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囤粮记 第136章

作者:王玧 标签: 布衣生活 随身空间 穿越重生

  王宝兴把自己知道的说给族人们听,许多人觉得有理,想试试这个法子。

  除却少数沉得住气的,队伍里大多数人都希望赶快有自己的房屋住。

  在他们眼里,房屋仅次于土地,人活着不就为了有口饭吃、有间房住,现在手头好不容易有了银钱,加上世道如此混乱,他们无比渴望快点建房安家。

  王家村里的村民都见识过族长家里的青砖大瓦房,以前就格外眼热,现在手里有银子,他也能住进气派的砖瓦房里头啦。

  王宝山回来说起时,木槿才知道建房子的事。

  她对建筑一知半解,却同样清楚外头上冻,着实不好建房屋。

  听见闺女的顾虑,王宝兴笑道:“不要紧,你二伯说烧火龙就成,纵使麻烦些,却照样能建好房屋。”

  王宝山又与家人说起何为“火龙”。

  木槿听完便没有再问。

  虽然和现代科技水平和制造业水平相比,古代的技术水平很低,然而古代人民的智慧仍旧不可小觑。

  正因为他们的发明创造,才有了辉煌的中华文明,才有了后世发展的根基。

  所以,作为建筑行业的门外汉,木槿毅然决然选择相信身边人的做法。

  瞧族人们的意思,他们照旧想跟原先的邻居挨着,倒不必担心位置的问题。

  若想一块盖房,肯定不成,统共那么些人,即使再雇几个匠人,照样没办法一块开工。

  所以只能挨个来。

  众人围成个圈,商讨先建谁家的,即使没有争执到面红耳赤,中间却少不了口舌之争。

  人人都想先盖自己家的。

  也有人感念王宝兴的恩德,主动提出先给族长建房。

  最后,还是王宝兴拍板:“两户两户来,就按往日的位置,从村口到里头的顺序来。”

  这是要先建刘福贵家的了。

  刘家人听见之后,自然喜笑颜开,高兴到不行。

  等到王宝山家和木槿家,却有不少争执。

  按照王宝山和王李氏的意思,木槿跟家里人一道住就成,如此既能节省银子,又方便家里人照看她们母子三人。

  在王宝山的眼里,就算闺女有些银钱,家里没有男人挣钱,她一个人指定没有进项,到时候少不得坐吃山空,若跟家里住,既能节省建房屋的银子,平常吃穿又格外方便,何必非要往外头去住。

  木槿想跟家里挨近些,然而不能住到一处。

  现在爹娘还在,尚能照拂她,包括周氏在经历过生死考验之后也给木槿和双胞胎提供过不少帮助,但崇武往后还要娶妻生子,等两个孩子再大些,家里不光不够住,说不准还会产生更多摩擦,崇文崇武还有她迟早要分家。

  远香近臭的道理不管古代亦或现代都能行得通。

  与其被动应对,还不如现在就分割清楚,既能给自己留足更多的私人空间,也能避免分家时候的摩擦。

  木槿对王宝山说:“爹,我是如此想的……”

  王宝山至少需要盖五间正房,他和王李氏住一间,崇文崇武分别一间,中间留好两间做客厅,平日吃饭织布等等都要那里。

  至于木槿,则瞅准了隔壁的位置。

  她打算紧挨着家里也建五间青砖大瓦房,一间自己住,留两间做客厅,剩余的两间就留给如意吉祥住。

  孩子一天一个样,等到了七八岁,少不得需要有自己的房间。

  而且她没有再嫁的打算,并非为谁守节,而是活着就已经十分艰难,委实没有力气重新经营家庭。

  乱世里面包最重要,至于爱情,那是吃饱喝足之后才有资格去考虑的。

  所以,她必须趁这个功夫有座自己的宅子。

  “若您跟我娘不放心,就在院墙里开扇小门,如此跟住一块没什么区别。”

  乱世里,女性独自带两个孩子肯定不安全,在围墙中间留扇小门的话,既拥有了私人空间又能保证人身安全,绝对是个万全之策。

  成婚之后,她的户籍文书就在许家,所以木槿能够拥有自己的地契。

  王宝山和王李氏也想到了分家的问题。

  往后崇文崇武各自有了孩子,指定要分家,他老两口跟着长子过,闺女并外孙外孙女却不好,在旁边单独有座院子倒也可行。

  思虑过后,他们同意了木槿的建议。

  王李氏把王宝山拉到旁边:“闺女带两个孩子不容易,等买砖瓦的时候,别让她往外掏银子了,反正咱家不缺银钱。”

  他们手里不光有往年的积蓄,还有从土匪窝里得来的银子,所以比木槿身家丰厚得多。

  建茅草屋的话,并不用多少银钱,可建青砖大瓦房至少需要十几两银子。

  正因为房屋造价高昂,所以经常一辈子不会挪地儿,并且建完房屋,好几代人都会住在里头。

  王李氏明显考量到吉祥如意长大之后的事了。

  此时的木槿,并不知道爹娘已经给她安排好了后路。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5-07 21:08:08~2022-05-08 20:08: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心中想的还是他 10瓶;佳文难觅 5瓶;坐上来自己动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8章 安居

