叫随从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张夫子脑子立刻就是一空,还好人老经的事多,能支住,另叫一夫子把课顶上后,带着陈延参观了起来。

  看了一圈之后,陈延发现,这平风县的书塾平常又不平常,课程设置同隔壁差不了多少,但该地县尊竟然多加了一个‘兔子的养殖学习’。

  见陈延把目光停在这一课上,张夫子连忙解释:“陈大人,这是周大人听说府城内木家大收皮货,说是要把我们的皮子销去江南……”

  “平光县不好猎兔,但百姓需要一些生计,大人想着兔子应也不难养,想看看这养兔子能不能做起来。”

  周县令对张夫子有知遇之恩,张夫子不希望陈延误会他。

  听了这解释,陈延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转完后,陈延又挑着一个小教室,听了会儿夫子的授课,大抵是见到知府有些紧张,台上的夫子说话有些断续。

  但上课的内容浅白、举的很多例子都很贴近生活,看得出来,这是一位备过课、把台下的农人们真当自己学生看的负责夫子。

  这周县令年纪不大,却有些识人的本事。

  不得不说,转了一圈之后,虽然还没有见到周愈然,但陈延心头对他,已经浮上了三分好感。

  在把书塾看完之后,周县令这位平风县的东道主,总算是‘姗姗来迟’了,他见陈延,立刻拱手行礼。

  陈延不是多礼的人,很快叫他起身,巡到此地,下官接待是常事,由于平风县没有什么说的上号的酒楼,周愈然的宴,是放在自己家里的。

  在外吃上家常菜,倒让陈延有些意外,不过滋味的确不错,因为陈延未带女眷,招待的时候,周夫人留席待客的时间并不长。

  余下的时间,基本是由陈延和周愈然进行谈话。

  也正是这番谈话之后,陈延发现平时在府衙开会,这个闭着嘴不太爱说话的周愈然,是一个闷骚的务实行动派。

  譬如养兔子一事。

  带一波高帽子是每一个下级官员的必修课,“陈大人许是不记得了,下官和您考过同届乡试……自多年前,下官便读过大人您的时策。”

  “所以,下官才敢行出这一步,橘生淮南为橘,生北为枳,平风和平光大不相同,下官只能另辟蹊径。”

  陈延抬手,“此非大事。”他甚至对周愈然起养兔子这课进行了褒奖,“书塾本就该因地制宜。”

  “不过养兔子也需要食物……”

  “这个有的。”周愈然道:“昔年自京城而来,下官听说过推行人肥耕种法的邸报。”

  是以,早几年魏知府还在的时候,周愈然就实行过人肥耕种,不过不知道是不是这边矮山多,山边种麦不灵光的问题,麦子一直种的不好。

  搞得周愈然有些挫败,以为是自不得要领,县内治下的百姓也发过牢骚,毕竟这粪好臭……

  后来弃麦种菜,他自己多番尝试之后,有了一种专门浇菜的肥,所以平风县的菜产量还是不错的,如果养兔子可行,那他们也能多种点菜。

  他说起这些‘专业’上的事情,侃侃而谈,眼里满是自信的光芒。

  陈延拿着筷子想,这百理内不是没有优秀的官员,只是缺少一双来发现他们的眼睛。

  这周愈然,听着就有几分靠谱。

  这种对周愈然产生的好感,在接下来的几天巡视内,很快到达了顶峰。

  在县令府住下后第二日,陈延便偕同周愈然驾车去了平风县的乡下,大概是因为县里破破烂烂,乍一到乡下,陈延居然觉得这里环境还行。

  同周愈然所说的一样,乡下农家庄园里的菜的确是种得不错。

  每家每户也坚持种了一些麦子,下到乡间,居然有人过来跟周愈然问好,更甚者,周愈然还能说出几句百理当地的方言。

  他把乡间管得极好,很有条理,各村落之间的关系也处得不错,这样的本事,陈延相信,他如果能分到一个富庶点的县里,政绩绝对能评到上上。

  一直沉寂与平风县,实在有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

  乡间视察完,二人一起走了一趟县城,陈延问他对平风县将来的规划,周愈然微顿:“说起来,大人没来之前,下官实在没有什么盼头。”

  穷地方,实在是没有起来的办法。

  “但如今,赚钱的方法便在眼前,先把兔子养好,书塾多教一些识字、会算的小童出来,将来去糖厂、亦或是去平光县谋差事皆可。”

  人口流失,当地的县官可是要判中下的,没想到周愈然这么豁达,陈延瞧着他,发现他看着还有几分真心。

  “不过,下官觉得这些都非上选。”他话锋又一转,但面前的是上司,他也不敢托大吊胃口,立即又接:“下官日前在平风农庄那边听了些传言……”

  他的目光聚在城外的东方,那儿就是农庄的方向,“说大人有意在春耕秋收后,迁人往农庄走。”

  早些时候,大家对迁户不屑一顾。

  但时间一天天过去,周愈然过去视察也发现:“田间麦苗不停长,已有丰收之像。”周县令自己搞过人肥耕种失败了,就对农庄的成功很好奇,仔仔细细观察了一遍之后发现,失败的原因不一定来源于自己。

  也有可能来源于平风县的地。

  歉收者在山边,而农庄选址,则在平原之边。

  “耕读累世传家,百姓安居乐业,等大人此计成,下官说不定能走出新出路了。”

  此事并不隐蔽,但能注意到,说明周愈然也是有心人,陈延微笑道:“且等等,道阻且长,路在远处。”

  难得在百理遇到一个政见很和,对方又有丘壑、有想法的人,陈延决定等百理出成绩后,要在周愈然的考核上添一笔上绩。

  时间流转得很快,陈延停的时间注定不会太长,他还有下几站要走,是以,最后剩的几天,周愈然就带着陈延一起到了平风农庄之中。

  这时候,田里的麦苗已经是一天一个样了。

上一篇:再生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