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养老养娃日常 第76章

作者:苏佑蓁 标签: 时代奇缘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他们不说孩子们也会从别人那里知道, 从别人嘴里知道肯定不是具体的事实, 而是加油添醋后的版本,不如亲自和她们讲清楚。

  孩子们听得眼神发亮, 心里爽快, 心里暗暗决定自己也要变得和爸妈一样厉害!

  徐兰和孩子们说完后收拾碗筷, 检查她们的作业, 给老四和老五洗澡, 三个大的一起洗后回房。

  等她们睡着后徐兰和唐启阳下柴房的地洞, 向浴室方向挖菜窖,花两个来小时挖一个和地窖差不多大小的菜窖。

  做好收尾,夫妻俩出来洗澡洗衣服回房睡觉。

  次日大清早天还没亮,唐启阳吃下亲亲老婆做的汤面,提着三十斤半肥瘦的肉去县城出手。

  徐兰在大陶锅里熬点糯米汤,然后用小陶锅煮玉米糊,两个锅都开后去把猪食煮上。

  晓风五姐妹起床出来没有见到爸爸,是妈妈在做早饭又煮猪食,晓岱看一圈问妈妈:“妈,我爸呢?”

  徐兰和她说:“去县城了”,叫老三:“晓婕,洗完脸去看煮猪食的灶火”,昨晚她们洗澡换了衣服,老大和老二要洗衣服。

  晓婕清脆应:“好。”

  有晓婕去看煮猪食的火,徐兰切出一点抹盐的不带骨头的兔肉,剁碎拿来做肉酱,早上吃拌面条和比较稀的玉米糊。

  忙活一阵,母女六人吃过早饭,孩子们去上学,徐兰把地窖里的土豆装进麻袋,装起四个麻袋来回四趟提到柴房外面,然后提一袋到地洞口。

  晓雯跟着妈妈转,她向地洞口向下看,见下面黑乎乎的有点害怕,和徐兰说:“妈,下面好黑。”

  徐兰用绳子把装土豆的麻袋绑紧,吊到底下再下去搬进菜窖倒出来,她系着绳子说:“我下去再点蜡烛。”

  晓雯问:“妈,你害怕吗?”

  徐兰回:“不害怕,下面没有危险。”

  徐兰打活结系好绳子,先下去进菜窖点上蜡烛,然后重新上来,在上面向下看,烛光从菜窖里照出来,底下能看清。

  徐兰把麻袋提到洞口一边放下去,松开绳子匀速下放,一会手里的绳子一轻,是麻袋到底了,她和晓雯说:“你在上面等,我下去把土豆倒了就上来。”

  晓雯乖巧应:“好”,她看竹梯有点害怕,不敢跟着下去。

  徐兰下去把麻袋提到菜窖里面一角,解开绳子的活结,轻点力把土豆倒地上,再返回上面吊一袋下去倒,倒完四袋土豆她把墙洞里的蜡烛灭了上来。

  这时的阳光有些清冷,不过徐兰还是把摞在柴房的筛子搬到院子里晒。

  柿饼,萝卜条,把晒席打开核桃倒上面晒,晒蔫一些的包介菜收进干净的竹筐里,提去后院继续搭在竹竿上晒。

  晓雯不再跟着妈妈转,坐在小凳子上看着妈妈忙活。

  徐兰把东西晒完就坐在躺椅上和晓雯说话,给她讲小故事。

  王秋花来见徐兰这模样羡慕和她说:“你这日子过得舒心。”

  徐兰坐起来招呼她:“嫂子来了,请坐。”

  晓雯喊她:“秋花伯母。”

  “哎”,王秋花笑应坐下来。

  徐兰和她说:“我去倒水。”

  王秋花拦住她说:“小兰,不用,我喝了才来”,接着她不好意思说明来意:“你家还有红糖吗?我二姑子前几天生个儿子,我婆婆想找点红糖送去,找来找去找不到,没办法了她叫我来问问。”

  王秋花其实不太愿意来,小兰留一点红糖调养身体应该早吃完,碍于婆婆,来一趟是走个过程,

  徐兰和她说:“有一点,就二两出头”,唐启阳做糖饼时用白糖居多,不然早就用完。

  王秋花也不失望:“那就算了,这么长时间我以为你早吃完。”

  徐兰笑说:“是晓雯他爸后面买到一点,我现在少喝红糖水了,你不嫌少就拿去。”

  王秋花见徐兰说得认真,就说:“那我回去拿玉米。”

  徐兰叫她:“嫂子等等,我去拿红糖给你,你先带回去。”

  王秋花说:“行,我拿去小队长家借秤称一下。”

  徐兰笑:“行。”

  王秋花刚拿走红糖不久,唐启阳提个瘪的袋子回来,晓雯跑迎上去:“爸,买什么?”

  唐启阳笑和她说:“买排骨,晚上喝排骨萝卜汤。”

  晓雯瞪大眼睛:“不是说不买了吗?”,姐姐们说爸爸花钱大手大脚,果然是。

  唐启阳说:“前两天不买,今天买啊。”

  晓雯不知道爸爸和自己玩文字游戏,跑去和妈妈报告:“妈,爸乱花钱买排骨。”

  徐兰逗她:“那你晚上不喝排骨汤。”

  晓雯皱着脸说:“妈,我想喝。”

  徐兰笑揉一揉她的头顶,唐启阳喝点水,夫妻俩忙活开,唐启阳去和糯米石灰沙浆。

  徐兰把比较规整的石头放进簸箕,提进浴室摞在一边,一会唐启阳拿来砌壁炉。

  王秋花给徐兰送来换红糖的玉米,在浴室里找到徐兰,唐启阳在里面砌着石头。

  “玉米”,她把用学生练习本的纸包着的玉米给徐兰问她:“你们在做什么?”