  不用再荒野求生

  偶然知晓王宝兴的童生身份后, 里正对待他愈发礼遇。

  里正不过识得几个字,勉强做户籍登记的活计罢了,当遇见不会写的字, 他常用独创的符号代替,除他之外再没人能看懂。

  像这种事大家早已司空见惯, 半点不会影响到里正在织女镇的威望。

  单拿木槿在章阳府遇见的事来说。

  当初有个小吏给站在木槿前头的灾民登记造册, 结果遇见不常见的字, 小吏直接画上个圈圈。

  甚至没办法说小吏失职, 因为这个社会文盲率委实过高, 能够认得几个字就比大多数人更强。

  如果认识字又懂得变通,足够去官府里谋个差事了。

  木槿原本觉得自己半蒙半猜勉强认识字太丢人,见识到小吏们的做法之后, 终于重新拥有信心。

  里正明白读书人的出路比平头百姓更多,他对待王宝兴礼遇些又不会少块肉,而且还能给人卖个好, 何乐而不为呢。

  在乡土人情社会中, 里正已经足够体面, 族老们见到里正肯给自己这群外乡人面子,晓得要念着人家的好, 所以同王宝兴商量要不要给里正送点礼过去。

  他们饱经风霜, 最明白人情冷暖,总觉得有来有往才好。

  “俺瞧外头的形势, 往后三五年恐怕不得安生, 俺活了四十多岁, 恐怕再也等不到回西边的时候啦, 总要给儿孙留些香火情。”

  车队初来乍到, 往后少不得和织女镇的人打交道, 既然人家愿意先卖好,他总不能不识抬举。

  对待里正,既不能太冷淡失礼又不能过于热切,否则热脸贴冷屁股人家还以为自己立不住,到时候肯定会欺侮他。

  简单的相处里头门道可多着呢。

  族人们有足够吃用的粮食,银子也不缺,然而因为从远处逃荒而来,手里头没有旁的东西,想与人家互通有无都没法子。

  在过于匮乏的物资面前,谈话戛然而止。

  王宝山和同辈的几人想法差不离,崇文崇武却年轻气盛,觉得不该讨好他们。

  崇文崇武觉得族人们那么多,虽然初来乍到,但过段时日自然能好起来,委实没必要讨好别人。

  木槿和他们持有不同意见:“人家愿意向我们卖个好,我们当然也要投桃报李,不过现在手里没东西,倒不急于一时。”

  一边是世代居住于此的土著,一边是刚从远方迁徙而来的灾民,两边未曾深入了解,现在尚且处于磨合期,后面还有很长时间相处,倒不必太过着急。

  王宝山对木槿感叹:“大家人生地不熟,建房屋的匠人还是里正引荐的,你二伯同样觉得日日空手过去不合适。”

  “若城里还有猪羊,倒可以在建完房之后延请织女镇的乡民们过来用迁居宴,如此既能偿还人情,又可以与织女镇等人交好。”

  王宝山听完,觉得不失是个好主意,等瞅到空,他定要与二哥说说。

  ——

  族人们从明州城里头请来数十位专门建房的匠人,又买来青砖红瓦,从此开始建设家园的旅程。

  队伍里年轻男女着实不少,所以倒不必请旁人过来帮忙。

  他们在干苦力活方面无疑是把好手,但打地基、吊房顶却需要熟练的匠人帮忙,毕竟房子是要住几十上百年的,切不可马虎。

  木槿和栓柱媳妇、有粮媳妇等年轻妇人在旁边帮衬,她们主要帮忙生火或递砖块过去。

  冬天的气温低到过分,略潮湿点的地方居然出现了冻土,如果不让它融化掉,建起来的房屋更容易倒塌,为了能有个坚固的家,木槿等人不得不生火把冻土烤化掉,并且在砌墙的区域保持温暖。

  上百个人共同发力,不过十来日就建好了头两户人家的房屋。

  刘福贵看着面前气派的青砖大瓦房,身子仿佛飘在半空中,他从没想过自己会住进如此气派的房屋。

  若非车队里的人太多,绝不会花费这样短的时间就建起座房来。

  同样,建造房屋的速度过快,导致房门窗户等十分紧缺。

  织女镇就有木匠,族人们乐意给乡民们卖个好,所以便没有再去明州城找,直接请织女镇的陈木匠把活计包揽了。

  家家户户都要建新房,需要不少门窗,然而陈木匠却乐在其中。

  这可是他一年的活计啊,而且在他同那群外乡人说不要银钱要粮食时,人家竟也爽快地答应下来,就冲这点,他必须把活计做好。

  那群人安安生生带着粮食来到明州,必定不是等闲之辈,他们想必清楚外头已经买不到粮食,肯给自己粮食已经十分厚道了。

  陈木匠跟他婆娘估摸着把二十几家人的门窗全打出来,最后能得来上千斤粮食。

  寻常年份或许不觉得有什么,在荒年里绝对算了不得的数目。

  “你且歇歇,人家房屋还没有建完,你倒先急起来了。”

  木匠媳妇不停劝丈夫休息会儿。

  自打接了那群外乡人的活,丈夫就带镇上十来个地少常给人做短工的人去林子里砍树,花费好几日功夫才备齐所有的材料。

  结果没来得及喘口气,丈夫居然又干上了活。

上一篇:我在八零追糙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