  徐兰接过纸包和她说:“砌个有烟囱的石头炉子,等天更冷在里面烧火,洗澡时就不冷,天冷后嫂子想洗澡也可以来我家洗。”

  队里有浴室的人家很少,冬天有条件洗澡的更少。

  石头炉子?王秋花好奇问:“什么样的石头炉子?”

  徐兰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傍晚我们应该能砌好,傍晚你来看看。”

  王秋花应:“好啊,我先回家,家里还有事忙。”

  徐兰:“慢走。”

  快中午,夫妻俩停下去做午饭,晓雯在餐厅门口坐晒太阳,见姐姐们放学回来跑上去迎她们:“大姐,二姐,三姐,四姐。”

  晓风说她:“慢点,不小心倒在筛子里不好。”

  晓雯得意说:“我现在跑得快,大姐,妈把土豆搬进菜窖。”

  “什么菜窖?”,晓风奇怪问。

  晓雯说:“就在柴房地洞下面的菜窖啊。”

  晓风四姐妹疑惑,那里下面堆的是切碎的玉米杆吧?

  四姐妹带着小妹进房间放下书包,晓雯和姐姐们说:“爸买排骨,晚上喝排骨汤萝卜汤。”

  之前就听小妹说排骨萝卜汤好喝,晓岱高兴说:“真好!”

  晓风晓语晓婕相看一眼,心里无奈,爸爸花钱大手大脚改不了了,她们转去厨房门口喊:“爸,妈。”

  “哎”,唐启阳炒着菜应一声。

  徐兰看火,转头和她们说:“饭菜马上就好,去洗手吃饭。”

  “好”,五姐妹应声去洗手。

  在装饭的时候晓风问徐兰:“妈,小妹说地洞里有个菜窖。”

  徐兰面不改色说:“嗯,我和你爸有空就挖出来的,专门用来放土豆,红薯,白菜还有萝卜。”

  晓风四姐妹以为她们上学的时候爸妈抽空挖的就没再问,肚子好饿,装饭吃饭。

  下午三点多,唐启阳去后院拔一个胖乎乎的白萝卜,进厨房放把排骨汤炖上,徐兰时不时去看一下火,晓雯太小不敢让她看火。

  下午四点出头,唐启阳砌好壁炉的烟囱,把买回来的烟囱管砌在最上面,用糯米沙浆把捅开的竹篾和烟囱之间封死。

  徐兰收拾浴室里的碎石,铲掉滴地上的糯米沙浆,壁炉大功告成。

  晓风四个放学回来进浴室看砌好的壁炉觉得新奇,不知道洗澡的时候是不是和妈妈说的一样不冷。

  这个时候能打的猪草已经很少,徐兰就没让孩子们去,掰点白菜老叶和萝卜老叶凑合着喂猪。

  家里喂的两只猪晓风五姐妹和来看过的纪凤英和王秋花都觉得肥,养得好。

  可见过真正大肥猪的徐兰和唐启阳觉得不够肥,但也只能这样,不能喂更肥了。

  下午降温快,徐兰和孩子们把晒的东西收到柴房,把晒够的柿子轻轻一按,倒腾到别的筛子,明天继续晒。

  她刚把包介菜收好,纪凤英和王秋花一起来看他们砌的壁炉,徐兰带她们进去看。

  纪凤英看过和徐兰说:“这个石头炉看着不错,晓雯他爸怎么想到的?”,家里的浴室里要不也砌一个?

  徐兰笑说:“这不是他自己想的,是在外面听别人说,听说这是叫壁炉。”

第87章 补课

  纪凤英看了壁炉动了心思, 公公和自己男人都是单传,所以家里房子住得还算宽敞,流传下来的洗澡房也比较大, 在里面砌一个这样的壁炉完全可以。

  公公和婆婆爱干净,影响自家一家都比较爱干净, 砌个壁炉天冷时洗澡很方便。

  王秋花看得羡慕, 自家洗澡的地方狭小简陋, 家里人多, 洗澡烧水要水和柴火, 所以除了夏天,洗澡次数不多,只能用在自己房间里擦擦身体。

  徐兰和她们说:“等天更冷, 你们想洗澡时就来,提水方便,带一把柴来就行”, 说不用她们带柴她们怕是不愿意。

  纪凤英说:“我也想在浴室里砌个壁炉, 我让我男人来看看, 问问启阳。”

  徐兰笑说:“好啊。”

  王秋花听到两个说的话,心里想分家的心思更动摇, 现在儿子离结婚还有几年, 分家出来先建住的房子,家当慢慢添置, 顺便存钱给儿子娶媳妇。

  傍晚正是做饭时间, 纪凤英和王秋花说几句就道别回家。

  徐兰送走两人, 见老大给唐启阳烧火, 就去餐厅查看孩子们的作业, 叫晓语四个背书。

  除了晓岱做作业还比较马虎, 其他都还不错,晓雯又跟姐姐们学会一首诗,背着顺溜。

  徐兰表扬她们的好的地方,指出她们的不太好的地方,然后问她们:“你们有什么爱好?比如喜欢画画、唱歌、书法、跳舞、手工编草帽之类的,喜欢练武打拳也是一种爱好。”

  晓岱先说:“妈,我喜欢打拳,可是爸爸教的太极拳打得好慢”,她想打威风的拳法。

  徐兰和她说:“你爸说这拳是以柔克刚,借力打力,好好学!”,这孩子性子比较冲动和浮躁,这种性格容易被别人拿捏,练太极正好稳一稳她的性子。

  晓岱说:“好吧。”

  晓语迷茫和妈妈说:“妈,我不知道喜欢什么。”

  徐兰和她说:“没事,等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学什么再和我们说。”

上一篇:他如此热烈

下一篇:返回列表